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MathJax]/jax/output/CommonHTML/fonts/TeX/AMS-Regular.js
前往小程序,Get更优阅读体验!
立即前往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社区首页 >专栏 >统计学习方法 十到十六章笔记

统计学习方法 十到十六章笔记

作者头像
Sarlren
发布于 2023-03-16 12:08:25
发布于 2023-03-16 12:08:25
1.1K0
举报
文章被收录于专栏:Sarlren的笔记Sarlren的笔记

第十章 隐马尔可夫模型

10.1 隐马尔可夫模型的定义

隐马尔可夫模型包含观测,状态和相应的转移,具体的记号不在给出。只给出其性质:其中i是状态而o是观测:

HMM可以用来标注,这个时候状态就是标记。标注问题是给定观测的序列,预测对应的标记序列。 HMM的一个比较易懂的例题在P195。 HMM的具体问题在下面三个章节分别讲述。

10.2 概率计算算法

这里解决的问题是,给定模型和观测序列,计算在这个模型下观测序列出现的概率。 暴力的话,方法如下: a是状态转移概率,是初始状态的概率,b是给定的状态下得到相应观测的概率。

但是这里有很多这样的状态,随着时间T跳转,计算量是的,因为每次求和是的,然后给定时间,每一个时刻可以选择个状态里面的一个。 这个时间复杂度太高了,想办法改进,使用前向-后向算法。

前向算法中,定义前向概率: 注意,这里的前向概率都是已经看到了、给出来的,而不是排列的那种t!种可能性然后都算一次的东西。以及,这里就单纯是,在已经观测得的内容里,t时刻的状态是第i个状态这个意思。 因此有了前向算法:

(2)式琢磨一下,也可以很容易推出来。(3)式想到的意义,也就是对已经观测到的O,最后一个状态是什么都有可能,所以从1到N累加。时间复杂度为,因为每个给定的时间t的某个节点都会看前面N个节点,当前层又有N个节点,一共T层。 前向算法的例子在课本P200。

后向算法中和前向算法相反,定义后向概率: 就是在t时刻的第i个状态,会让它后面发生这样的观测的概率。

有了前向概率和后向概率,可以得到一些公式:

  • 给定模型和观测,求某时刻状态的概率:公式见课本P202,这种东西不好推导。
  • 给定模型和观测,求某时刻状态和下一个时刻的状态分别为给定的, 的概率。
  • 在给定观测下状态出现的期望值、由状态转移的期望值和由状态i转移到j的期望值

10.3 学习算法

上面一节是给定了参数,跑预测用的。我们可能更希望有方法估计参数。 可以直接用极大似然估计,但是这样的估计需要大量标注,下面介绍无监督学习的算法,称为Baum-Welch算法。 课本这里一笔带过了,推导估计也不是很简单的事情,这里就贴个结论吧。

10.4 预测算法

预测算法中,有两个算法可以估计中间某个状态的概率。 在近似算法中,

这个公式来自10.2节里面的P202公式。但是里面的状态序列未必会全部发生。

维特比算法是一种dp的思路,

这里的是当前从0看到t时刻的观测下(t-1和从前的时刻也是已知的)t时刻有最大概率的状态,而记录了从哪里跳到这个在看的i节点。换句话说,负责找到最大的概率,而负责找到这个概率对应的位置。注意,这里差一个。 例子见课本P210。

第十一章 条件随机场

11.1 概率无向图模型

概率无向图模型也叫马尔可夫随机场。 这一节都是一些定义的内容,知道就可以了。

  • 成对马尔可夫性:在无向图中两个不相邻的节点u,v,别的节点是O,对应的随机变量表示为Y,满足:
  • 局部马尔可夫性:给定任一节点v,W是一个和v相连的节点,O是除v和W外的节点,满足:,看起来好像是,给定一个节点的时候,他的相邻节点和另外的节点独立;以及在时,满足
  • 全局马尔可夫性:取节点集合A,B,C,其中C把A,B分开,也就是不连通,满足

这三个性质等价。 对于联合分布,如果满足三个之中的一个,就是概率无向图模型。 对于概率无向图模型,可以进行因子分解,也就是团。团就是离散数学里面的,里面各个节点两两连接。当无向图里面的团C不能再加入G的其他节点使之变大,那么这个团C称为最大团。 有了最大团,联合概率分布可以写成所有最大团的乘积,也就是,其中Z是归一化因子,即,让这个式子变成一个概率分布。这里的叫做势函数,通常定义为。

11.2 CRF的定义与形式

一般的CRF,满足,是和v相连的节点w。 定义里面不要求X和Y有相同结构,不过一般都使用相同结构的X和Y。 在课本中,使用线性链CRF,也就是只有相邻的和是相连的。公式上,也就是:,而且在两侧只考虑单边,图:

线性链CRF的参数化形式如下:

课本的例子在P220。 线性链CRF可以用简化形式或者矩阵形式表示。 CRF中,表示在观测序列x下,标记序列为y的条件概率。 这里写出矩阵形式的公式,简化形式看课本吧。 ,其中的规范化因子所有矩阵乘积的元素。 矩阵形式下的例子在课本P224,较易看懂。

11.3 CRF的概率计算问题

这里解决的是给定CRF,输入序列x和输出序列y,计算各个位置的条件概率和期望。可以使用前向-后向算法。 前向向量:初始化: 递推: 也有后向概率:初始化: 递推: 同样的,这里的概率公式和期望值都可以算出来,在课本P225。这里不再给出。

11.4 CRF的学习算法

这个东西我不想看。

11.5 CRF的预测算法

使用的是维特比算法。

例子在P234。 这里的特征函数就是t和算一次加权,s和算一次加权,具体的特征函数式子在上面。这里的start只是一个记号,并不需要管是什么。也就是,这个维特比算法是在让i增加的过程中跑出最后的结果。

第十四章 聚类方法

14.1 聚类的基本概念

聚类的核心是相似度。就像第三章里面说的,可以使用闵可夫斯基距离,找到合适的p值就可以。不过还有另外的一些指标:

  • 马哈拉诺比斯距离:给定样本集合。当S是单位矩阵时,也就是各个分量相互独立且各个分量的方差=1的时候,马氏距离就是欧氏距离。
  • 相关系数:,其中bar是把特征取平均。这里r越大越相似。
  • 夹角余弦。也就是向量之间的cos角,公式懒得写了。

聚类有硬聚类和软聚类之分,其中硬聚类就是每个样本只能有一个类,软聚类反之。课本只介绍了硬聚类。 对所有点,其中的一个子集G,如果任意两个样本和都有成立,T是给定的正数,那么G就是一个类或者簇。 对于类(一堆样本)这个尺度,还有一些别的性质:

  • 类的均值,或者叫类的中心:
  • 类的直径:
  • 类的样本散布矩阵:
  • 类的样本协方差矩阵:,m是样本维数

然后对于类之间,还有另外的一些定义(比较好理解):

14.2 层次聚类

也就是对某一个层次聚类,然后合并或者继续分裂。 聚合聚类算法:

这里的距离矩阵D是一个对称矩阵,而且对角线上元素为0。 这个过程完全就是遍历贪心,课本例子很直观。

14.3 k-means聚类

这里的聚类事实上是一种划分,即不重不漏的分类。可以用一个函数来建模这个关系,即。i是样本index,l是类别index。 k-means方法使用的损失函数是各个类到类中心的l2距离之和。算法为:

课本的例子很容易理解。

k-means的特点:

  • 基于划分;
  • 实现指定类别数;
  • 使用欧氏距离表示样本之间的距离,使用样本均值表示类别;
  • 算法是迭代的,是一种启发式方法,不保证是全局最优;
  • 聚类结果和初始选择是相关的,不同的初始选择可以得到不同的聚类结果;
  • 这个k值一般需要搜索,满足这样的关系:

第十五章 奇异值分解

终于到了这个耳熟能详但是又不会用的东西了。

15.1 SVD的定义与性质

对实矩阵的SVD,就是对一个矩阵进行因子分解,其中A的形状是(m, n):,V是n阶正交矩阵,是降序排列的非负的对角线元素组成的(m, n)形状的矩形对角矩阵,这里的各个矩阵满足如下性质:

这里的称为矩阵A的奇异值,U的列向量叫左奇异向量,V的列向量叫右奇异向量。而且SVD不要求A是方阵。注意这里的并不一定要填满p这么多个对角元素,后面几个元素是0也可以的。

不过一般常用的是紧奇异值分解和截断奇异值分解,其中紧奇异值分解和原来的SVD(又称完全奇异值分解)等价,而截断SVD比原始矩阵低秩。SVD的提出就是为了对矩阵进行压缩,其中截断SVD就是有损压缩。

紧奇异值分解的矩阵可以比完全SVD更小,紧的SVD的矩阵大小是和待分解矩阵的秩相关的。对于矩阵A,,那么有,其中的形状是(m, r),的形状是(n, r),是r阶方阵,其中是完全SVD的前r列的列向量组成的,同理,是前r个元素组成的对角阵。其中。

截断奇异值分解和紧奇异值分解类似,不过会让,其中。这里的k也是取定的,的取法也是类似的。

SVD的几何解释也是有意义的。对于一个给定的矩阵A,形状是(m, n),可以考虑变换,这里是一个到的空间映射,这一个映射可以分解成三个步骤,对应SVD的三个矩阵:一个坐标系的旋转或反射变换、一个坐标轴的缩放变换和另一个坐标系的旋转或反射变换。 在SVD中,U和V都是正交矩阵,那么V的列向量构成了空间里的一组正交基,U同理。所以这里都表示旋转或反射变换。对于,是一组非负实数,表示各个轴上的缩放变换。 SVD的几何解释可以对标准正交基进行变换看效果,课本的例子比较直观。 而且SVD直觉上,感觉像对A做行变换之后得到的奇异值对角阵,因为这两个东西秩相等。

SVD还有一些相关的性质:

  • 和的SVD也是存在的,而且和A的SVD结果相关,具体不在这里给出。
  • 对于,右乘得到,考察矩阵的第j列,就有:,那么类似地取个转置,就有和。
  • SVD中的是唯一的,而U和V不唯一,也就是给定一个A,那么对应的唯一。
  • A和的秩相等,也和的正奇异值个数相等(包括重复的奇异值)。
  • 课本这里还有一个很长的性质,不知道能干嘛。

15.2 SVD的计算

SVD的求法看起来比较机械化。步骤为:

  1. 求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也就是,求解,把里面的特征值从大到小排列。然后把代入得到特征向量。
  2. 把特征向量单位化之后横向拼起来,得到正交矩阵V:
  3. 构造全0矩阵,形状为(m, n),对角元素填入,得到
  4. U分成两部分,对于前r个特征值,有,然后对于后面的m-r个特征值,求出的零空间(Null)的一组标准正交基(其中,也就是,要求的零空间标准正交基,解出来之后单位化即可)。把两个得到的这一堆列向量都横向拼起来就是U。

课本有一个SVD的计算,把那个掌握了之后应该就会计算SVD了。不过这里的SVD计算是理论上的,工程上的计算并不是这样算的。课本没给出来。

15.3 SVD与矩阵近似

矩阵的F范数就是各个位置平方,然后全局求和后取开方。这里有一个引理,对于A和他的各个奇异值,有: 课本这里给出了两个相关的定理,证明了在把秩压缩之后存在F范数意义下的最有近似矩阵,证明较长。

对于SVD,把写到列向量里面,也就是,然后把按行向量写成 那么就有,如果A的秩=n,那么这个式子也可以表示为,通过控制n值来降秩,达到近似效果,课本有例题。

第十六章 PCA

16.1 总体PCA

数据的变量(特征)之间存在相关性会带来难度,PCA用了少数不相关的变量来代替这些变量。PCA先把数据在原来的各个轴上规范化处理,然后对原来的坐标轴做旋转变换,其中第一坐标轴是方差最大的方向,其余坐标轴方差逐渐变小(当然也是找最大,不过和前面的方向相比更小)。

PCA的定义:对于m维的随机变量,均值向量,协方差矩阵,这里的方差。考虑一个对x的线性变换,即:。如果这个线性变换满足一定的要求,就是PCA。这些要求是:

  • 是单位向量,也就是满足。
  • 和不相关,也就是。
  • 是x的所有线性变换中方差最大的。是与不相关的x的所有线性变换中方差最大的,以此类推。

课本这里给出了一个定理和一种求PCA的方法,对于协方差矩阵,拿到它的特征值,对应的单位特征向量是,那么x的第k主成分就是, 这个第k主成分的方差是,也就是协方差矩阵的第k个特征值。

根据这个定理,有一个推论可以判断一个和x同维(当然也可以不同维,同维的时候叫总体主成分)的随机变量是不是x的主成分,也就是从1到m分别是第一主成分到第m主成分:

  1. ,A是一个正交矩阵。
  2. y的协方差矩阵是一个对角矩阵,且对角上的元素单调不增。易知,这里的对角上的元素就是协方差矩阵的特征值。

对总体主成分y,有一些性质:

  • y的协方差矩阵是对角矩阵。
  • y的方差之和=x的方差之和,即,其中这里的就是协方差矩阵的特征值。
  • 第k个主成分和变量(x的第i维)的相关系数称为因子负荷量,即

那么怎么定主成分个数k?课本给出了两个定理,不管了。直接看到指标,方差贡献率定义为,也就是第k个成分和其他方差之和的比;k个主成分的累计方差贡献率定义为,累计方差贡献率反映了主成分保留信息的比例,但不能反映对某个原有的维度保留信息的比例,这个时候定义一个专门第k个主成分对原有变量的贡献率,即。一般可以考虑累计方差贡献率达到一定程度的前k个主成分,比如70%。

一般PCA还会在用之前对各个维度做归一化,然后总体主成分的性质就会更好一点,变成:(懒得打了)

16.2 样本PCA

前面说的总体PCA是对所有样本的,一般来说没有这么大量的数据,就做n次独立观测得到样本。样本主成分的定义类似,不再给出。

PCA有两种方法,传统方法使用相关矩阵的特征值分解算法,现在常用数据矩阵的奇异值分解算法。

在传统方法中,步骤为:

  1. 各个维度内归一化;
  2. 计算样本相关矩阵:
  3. 求出R的k个特征值和对应的特征向量。即,求解,得到的各个解按大到小排列,求方差贡献率达到要求对应的k值,对应的特征向量就是,这是个列向量。
  4. 求出k个样本的主成分,也就是对应的线性变换,这里并没有代入具体观测到的样本
  5. 计算k个主成分和原变量的相关系数,以及k个主成分对原变量的贡献率
  6. 把规范化的样本代入,即对第j个样本(样本是列向量)的第i个主成分是,这里是个数,因为是列向量。

课本的例题把这个过程走了一遍。

数据矩阵的奇异值分解算法中,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分享自作者个人站点/博客。
原始发表:2023-02-17,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分享自 作者个人站点/博客 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  ,欢迎热爱写作的你一起参与!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暂无评论
推荐阅读
编辑精选文章
换一批
英特尔开发四旋翼无人机,能翻筋斗、滚筒飞
科学家们开发了出一种四旋翼直升机,即四轴飞行器,它可以学习即使对人类驾驶员也有难度的特技飞行动作。
大数据文摘
2020/07/07
3100
击败3位人类世界冠军,登上Nature封面!AI无人机极限竞速开启自动驾驶新纪元
今天Nature的封面论文,内容是AI驾驶系统在无人机竞速领域击败了人类SOTA。
新智元
2023/09/09
3360
击败3位人类世界冠军,登上Nature封面!AI无人机极限竞速开启自动驾驶新纪元
Berkeley共享自主研究:人-机组合应用model-free RL,优化无人机实时辅助控制
想象这样一个场景,无人机驾驶员远程操控一架四旋翼飞行器,用机载摄像头进行导航和着陆。不熟练的飞行动态、陌生的地形和网络延迟都会影响这个系统,使得人很难对其进行控制。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之一便是训练自主智能体,使其在没有人工干预的情况下,执行巡查和绘图之类的任务。只有当任务描述明确,且代理能观察到所有它需要的信息时,这种策略才会有效。
AiTechYun
2018/07/27
3660
Berkeley共享自主研究:人-机组合应用model-free RL,优化无人机实时辅助控制
刺激,无人机竞速超越顶级人类玩家,强化学习再登Nature封面
这架自主控制无人机是由来自苏黎世大学的研究团队设计研发的 Swift 系统,研究成果登上了最新一期的《Nature》杂志封面。
机器之心
2023/09/08
2330
刺激,无人机竞速超越顶级人类玩家,强化学习再登Nature封面
编队飞行、竹林穿梭,浙大微型无人机蜂群登Science Robotics封面
机器之心报道 机器之心编辑部 只需几年的时间,我们就会看到这种无人机被部署在现实生活的任务中。 这是第一次有一群无人机在自然非结构化环境中成功编队飞行,「我们向未来又迈出了一步,」研究人员写道。 在科幻电影中,我们经常看到无人机的身影,例如在《普罗米修斯》(2012)中,宇航员在决定走哪条路之前释放了几个微型机载装置来探索一艘未知的外星飞船;在《安德的游戏》(2013 年)中,无人机群包围了飞船,形成了抵御外星人攻击的盾牌,后来为人类赢得战斗扫清了道路;在《星球大战 III》(2005 年)和《银翼杀手 2
机器之心
2022/05/23
7790
编队飞行、竹林穿梭,浙大微型无人机蜂群登Science Robotics封面
前沿 | BAIR提出人机合作新范式:教你如何高效安全地在月球着陆
选自BAIR 作者:Siddharth Reddy 机器之心编译 参与:Pedro、刘晓坤 人机合作可以提高很多现实高危任务的成功率和安全性,特别是对于视野受限的飞机着陆甚至飞船登月任务。以前的方法通常依赖于大量的先验知识(基于模型)。为此,伯克利 AI 研究院提出了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共享自治系统(无模型),不需要先验知识就可以辅助任务的执行,并在有先验知识的条件下能进一步利用并提升性能。该系统对于存在非结构化、不可预测因素的任务很有优势。在登月游戏和真实无人机着陆的任务中它都取得了优越的成果,显著优于人机
机器之心
2018/05/08
1.1K0
前沿 | BAIR提出人机合作新范式:教你如何高效安全地在月球着陆
新算法利用深度学习赋予无人机导航功能
瑞士苏黎世大学(University of Zurich,UZH)研发出了一种DroNet算法,使无人机能够沿着城市街道或在建筑物内飞行,该算法还需要通过骑行者及汽车驾驶员学习驾驶用例及相关的交通法规。 由瑞士苏黎世大学研究人员开发的DroNet算法使无人机能够在城市街道上和室内环境中完全自主飞行。另外,该算法必须学习交通规则,通过骑行者及汽车驾驶员学习驾驶用例。 今天所有的商用无人机都使用GPS,它在建筑屋顶和高海拔地区表现很好。但是,当无人机必须在高楼之间或密集、无组织的城市街道上,有汽车、骑自行车的
人工智能快报
2018/03/30
9753
稳当扛住强风的无人机你见过吗?加州理工用12分钟飞行数据教会无人机御风飞行
机器之心报道 编辑:陈萍、杜伟 能抗下强大阵风的无人机,你见过没?加州理工学院的研究者用深度神经网络让无人机不再怕风。 当风大到可以把伞吹坏的程度,无人机却稳稳当当,就像这样: 御风飞行是空中飞行的一部分,从大的层面来讲,当飞行员驾驶飞机着陆时,风速可能会给他们带来挑战;从小的层面来讲,阵风也会影响无人机的飞行。 目前来看,无人机要么在受控条件下飞行,无风;要么由人类使用遥控器操作。无人机被研究者控制在开阔的天空中编队飞行,但这些飞行通常是在理想的条件和环境下进行的。 然而,要想让无人机自主执行必要但
机器之心
2022/05/27
5190
稳当扛住强风的无人机你见过吗?加州理工用12分钟飞行数据教会无人机御风飞行
美国队长3里居然藏了8大无人机黑科技
美国队长3作为一部谍战悬疑动作科幻爱情搞基片,让部分超级英雄迷认识到了这帮人不靠谱的一面,甚至有人开始怀疑超级英雄们的三观是否正常了,乌有博士今天不去讨论三观,毕竟咱们生活的世界还不太需要超级英雄来维护和平,我们要讨论的是那架一出场就让很多观众惊呼“这才是无人机啊”的无人机——红翼。 或许是因为近年来无人机越来越为公众所熟悉和接受,漫威电影也将原著中猎鹰的游隼改编成了一架无人机,而且戏份还不少,下面就来分析一下红翼无人机所具有的高超的黑科技吧。 1、矢量推力 电影中的红翼可见的发动机喷口则只有一个,但
机器人网
2018/04/23
9520
美国队长3里居然藏了8大无人机黑科技
细数无人机的幕后功臣:开源飞控流派全揭秘
无人机能被快速普及,很大程度上是得益于开源飞控的发展,因为困扰着无人机发展的关键设备是自动驾驶仪。那么,开源飞控是什么?又是如何发展过来的? 在纷繁复杂的无人机产品中,四旋翼飞行器以其结构简单、使用方
机器人网
2018/04/24
5K0
细数无人机的幕后功臣:开源飞控流派全揭秘
BBC:无人机的“蜂群”时代
英国BBC新闻网刊登了David Hambling的文章,题目为“蜂群:无人机的下一个时代”。 你想象中的无人机是什么形象?是带螺旋桨的独立遥控玩具,还是大型的军用无人驾驶机?这些形象可能很快会发生重大变化:无人机将变得越来越小,制造成本更低,可以自动缩放,成百上千个无人机聚集在一起,像鸟群一样飞翔。 它们被称为蜂群——只要将足够多的无人机组合在一起,就可以在很多方面超越人类;它们可以拯救你的生命,或在战场上成为一个致命的协同作战力量。 为什么无人机蜂群如此重要? 首先,在战场上,它们将胜过军方
人工智能快报
2018/03/14
1.3K0
BBC:无人机的“蜂群”时代
下一次火星任务,中国要放飞自己的无人机
来源:机器之心  本文约2000字,建议阅读5分钟 无人机将成为火星车的「导游」。 火星只有地球 1% 的大气密度,但以后火星车要是不带个无人机可能就显得不够先进了。 提到火星无人机,你可能会想起搭乘「毅力号」前往火星的「机智号」无人机。今年四月,在世人瞩目下,机智号完成了持续约 40 秒的火星首飞,在垂直上升 3 米后,执行了悬停、下降和着陆等所有设定动作。机智号创造了人类在火星上的「莱特兄弟时刻」。 在地球以外的行星放飞无人机除了工程技术方面的意义,还会对探索带来很大帮助,实际上国内关于火星无人机的研
数据派THU
2023/03/29
2220
下一次火星任务,中国要放飞自己的无人机
用算法解决炸机问题,让大疆也服气的无人机公司
场景介绍:对于四旋翼无人机常见的推进系统故障, 无人机制造公司 Verity Stdios,推出了一种低成本,方便且易于集成的算法,能够在动力故障发生时,保持无人机的运行,避免炸机事件。
HyperAI超神经
2019/11/29
5800
用算法解决炸机问题,让大疆也服气的无人机公司
无人机竞赛联盟将为自动无人机启动200万美元奖金
无人机竞速联盟(DRL)将举办一系列比赛和竞赛,自动无人机将尝试击败专业无人机飞行员。大学生和其他无人机爱好者团队将被邀请参加超过200万美元的比赛。
AiTechYun
2018/09/26
4580
无人机竞赛联盟将为自动无人机启动200万美元奖金
奔向可控的智能化!无人机人机交互的挑战与前沿 | ICRA 2018
在ICRA 2018上举行了一场关于「无人机人机交互:挑战与前沿」的研讨会,与机器人领域的其他研究领域相比,针对无人机的人机交互主题颇为新颖。
AI科技评论
2018/07/26
9580
奔向可控的智能化!无人机人机交互的挑战与前沿 | ICRA 2018
AI无人机竞速击败人类冠军,Nature封面:将AlphaGo成果带到物理世界
与上一次AlphaGo下围棋不同,这次不是脑力运动,而是在真实物理环境中的竞技体育项目——“空中F1”无人机竞速。
量子位
2023/09/08
2320
AI无人机竞速击败人类冠军,Nature封面:将AlphaGo成果带到物理世界
高速无人机独立穿越森林,全程自己规划路线,时速高达40公里
如此高超的避障飞行走位,可不是人类用手柄操作出来的,全靠无人机的“自我管理意识”。
量子位
2023/03/01
3060
高速无人机独立穿越森林,全程自己规划路线,时速高达40公里
上海交通大学设计无人机新算法,可控制无人机瞄准移动车辆并吸附,未来大有可为!
大数据文摘出品 无人机在这几年大放异彩:监视、运送任务、搜索和救援工作。 但是,随着这些便携式飞行器承担更多独特和困难的任务,他们需要能够在越来越具有挑战性的情况下降落。 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开发的一种新设计的名为“搭便车”(Hitchhiker)的无人机不仅能够在倾斜的表面着陆,还能在运动中的倾斜表面着陆,比如行驶中的汽车的侧面。 论文发表在 IEEE 自动化科学与工程学报上: https://ieeexplore.ieee.org/document/10092478 这款“搭便车”是Sensen
大数据文摘
2023/05/09
2680
上海交通大学设计无人机新算法,可控制无人机瞄准移动车辆并吸附,未来大有可为!
深圳凭什么可以打造“无人机之都”?
“我宣布,第十七届高交会无人系统展分会场——中国(深圳)国际无人系统技术成果交易展览会开幕”(以下简称“CIUVS展会”)。17日上午11时15分许,随着深圳市委常委杨洪的朗声宣布,“CIUVS展会”成功拉开帷幕。 由易瓦特无人机公司组成代表深圳的S型编队,20余架无人机平稳升空,在空中翩翩起舞,拼出了深圳的首字母“SZ”,代表着无人系统展在深圳这座无人机之都盛大开幕,也预示着深圳无人机之都的辉煌腾飞! 龙岗区区长吕玉印代表高交会无人系统展分会场组委会致辞,深圳市贸促委副主任黄史昉主持了开幕式活动。据悉
机器人网
2018/04/20
8560
深圳凭什么可以打造“无人机之都”?
详解多旋翼飞行器/无人机的传感器技术
两年来,大疆精灵系列更新了两代,飞控技术更新了两代,智能导航技术从无到有,诸多新的软件和硬件产品陆续发布。同时我们也多了很多友商,现在多旋翼飞行器市场火爆,诸多产品琳琅满目,价格千差万别。为了理解这些飞行器的区别,首先要理解这些飞行器上使用的传感器技术。我觉得现在很有必要再发一篇科普文章,定义“智能导航”这个概念,顺便字里行间介绍一下两年来大疆在传感器技术方面的努力。 1. 飞行器的状态 客机、多旋翼飞行器等很多载人不载人的飞行器要想稳定飞行,首先最基础的问题是确定自己在空间中的位置和相关的状态。测量这些状
机器人网
2018/04/12
2.3K0
详解多旋翼飞行器/无人机的传感器技术
推荐阅读
英特尔开发四旋翼无人机,能翻筋斗、滚筒飞
3100
击败3位人类世界冠军,登上Nature封面!AI无人机极限竞速开启自动驾驶新纪元
3360
Berkeley共享自主研究:人-机组合应用model-free RL,优化无人机实时辅助控制
3660
刺激,无人机竞速超越顶级人类玩家,强化学习再登Nature封面
2330
编队飞行、竹林穿梭,浙大微型无人机蜂群登Science Robotics封面
7790
前沿 | BAIR提出人机合作新范式:教你如何高效安全地在月球着陆
1.1K0
新算法利用深度学习赋予无人机导航功能
9753
稳当扛住强风的无人机你见过吗?加州理工用12分钟飞行数据教会无人机御风飞行
5190
美国队长3里居然藏了8大无人机黑科技
9520
细数无人机的幕后功臣:开源飞控流派全揭秘
5K0
BBC:无人机的“蜂群”时代
1.3K0
下一次火星任务,中国要放飞自己的无人机
2220
用算法解决炸机问题,让大疆也服气的无人机公司
5800
无人机竞赛联盟将为自动无人机启动200万美元奖金
4580
奔向可控的智能化!无人机人机交互的挑战与前沿 | ICRA 2018
9580
AI无人机竞速击败人类冠军,Nature封面:将AlphaGo成果带到物理世界
2320
高速无人机独立穿越森林,全程自己规划路线,时速高达40公里
3060
上海交通大学设计无人机新算法,可控制无人机瞄准移动车辆并吸附,未来大有可为!
2680
深圳凭什么可以打造“无人机之都”?
8560
详解多旋翼飞行器/无人机的传感器技术
2.3K0
相关推荐
英特尔开发四旋翼无人机,能翻筋斗、滚筒飞
更多 >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
查看详情【社区公告】 技术创作特训营有奖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