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小程序,Get更优阅读体验!
立即前往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MCP广场
社区首页 >专栏 >为什么说是刷抖音,玩快手?

为什么说是刷抖音,玩快手?

作者头像
数据干饭人
发布于 2022-07-01 05:57:14
发布于 2022-07-01 05:57:14
5910
举报

毕业后一直做数据产品经理七八年了,竞品分析一直在做,比如各家BI产品对比分析、用户行为分析产品比较等,近期参加一个C端产品经理培训课程,关于用户研究的内容很有感触,分析的思路、思考的深度,值得B端产品学习,在此分享给大家。

抖音首页直接是某一视频播放页,快手则是双列陈列多个视频头图,大家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抖音要全屏展示,而快手则分列陈列吗?

一、用户群体差异

开始进行产品功能对比分析之前,我们先看下抖音、快手用户的差异。一份2018年的快手、抖音用户调研报告表明,快手三四线城市用户比例明显高于抖音。且从快手、抖音的发展路径上看,快手和拼多多比较类似,老铁们主要来自下沉市场人群,走的是“农村包围城市”的路线,而抖音则是从高精尖的“小资”扩展、

下沉市场人群来自于三线及以下城市,主要有三个特点:

1.平均学历低

我国农村由于经济和文化制约,目前农村人口中本科及以上学历占农村总人口比例不到10%,快手用户中本科及以上的用户比抖音低整整10%

2.可支配时间比一线城市长

下沉市场用户上班路途短,睡眠时间越来越晚,超7成用户有手机依赖证,企鹅智库数据显示下沉市场人群偏好短视频和段子超过综艺和游戏,短视频消费用户里85%以上用户偏好幽默搞笑内容,很大部分用户愿意在消耗流量的情况下观看好玩的视频内容

3.偏爱现场感,愿意参与创作

下沉市场用户对一些农村风土人情、方言段子更有代入感,喜欢带烟火气,有现场感,充满人味的视频。他们除了作为内容消费者外,很多用户成为内容贡献者,因为下沉市场用户展示和赚钱的机会太少了,他们需要更多展示连接、赚钱的机会,老铁们的需求总结一个词就是被看见,每一个人都需要被看见也是快手早期的Slogan。

二、用户思维下的产品定位

下沉市场的人群很少被主流媒体看见,大家是否认同?从中国主流媒体的演进过程看,快手之前的互联网内容平台分为三种类型:

1.编辑推荐

天涯、BBS等平台类似于纸媒,编辑觉得哪个内容好,才会给你推荐上头条。下沉市场人群中本科比例不到10%,而城市中所谓的精英群体占比也不多,这些少数人掌握大部分的媒体内容,中国大部分内容的平台的注意力其实是由编辑决定的,背后是审美水平的体现,社会的主流声音并没有给到看不到的世界,也就是编辑的审美决定了用户能够看到的内容,就像做产品经理,产品的美感不会超过产品经理的美感。有个专业术语叫审美鸿沟。换句话说,即使下沉市场的人群创作了一些内容,也没有机会漏出,因为他们不再主流媒体看得见的世界里。

2.头部思维

以微博为代表,以KOL、网红形成头部流量势能为主,目前微博典型的应用场景已经是追星、媒体八卦了。

3.用户门槛高

豆瓣、知乎等平台内容门槛高,首先是对创作者自身文化水平和表达能力有一定要求,毕竟在知乎上写一个回答也需要文字表达功底和某一领域的知识储备,其次这些平台的用户比较挑剔,对内容的宽容度低,导致内容生产门槛高。

快手VS抖音产品定位

快手的产品定位就让普通人被看见,虽然抖音快手在内容推荐上都用到了先进的人工智能机器学习能力,给用户推荐精准内容。但相比之下,快手在内容推荐的机制上,给了用户更多的便利,增加了普通人的露出的机会,给了普通创作者多一些流量。在流量分发上,快手的主要策略包括:

1.降低基尼系数,基尼系数来源于宏观经济学,用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居民收入差距的常用指标,基尼系数最大为“1”,最小等于“0”。基尼系数越接近0表明收入分配越是趋向平等数值在0-1之间,快手为了避免流量过于集中在头部,把基尼系数的约束性引入流量分发策略中,避免内容生产者之间贫富差距过大,所以他在功能设计上,没有明星榜、红人榜等,对于网红达人也没有特殊的流量扶持,头部视频流量不超过总流量30%,而抖音则对于优质意见领袖或优质内容进行流量扶持或自动加权

2.加快内容更新频率,快手创作内容的一般召回期限是24-48小时,(内容期限是指用户将内容上传到平台内容池中的停留时间),一段时间内让某个内容在头部露出,过一点时间再淘汰掉换成更新的内容,不断给新内容创造机会,而抖音对于内容的适用期限一般高达90天,而且还有阶梯召回的策略,一个特别好的内容会给一个更长的曝光期,这也是为什么我们有的时候会刷到很早之前的内容。

3.重视投稿率,在快手早期的指标体系里,投稿率指标是非常重要的,其次才是人均视频浏览率,而抖音恰恰相反,抖音更重视人均视频浏览率。

三、产品定位导向下的设计思路

快手更倾向对内容创作者给予更多的鼓励,抖音更侧重内容消费者,这就决定了两家公司一个偏社区导向,一个偏媒体导向。回归到最初的问题,“为什么抖音全屏,快手分列”。抖音上看完一个视频向上滑动,出现的是另一个视频。而快手上呈现的则是评论区,抖音下滑内容切换说明抖音鼓励用户赶紧切换下一个视频,最大程度降低内容获取的成本,而刷抖音就像嗑瓜子,手停不下来。快手的意图则是用户看完内容不要马上走,最好在评论区上聊一聊,激励创作者跟消费者建立起某种社交关系,快手发布一个视频审核后会分别出现在关注和同城两个界面上,一方面关注你的粉丝会马上看到你的作品,另一方面让你在同城的乡里乡亲面前曝光,用户可以获得了自己的社交关系沉淀,建立起自己的小圈层。这也就是“刷抖音和玩快手”之间的区别。

四、产品设计和用户相互成就

抖音是单列陈列,一次只能看一个视频,快手是双列陈列,一次可以看好几个小视频。不同使用方式用户宽容度不同,抖音模式下用户是被动的,不给用户选择的机会,用户心理的宽容度低,一旦用户觉得推荐内容不准确,你不理解我,就会退出,而快手的双列模式给了用户选择的机会,心理宽容度相对较高。我们总觉得快手内容比抖音low,起源也是在于用户抖音宽容度低,倒逼抖音不断提供匹配度很高的精品内容,精品内容的数量有限这也是为什么抖音的内容召回期比较长。相反快手用户对内容的宽容度高,所以快手可以在界面多做一些尝试,更多真实粗糙的内容出现在用户面前,无论你创作什么内容,都可能有人接受。产品运营的角度,快手在内容创作者和消费者之间,建立了社区连接,社交化更强,如果没有正反馈和互动,创作者就没有持续生产的动力,如果一个创作者与粉丝和社群建立连接,不断受到激励生产好的内容,快手相对于抖音平民化,流量普惠,加强了老铁连接,用若干个小型的社交网络组成了去中心化的社交网络,快手的社区氛围显著强于抖音。内容评论率快手是抖音的三倍,内容互动率快手是抖音的2.5倍,内容粉丝分发的比例抖音是8-12%,而快手是30-40%,抖音内容的分发主要靠系统算法的推荐,快手的内容分发更多是喜欢我的老铁帮助分发,有这样一种描述,抖音媒体化,快手社区化,抖音头部内容集中适合全民性的内容,受到媒体、机构的喜欢,而快手内容更丰富,容得下普通人的生活日常,人格化的社区氛围强。

抖音上更多人记住的是内容上的人物或事件,如“拉面哥”,“丁真”,很少有人记得这个内容最早是谁发的,而快手上,个人IP则更容易被记住,如胸口碎大石的某某老铁!

五、总结

以上内容仅是个人客观对比分析的内容分享,不涉及任何商业利益,数据可能存在部分误差。

这一竞品分析的角度和深度还是值得借鉴的,用户思维在产品设计阶段非常重要,任何一个产品经理都要不断地定义用户、了解用户、接触用户、成为用户,所谓用户思维更多是指用户是谁,什么场景下产生什么需求,产品应该用什么功能满足用户的需求。回复“分析报告”,获取完整版的抖音&快手用户研究报告。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分享自微信公众号。
原始发表:2021-03-22,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分享自 数据干饭人 微信公众号,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  ,欢迎热爱写作的你一起参与!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暂无评论
推荐阅读
vue 3.0 pre-alpha
一个月前尤大大公布了 vue 3.0 的源码,目前还是 pre-alpha 状态,预计年后会发布正式版本。听到这个消息的第一反应是学习好累呀,在知乎上瞄了一眼尤大大对功能简单的介绍,感觉难,直接放弃了学习。 冷静了一段时间之后,认真的看了看,好像也不是很难。慢慢学,慢慢看,不着急。慢一点或许到达的更好一点
sunseekers
2019/11/13
8380
让你30分钟快速掌握vue 3
经过了漫长的迭代,Vue 3.0终于在上2020-09-18发布了,带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使用了Typescript 进行了大规模的重构,带来了Composition API RFC版本,类似React Hook 一样的写Vue,可以自定义自己的hook ,让使用者更加的灵活,接下来总结一下vue 3.0 带来的部分新特性。
前端开发博客
2020/11/04
2.4K0
Vue3.0 beta版学习笔记
https://github.com/vuejs/vue-next
用户7572539
2020/08/26
7220
最全系列的vue3入门教程『图文并茂』
Vue 3 是一个流行的开源JavaScript框架,用于构建用户界面和单页面应用。它带来了许多新特性和改进,包括更好的性能、更小的打包大小、更好的TypeScript支持、全新的组合式 API,以及一些新的内置组件。
linwu
2023/07/27
5.1K0
最全系列的vue3入门教程『图文并茂』
vue3.0新特性初体验(二)
“关注 前端开发社区 ,回复“ 1” 即可加入 前端技术交流群,回复 “ 2” 即可免费领取500G前端干货!
前端老道
2020/09/10
9540
vue3.0新特性初体验(二)
Vue3.0来了
Vue3.0更新了啥 Vue这次3.0发布了,博客平台、公众号、朋友圈基本都有这么一条新闻,可见大家对其期待程度,毕竟Vue 有 130 万的使用者嘛,萌新不知不觉感觉瑟瑟发抖。看着这么多
前端黑板报
2020/09/27
6170
Vue3.0来了
闲聊vue版本差异和开发中不太容易注意的点(基础篇)
原来tom的位置就会被jim给替换掉,这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情况,当我们加上key的时候,你选中的就是你选中的,☑️tom不会被因为位置变化而变化
何处锦绣不灰堆
2022/09/20
1.3K0
前端系列14集-Vue3-setup
页面浏览量(Page View,PV)和访客数(Unique Visitors,UV)
达达前端
2023/10/08
5150
前端系列14集-Vue3-setup
使用 Vue 3 与 TypeScript 构建 Web 应用: Todo
引言 界面: Vue.js 3 JavaScript 超集: TypeScript 包管理器: pnpm 前端工程化/打包: Vite 路由: Vue Router 状态管理: Pinia CSS 预处理器: Less 代码格式化: Prettier 代码质量: ESLint 预览
yiyun
2023/07/17
1.2K0
使用 Vue 3 与 TypeScript 构建 Web 应用: Todo
我在vue3.0团队内部的分享
当前还处于 beta版本, 想要正式使用在项目里还需要一段的时间, 但是结构与api变化应该不大了.
肉眼品世界
2021/01/25
5870
vue3.0 Composition API 翻译版(超长)
Composition API 一组基于功能的附加API,允许灵活地组成组件逻辑。
公众号---人生代码
2020/05/18
9K0
vue3.0 Composition API 翻译版(超长)
Vue3.0 新特性以及使用变更总结(实际工作用到的)
Vue3.0 在去年9月正式发布了,也有许多小伙伴都热情的拥抱Vue3.0。去年年底我们新项目使用Vue3.0来开发,这篇文章就是在使用后的一个总结, 包含Vue3新特性的使用以及一些用法上的变更。
@超人
2021/03/23
2.6K0
Vue3.0 新特性以及使用变更总结(实际工作用到的)
vue3.0新特性初体验(一)
“关注 前端开发社区 ,回复“ 1” 即可加入 前端技术交流群,回复 “ 2” 即可免费领取500G前端干货!
前端老道
2020/09/08
9090
vue3.0新特性初体验(一)
Vue3基础
官方文档:https://cli.vuejs.org/zh/guide/creating-a-project.html#vue-create
六个周
2022/10/28
1K0
Vue3基础
使用Vue3.0,我收获了哪些知识点(二)
最近在工作之余一直学习Vue3.0相关知识,虽然Vue3.0至今还是rc版,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去学习。今天这篇文章是我关于Vue3.0的第四篇文章。在前文中我们讲解了如何通过vite和vuecli搭建Vue3.0开发环境,然后介绍了Vue3.0中的setup,reactive,ref等,今天这篇文章主要讲解了以下内容:
前端进击者
2021/07/27
1.2K0
vue3简易入门剖析
,发音同 “veet”)是一种新型前端构建工具,能够显著提升前端开发体验。它主要由两部分组成:
张哥编程
2024/12/13
4200
从0到1,带你尝鲜Vue3.0
做一个简单的Helloworld测试 我们就先试试原有的vue2 的Api还可不可以使用。
前端达人
2020/04/27
1.2K0
Vue3学习笔记(六)—— 作业
A. 数据模型        B. 控制器       C. 视图      D、监听模型
张果
2022/11/30
4.6K1
Vue3学习笔记(六)—— 作业
使用Vue3.0,我收获了哪些知识点(一)
近期工作感觉很忙,都没有多少时间去写文章,今天这篇文章主要是将自己前期学习Vue3.0时候整理的一些笔记内容进行了汇总,通过对本文的阅读,你将可以自己完成Vue3.0环境搭建,同时还会对Vue3.0的一些新的特性进行了解,方便自己进行Vue3.0的学习。本文首发于公众号【前端有的玩】,关注===会了,还有更多面试题等你来刷哦。
前端进击者
2021/07/27
6350
Vue3.x相对于Vue2.x的变化
ps: 上图中,一种颜色代表一个功能,我们可以看到Options API的功能代码比较分散;Composition API则可以将同一个功能的逻辑,组织在一个函数内部,利于维护。
conanma
2021/11/03
8930
相关推荐
vue 3.0 pre-alpha
更多 >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