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 C语言相比,Python没有字符类型,只有字符串类型。
Python中的字符串是用双引号或单引号包裹的一串字符。如:
s = 'a'
s = 'aaa'
s = "a"
s = "aaa"
s = '"""'
s = "'''"
s = "''"''"
注意到最后三个的单双引号是嵌套使用的,但是最后一个的使用方法是错误的,因为当我们混合使用两种引号时必须有一种用来划分字符串的边界,即在两边的引号不能出现在字符串当中,否则 Python解释器会报错。
其他的语言中一般将截取字符串定义为一个方法,比如 C语言中的 substr方法就可以返回字符串指定位置之间的一个字串。
但是在 Python中我们采用一种更简洁直观的方式,看如下代码:
s = "i_am_a_sher."
print('s is:', s)
print('s[0]: ', s[0])
print('s[1:]: ', s[1:])
print('s[1:3]: ', s[1:3])
print('s[1::2]: ', s[1::2])
print('s[-1]: ', s[-1])
print('s[-3:-1]: ', s[-3:-1])
print('s[-3::2]: ', s[-3::2])
'''
s is: i_am_a_sher.
s[0]: i
s[1:]: _am_a_sher.
s[1:3]: _a
s[1::2]: _mase.
s[-1]: .
s[-3:-1]: er
s[-3::2]: e.
'''
在 Python中字符串被视为一个可迭代的对象,可迭代指实现了 iter接口,可以直接使用for t in object
语法的对象,简单来讲可以把字符串看作一个存储字符的数组。
所以当我们打印s[0]
时会将字符串的第一个字母打印出来。
Python还为字符串切片提供了非常便利的操作,比如:
s[1:]
表示 s中第二个及以后的所有字符。
s[1:3]
表示 s中第二个到到第四个字符之间的所有字符(包括前者但不包括后者,即包括第二个但不包括第四个)。
s[1::2]
表示从 s中第二个字符开始取,每移动两个字符取一个,所以我们取到的结果是第 2、4、6、8、10个字符。
当给出的数字为负数时,表示从字符串的末尾开始计数,所以s[-1]
表示字符串倒数第一个字符。
这里使用 -1表示倒数第一个字符,0表示正数第一个字符(因为没有 -0)。
当::
后面的数字为正时表示从左到右计数,为负数时表示从右到左计数。
拼接字符串我们直接使用+
,如:
s_1 = 'aaa'
s_2 = 'bbb'
print('s_1 + s_2:', s_1+s_2)
"""
s_1 + s_2: aaabbb
"""
encode(str: codec)->bytes
:接受一个编码字符串作为参数,返回编码后的二进制编码,
如:s.encode('utf-8')
split(str: spl)->list
:一给定的字符串 spl将原字符串分割为多个字串,并返回一个字串列表
如:s.split('_')
,结果为:['i', 'am', 'a', 'sher']
strip()
:去除字符串两端的空字符(包括换行、空格、制表符等其他不可见的符号),lstrip()
和rstrip()
则分别去除字符串左边和右边的空字符。replace(str: old, str: new)->str
:替换字符串中的某些字串,要替换的字串通过 old给出,用来替换的字串通过 new给出,如:s.replace('a', 'b')
的结果为:i_bm_b_sher.
join(list: l)->str
:用原字符串将给定的列表拼接成一个字符串。
如:'_'.join(['i', 'am', 'a', 'sher.'])
的结果就是i_am_a_sher.
.
Python中的列表和数组类似,不过与数组只能存储一种元素相比,一个列表中可以存储任意元素,比如:
l = ['a', 1, ['a']]
在列表 l中我们存储了三种数据类型,分别是字符串、整数和列表
与数组相同的是,我们可以使用下表来访问列表中的元素,比如:
l[0] # 'a'
l[1] # 1
l[2] # ['a']
l[3] # IndexError
同样,如果访问了一个不存在的下标,程序就会抛出 IndexError错误。
截取列表的操作和截取字符串的操作完全相同,可以参考截取字符串。
合并列表可以像拼接字符串一样使用+
将两个列表合并,如:
l_1 = [1,2,3,4]
l_2 = [5,6,7,8]
l_3 = l_1 + l_2
# l_3 = [1,2,3,4,5,6,7,8]
也可以使用 extend(list: l)
方法将要合并的列表直接追加到原来的列表后面。
注意:extend()
方法没有返回值,这个方法直接在原来的列表上进行操作。
append(any: element)
:向列表尾部添加一个元素insert(any: element, int: index)
:向列表中特定的位置插入一个元素,原来在那个位置的元素及其后面的所有元素均向后移动一个位置。index(any: element)->int
:返回所给元素在列表中从左到右第一个匹配的元素的位置,若所给元素不在列表中则抛出 ValueError错误。remove(any: value)
:将从左到右第一个匹配的元素从列表中移除,如果所给值不在列表中则抛出 ValueError错误。sort()
:将列表中的元素进行排序,直接在原列表中进行操作,没有返回值。pop()
:从列表的右边取出一个元素,并将该元素从列表中移除。reverse()
:反转列表,如:
l = [1,2,3,4,5] l.reverse() # l = [5,4,3,2,1]
有多种日期格式:2018/10/28、2018.10.28、20181028、2018-10-28
现在我们需要编写一个程序将前三种格式转换为第四种格式。
要求:
date_trans(str: date)->str
接受一个字符串输入,输出第四种日期格式现有函数签名:b_pop(list: l, str: direction)
该函数实现的功能是:当 direction的值为 'left'
时从列表的左边取出一个元素返回,当 direction的值为 'right'
时从列表的右边取出一个元素返回,当列表为空时返回 None
。
要求:
扫码关注腾讯云开发者
领取腾讯云代金券
Copyright © 2013 - 2025 Tencent Cloud. All Rights Reserved. 腾讯云 版权所有
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 ICP备案/许可证号:粤B2-20090059 深公网安备号 44030502008569
腾讯云计算(北京)有限责任公司 京ICP证150476号 | 京ICP备11018762号 | 京公网安备号11010802020287
Copyright © 2013 - 2025 Tencent Cloud.
All Rights Reserved. 腾讯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