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MathJax]/jax/output/CommonHTML/config.js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MCP广场
社区首页 >专栏 >今日头条算法原理全曝光!(算法架构师详细解读,建议仔细看!)

今日头条算法原理全曝光!(算法架构师详细解读,建议仔细看!)

作者头像
机器学习AI算法工程
发布于 2018-03-09 03:34:12
发布于 2018-03-09 03:34:12
3.5K0
举报

今天,算法分发已经是信息平台、搜索引擎、浏览器、社交软件等几乎所有软件的标配,但同时,算法也开始面临质疑、挑战和误解。今日头条的推荐算法,从2012年9月第一版开发运行至今,已经经过四次大的调整和修改。 今日头条委托资深算法架构师曹欢欢博士,公开今日头条的算法原理,以期推动整个行业问诊算法、建言算法;通过让算法透明,来消除各界对算法的误解,并逐步推动整个行业让算法更好的造福社会。 以下为《今日头条算法原理》全文。

今日头条资深算法架构师曹欢欢:

本次分享将主要介绍今日头条推荐系统概览以及内容分析、用户标签、评估分析,内容安全等原理。

一、系统概览

推荐系统,如果用形式化的方式去描述实际上是拟合一个用户对内容满意度的函数,这个函数需要输入三个维度的变量。第一个维度是内容。头条现在已经是一个综合内容平台,图文、视频、UGC小视频、问答、微头条,每种内容有很多自己的特征,需要考虑怎样提取不同内容类型的特征做好推荐。第二个维度是用户特征。包括各种兴趣标签,职业、年龄、性别等,还有很多模型刻划出的隐式用户兴趣等。第三个维度是环境特征。这是移动互联网时代推荐的特点,用户随时随地移动,在工作场合、通勤、旅游等不同的场景,信息偏好有所偏移。结合三方面的维度,模型会给出一个预估,即推测推荐内容在这一场景下对这一用户是否合适。

这里还有一个问题,如何引入无法直接衡量的目标?

推荐模型中,点击率、阅读时间、点赞、评论、转发包括点赞都是可以量化的目标,能够用模型直接拟合做预估,看线上提升情况可以知道做的好不好。但一个大体量的推荐系统,服务用户众多,不能完全由指标评估,引入数据指标以外的要素也很重要。

比如广告和特型内容频控。像问答卡片就是比较特殊的内容形式,其推荐的目标不完全是让用户浏览,还要考虑吸引用户回答为社区贡献内容。这些内容和普通内容如何混排,怎样控制频控都需要考虑。

此外,平台出于内容生态和社会责任的考量,像低俗内容的打压,标题党、低质内容的打压,重要新闻的置顶、加权、强插,低级别账号内容降权都是算法本身无法完成,需要进一步对内容进行干预。

下面我将简单介绍在上述算法目标的基础上如何对其实现。

前面提到的公式y = F(Xi ,Xu ,Xc),是一个很经典的监督学习问题。可实现的方法有很多,比如传统的协同过滤模型,监督学习算法Logistic Regression模型,基于深度学习的模型,Factorization Machine和GBDT等。

一个优秀的工业级推荐系统需要非常灵活的算法实验平台,可以支持多种算法组合,包括模型结构调整。因为很难有一套通用的模型架构适用于所有的推荐场景。现在很流行将LR和DNN结合,前几年Facebook也将LR和GBDT算法做结合。今日头条旗下几款产品都在沿用同一套强大的算法推荐系统,但根据业务场景不同,模型架构会有所调整。

模型之后再看一下典型的推荐特征,主要有四类特征会对推荐起到比较重要的作用。

第一类是相关性特征,就是评估内容的属性和与用户是否匹配。显性的匹配包括关键词匹配、分类匹配、来源匹配、主题匹配等。像FM模型中也有一些隐性匹配,从用户向量与内容向量的距离可以得出。

第二类是环境特征,包括地理位置、时间。这些既是bias特征,也能以此构建一些匹配特征。

第三类是热度特征。包括全局热度、分类热度,主题热度,以及关键词热度等。内容热度信息在大的推荐系统特别在用户冷启动的时候非常有效。

第四类是协同特征,它可以在部分程度上帮助解决所谓算法越推越窄的问题。协同特征并非考虑用户已有历史。而是通过用户行为分析不同用户间相似性,比如点击相似、兴趣分类相似、主题相似、兴趣词相似,甚至向量相似,从而扩展模型的探索能力。

模型的训练上,头条系大部分推荐产品采用实时训练。实时训练省资源并且反馈快,这对信息流产品非常重要。用户需要行为信息可以被模型快速捕捉并反馈至下一刷的推荐效果。我们线上目前基于storm集群实时处理样本数据,包括点击、展现、收藏、分享等动作类型。模型参数服务器是内部开发的一套高性能的系统,因为头条数据规模增长太快,类似的开源系统稳定性和性能无法满足,而我们自研的系统底层做了很多针对性的优化,提供了完善运维工具,更适配现有的业务场景。

目前,头条的推荐算法模型在世界范围内也是比较大的,包含几百亿原始特征和数十亿向量特征。整体的训练过程是线上服务器记录实时特征,导入到Kafka文件队列中,然后进一步导入Storm集群消费Kafka数据,客户端回传推荐的label构造训练样本,随后根据最新样本进行在线训练更新模型参数,最终线上模型得到更新。这个过程中主要的延迟在用户的动作反馈延时,因为文章推荐后用户不一定马上看,不考虑这部分时间,整个系统是几乎实时的。

但因为头条目前的内容量非常大,加上小视频内容有千万级别,推荐系统不可能所有内容全部由模型预估。所以需要设计一些召回策略,每次推荐时从海量内容中筛选出千级别的内容库。召回策略最重要的要求是性能要极致,一般超时不能超过50毫秒。

召回策略种类有很多,我们主要用的是倒排的思路。离线维护一个倒排,这个倒排的key可以是分类,topic,实体,来源等,排序考虑热度、新鲜度、动作等。线上召回可以迅速从倒排中根据用户兴趣标签对内容做截断,高效的从很大的内容库中筛选比较靠谱的一小部分内容。

二、内容分析

内容分析包括文本分析,图片分析和视频分析。头条一开始主要做资讯,今天我们主要讲一下文本分析。文本分析在推荐系统中一个很重要的作用是用户兴趣建模。没有内容及文本标签,无法得到用户兴趣标签。举个例子,只有知道文章标签是互联网,用户看了互联网标签的文章,才能知道用户有互联网标签,其他关键词也一样。

另一方面,文本内容的标签可以直接帮助推荐特征,比如魅族的内容可以推荐给关注魅族的用户,这是用户标签的匹配。如果某段时间推荐主频道效果不理想,出现推荐窄化,用户会发现到具体的频道推荐(如科技、体育、娱乐、军事等)中阅读后,再回主feed,推荐效果会更好。因为整个模型是打通的,子频道探索空间较小,更容易满足用户需求。只通过单一信道反馈提高推荐准确率难度会比较大,子频道做的好很重要。而这也需要好的内容分析。

上图是今日头条的一个实际文本case。可以看到,这篇文章有分类、关键词、topic、实体词等文本特征。当然不是没有文本特征,推荐系统就不能工作,推荐系统最早期应用在Amazon,甚至沃尔玛时代就有,包括Netfilx做视频推荐也没有文本特征直接协同过滤推荐。但对资讯类产品而言,大部分是消费当天内容,没有文本特征新内容冷启动非常困难,协同类特征无法解决文章冷启动问题。

今日头条推荐系统主要抽取的文本特征包括以下几类。首先是语义标签类特征,显式为文章打上语义标签。这部分标签是由人定义的特征,每个标签有明确的意义,标签体系是预定义的。此外还有隐式语义特征,主要是topic特征和关键词特征,其中topic特征是对于词概率分布的描述,无明确意义;而关键词特征会基于一些统一特征描述,无明确集合。

另外文本相似度特征也非常重要。在头条,曾经用户反馈最大的问题之一就是为什么总推荐重复的内容。这个问题的难点在于,每个人对重复的定义不一样。举个例子,有人觉得这篇讲皇马和巴萨的文章,昨天已经看过类似内容,今天还说这两个队那就是重复。但对于一个重度球迷而言,尤其是巴萨的球迷,恨不得所有报道都看一遍。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根据判断相似文章的主题、行文、主体等内容,根据这些特征做线上策略。

同样,还有时空特征,分析内容的发生地点以及时效性。比如武汉限行的事情推给北京用户可能就没有意义。最后还要考虑质量相关特征,判断内容是否低俗,色情,是否是软文,鸡汤?

上图是头条语义标签的特征和使用场景。他们之间层级不同,要求不同。

分类的目标是覆盖全面,希望每篇内容每段视频都有分类;而实体体系要求精准,相同名字或内容要能明确区分究竟指代哪一个人或物,但不用覆盖很全。概念体系则负责解决比较精确又属于抽象概念的语义。这是我们最初的分类,实践中发现分类和概念在技术上能互用,后来统一用了一套技术架构。

目前,隐式语义特征已经可以很好的帮助推荐,而语义标签需要持续标注,新名词新概念不断出现,标注也要不断迭代。其做好的难度和资源投入要远大于隐式语义特征,那为什么还需要语义标签?有一些产品上的需要,比如频道需要有明确定义的分类内容和容易理解的文本标签体系。语义标签的效果是检查一个公司NLP技术水平的试金石。

今日头条推荐系统的线上分类采用典型的层次化文本分类算法。最上面Root,下面第一层的分类是像科技、体育、财经、娱乐,体育这样的大类,再下面细分足球、篮球、乒乓球、网球、田径、游泳等,足球再细分国际足球、中国足球,中国足球又细分中甲、中超、国家队等,相比单独的分类器,利用层次化文本分类算法能更好地解决数据倾斜的问题。有一些例外是,如果要提高召回,可以看到我们连接了一些飞线。这套架构通用,但根据不同的问题难度,每个元分类器可以异构,像有些分类SVM效果很好,有些要结合CNN,有些要结合RNN再处理一下。

上图是一个实体词识别算法的case。基于分词结果和词性标注选取候选,期间可能需要根据知识库做一些拼接,有些实体是几个词的组合,要确定哪几个词结合在一起能映射实体的描述。如果结果映射多个实体还要通过词向量、topic分布甚至词频本身等去歧,最后计算一个相关性模型。

三、用户标签

内容分析和用户标签是推荐系统的两大基石。内容分析涉及到机器学习的内容多一些,相比而言,用户标签工程挑战更大。

今日头条常用的用户标签包括用户感兴趣的类别和主题、关键词、来源、基于兴趣的用户聚类以及各种垂直兴趣特征(车型,体育球队,股票等)。还有性别、年龄、地点等信息。性别信息通过用户第三方社交账号登录得到。年龄信息通常由模型预测,通过机型、阅读时间分布等预估。常驻地点来自用户授权访问位置信息,在位置信息的基础上通过传统聚类的方法拿到常驻点。常驻点结合其他信息,可以推测用户的工作地点、出差地点、旅游地点。这些用户标签非常有助于推荐。

当然最简单的用户标签是浏览过的内容标签。但这里涉及到一些数据处理策略。主要包括:一、过滤噪声。通过停留时间短的点击,过滤标题党。二、热点惩罚。对用户在一些热门文章(如前段时间PG One的新闻)上的动作做降权处理。理论上,传播范围较大的内容,置信度会下降。三、时间衰减。用户兴趣会发生偏移,因此策略更偏向新的用户行为。因此,随着用户动作的增加,老的特征权重会随时间衰减,新动作贡献的特征权重会更大。四、惩罚展现。如果一篇推荐给用户的文章没有被点击,相关特征(类别,关键词,来源)权重会被惩罚。当然同时,也要考虑全局背景,是不是相关内容推送比较多,以及相关的关闭和dislike信号等。

用户标签挖掘总体比较简单,主要还是刚刚提到的工程挑战。头条用户标签第一版是批量计算框架,流程比较简单,每天抽取昨天的日活用户过去两个月的动作数据,在Hadoop集群上批量计算结果。

但问题在于,随着用户高速增长,兴趣模型种类和其他批量处理任务都在增加,涉及到的计算量太大。2014年,批量处理任务几百万用户标签更新的Hadoop任务,当天完成已经开始勉强。集群计算资源紧张很容易影响其它工作,集中写入分布式存储系统的压力也开始增大,并且用户兴趣标签更新延迟越来越高。

面对这些挑战。2014年底今日头条上线了用户标签Storm集群流式计算系统。改成流式之后,只要有用户动作更新就更新标签,CPU代价比较小,可以节省80%的CPU时间,大大降低了计算资源开销。同时,只需几十台机器就可以支撑每天数千万用户的兴趣模型更新,并且特征更新速度非常快,基本可以做到准实时。这套系统从上线一直使用至今。

当然,我们也发现并非所有用户标签都需要流式系统。像用户的性别、年龄、常驻地点这些信息,不需要实时重复计算,就仍然保留daily更新。

四、评估分析

上面介绍了推荐系统的整体架构,那么如何评估推荐效果好不好?

有一句我认为非常有智慧的话,“一个事情没法评估就没法优化”。对推荐系统也是一样。

事实上,很多因素都会影响推荐效果。比如侯选集合变化,召回模块的改进或增加,推荐特征的增加,模型架构的改进在,算法参数的优化等等,不一一举例。评估的意义就在于,很多优化最终可能是负向效果,并不是优化上线后效果就会改进。

全面的评估推荐系统,需要完备的评估体系、强大的实验平台以及易用的经验分析工具。所谓完备的体系就是并非单一指标衡量,不能只看点击率或者停留时长等,需要综合评估。过去几年我们一直在尝试,能不能综合尽可能多的指标合成唯一的评估指标,但仍在探索中。目前,我们上线还是要由各业务比较资深的同学组成评审委员会深入讨论后决定。

很多公司算法做的不好,并非是工程师能力不够,而是需要一个强大的实验平台,还有便捷的实验分析工具,可以智能分析数据指标的置信度。

一个良好的评估体系建立需要遵循几个原则,首先是兼顾短期指标与长期指标。我在之前公司负责电商方向的时候观察到,很多策略调整短期内用户觉得新鲜,但是长期看其实没有任何助益。

其次,要兼顾用户指标和生态指标。今日头条作为内容分创作平台,既要为内容创作者提供价值,让他更有尊严的创作,也有义务满足用户,这两者要平衡。还有广告主利益也要考虑,这是多方博弈和平衡的过程。

另外,要注意协同效应的影响。实验中严格的流量隔离很难做到,要注意外部效应。

强大的实验平台非常直接的优点是,当同时在线的实验比较多时,可以由平台自动分配流量,无需人工沟通,并且实验结束流量立即回收,提高管理效率。这能帮助公司降低分析成本,加快算法迭代效应,使整个系统的算法优化工作能够快速往前推进。

这是头条A/B Test实验系统的基本原理。首先我们会做在离线状态下做好用户分桶,然后线上分配实验流量,将桶里用户打上标签,分给实验组。举个例子,开一个10%流量的实验,两个实验组各5%,一个5%是基线,策略和线上大盘一样,另外一个是新的策略。

实验过程中用户动作会被搜集,基本上是准实时,每小时都可以看到。但因为小时数据有波动,通常是以天为时间节点来看。动作搜集后会有日志处理、分布式统计、写入数据库,非常便捷。

在这个系统下工程师只需要设置流量需求、实验时间、定义特殊过滤条件,自定义实验组ID。系统可以自动生成:实验数据对比、实验数据置信度、实验结论总结以及实验优化建议。

当然,只有实验平台是远远不够的。线上实验平台只能通过数据指标变化推测用户体验的变化,但数据指标和用户体验存在差异,很多指标不能完全量化。很多改进仍然要通过人工分析,重大改进需要人工评估二次确认。

五、内容安全

最后要介绍今日头条在内容安全上的一些举措。头条现在已经是国内最大的内容创作与分发凭条,必须越来越重视社会责任和行业领导者的责任。如果1%的推荐内容出现问题,就会产生较大的影响。

因此头条从创立伊始就把内容安全放在公司最高优先级队列。成立之初,已经专门设有审核团队负责内容安全。当时研发所有客户端、后端、算法的同学一共才不到40人,头条非常重视内容审核。

现在,今日头条的内容主要来源于两部分,一是具有成熟内容生产能力的PGC平台,一是UGC用户内容,如问答、用户评论、微头条。这两部分内容需要通过统一的审核机制。如果是数量相对少的PGC内容,会直接进行风险审核,没有问题会大范围推荐。UGC内容需要经过一个风险模型的过滤,有问题的会进入二次风险审核。审核通过后,内容会被真正进行推荐。这时如果收到一定量以上的评论或者举报负向反馈,还会再回到复审环节,有问题直接下架。整个机制相对而言比较健全,作为行业领先者,在内容安全上,今日头条一直用最高的标准要求自己。

分享内容识别技术主要鉴黄模型,谩骂模型以及低俗模型。今日头条的低俗模型通过深度学习算法训练,样本库非常大,图片、文本同时分析。这部分模型更注重召回率,准确率甚至可以牺牲一些。谩骂模型的样本库同样超过百万,召回率高达95%+,准确率80%+。如果用户经常出言不讳或者不当的评论,我们有一些惩罚机制。

泛低质识别涉及的情况非常多,像假新闻、黑稿、题文不符、标题党、内容质量低等等,这部分内容由机器理解是非常难的,需要大量反馈信息,包括其他样本信息比对。目前低质模型的准确率和召回率都不是特别高,还需要结合人工复审,将阈值提高。目前最终的召回已达到95%,这部分其实还有非常多的工作可以做。头条人工智能实验室李航老师目前也在和密歇根大学共建科研项目,设立谣言识别平台。by 今日头条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分享自微信公众号。
原始发表:2018-02-09,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分享自 大数据挖掘DT数据分析 微信公众号,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  ,欢迎热爱写作的你一起参与!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暂无评论
推荐阅读
编辑精选文章
换一批
D妹上新|DoH和DoT开始公测啦!
要讲DoT和DoH,不可避免的我们要重温一下DNS协议的历史。 DNS协议在1987年甚至更早的时候就被规范好,那个年代互联网安全还不是严重的威胁,DNS协议使用非可靠的UDP和TCP协议。 UDP是一个无状态的传输协议,尽管在传递数据时非常快,但它是无法避免攻击的。此外,在数据传递时,因为网络状态差的时候,很容易发生丢包的情况。此外,UDP是明文在网络上传输。 TCP相对于UDP安全性是略高。它的可靠体现在TCP在传递数据之前,会通过三次握手来建立连接。 然而TCP就是完美的解决方案吗?并不尽然。
腾讯云DNSPod团队
2020/07/24
13.7K0
DNSPod十问TK教主于旸:从妇科圣手到顶级黑客, T5技术大神的传奇之路
问答时间:2021年01月28日 嘉宾简介: 于旸:人称“TK教主”,腾讯安全玄武实验室负责人,教育部高等学校信息安全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工信部通信科学技术委员会业务及管理专家资讯组专家,国家密码管理局第二届密码行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曾获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 “奥运信息安全保障支持个人一等奖”、中华国际科学交流基金会“杰出工程师青年奖”;是微软漏洞缓解技术绕过悬赏十万美元大奖全球三个获得者之一、“Pwnie Awards 最具创新性研究奖”设立十年来亚洲唯一获提名者。  主持人简介: 吴洪声
腾讯云DNSPod团队
2021/01/29
2.4K0
DNS是如何被劫持的?DNS劫持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
DNS劫持是很多站长或企业网站运维人员常遇到的网络攻击事件,网站遭到‍DNS劫持轻则影响网速,重则不能上网,而且很有可能被可能会被恶意指向各种钓鱼网站,严重影响客户个人信息账户泄密的风险。今天墨者安全就来给大家说说DNS是如何被劫持的?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
墨者盾
2019/01/23
6.1K2
DNS是如何被劫持的?DNS劫持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
更新|现已支持 SPF 记录
SPF 记录 —— 全新支持! SPF 用于指定发送邮件的服务器 是一种高效的反垃圾邮件解决方案 SPF是为了防范伪造发件人地址发送垃圾邮件而提出的一种开放式标准,是一种以IP地址认证电子邮件发件人身份的技术。域名所有者通过在DNS中发布SPF记录来授权合法使用该域名发送邮件的IP地址。 当在DNS中定义了域名的SPF记录后,为了确认邮件声称发件人不是伪造的,邮件接收方首先检查邮件域名的SPF记录,来确定发件人的IP地址是否被包含在SPF记录中,若包含,则认为是一封正确的邮件,否则认为是一封伪造的
腾讯云DNSPod团队
2021/01/18
2.5K0
吴洪声十问高春辉: 老兵不死, 我还有梦!
高春辉:中国第一个人站长。卓越网、手机之家、ECSHOP 软件、《爱壁纸HD》应用创始人。全球领先级ip库-ipip.net创始人,ipip.net服务于包括vipkid,58同城等众多知名互联网企业。高春辉个人主页曾经是国内网站综合排名前十。
腾讯云DNSPod团队
2020/07/03
9380
吴洪声十问高春辉: 老兵不死, 我还有梦!
DNSPod十问58沈剑:为什么创业公司不能做"中台"?
问答时间:2020年9月3日 嘉宾简介: 沈剑:快狗打车CTO,58到家集团技术委员会主席,互联网架构技术专家,技术圈大V号“架构师之路”作者。曾任百度高级工程师,58同城技术委员会主席,高级架构师,技术学院优秀讲师。 主持人简介: 吴洪声(人称:奶罩):腾讯云中小企业产品中心总经理,DNSPod创始人,洋葱令牌创始人,网络安全专家,域名及DNS技术专家,知名个人站长,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校友。 以下为对话原文整理: 第一问 吴洪声:关注你的公众号好些年了,今年又关注了你的视频号。无论是文章还是视频号,而
腾讯云DNSPod团队
2020/09/07
2.4K3
DNSPod十问翟新元:中招钓鱼邮件该怎么办?
问答时间:2020年10月08日 嘉宾简介: 翟新元(人称:老猫):亚洲诚信CEO,数字证书领域的互联网老兵。深耕于CA/PKI,专注于站点应用HTTPS安全加密传输的普及,主导了云端自动化SSL证书模式的实现,使SSL证书从传统的交付方式革新到云端一键开启HTTPS的精简模式。 主持人简介: 吴洪声(人称:奶罩):腾讯云中小企业产品中心总经理,DNSPod创始人,洋葱令牌创始人,网络安全专家,域名及DNS技术专家,知名个人站长,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校友。 以下为对话原文整理: 吴洪声:由于近期S
腾讯云DNSPod团队
2020/10/09
9220
D妹上新|一键修改DNS,用上了吗?
一键修改DNS,适用于什么场景: 1.如果用户刚刚将域名从其他注册商转入腾讯云,但是还没来得及用上腾讯云提供的解析服务。 2.如果用户的域名是在腾讯云注册的,但是自己曾经修改了NS记录,解析用了其他家的服务器,现在又希望修改回来。 如果你符合上述两个场景,那么D妹今天要介绍的这个小功能,一定能让你感叹,真方便! 注意:新注册的域名 DNS 服务器地址默认为免费套餐对应的 DNS 服务器地址,若您不需要升级套餐,则无需调整DNS 服务器地址。 一键修改DNS,怎么用? 1.登录腾讯云控制台。点击域名管理
腾讯云DNSPod团队
2020/07/03
1.4K0
DNSPod十问濮灿:中国网站的SSL证书即将断供?
问答时间:2020年8月20日 嘉宾简介: 濮灿:沃通电子认证有限公司总经理,360政企安全云安全事业部总经理、360未来安全研究院云安全研究院院长。从事多年技术开发和技术团队建设,对Linux内核、网络协议栈、高性能网络、DNS解析服务、WEB安全、SDP、SDWAN等多个技术方向有开发和项目经验。擅长网络安全和云安全方向,曾任上海牙木通讯有限公司研发总经理,盛大创新院高级研究员,上海聚流软件科技有限公司CEO,现主要负责360云安全和虚拟化安全的技术架构和产品市场战略。 主持人简介: 吴洪声(人称
腾讯云DNSPod团队
2020/08/21
2.9K0
腾讯云DNSPod 已全面支持 DNSSEC啦~内含D妹抽奖!
腾讯云 DNSPod 已全面支持 DNSSEC啦~  (域名&DNS 双向支持) 腾讯云 DNSPod 更有贴心特性 腾讯云注册域名:支持一键开通,无需手动添加 DS 记录 开关保护:智能检测 DS 记录,避免影响解析服务 想了解更多,就看下去吧! 前往DNSPod控制台 (文末有抽奖不要错过哦!) DNSSEC如何添加DS记录 01 如何开启DNSSEC? 第一步:DNSPod 控制台开启 DNSSEC 服务。 [控制台] - DNS 解析 - 我的域名 - 域名设置 - DNSSEC ,点
腾讯云DNSPod团队
2021/03/29
2.1K0
6800亿!
今天,腾讯面向全网提供的智能域名解析服务DNSPod日均解析量超过了6800亿,位居全球第一,累计为全球超过400万用户提供安全稳定的域名解析服务。 作为国民级DNS服务平台,DNSPod于2005年底创立,经过17年的发展与迭代。 目前,腾讯云DNSPod安全方案已成功为B站、快手、拼多多、聚美优品、豆瓣、汽车之家等企业客户提供安全保障。 通过使用腾讯云 HTTPDNS 移动解析服务,快手App实现了稳定、高效的解析体验,日均解析量超过 3000 亿次;B站使用腾讯云DNSPod解析服务及可用性
腾讯云DNSPod团队
2021/07/23
4430
局域网下ARP欺骗以及DNS劫持
DNS又称为域名劫持 定义: 域名劫持是互联网攻击的一种方式,通过攻击域名解析服务器(DNS),或伪造域名解析服务器(DNS)的方法,把目标网站域名解析到错误的地址从而实现用户无法访问目标网站的目的。
菜菜有点菜
2022/03/16
2.9K0
局域网下ARP欺骗以及DNS劫持
腾讯数字生态大会 | 如何帮助中小企业赶上数字化快车?
2021腾讯数字生态大会 2021腾讯数字生态大会即将于11月3日至4日在武汉盛大召开。作为腾讯集团面向产业互联网领域规格最高、规模最大、覆盖面最广的年度盛会,腾讯数字生态大会旨在描绘云、AI、大数据、安全等关键技术的发展蓝图,展示腾讯最新的研究成果、战略规划、技术产品、解决方案。 大会云集了腾讯集团多位高管与专家,同时邀请了众多产业领袖、生态伙伴、专家学者及技术大咖。DNSPod作为腾讯云里经验丰富的云计算和企业服务团队,将会深度参与此次大会,为大家带来技术分享与产品展示,D妹来提
腾讯云DNSPod团队
2021/11/01
8700
DNSPod十问肖雨浓:“无服务器计算”动了谁的奶酪?
问答时间:2020年11月12日 嘉宾简介: Yunong Xiao(肖雨浓):腾讯云 Serverless 中心总经理兼首席架构师。Yunong 毕业于 University of Waterloo Computer Engineering 专业,曾担任 Netflix 公司 Netflix API Serverless 平台负责人,负责架构、微服务、容器技术相关工作,使之更易于开发人员使用。曾在 AWS 和 Joyent 任职,主要从事分布式系统相关研究和工作,构建了 AWS IAM 和 Tri
腾讯云DNSPod团队
2020/11/13
1.3K0
首席架构师深度解读:从 Facebook 故障看 DNS 控制面异常处理
导语 这个国庆假期互联网最大的新闻就是某不存在的公司 Facebook 全线业务宕机了 7 个小时,这其中有一个不起眼但是很关键的原因是其权威 DNS 节点在检测到部分网络异常(可以理解为控制面异常)后进行自我剔除操作,所有 DNS 节点“集体自杀”,从而导致 Facebook 自身及其他使用其权威 DNS 服务的业务全线异常。这里会简单聊聊腾讯云 DNSPod权威 DNS 的控制面异常时是如何处理的,包括曾经的思考与当前的实践经验,如何保障在出现类似问题的情况下尽量保障 DNS 服务的连续性,最终方案其实
腾讯云DNSPod团队
2023/04/17
1.5K0
首席架构师深度解读:从 Facebook 故障看 DNS 控制面异常处理
DNSPod吴洪声: 2013年DNS行业安全事件回顾
DNS作为互联网的基础服务和入口,对站长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在中国,或者说世界范围来讲,DNS正在面临越来越严重的安全威胁,针对DNS服务的攻击也越来越严重。DNS攻击具体表现就是攻击流量越来越大、攻击手段越来越新颖。 DNSPod为了保障用户的解析服务,这两年也做了很多相应的工作来应对这些攻击。 DDoS 虽然Anonymous没能黑掉13个根域名服务器,不过年初Spamhaus受到300G的攻击,攻击流量之大史无前例,对整个欧洲的互联网都造成了很大的影响。Spamhaus攻击是通过大量的递归DNS服务
腾讯云DNSPod团队
2023/05/04
4790
DNSPod吴洪声: 2013年DNS行业安全事件回顾
DNSPod十问吴洪声:云时代,DNS面临哪些安全挑战?
8月5日,腾讯云中小企业产品中心总经理吴洪声受邀以演讲嘉宾的身份参加第八届互联网安全大会(简称“ISC 2020”),演讲主题为《DNS在云时代的安全挑战及应对》。ISC安全大会是亚太地区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安全峰会,吴洪声于本次会议云安全论坛中,阐述了DNS在云时代下所面临的问题和安全建设方案,并分享了腾讯云在DNS安全领域积累多年的实战经验。 今天这一期的十问是DNS安全的特别专题。现在主流的DNS安全方案有哪些缺陷?关于云上DNS安全,腾讯云今天的运营数据现状如何?又对未来做了哪些布局?关于上述
腾讯云DNSPod团队
2020/08/07
1.8K0
DNSPod十问黄鑫:那个影响了一代男人的男人
问答时间:2020年8月13日 嘉宾简介: 黄鑫:冰河、X-Scan软件作者,深圳市大成天下信息技术有限公司CTO。“冰河”,国产木马的标志和代名词,曾在网络世界掀起腥风血雨,甚至连当时的普通青年也利用起“冰河”入侵自己暗恋女生的电脑,了解她的网络世界,虽然这种方式很不可取,但是“冰河”的热度可见一斑。那个影响了一代男人的男人——黄鑫,因为“冰河”被网络江湖尊为“木马教父”,而他隐藏颇深的跆拳道黑带高手身份,使得大家现在都称他为“黄师父”。如其习武之道,以防克攻,黄鑫从未用“冰河”袭击过任何一台电脑,
腾讯云DNSPod团队
2020/08/17
1.6K0
DNSPod十问侯家文:如何为中小企业的网络安全保驾护航?
问答时间:2021年01月21日 嘉宾简介: 侯家文:江西云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香港云都网络安全技术研发部总工程师,从事多年技术开发和技术团队建设,针对Linux内核、网络协议栈、高性能网络、DNS解析服务、WEB安全、DDOS防火墙、大型CDN系统架构进行研发。专攻网络安全和云安全方向,现主要负责云都网络安全技术部的技术架构和工具类生态链体系的产品研发以及市场的战略布局。 主持人简介: 吴洪声(人称:奶罩):腾讯云中小企业产品中心总经理,DNSPod创始人,洋葱令牌创始人,网络安全专家,域
腾讯云DNSPod团队
2021/01/22
6610
企业级大客户专享福利!腾讯云内网解析重磅上线,限时免费
转眼间, 2020年已悄然逝去, 2021年也已正式开启。 疫情下的 2020 ,安全备受挑战 在这魔幻的 2020年,全世界人民共同经历了疫情下的至暗时刻。一方面,受疫情影响,传统企业濒临倒闭、员工大批下岗失业,企业经营安全受到冲击;上市公司破产退市,全球股民哀声遍野,财产安全投资受到威胁;防疫轨迹变相捕捉,居民信息被迫泄露,个人数据安全遭受挑战;这无一不发生在我们每个人的身边。 但另一方面,全民共同抗疫不仅提升了大众对生命安全、个人隐私的重视,同时也加速传统企业向互联网产品升级的进度。如今,无论个人
腾讯云DNSPod团队
2021/01/18
1.1K0
推荐阅读
相关推荐
D妹上新|DoH和DoT开始公测啦!
更多 >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