广州国际金融城是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实验区“一江两岸三片区”中的重点片区。近日,《广州国际金融城北区(AT0907、AT0908规划管理单元)城市设计深化和控制性详细规划》获广州市政府批准并正式实施。规划提出,金融城北区响应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的政策要求,规划定位为“数字金融、数字文化创新区”,总计容建筑面积为372万-381万平方米,其中新建建筑面积为241万-250万平方米。
规划新建建筑面积为241万-250万平方米
金融城北区位于广州国际金融城北部,东至车陂路,西至科韵路,北至中山大道西,南至黄埔大道,总用地面积1.44平方公里。
金融城对加快推进金融城规划建设工作,对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推进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自2012年启动金融城城市设计竞赛以来,已完成金融城起步区、东区的规划和设计,起步区建设已见成效,东区建设正在加快推进,金融城北区城市设计和控制性详细规划也获得市政府批准,是完成金融城规划愿景的重要一步,为推动金融城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金融城北区延续起步区财富翠岛、金融方城、活力玉带的空间结构,规划在骏南街以南形成金融城商办功能区,与起步区“玉带”协同;骏南街北片区结合现有小区及其两侧的旧村旧厂更新改造,打造综合配套片区。整体形成以黄埔大道为骨架的天河金融街,以棠下涌廊道为载体的棠下活力涌围绕羊城创意园打造羊晚创新核的空间结构。
土地利用与开发规模方面,依据金融城北区主导功能定位与空间形态控制原则,在满足交通需求与服务水平的前提下,控制路网格局、用地性质以及开发规模上限,用地面积为144公顷,总计容建筑面积为372万-381万平方米,毛容积率为2.6-2.7。总计容建筑面积中,规划新建建筑面积为241万-250万平方米,已有历史审批在建地块建筑面积为40万平方米,现状保留建筑面积为91万平方米。
规划新建6处立交节点
规划提出,对北区范围内每个规划新建地块采用地块图则+地块设计条件的方式进行规划管控,地块图则包含地块管理控制图则、地下空间图则、城市设计及岭南特色指引图则、绿色建筑管控图则四类管控图则,并对每个规划新建地块以“刚弹结合”的管控条文,形成地块规划设计条件。
道路交通方面,北区整体形成“四横五纵”路网结构,路网密度约为12.61公里/平方公里,道路面积率约为 32.73%。规划新建6处立交节点。其中,落实现行控规2处(中山大道与车陂路互通式立交、黄埔大道隧道下穿科新路),衔接起步区已批复方案1处(骏景路隧道下穿黄埔大道),规划新增3处(科新路上跨中山大道、骏南街上跨车陂路、骏南街上跨科韵路)。
规划方案涉及规划范围外3个管理单元(科新路上跨中山大道以北、骏南街上跨车陂路以东、骏南街上跨科韵路以西)的路网调整,本次规划一并对涉及的 14 个地块用地边界进行调整,并按照现行控规地块的建筑面积不变反算容积率,落实地块指标。下一步将按照市政府和区政府工作部署,由交通主管部门将金融城北区及周边区域交通建设纳入市、区交通设施五年规划等专项规划和年度实施项目库,加快推进实施。
同时,通过轨道引领和常规公交补充完善公共交通网络,实现轨道站点800米服务半径全覆盖,规划公交首末站3处,自行车停放点8处,建立“上下一体、南北衔接”的步行空间网络;通过“空中连廊”“地面骑楼”和“地下通道”的形式,使棠下涌两岸、黄埔大道两侧、北区与起步区步行无障碍互联互通,强化“地铁/公交+骑行/步行”的绿色交通引导,关注“最后一公里”,提升居民出行体验。
规划同时提出,为提高建设的灵活性,可在规划范围内进行分组团统筹。在规划实施过程中可根据产业类型、项目规模需求、建设实施需要等,在不调整用地性质、不增加总计容建筑面积、不突破建筑高度控制、不减少绿地面积和路网密度的条件下,结合设计方案对有条件统筹开发的组团内的地块进行合并或重新切分,并统筹共用指标,但应满足道路设计、建筑消防安全、日照间距等规范标准要求,并遵循城市设计中的开敞空间指引。后续实施若涉及城市设计图则的优化调整,需提交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地区规划专题业务会审议;涉及其他调整,需按照局部调整程序办理。
文、图|记者 董鹏程 通讯员 穗规资宣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