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格目前有两种不同的编码方式,一种是在HTML4中定义的,而另一种是在RFC-3986中定义的。本文将简要介绍这两种编码方式,以及会给我们的开发工作带来什么样的问题,最后给出一些编码建议。
HTML4的application/x-www-form-urlencoded一节对空格的编码定义如下:
按照HTML4规范,空格应该被编码成加号"+",而如果字符本身就是加号"+",则应该被编码成%2B。
RFC-3986中采用统一的编码方式,字符的编码格式为:%HH(H为十六进制字符), 并没有对空格做特殊处理。按照RFC-3986规范,空格被编码成%20,而加号"+"被编码成%2B。
从上面可以看出,空格在两种规范下有不同的编码方式,也因此导致我们在开发时会遇到意想不到的错误。例如用户明明提交的是"你 好",写入数据库之后却变成了"你+好",往往这种错误让人摸不着头脑,其实这就是由于空格的编码错误导致的。
其实避免上面错误的方法很简单,就是在开发中我们要统一客户端和服务端的编码方式,而不能两者混用。建议客户端和服务端同时使用RFC-3986编码方式,将请求参数全部编码成%HH格式。当然为了保证正确的编码解码,统一的字符集也不可缺少,最好都使用UTF-8。
如果客户端提交的查询字符串是"开源+中国 博客", 则HTML4采用UTF-8编码后结果为:
%E5%BC%80%E6%BA%90%2B%E4%B8%AD%E5%9B%BD+%E5%8D%9A%E5%AE%A2
注意,加号被直接编码成%2B,而空格则被编码成了加号"+"。
而RFC-3986采用UTF-8编码后结果为:
%E5%BC%80%E6%BA%90%2B%E4%B8%AD%E5%9B%BD%20%E5%8D%9A%E5%AE%A2
加号被直接编码成%2B,空格也被直接编码成%20。
Java中常用的URL编码类有两个:一个是JDK自带的java.net.URLEncoder,另一个是Apache的org.apache.commons.codec.net.URLCodec。这两个类遵循的都是HTML4标准,即将空格编码成加号"+",代码如下:
//输出:%E4%BD%A0+%E5%A5%BD
System.out.println(java.net.URLEncoder.encode("你 好", "utf-8"));
URLCodec en = new URLCodec("utf-8");
//输出:%E4%BD%A0+%E5%A5%BD
System.out.println(en.encode("你 好"));
其实要将HTML4的编码结果转换成RFC-3986编码,方法很简单:
java.net.URLEncoder.encode("你 好", "utf-8").replaceAll("\\+", "%20");
另外Netty中有一个QueryStringEncoder类可以可以实现RFC-3986的URL编码,代码如下:
QueryStringEncoder encoder = new QueryStringEncoder("/");
encoder.addParam("name", "开源+中国 博客");
//输出:/?name=%E5%BC%80%E6%BA%90%2B%E4%B8%AD%E5%9B%BD%20%E5%8D%9A%E5%AE%A2
System.out.println(encoder.toUri());
扫码关注腾讯云开发者
领取腾讯云代金券
Copyright © 2013 - 2025 Tencent Cloud. All Rights Reserved. 腾讯云 版权所有
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 ICP备案/许可证号:粤B2-20090059 深公网安备号 44030502008569
腾讯云计算(北京)有限责任公司 京ICP证150476号 | 京ICP备11018762号 | 京公网安备号11010802020287
Copyright © 2013 - 2025 Tencent Cloud.
All Rights Reserved. 腾讯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