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芋道源码”,选择“设为星标”
管她前浪,还是后浪?
能浪的浪,才是好浪!
每天 10:33 更新文章,每天掉亿点点头发...
源码精品专栏
来源:zhihu.com/question/537774494/
知乎上有一个提问:
分享一个很有意思的回答。
我是一名 JetBrains 的忠实粉丝。我学习编程语言的经历大概有 10 年左右,使用 JetBrains 大概有 7 年左右。
在这么多年的学习编程和使用 JetBrains 全家桶的过程中,我认为 JetBrains 的成功不仅仅是技术原因,还有的是产品上面的创新,而这些创新都离不开大型软件工程的实战经验,因为只有经历过大型软件工程的开发与不断迭代过程,才知道一款优秀的 IDE 里面需要什么功能,哪些功能能够帮助程序员高效地开软件。
网传 JetBrains 的 IDEA 系列最早的“杀手锏”功能是 refactor (rename)重构功能。例如在 IDEA 中你可以使用 Shift+F6 快速将一个变量改名,并且这个改名操作将应用到所有 引用了该变量的代码。这就需要 IDEA 对整个项目中的所有代码做 parser,追踪他们之间的引用关系。这类功能的背后离不开强大的代码静态分析技术。
所以做专业软件,首先是需要有技术方面的支持。其次是产品方面的设计考量IDEA 的重构功能极为强大,包括各种强大的 extract,路径移动等。
IDEA 的强大远不如此。它的功能包括但不限于
想到以上这些功能的创意,需要 JetBrains 的产品经理需要有极长时间的一线 coding 经验,并且这些软件工程项目的质量要求很高(如果是屎山项目,也就没有用到重构功能的必要性),尤其是经历过从 0 搭建起一个项目,并且后面又遇到需要重构的情况。
而我国做不出来这类软件,原因也主要有如下:
产品经理,知乎都说烂了的事情就没必要提了。。。
做工业软件,最好就需要是这个领域的工程师直接转行来做工业软件的产品经理,因为只有自己行业的人才最了解自己人。而我们的现状是连抱有工程师思想以及拥有工程师文化的公司都非常稀少,更别指望真正的工程师们在拥有丰富经验之后转行 PM ,然后设计优秀的工业软件帮助我们加速生产效率,解放生产力。
最后再谈谈 JetBrains 在获客与留存方面做的努力很多工业软件都有 help 帮助文档。
但是大家可以扪心自问一下,你们真的有看过专业软件的 IDE 吗?你们有点开过专业软件的 help 菜单吗?
以 JetBrains 家的 goland 为例,当你初次安装时时,首次启动软件会显示引导画面,里面会使用言简意赅的文档和样例代码帮助你快速掌握这款 IDE 的各类 feature
如图所示,这是 goland 的 learn 功能,而图上此时此刻显示的则是如何使用快捷键快速删除代码行或者换行,以及将过长可变参数的代码自动转换为可读性较强的多行格式
无论是样例代码,还是帮助文档的文案,他们都设计得言简意赅,而且即使是英文,也是选择了计算机领域常见的英文单词,不会对非英语母语人士造成太多障碍。
只有当用户能够很快学习上手你的软件,那么你才能长久留存客户。而这一点,在我见过的绝大多数驰名全球的顶级专业软件(包括设计领域的 Adobe 全家桶,电子工程领域的 MATLAB,Cadance ICC、Altium Designer、TI 德州仪器的 LabView 和 Multisim,Intel Quartus,Xilinx Vivado)都做得非常差,基本没有像 JetBrains 那样提供言简意赅的解释和恰到好处的样例代码让你快速上手。
一款专业软件令人难以上手,学习门槛极高,也是很难留存客户的。而 JetBrains 在快速入门与帮助文档的细节设计上绝对可以说是优秀至极。
评论区也有人讨论 vim 是否适应键盘操作?或者 vim 是否有在 ssh 上面直接编辑代码这种场景。
首先是键盘适应方面,如果你有深入使用过JetBrains,其实会发现 IDEA 的纯键盘操作效率并不比vim低,你想要的所有功能都有默认快捷键,没有的话也能自己配置,并且这个配置是云端同步的,我在公司电脑,自己的surface平板电脑和家里的游戏机上全平台同步。而且自动完成可以根据自己的coding领域习惯写自定义live template。
最后是ctrl+shift+a以及alt+enter几乎可以在任何地方完成绝大部分写代码的常用操作。我并没有觉得vim在这方面有比JetBrains的效率高多少。
另外就是 ssh 直接编辑代码这种场景。
我认为这种场景是非常危险且不规范的做法。真正符合工程化的项目都是本地使用 IDE 编辑,IDE 的静态分析功能帮你检查出可能出错的地方,确认没问题后,用版本控制工具提交,提交过程 IDEA 会跑代码格式化,lint 规则检查,import 优化,清理 unused 代码,自动帮你做 GPG git 签名。
如果是公司或者开源组织机构的项目,还会自动帮你更新 copyright,然后做 TODO 检测,code analysis,git hook,最后 push 代码后,CI/CD平台开始跑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等,全部通过后则自动由 CI 平台通过 SSH 发布到生产环境。
如果你的代码经常需要直接 SSH 连上去直接用 vim 修改,没有经过任何工程化工具的前置处理以及 code review,那么我只能说你的项目非常不规范,开发这种不规范的项目当然体验不到 IDE 能够带来的好处。
欢迎加入我的知识星球,一起探讨架构,交流源码。加入方式,长按下方二维码噢:
已在知识星球更新源码解析如下:
最近更新《芋道 SpringBoot 2.X 入门》系列,已经 101 余篇,覆盖了 MyBatis、Redis、MongoDB、ES、分库分表、读写分离、SpringMVC、Webflux、权限、WebSocket、Dubbo、RabbitMQ、RocketMQ、Kafka、性能测试等等内容。
提供近 3W 行代码的 SpringBoot 示例,以及超 4W 行代码的电商微服务项目。
获取方式:点“在看”,关注公众号并回复 666 领取,更多内容陆续奉上。
文章有帮助的话,在看,转发吧。谢谢支持哟 (*^__^*)
扫码关注腾讯云开发者
领取腾讯云代金券
Copyright © 2013 - 2025 Tencent Cloud. All Rights Reserved. 腾讯云 版权所有
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 ICP备案/许可证号:粤B2-20090059 深公网安备号 44030502008569
腾讯云计算(北京)有限责任公司 京ICP证150476号 | 京ICP备11018762号 | 京公网安备号11010802020287
Copyright © 2013 - 2025 Tencent Cloud.
All Rights Reserved. 腾讯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