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人与人最大的差距,就在《认知觉醒》|《认知觉醒》系列分享第五期:消除模糊

这是本公众号《认知觉醒》系列第四期分享

前言

机器人与人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机器人没有潜意识。

它的每一个动作、包括转动“躯体”、弯曲“手指”等,在其“大脑”中都由精确的数值控制,一旦断电,机器人就会无法工作。

但人不同,人若是昏迷、失去了意识,虽然会瘫倒在地,但心跳、呼吸等功能并不会立即停止,因为受潜意识控制,而潜意识除非物理死亡,否则永远不会消失。

如果和机器人一样,用数值控制每一块肌肉、调节每一种激素,那么人根本无法存活,因为即使是举手投足这种看似简单的动作,大脑需要处理的信息量都是巨大的。

所以为了更好地生存,进化之手采用了意识分层的手段,它让潜意识负责生理系统,让意识负责社会系统,如此分工,意识便得到了解放,可以全力投入高级的社会活动。

这就是进化的力量。然而进化是一把双刃剑,意识分层在给人类带来巨大好处的同时也带来了较大的副作用:模糊。

因为处理各种信息的速度不对等,意识很难介大脑的潜意识,而潜意识却能轻易影响意识,所以人们总是後着自己不理解的事:明明想去学习,结果转身就拿起了手机;知道有些担忧毫无意义,却总是忍不住陷人焦虑。

这种模糊让人心生迷茫和恐惧,而迷茫和恐惧又使我们的认知、情绪和行动遭遇各种困扰,继而影响人生的走向。

相信说到这里,你也能大概得出一些结论了:

模糊,正是人生困扰之源。

而人生也像是一场消除模糊的比赛,谁的模糊越严重,谁就越混沌;谁的模糊越轻微,谁就越清醒

01

消除认知模糊

人的认知能力需要从零开始积累,而潜意识却一直存在,所以我们需要终身学习。

因为掌握的工具越多,认知能力越强,消除模糊的能力就越强。

正如你知道了“元认知”,就知道了该如何反观自己;

知道了“刻意练习”,就明白了如何精进自己;

知道了“运动改造大脑”,就清楚了如何激发自己的运动热情……

领域内的精英无不是比其他人了解的知识更多,他们的盲区更小,认知更清晰,因而也更有影响力。

不幸的是,人类天生不喜欢学习和思考,因为这类事极其耗能。

为了打破这个由本能驱使的怪圈,我们需要培养一种自我驱动的学习力,这不仅仅是对知识的渴求,更是对自我成长的坚定信念。

我们可以从微小习惯入手,比如设定每日阅读几页书、学习一个新概念或技能的小目标,让学习成为日常的一部分,逐渐削弱潜意识中对于“高耗能”活动的抵触。

当我们全身心投入某项活动时,时间仿佛加速流逝,而过程中的挑战与成就感则成为推动我们持续前进的动力。

寻找并创造这样的学习场景,有助于我们更加高效地掌握知识,消除认知上的模糊。

建立学习社群或寻找学习伙伴也是有效策略。

人的社会性决定了我们渴望被认可与支持,与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学习,不仅能相互激励,还能在交流中碰撞出新的思想火花,拓宽认知边界。

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生命的首要任务是生存,于是,基因自我设计的第一原则是节能,凡耗能高的事情都会被视为是对生存的威胁。

而潜意识没有思维,只有本能,它会努力让身体走低能耗路线,诱导我们娱乐、享受。

所以本能通常都是阻碍学习的。

而人若不学习,又无力克服本能。这个怪圈使我们在人生的初始阶段必然陷入混沌,若非外力压迫或牵引,我们往往很难跳出。

有意思的是,学习知识的自的是“消除模糊”,而获取知识的方法也是“消除模糊”,目的和方法相统一。

比如:

这几乎成了这个世界上所有能人共同遵守的学习法则,这类例子能举出很多,比如:

>《思考力》一书的作者上田正仁提示:思考力的本质就是“丢弃所有已经消化的信息,让问题的核心浮出水面”。

>《刻意练习》中的核心方法论是:不要重复练习已经会的,要不断寻找那些稍有难度的部分。

>《原则》一书的作者瑞·达利欧罗列了工作和生活中的原则,用以清晰地指导自己行事。

>《超越感觉》一书告诉我们,想拥有清晰的逻辑,就坚持一点:凡事不要凭模糊的感觉判断,要寻找清晰的证据。

种种现象都在告诉我们一个事实:提升思考能力的方法正是不断明确核心困难和心得感悟,并专注于此。

而现实中,很少有人能清醒地意识到这一点。

人们总是习惯在模糊区打转,在舒适区兜圈,重复做已经掌握的事情,对真正的困难视而不见。

这背后都是潜意识在操控--因为基因认为这样做耗能更低。

优秀的人更倾向于做高耗能的事,比如“学霸”的秘诀往往在他们的错题本上他们更愿意花时间明确错误,并集中精力攻克。

而学习成绩一般的同学更喜欢勤奋地重复已经掌握的部分,对真正的困难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希望能够搪塞过去,结果模糊点越积越多,以致无力应付。

不难发现,“学霸”和普通同学之间的差异不仅体现在勤奋的程度上,还体现在努力的模式上:谁更愿意做高耗能的事消除模糊,制造清晰。

消除模糊之于学习和认知的意义,不可不察。

02

拆解烦恼,消除情绪模糊

认知模糊来自内部,而情绪模糊来自外界。

人们每天都会面临各种烦恼,但多数人习惯被动承受,少有人乐于主动面对。

德国心理治疗师伯特·海灵格曾这样描述人们对烦恼的态度:受苦比解决问题来得容易,承受不幸比享受幸福来得简单。

这极符合人类不愿动脑的天性。

因为解决问题需要动脑,享受幸福也需要动脑平衡各种微妙的关系,而承受痛苦则只需陷在那里不动。

虽然被动地承受痛苦也会耗费很多能量,但在基因的影响下,人就是不喜欢主动耗能,所以美团创始人王兴的这句话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多数人为了逃避真正的思考,愿意做任何事情。

然而回避痛苦并不会使痛苦消失,反而会使其转入潜意识,变成模糊的感觉。

而具体事件一旦变模糊,其边界就会无限扩大,原本并不困难的小事,也会在模糊的潜意识里变得难以解决。

这感觉就像在听池塘中“无数只青蛙”的叫声,让人心烦透顶,等到实在忍不住了、跑去一看究竟时,却发现其实只有几只青蛙。

真正的困难总比想象的要小很多。

人们拖延、纠结、畏惧、害怕的根本原因往往不是事情本身有多难,而是内心的想法变得模糊。

就像在3000米跑步考核开始前,那种不知名的恐惧会让人紧张得全身发抖,而我们一旦开跑、不得不与这种恐惧正面交锋时,就会发现3000米考核也不过如此。

如果我们再积极些,学会从一开始就主动正视它、拆解它、看精它,或许那种紧张感就不再困住自己了,我们甚至能从容地“享受”比赛。

但有些事一旦进入常意识,可能很难消除,比如童年的不幸经历,虽然意识早已将其羡忘,但潜意识却始终保留着这些印记,并隐蔽地影响着我们的性格和行为。

一些严重抑郁或精神失常的患者有时需要接受催眠治疗,而心理催眠师在治疗时使用的一切手段其实都只为做成一件事:唤醒带意识里的痛苦事件,让患者重新面对它、看清它、从而将其彻底化解。

记住,任何痛苦事件都不会自动消失,哪怕再小的事情也是如此。

至于那些深埋于潜意识中的痛苦记忆,它们虽难以察觉,却无时无刻不在塑造着我们的性格与行为。

因此,当你被莫名的烦躁与恐惧所困,不妨静下心来,做一次深刻的自我对话。

层层剖析,直至触及问题的核心,让那些模糊的情绪变得清晰透明:

>到底是什么让自己烦躁不安?是上台演讲、会见某人,还是思绪纷乱?

>具体是什么让自己恐惧担忧?是能力不足、准备不够,还是害怕某事发生?

>面对困境,我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如果做不到或搞砸了,最坏的结果是什么?

一层层挖下去,直到挖不动为止。

坦然地承认、接纳那些难以启齿的想法,让情绪极度透明。

如此,你便能以更加从容的姿态,拥抱每一个灿烂的明天。

记住,恐惧是纸老虎,唯有正视,方能使其现出原形。当你勇敢地揭开它的面纱,你会发现,那些曾经看似不可逾越的障碍,不过是成长路上的小小绊脚石。

一旦把它看得清清楚楚,情绪就会慢慢从潜意识中消散,你的生活将会舒畅无比。

03

里清外明,消除行动模糊

认知清晰,情绪平和,最终还要行动坚定。

很多人把行动力不足的原因归结为环境干扰或是意志力弱,其实,行动力不足的真正原因是选择模糊。

所谓选择模糊,就是我们在面对众多可能性时无法做出清晰、明确的选择。这样的情况很常见。

比如当你心中有很多欲望、脑中有很多头绪,或者拥有可自由支配的时间时,你就会进入“既想做这个,又想做那个;既可以做这个,又可以做那个”的状态,就像自己始终站在十字路口,却不知道该往哪里去,从而使自己陷入一种不确定性之中。

选择模糊就是一种不确定性,而人类面对不确定性时会不自觉逃避。

认知的清晰犹如灯塔之光,穿透迷雾,引领方向;情绪的平和则是心灵的港湾,让思绪得以沉淀,不为风浪所动。

而行动之坚定,则是那破浪前行的航船,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然而,许多人往往在这关键时刻踟蹰不前,将行动力不足的根源归咎于外界纷扰或自身意志的薄弱,实则不然,其根源深植于选择模糊之中。

选择模糊,恰似迷雾笼罩的森林,让人在众多路径间徘徊,既渴望探索未知,又恐惧迷失方向。它如同心灵的十字路口,每个方向都充满诱惑,却无明确路标指引,令人心生彷徨。

因此,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要想脱颖而出,就必须勇于直面选择模糊的挑战,学会在纷繁复杂中提炼出清晰的目标与路径。

这需要我们动用智慧的犁铧,深耕细作,将宏大的愿景细化为可执行的步骤,每一步都踏石留印,构建起一条直达梦想的单行桥。

在这条桥上,我们不再左顾右盼,不再犹豫不决,因为心中有了明确的灯塔,脚下的路便不再模糊。

如此,方能以坚定不移的步伐,穿越风雨,迎接胜利的曙光。

结语

人生就是一场消除模糊的比赛,我们比拼的不仅仅是成长的速度,还有成长的模式。

在这条赛道上,领先的群体都有意无意地做着同一件事:消除认知、情绪和行动上的模糊。

消除模糊需要主动反本能,主动违背本能,所以这必然是一条更难走的路。

不过你也无须害怕,鼓起勇气面对就好了。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page.om.qq.com/page/OkJ3bxxvmtzRpOdG6tY1swRA0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