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小程序,Get更优阅读体验!
立即前往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MCP广场
社区首页 >专栏 >为什么高价总是打败低价?

为什么高价总是打败低价?

作者头像
用户1756920
发布于 2018-07-23 06:23:47
发布于 2018-07-23 06:23:47
1.4K0
举报
文章被收录于专栏:数据的力量数据的力量

曾经有一个业务员问老板:“市场上有一个小厂,价格很低,很难对付,怎么办?”

老板反问道:“既然这家厂这么厉害,为什么一直是家小厂,而我们却是大厂呢?”

实际上,低价在市场上通常只是扮演着“搅局”的角色,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在对抗性竞争中,高价经常被低价搅得心烦意乱甚至胆战心惊,但低价最终总是难敌高价,甚至在高价面前一败涂地。

我们经常发现,市场上销量最差的商品,通常也是价格最低的商品。除非有绝对的成本优势和产品结构优势,低价不再是常规竞争手段,而是战略竞争手段。在常规的价格竞争中,低价经常被有经验的营销者视为绝望者的“救命稻草”,而且往往也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价格高低不是一个纯粹的定价问题,而是营销的核心问题。营销大师科特勒说:“你不是通过价格出售产品,而是出售价格。”金焕民老师说:“推销是通过价格把产品卖出去,营销是通过产品把价格卖出去。”

价格以及围绕支撑价格所开展的营销活动,构成了营销体系。低价还是高价,其实是推销与营销的区别。

我们经常看到,低价决定了营销的核心要素只能是价格,因为低价无法支撑其他营销活动。高价决定了它的营销活动可以是丰富多样的,这是由价格所产生的政策空间决定的。

高价打败低价是市场的常态,低价打败高价是个案。当然,产业集中过程中战略性的价格战是例外。营销是把价格卖出去,学会卖价格才领悟了营销的真谛。大众对于价格的“常识”,恰恰是营销专业角度的误区。

低价的无能

无论什么价格,都需要相应的营销活动证明这个价格的合理性、正当性,获得价格认同(是否值这个价钱)。但这恰恰是很多人的认识误区。

很多人理解的是:高价是需要营销活动来支撑的,而低价不需要,因为低价本身就是证明。

我们经常看到,“裸价”上市基本上是失败的。所谓“裸价”,就是价格到底,除此之外,没有营销费用。“裸价”上市的产品,除了上市之初可能在渠道引起一定影响之外,基本上很难在消费者中产生影响。

消费者的购买必须建立在他们对产品的认同基础之上。这种认同源于包装、价格、消费体验(如品尝、试用)、市场推广、品牌传播等。产品上市之后,除了包装和价格的认同之外,其他认同方式都需要一定的营销支持。

价格认同有两个概念:一是价格本身,即价格高低,这种认同不产生购买行为;二是价格与价值的关联,即产品是否值这个价格,这是价格与价值的差异。

低价本身只产生第一种认同,不产生第二种认同。第二种认同是消费体验和市场推广之后所产生的认同。

价格认同不是源于价格本身,而是来源于证明其价值的营销活动。而营销活动需要营销政策支持,这政策可不是天上掉下来的。

有人认为,大企业的营销政策好是因为企业资源多,这是误解。初期的政策投入,只不过是资源的预支,不是无偿使用,是要通过预留价格空间和未来的销量偿付的。

正确的价格思维是:新品上市时价格要稍微高一点,然后把利润空间预支出来,用于开展营销活动,以营销活动来支撑消费者对价格的认同。

所谓的营销就是销售价格,大致就是这个意思。

当然,我们不能由此推论价格越高越好,而是需要做好价格与营销费用的平衡。因为越是高价,你越是需要投入更大的力度来保障价格认同。

除了那些有战略性成本而产生战略性低价的特例之外,我们可以发现一个基本现象:价格与企业的营销能力成正比。当然,我们很难推测到底这是因为价格低而丧失了营销能力,还是因为营销能力低而不敢定高价。

多数情况下,价格与营销能力两者呈互为因果关系,因为营销能力低,所以不得不定低价;因为价格低,所以缺乏费用支持而表现为营销能力低。

有些企业虽然价格低,但初期的营销活动做得大。在早期,这种做法可能迅速见效,有可能成功。然而现在,市场门槛已经很高,这种“短平快”的打法已经不灵了。

做市场,要求持续投入,没有长期的政策支持是很难的。很多人在竞品短期的低价面前沉不住气,乱了方寸,被诱下水。市场的正常现象却是:低价你方唱罢他登场,而高价者岿然不动。

高价背后的活力

市场活跃度比价格更容易引起消费者关注。低价产品往往是沉默的,高价产品往往是活跃的。

在终端市场,有一个很特殊的现象:畅销的产品往往并非价格最低的商品,也不是品牌知名度最高的商品,而是市场表现最活跃的商品。

在终端市场,存在“品牌相似”现象,即进入终端陈列的品牌基本上都是得到市场认同的品牌。甚至在终端市场还存在“品牌覆盖”现象,即商业品牌(如沃尔玛)“覆盖”制造商品牌(如宝洁),也就是说,只要终端认同,消费者也会基本认同。

在终端市场,商品很丰富,品牌认同度整体很高,谁的表现活跃,谁就更容易引起消费者关注。消费者关注度才是消费者购买的关键因素之一。

在中国现实的商业生态之下,被关注是需要费用的。厂家交费,商家给你终端表现的机会。目前,终端最常用的表现手段是促销和推广,这些都是需要花钱的。终端收取的各式各样的费用,实际上是厂家竞争终端表现的结果。厂家舍得花这些钱,证明终端表现是有效的。

终端活跃度除了引起消费者关注外,另外一个效果就是让消费者“占便宜”。便宜不同于“占便宜”,当消费者问“能否便宜一点”,不要误解为只要价格低一点,消费者就会购买。

其实,消费者这句话传达了两个含义:第一,认同产品和价格,有购买意图才想“还价”;第二,希望在此价格基础上“优惠”一点,优惠可以加大购买决心。消费者表达的“优惠”含义,经常被误解为“便宜”,其实,优惠是“占便宜”。

让消费者“占便宜”,实际上意味着企业有两个定价步骤:一个是显性的定价,价格通常高一点;另一个是隐性的定价,把成交价降下来。这个过程能给予消费者“占便宜”的感觉。

如果只有一个定价步骤,消费者不会有“占便宜”的感觉。在终端搞的各项促销、推广活动,抛开活动主题的掩盖,实际上是为了让消费者产生“占便宜”的感觉。那些主题,只不过是为了“师出有名”而已。

高价的推力

新品上市,价格是认知手段。产品建立知名度后,价格才是竞争手段。

新品上市,辅以大力度的传播,获得这种待遇的新品并不多,多数新品是默默无闻地上市。新品上市,消费者缺乏消费体验,凭什么对产品做出判断呢?要知道,如果消费者无法做出判断,消费者是难以做出购买决定的。中国古话讲“一分价钱一分货”,而不是“一分货一分价钱”。对于没有消费体验的人来说,价格是品质的标签,而不是相反。

新品上市的价格,往往不是用于销售的,而是用于为产品定位的。高价传递的信息本身就是一种定位。

当然,高价不一定直接让消费者产生高品质的感觉,但低价却很容易让消费者形成低品质的印象。

对于渠道商来说,最关注的与其说是价格,不如说是价格空间,即利润。在现实销售中,我们看到对价格最敏感的其实并非消费者,而是渠道商、业务员。渠道商与其说是对价格敏感,不如说是对利润敏感。当一个渠道商要求更低价格时,他其实并不打算低价卖出去,而是为了获得更高的毛利。

有些操作能力比较强的渠道商拿到低价产品后,在高价出售时,可能还会自己做一些营销推广活动。营销能力差的渠道商,如果拿到低价商品后顺价销售,后期通常还会再向厂家要政策。

在渠道销售中,厂家不仅要制订出厂价,也要制订价格体系,价格体系就是毛利空间。价格太低,意味着渠道的毛利空间小;毛利空间小,意味着渠道推荐的积极性小。如果是知名商品,没有推荐或许还有人主动购买;如果是非知名商品,缺乏毛利空间就意味着丧失了被推荐的机会。

非知名商品的畅销,除了厂家的推广拉动之外,最重要就是渠道的主动推荐。如果不能成为渠道商的“首推产品”,非知名商品畅销的可能性很小。

高开低走,还是低开高走?

营销有一个基本规律:高价上市,先难后易;低价上市,先易后难。

对价格敏感的消费者,很容易被低价诱惑。既然能被你的低价诱惑,也很容易被其他的低价诱惑。所以,对价格敏感的消费者,忠诚度不高。相反,对价格不敏感的消费者,很难被诱惑,可是一旦被打动,就很忠诚。所以,低价消费者很难积累,主要是忠诚度不高。高价消费者是可以积累的,可重复消费的。

而市场的成长,就在于不断积累有价值的消费者群。

在竞争超级激烈的环境下,只有少数品牌具有涨价的能力,比如奢侈品。多数情况下,价格趋势是“高开低走”。有少数人期望低价打开市场,然后涨价,这是很理想的想法,多数行不通。

价格高开低走,其实符合消费心理学原理。按照消费规律,只有约5%的人是早期消费者,他们对价格不敏感,只对新鲜的事物敏感。

价格本身不是定位,但价格决定了消费群,消费群决定了定位,所以价格本身也具备了定位的意义。

现在IT产品上市基本上都采用了“高开低走”策略,价格“高开”就是为了筛选消费者,让这些通常价格筛选的消费者给产品定位。

价格定位,就是形成某种象征。如果这种象征是大众追捧的,那么,在价格“低走”的过程中,就可以动员更多的消费者购买,特别是让那些价格“高开”时不具备购买力的消费者购买。

来源:实用商业心理学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分享自微信公众号。
原始发表:2014-12-04,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分享自 数据的力量 微信公众号,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  ,欢迎热爱写作的你一起参与!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暂无评论
推荐阅读
编辑精选文章
换一批
苹果不再奢侈,甩卖策略能拯救疲软的销量吗?
一直以来,苹果都是以高价高利的姿态在全世界售卖手机,然而随着华为、小米等国产手机的崛起,苹果的优势正在弱化,高价高利变得难以为继。
罗超频道
2019/03/06
6030
苹果不再奢侈,甩卖策略能拯救疲软的销量吗?
服装库存是怎么产生的
好多人问我,你们做的服装管理软件能干啥?我说提升管理,降低库存积压。可以解决库存问题?一个软件可以解决库存问题?所有的人都表示怀疑,包括我自己的老婆也不明白其中的原因。写这篇文章,就是深入刨析一下库存产生的原因,为啥信息化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用户5829239
2019/07/16
1.2K0
服装库存是怎么产生的
复盘日本90年代后崛起的新零售业态
20世纪90年代初日本经济增速低迷、失业率攀升,国内商业消费转入负增长阶段,但与此同时居民消费观念的扭转也催生了一系列更契合性价比消费需求的抗周期新零售业态。
庄帅
2023/07/28
3660
复盘日本90年代后崛起的新零售业态
JVE非我烟弹降价40%,电子烟价格革命真的来了
电子烟行业要变天了。近日国内电子烟品牌“JVE非我”宣布将旗下所有雾化烟弹的单价由99元下调为59元,且该政策覆盖所有授权网点。
刘旷
2021/03/06
1.3K0
JVE非我烟弹降价40%,电子烟价格革命真的来了
电商如何进行精细化运营?
背景:在互联网及移动设备不断普及的时代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国内传统品牌商及国际知名品牌为提高销售规模纷纷试水电商业务。基于电商市场的持续扩增以及品牌商电商化的业务需求,众多企业通过向品牌方提供金融支付、品牌运营、整合营销、 IT 服务、物流仓储、供应链等服务而得到快速发展,电商服务产业因此而不断壮大,消费者消费习惯也因此改变。
1480
2019/08/05
2.2K0
电商如何进行精细化运营?
向死而生的跨境电商,还有几道救命符可用?
经历了前几年的高歌猛进,天猫国际、蜜芽宝贝、豌豆公主、55海淘等各类传统零售商、海内外电商巨头、供应链分销商纷纷完成入局,并加速跑马圈地。然而进入到2016年,政策波动频繁,中国进口跨境电商仿佛一夜间从狂喜的高台跌落到泥泞的洼地,以4月8日跨境电商税改新政正式实施为标志,跨境电商开始进入过山车式极速爬坡又猛然坠下的跌宕期。如今政策红利即将结束,残酷竞争和不确定的外部环境接踵而至,跨境电商还能否“拨开云雾再见天”?
曾响铃
2018/08/20
4360
反复调整,苹果的价格策略还奏效吗?
苹果去年发布iPhone XR和iPhone XS的时候,主动退出了5000元—6000元这一档价格区间的竞争,iPhone通过连续的价格调整又重新杀了回来。最近的这轮从3月5日开始的调价,最高降幅达到2300元,iPhone8更是将价格下探到4000元以下。
曾响铃
2019/03/18
6270
反复调整,苹果的价格策略还奏效吗?
双十一的新使命已从培养网购习惯变为培养品质消费理念
天猫双11今年交易额落在了1207亿,增速32%,而去年和前年的增长率分别为60%和58%。已进入第八年的双11,看上去有些增长乏力,然而更可能的原因或许在于,今天的双11已经不再是8年前的那个促销活动了,以促销为目的的交易额已不再是它的核心追求,重塑中国人消费观才是其核心要义。 电商平台不再将双11当促销节 天猫双11最初的玩法是“五折”促销,通过大力度优惠来促进消费者剁手,说到双11我们就会想到便宜、低价、划算。然而,优质商品真能做到五折是违背商业规律的,所以过去双11商家为了配合规则,要么调整价格虚
罗超频道
2018/04/27
14.8K0
双十一的新使命已从培养网购习惯变为培养品质消费理念
群魔乱舞的双11和各类第1,你到底要糊弄谁?
双11终于在各电商巨头、数百万大中小卖家、数亿网民的集体狂欢中谢幕。这场网上购物节先是电商平台海陆空的广告轰炸,接着是网民们把购物车装得满满的,把信用卡支付宝充得足足的,把宽带WIFI调得稳稳的,然后就是商家们的“不止5折”、“限时秒杀”、“下单立减100”、“全年最低”、“一降到底”……最后在以折扣为核心的促销中结束。过程中,成就了无数个“英雄”,也给市场留下满目疮痍的窘相。欢喜过后,我们有必要总结一番,唠叨几句。
曾响铃
2018/08/20
14.5K0
群魔乱舞的双11和各类第1,你到底要糊弄谁?
什么是企业团购功能?
在当下竞争激烈的时代,想要从中脱颖而出,企业就必须要自己的优势。很多时候光靠自身挖掘是很难从运作模式中找到有利的竞争手段,所以需要借助新的功能才能开辟道路,就比如说某夕夕利用拼团功能在无形中获取了大量精准客户,对于企业来说这是可以复制的,利用企业团购功能能够起到奇效,那什么是企业团购功能呢?下面我们就以创客匠人的企业团购功能为例,为大家带来更加详细的内容介绍。
清晨
2022/09/28
1.2K0
什么是企业团购功能?
会员店和电商平台的低价效应及对应的三大低价公式
美国杜克大学的行为经济学教授阿雷利研究表明:“记忆价格”遮掩了人类不准确的价格判断力。
庄帅
2023/11/29
2980
会员店和电商平台的低价效应及对应的三大低价公式
坚持高端品牌定位的老板电器品牌全球化路径该怎么走?
5月27日盘中老板电器(002508)涨停,截至发稿,股价报34.18元,成交6.53亿元,换手率2.12%,振幅9.91%。
庄帅
2020/06/02
6200
坚持高端品牌定位的老板电器品牌全球化路径该怎么走?
双十一第十年
第一年天猫双十一只有5000万销售额,2018年达到了1682亿。如果算上京东、苏宁等电商平台的交易额,这个数字将更加可观。
罗超频道
2018/12/06
18.3K0
苏宁易购818“悟空榜”战况激烈,“反馈经济”时代即将来临
“我们的行为、位置,甚至身体生理数据等每一点变化都成为了可被记录和分析的数据。以此为基础,“反馈经济”(feedback economy)等新经济、新商业模式也正在开始形成。”《大数据时代》的作者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曾经如此预测为了数字化商业的发展。
翟菜花
2020/08/07
4390
从SAP最佳业务实践看企业管理(26)-SD-销售政策
售政策 每到年头岁尾,众多的企业都“种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又制定来年的销售政策,以达成新年度的营销目标。 当初,没有“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就没有人民军队,共和国就无从谈起。市场建设也不例外。没有作为市场销售宪法的销售政策,市场扩张、提升渠道或终端竞争力,形成网络竞争战略优势,达成营销系统的良性循环是不可能的。 中国市场很是特殊,南北风俗,东西差异,各不相同,使许多铁板一块的营销策划案失灵了。长线品牌,中线政策,短线终端。这里的政策就是销售政策。 对于企业常用的销售政策有包括如下内容:1)价格政策; 2
SAP最佳业务实践
2018/03/26
1.8K0
双11电商瞄准下沉消费,大战升级背后现隐忧
近日,“名媛拼单”事件在网上大火,“拼单”这一概念又被人重新提起。受今年疫情影响,疫情后人们追求性价比消费的势头更胜以往,这就给主打“下沉拼单购物”的电商们,带来了一波实实在在的发展契机。
用户6132544
2020/10/22
1.9K0
五菱宏光MINI EV,重走“小米”路
前段时间上汽通用五菱在宏光MINI EV上又一次加码,推出国内市场首款纯电动微型敞篷车,官方售价为9.99万元。与此同时,五菱宏光MINI EV GAMEBOY版也推出了两款全新的车身配色。
用户2908108
2022/12/17
3950
五菱宏光MINI EV,重走“小米”路
怎么有效的管控低价乱价
和传统线下渠道对比线上电商运营手段多样和方便,电商会经常采用价格策略以吸引消费者,这种灵活而频繁的价格变动对供货商的渠道管理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实时监测电商的价格变动对于品牌商和电商平台是非常重要的环节。而促销活动设计和日常运营,价格是贯穿整个运营环节的关键,品牌方或者电商平台运营方怎么有效了解行业和竞品实时状态和历史行为,设计有效的价格体系也是日常重要工作。
用户10730126
2023/08/31
3850
怎么有效的管控低价乱价
豪华低价不是国产新能源的“良药”
燃油车时代便是如此,下到五大国际汽车厂商丰田、本田、通用、福特与大众,诞生了凯美瑞、雅阁、君威这些合资品牌代表作;上到BBA,有奔驰S级、宝马7系、奥迪A8L这三款很经典的豪华车。
用户2908108
2022/12/17
7200
豪华低价不是国产新能源的“良药”
乐视919跃升第三大电商节后带给行业的思考
最近乐视似乎喜事连连,先是自造了个“919乐迷节”赚得盆满钵满,接着又在香港召开了“超3 再次颠覆”乐视超级电视发布会,连发6款电视新品,赚足了眼球。而刚刚艾瑞IUT发布的最新数据报告显示,乐视商城在9月14-20日周覆盖人数达到2069万人,跻身B2C商城前三甲,紧贴天猫、京东之后。其中919乐迷节功不可没,如果按单日流量来算,乐视919恐怕是继天猫双11、京东618之后的第三大电商购物节。如此神速又如此势不可挡,到底是什么在发酵形成原子弹似的爆炸效应,释放出如此巨大的威力?这对行业又带来哪些启发?
曾响铃
2018/08/20
3780
乐视919跃升第三大电商节后带给行业的思考
推荐阅读
相关推荐
苹果不再奢侈,甩卖策略能拯救疲软的销量吗?
更多 >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