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小程序,Get更优阅读体验!
立即前往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MCP广场
社区首页 >专栏 >​一、什么是射频识别?二、射频识别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三、射频识别系统分类四、RFID与物联网​

​一、什么是射频识别?二、射频识别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三、射频识别系统分类四、RFID与物联网​

作者头像
zhangjiqun
发布于 2024-12-17 00:28:42
发布于 2024-12-17 00:28:42
9240
举报
文章被收录于专栏:计算机工具计算机工具

一、什么是射频识别?

射频识别(RFID)是一种无线通信技术,可以通过无线电讯号识别特定目标并读写相关数据,而无需识别系统与特定目标之间建立机械或者光学接触。射频识别最重要的优点是非接触识别,它能穿透雪、雾、冰、涂料、尘垢和条形码无法使用的恶劣环境阅读标签,并且阅读速度极快,大多数情况下不到100毫秒。

射频识别技术的优势不在于监测设备及环境状态,而在于“识别”。即通过主动识别进入到磁场识别范围内的物体来做相应的处理。RFID不是传感器,它主要通过标签对应的唯一ID号识别标志物。而传感器是一种检测装置,能感受到被测量的信息,并能将检测感受到的信息,按一定规律变换成为电信号或其他所需形式的信息输出,以满足信息的传输、处理、存储、显示、记录和控制等要求。它是实现自动检测和自动控制的首要环节。

二、射频识别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

1、射频识别系统组成

射频识别系统主要由三部分组成:标签、天线、阅读器。此外,还需要专门的应用系统对阅读器识别做相应处理。

1)标签:电子标签或称射频标签、应答器,由芯片及内置天线组成。芯片内保存有一定格式的电子数据,作为待识别物品的标识性信息,是射频识别系统的数据载体。内置天线用于和射频天线间进行通信。

2)阅读器:读取或读/写电子标签信息的设备,主要任务是控制射频模块向标签发射读取信号,并接收标签的应答,对标签的对象标识信息进行解码,将对象标识信息连带标签上其它相关信息传输到主机以供处理。

3)天线:标签与阅读器之间传输数据的发射、接收装置。

2、射频识别系统运行原理

电子标签进入天线磁场后,如果接收到阅读器发出的特殊射频信号,就能凭借感应电流所获得的能量发送出存储在芯片中的产品信息(无源标签),或者主动发送某一频率的信号(有源标签),阅读器读取信息并解码后,送至中央信息系统进行有关数据处理。

图2 阅读器获得读写指令

图3 阅读器射频调制器将信号发送到天线

图4 天线询问标签

图5 天线将获得的标签信息回传

此外,按照读写器与标签之间射频信号的耦合方式,可以把它们之间的通信分为:电感耦合和电磁反向散射耦合。

1)电感耦合:依据电磁感应定律,通过空间高频交变磁场实现耦合。电感耦合方式一般适合于中、低频工作的近距离RFID系统。

2)电磁反向散射耦合:依据电磁波的空间传播规律,发射出去的电磁波碰到目标后发生反射,从而携带回相应的目标信息。电磁反向散射耦合方式一般适合于高频、微波工作的远距离RFID系统。

通俗的理解,电感耦合这种模式主要应用在低频(LF)、中频(HF)波段,由于低频RFID系统的波长更长,能量相对较弱,因此主要依赖近距离的感应来读取信息。电磁反向散射耦合主要应用在高频(HF)、超高频(UHF)波段,由于高频率的波长较短,能量较高。因此,阅读器天线可以向标签辐射电磁波,部分电磁波经标签调制后反射回阅读器天线,经解码以后发送到中央信息系统接收处理。

三、射频识别系统分类

目前,按照RFID系统使用的频率范围,可将RFID系统划分为四个应用频段:低频、高频、超高频和微波。

表7 RFID系统频率分类

表8 RFID标签分类

按照工作频率的不同,RFID标签可以分为低频(LF)、高频(HF)、超高频(UHF)和微波等不同种类。其中,LF和HF频段RFID电子标签一般采用电磁耦合原理(电磁感应),而UHF及微波频段的RFID一般采用电磁发射(电磁传播)原理。

1、低频射频标签

低频段射频标签,简称为低频标签,其工作频率范围为30kHz~300kHz。典型工作频率有125KHz和133KHz。低频标签一般为无源标签,其工作能量通过电感耦合方式从阅读器耦合线圈的辐射近场中获得。低频标签与阅读器之间传送数据时,低频标签需位于阅读器天线辐射的近场区内。低频标签的阅读距离一般情况下小于1米。

典型应用:动物识别、容器识别、工具识别、电子闭锁防盗(带有内置应答器的汽车钥匙)等。

2、高频射频标签

高频段射频标签的工作频率一般为3MHz~30MHz。典型工作频率为13.56MHz。该频段的射频标签,因其工作原理与低频标签完全相同,即采用电感耦合方式工作,所以宜将其归为低频标签类中。但另一方面,根据无线电频率的一般划分,其工作频段又称为高频,所以也常将其称为高频标签。

高频标签一般也采用无源为主,其工作能量同低频标签一样,也是通过电感(磁)耦合方式从阅读器耦合线圈的辐射近场中获得。标签与阅读器进行数据交换时,标签必须位于阅读器天线辐射的近场区内。中频标签的阅读距离一般情况下也小于1米。

典型应用:电子车票、电子身份证、电子闭锁防盗(电子遥控门锁控制器)、小区物业管理、大厦门禁系统等。

3、UHF、微波射频标签

超高频与微波频段的射频标签简称为微波射频标签,其典型工作频率有433.92MHz、862(902)MHz~928MHz、2.45GHz、5.8GHz。

微波射频标签可分为有源标签与无源标签两类。工作时,射频标签位于阅读器天线辐射场的远区场内,标签与阅读器之间的耦合方式为电磁耦合方式。阅读器天线辐射场为无源标签提供射频能量,将有源标签唤醒。相应的射频识别系统阅读距离一般大于1m,典型情况为4m~6m,最大可达10m以上。阅读器天线一般均为定向天线,只有在阅读器天线定向波束范围内的射频标签可被读/写。由于阅读距离的增加,应用中有可能在阅读区域中同时出现多个射频标签的情况,从而提出了多标签同时读取的需求。

典型应用:铁路车辆自动识别、集装箱识别,还可用于公路车辆识别与自动收费系统中

四、RFID与物联网

RFID是物联网感知外界的的重要支撑技术。传感器可以监测感应到各种信息,但缺乏对物品的标识能力,而RFID技术恰恰具有强大的标识物品能力。因此,对于物联网的发展,传感器和RFID两者缺一不可。

如果没有RFID对物体的识别能力,物联网将无法实现万物互联的最高理想。缺少RFID技术的支撑,物联网的应用范围将受到极大的限制。但另一方面,由于RFID射频识别技术只能实现对磁场范围内的物体进行识别,其读写范围受到读写器与标签之间距离的影响。因此,提高RFID系统的感应能力,扩大RFID系统的覆盖能力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同时,考虑到传感网较长的有效距离能很好的拓展RFID技术的应用范围。未来实现RFID与传感网的融合将是一个必然方向。

就目前RFID的发展情况而言,在很多工业行业中已经实现了RFID与传感网络应用的初步融合,两者取长补短的互补优势正在深化物联网应用,它们的相互融合和系统集成必将极大地推动整个物联网产业的发展,应用前景不可估量。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分享自作者个人站点/博客。
原始发表:2024-12-16,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分享自 作者个人站点/博客 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  ,欢迎热爱写作的你一起参与!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暂无评论
推荐阅读
9个用于测试自动化的最佳AI测试工具(2024)
选择一款优质的基于生成式AI人工智能的测试工具能够确保测试过程的准确性和效率,从而加速整个软件测试周期。相反,设计不佳的测试工具可能无法发现错误,并可能存在安全问题。它们可能产生误报或漏报,误导开发与测试团队,导致潜在的软件故障。
wangmcn
2024/07/08
9.9K0
9个用于测试自动化的最佳AI测试工具(2024)
必看!2025 年颠覆测试行业的 10 大 AI 自动化测试工具/平台(上篇)
各位看官,等着急了吧,之前有粉丝后台留言,想了解学习一下,AI这么火爆,那市面上AI与自动化测试结合起来的的工具/平台有哪些值得学习的。
测试开发技术
2025/03/29
5241
必看!2025 年颠覆测试行业的 10 大 AI 自动化测试工具/平台(上篇)
如何维护自动化测试
毫无疑问,自动化测试已改变了软件开发的工作方式。如果不是Selenium自动化测试,测试人员将花费大量精力进行各种各样的无错误Web应用程序测试。
FunTester
2020/05/26
9280
未来创新的人工智能测试自动化工具:第三次浪潮
当我回顾我在测试自动化领域的职业生涯时,有三个不同的时期,或者说“波浪”会浮现在我的脑海中。
顾翔
2020/05/20
1.5K0
未来创新的人工智能测试自动化工具:第三次浪潮
自动化测试框架的完整指南【译】
任何成功的自动化测试过程的关键组成部分都是测试自动化框架。降低维护成本,测试工作效率提升和提高质量保证团队的投资回报率ROI是优化敏捷流程时所提供的主要优势之一。
FunTester
2021/06/23
9740
自动化测试的障碍
业内专家认为,具有人工测试的企业文化是阻碍自动化测试进展的最大障碍。为了收集当前和未来自动化测试状态的见解,我们询问了来自27家公司的31位高管,“您认为阻碍自动化测试的最常见问题是什么?”
FunTester
2019/09/05
6160
Selenium自动化最佳实践技巧(中)
自动化测试的最佳实践之一是明确知道要自动化的内容。在开始实施自动化浏览器测试之前,重要的是要知道首先要自动化什么内容。自动化背后的主要原因是避免重复和搬砖的任务。因此,坚持明确自动化测试内容是非常有意义的。
FunTester
2020/09/18
9350
测试自动化框架的类型| 您应该知道的一切-软件测试材料
一个框架定义了一个 规则,或者说我们可以以系统的方式来达到预期的效果逐步最佳做法。因此,上述测试自动化框架涉及最佳实践,以实现我们的自动化项目的目标。
用户7466307
2020/12/29
7320
测试自动化框架的类型| 您应该知道的一切-软件测试材料
软件测试自动化的最新趋势
顾翔老师开发的bugreport2script开源了,希望大家多提建议。文件在https://github.com/xianggu625/bug2testscript,
顾翔
2019/12/12
7680
软件测试自动化的最新趋势
Selenium自动化:代码测试与无代码测试
大多数测试人员认为Selenium是满足其测试自动化需求的自动化框架。作为全球测试人员使用的开放源框架,Selenium无疑是测试人员适应日趋敏捷的公司的一种好方法。实际上,Selenium仍然被认为是最普遍的开源代码,已在世界范围内采用,并且用户群体不断增长。
FunTester
2020/07/28
7070
取代或转型?人工智能对软件测试的影响(内附工具推荐)
在当今快速发展的数字环境中,从移动App到基于Web的平台,软件已成为我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随着软件系统变得越来越复杂,如何确保其质量和可靠性已成为开发人员和测试人员所面临的一大重要挑战。
陈哥聊测试
2024/05/27
2190
取代或转型?人工智能对软件测试的影响(内附工具推荐)
2019年最佳自动化测试工具(前10名)
对更快地交付高质量软件或 “Quality at Speed” 的需求要求组织在敏捷、持续集成 (CI) 和 DevOps 方法中搜索解决方案。测试自动化是这些方面的重要组成部分。最新的世界质量报告 2018-2019 表明,测试自动化是实现 “Quality at Speed” 的最大瓶颈,因为它是成功实施敏捷和DevOps的推动者。
软测小生
2019/07/05
9.1K0
2019年最佳自动化测试工具(前10名)
Web端自动化测试失败原因汇总
最初的测试自动化失败是从不切实际的期望中获得的。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我已经多次观察到它,一旦您获得了自动化的质量保证或工作人员,管理层就期望他们对所有内容进行自动化测试。尽管听起来很令人愉悦,但这是不可能的。您不能进行100%的自动化测试,因为在少数几个领域必须进行人工检查。这些领域之一可能与您的Web应用程序的可访问性有关。
FunTester
2019/11/10
3.1K2
国内外优秀好用的自动化测试有哪些?终于整理出来了
随着自动化测试的不断发展,各种自动化测试工具五花八门眼花缭乱,测性能,测兼容,测压力,测功能,测接口纷繁复杂。今天我们主要分析的是国内外使用最多,功能相对而言更全,技术更成熟和先进的几款代表性的自动化功能测试工具的汇总分析。
顾翔
2020/09/23
3.2K0
国内外优秀好用的自动化测试有哪些?终于整理出来了
2020 可替代Selenium的测试框架Top15
业界有一些强大的工具可以替代Selenium,今天就来大概介绍一下。以下清单是精挑细选的Selenium替代框架:
软测小生
2020/04/02
5K0
2020 可替代Selenium的测试框架Top15
Selenium自动化最佳实践技巧(上)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的Web端自动化测试都选择过渡到Selenium测试自动化的敏捷组织。毕竟,对于新功能的快速反馈,绝大部分人都不想错过Web端自动化测试的机会。虽然趋势如此,一些测试人员仍抱怨自动化测试不稳定且不可靠。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有很多,大多数时候,导致测试不稳定的原因是都是没有遵循适合的Selenium测试自动化的正确做法。
FunTester
2020/09/18
6400
初学者自动化测试–终极指南
有人说,从手动测试人员过渡到自动化开发人员是一个自然的过程,并且是测试领域的另一个演进部分。我与之交谈的许多测试人员都描述了他们手动测试相同的过程并一次又一次地查看测试文档是多么的不舒服……他们看到自己担任自动化测试角色,同时也增加了薪水(这也很重要)。
用户7466307
2020/08/10
8370
维护Selenium测试自动化的最佳实践
自动化测试框架和基础组件需要及时、良好的维护。如果团队无法跟上与维护相关的需求,那么以后可能会付出更大代价,最终带来自动化项目的深陷泥潭。这里有一些减少Selenium自动化测试维护的最佳实践。
FunTester
2020/06/01
5620
Selenium自动化测试之前
如果测试团队已经决定要在手动测试操作中增加自动化。这绝对是正确的决定,尤其是如果公司在往敏捷发展的过程中时。
FunTester
2020/12/24
5210
自动化测试入门:是什么,流程,收益和工具
http://mpvideo.qpic.cn/0bf2jeaaiaaa3eaeb6fj3vpfasodareqabaa.f10002.mp4?dis_k=cc04b07c621debb660c5902
归根落叶
2020/05/15
1.6K0
自动化测试入门:是什么,流程,收益和工具
推荐阅读
相关推荐
9个用于测试自动化的最佳AI测试工具(2024)
更多 >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