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MathJax]/jax/output/CommonHTML/config.js
前往小程序,Get更优阅读体验!
立即前往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MCP广场
社区首页 >专栏 >伪AI产品都烂大街了,人工智能真的能让内容产业迎来第二春吗?

伪AI产品都烂大街了,人工智能真的能让内容产业迎来第二春吗?

作者头像
企鹅号小编
发布于 2017-12-28 02:20:02
发布于 2017-12-28 02:20:02
7070
举报
文章被收录于专栏:企鹅号快讯企鹅号快讯

文/易北辰

近两年人工智能概念火爆异常,资本纷纷涌入,巨头和创业公司快速布局。在消费端,似乎只有与人工智能沾边才算先进。泡沫化发展带来更多人力和资本的投入,但值得警惕的是,真伪人工智能充斥,让买单的消费者成为最终受害者。

上海社科院互联网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易曾表示,目前市面上高达90%的智能音箱、机器人等,都算不上人工智能。如国内一些聊天机器人项目,国外的会议秘书,先后被曝以人力辅助或替代软件,欺骗公众和投资人。前阿里巴巴B2B业务CEO 卫哲更是发文论断: 就是今天的人工智能项目当中,存在大量的“伪人工智能”。伪人工智能比例可能高达 90%,或者 99%!

不仅如此,《人民日报》及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经济之声《财经天下》栏目,都曾隔空喊话,批判人工智能的伪创新,提出不要像“炒作明星”一样炒作人工智能“创新”。

当前热门的内容产业面临着相同的情况。从腾讯等几大核心媒体推出的写作机器人,到360旗下快视频推出的智能探索引擎,以及百度等互联网企业在内容领域All in人工智能,真正人工智能技术正在驱动商业发展,吸引更多企业投入精力在人工智能,但同时能力夸大、概念炒作等泡沫化问题也存在。

写作机器人:被概念夸大的技术创新

在内容生存与抓取环节,已经有人工智能机器人的介入,如腾讯新闻的“梦幻写手”、新华社的“快笔小新”、今日头条的“小明”、南方都市报“小南”等,几秒钟就可以生成一片结构严谨、数据详实的资讯稿件,让很多新闻从业者震惊与汗颜。于是从2015年以来,“记者消亡论”一次又一次被提出和炒作。

其实从上个世纪50年代开始,就陆续有写作机器人进入到美国新闻界,以快速的大数据信息搜寻和处理技术而知名,但60多年来,并没有让美国新闻记者的职业消失。

需要承认的是,写作机器人代表着先进生产力,目前来看,可以成为记者的优质助手。实际上,写作机器人背后人工智能技术含量是相对较低的,它能够做到的是利用大数据抽取冰冷的数字和内容,形成结构化的新闻报道,在撰写深度追踪报道、人物事迹等需要强烈感情色彩的新闻或通讯中展现出明显的弱势,这是记者的强项所在,也是人工智能技术需要继续发力的地方。

内容分发的困境:如何读懂用户情绪,打破“信息茧房”桎梏?

资讯和视频的指数级增长,并不意味着消费者可以更容易获得喜爱或者需要的内容,反而进一步加剧了对的内容与对的人连接的难度。

面对海量内容,以百度为代表的搜索引擎实现了人找信息,但是效率越来越低;以今日头条为代表的兴趣推荐实现了信息找人,在一段时间内获得行业和用户的认可,但“信息茧房”困境始终存在并不断加剧。

所谓“信息茧房”,是人们在信息领域会习惯性地被自己的兴趣所引导,从而将自己的生活困于像蚕茧一般的“茧房”中、不愿接受异质化信息和观点的现象。简单基于读者兴趣的推荐引擎正在加剧这一趋势,这也是今日头条等信息流资讯被诟病之处。

打破“信息茧房”,需要从不同维度分析用户的行为与兴趣偏好,引导用户探索其他领域的内容,这是人工智能要做的事情,百度、阿里、360、今日头条、快手等巨头或创业公司都在探索,日前360旗下快视频推出的“智能探索引擎”是有代表性解决方案。

360集团助理总裁谢军样以橡皮筋的例子阐释了“探索引擎”的工作机制,“用户一点点用力拉长橡皮筋,表明兴趣不断深入。当用户稍微一松手,在快视频表现就是对某种内容表示一点疲倦,此时,如同皮筋松手一样,迅速回到原位,转而探索用户的兴趣广度。通过这种方法,快视频突破单纯兴趣推荐带来的牢笼,给用户提供更新奇和惊喜的内容。”

智能探索引擎相比搜索引擎、推荐引擎是更高阶的形态,关键在于兴趣推荐的同时,强化了情绪感知和自由探索,这是人工智能发挥作用的核心位置,也是门槛所在。

实际上,在快视频平台当中,人工智能已经融入到超短视频生产与发布的全过程:通过智能发现、智能评估、智能去重等技术,快视频能够筛选出1-3分钟左右、浓缩精华的高品质超短视频,过滤掉低质和注水内容。同时还能智能生成优质封面,最大程度的提升用户体验。

所有这些背后,是由360人工智能研究院作为后盾。360人工智能研究院基于深度学习计算平台和云计服务台,专注图像、大数据、语音和语音等人工智能技术研究,短视频智能是其中重要领域之一。

然而短视频领域的快手,很容易被误解成有类似的解决方案。在人工智能热起来后,快手在不同场合强调自己本质是一家人工智能公司,但其营销概念的味道显得更浓一些,其实背后更多是基于类似今日头条的兴趣推荐。

人工智能赋能,已经成为内容产业必然选择

去中心化的互联网世界,如何让优质内容与所需之人高效连接,一直是平台所要思考的问题。常见的策略有三种:

第一,发现并补贴能够产生优质内容的作者或者优质内容,吸引读者。百度、腾讯、阿里、360、今日头条等都有相应的补贴计划推出。

第二,以舆情监督、编辑工具改进等技术手段,为创作者提供服务,更容易产生好的内容,百度、阿里和今日头条的舆情实验室等正在发挥这样的作用。

第三,通过人工智能的方式,让优质内容和所需之人更容易产生连接。相对于前两者来说,这将是未来的主流方向。

在资讯内容方面,今日头条帮助作者通过优化标题、封面等方式让内容更受关注,有人工智能应用走偏的趋势;百度则试图通过搜索引擎+人工智能结合提升分发效果。在短视频和超短视频领域,360旗下快视频探索引擎已经走出坚实一步,未来“探索引擎”也将引导优质内容的创作,使快视频拥有更为完善的内容生态;快手也正在通过人工智能改变推荐引擎机制,不过技术积累相对不足,有待继续观察。

无论是BAT、360等巨头还是今日头条、快手等创业公司,都在强调AI赋能,可以预判,2018年将是人工智能与内容深度结合的一年。不可避免的是,有些企业是真技术在应用,有些企业是炒概念在跟随。既要懂内容又要懂人,形成更有效的连接,听起来很容易,实践起来却很困难,人工智能还需要继续沉淀和成长。

本文来自企鹅号 - 易北辰媒体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来自企鹅号 - 易北辰媒体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暂无评论
推荐阅读
编辑精选文章
换一批
2017 年成百度复苏年,内容战略能让它再次崛起吗?
2月24日,百度发布Q4和2016年全年财报,2016年度总营收为705.49亿人民币(约合101.61亿美元),同比增长11.9%。在发布财报的新闻通稿中,我留意到首席财务官李昕晢用了“复苏”一词来描绘百度在2017年的发展愿望,“我们相信百度将在2017年迎来复苏和增长。”这个词很贴切地表明了百度当下的状态。在遭遇2016年的流年不利之后,它希望走出低谷,重回上升轨道,2017年有望成为百度的复苏年。 正如我在朋友圈所发表的观点,百度在严格执行广告法的同时还要兼顾用户体验,不能再靠更多广告主、更多广告
罗超频道
2018/04/26
6990
2017 年成百度复苏年,内容战略能让它再次崛起吗?
今日头条遭最严整顿 智能算法显瓶颈
企鹅号小编
2018/01/05
7540
GMIS 2017 | 今日头条副总裁马维英:信息流的未来与人工智能的机会
机器之心整理 演讲者:马维英 全球机器智能峰会( GMIS 2017),是全球人工智能产业信息服务平台机器之心举办的首届大会,邀请了来自美国、欧洲、加拿大及国内的众多顶级专家参会演讲。本次大会共计 47 位嘉宾、5 个 Session、32 场演讲、4 场圆桌论坛、1 场人机大战,兼顾学界与产业、科技巨头与创业公司,以专业化、全球化的视角为人工智能从业者和爱好者奉上一场机器智能盛宴。 5 月 27 日,今日头条副总裁、人工智能实验室负责人马维英在大会上发表了主题为《信息流的未来与人工智能的机会》的演讲,
机器之心
2018/05/07
1K0
GMIS 2017 | 今日头条副总裁马维英:信息流的未来与人工智能的机会
内容平台与热点挖掘思考
“内容平台”成为最近一个比较火的概念。早期的内容产出大多靠新闻、门户网站,由新闻专业人士生产内容,其他人都是作为内容获得者的角色,二次编辑较少。近些年随着 web2.0 的发展,更多的用户参与到了内容的提供和编辑,也赋予内容平台更广泛的信息来源。
程序员架构进阶
2021/04/24
9240
内容平台与热点挖掘思考
人工智能技术在内容行业的应用:AI对中长尾内容平台还是奢侈品
事实上,AI 技术应用于内容行业已经不是一件新奇的事,如 2017 年,美国第一大通讯社美联社的大多数稿件已经由人工智能完成,今日头条的 xiaomingbot 在2016 年里约奥运会的 16 天中共生产了 450 多篇奥运新闻稿,阅读数总计超过百万。在突发信息类新闻方面,写稿机器人的效率超过人类,并可以解放编辑人员时间,让他们可以投入更有价值的深度稿件写作之中。
AI科技大本营
2019/07/15
1.2K0
人工智能技术在内容行业的应用:AI对中长尾内容平台还是奢侈品
独家:News Break获B轮投资,丁磊领投
日前,NewsBreak宣布完成B轮融资,投资方为丁磊、IDG和真格基金。在此之前,关于News Break的报道并不算多,现在能检索到的一个新闻是互联网出海平台“白鲸社区”在今年年初对郑朝晖的采访,
罗超频道
2018/04/25
2.4K0
独家:News Break获B轮投资,丁磊领投
内容市场的2017:BAT大举进军,算法全面让渡给人工
在移动互联网基础设施建立完成后,向移动互联网填充内容的“内容经济”变得日趋重要。尽管注意力经济、新媒体等等概念都说的是一回事,不过行业似乎更倾向于应用“内容分发”一词来描绘正在发生的一切:短视频、知识经济、资讯客户端、信息流、直播等等。2017年,内容分发也成了互联网的重要分支,与人工智能、新零售等一起构成了后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三大发展方向。2017年发生的几个大事件,也清晰地呈现出内容分发市场的发展脉络。 BAT大举入局内容分发市场 尽管2016年BAT在信息流上就已动了起来,但真正大举进军是2017年的事
罗超频道
2018/04/25
7170
内容市场的2017:BAT大举进军,算法全面让渡给人工
内容平台争夺笔杆子,百家号还向技术大牛伸出了橄榄枝
我在多篇文章中说过,“内容”是2015年以来移动互联网的重心,短视频、直播、大文娱产业、问答、个性化资讯平台,这些已被点燃的行业无一不是属于内容产业。这个产业诞生了一下科技、映客、知乎、今日头条诸多(准)独角兽企业甚至现象级公司。 其中,个性化内容平台竞争最激烈,玩家包括BAT、今日头条、一点资讯、网易、新浪、搜狐和凤凰以及微博十大主要玩家。这些内容平台正在像当年滴滴快的们争夺出租车司机一样争夺着内容供给者,即内容创业者,我称之为“笔杆子”,最典型的做法就是给内容创业者高比例的广告分成,甚至像一点资讯和企
罗超频道
2018/04/27
5180
内容平台争夺笔杆子,百家号还向技术大牛伸出了橄榄枝
响铃:信息流产品被整顿,新闻APP为什么要加码内容质量?
3月29日,人民日报发文《警惕!短视频沦为“低俗秀”》,对短视频领域乱象进行了批判,紧接着4月4日广电总局就对今日头条、快手开刀,而就在4月9日,有关部门下发指令,要求各互联网应用商店暂停今日头条、凤凰新闻等四款新闻资讯类App的下载服务。
曾响铃
2018/08/21
4990
响铃:信息流产品被整顿,新闻APP为什么要加码内容质量?
百度信息流超过今日头条,然而它的野心却不止于此
昨夜今晨,百度股价延续近几个月来的强势表现,正如我前几天预测的那样:其市值超越2014年的历史峰值,站上874.64亿美元的历史高位,这也标志着百度“All in AI”、“夯实移动基础、决胜AI时代
罗超频道
2018/04/25
5400
百度信息流超过今日头条,然而它的野心却不止于此
不到一年就被百度超过?!今日头条还能坚持不站队吗?
近日,一位百度高层对《财经》表态说,百度已直起对标今日头条。“一年内打趴他。”他说。 这是1月下旬,《财经》宋玮在稿件《百度巨变:陆奇来了,马东敏也来了》中的一句话。这句话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没想到3个月过后,百度就已经在一个重要维度上超过了今日头条。 4月28日百度公布2017年第一季度财报。2017年重点发力的内容业务交出了首份成绩单:截至本月手机百度资讯流日活用户已达到8300万,QuestMobile不久之前公布的移动互联网春季报告中,2017年3月今日头条DAU为7478万,按照DAU衡量,手机百
罗超频道
2018/04/25
1.6K0
不到一年就被百度超过?!今日头条还能坚持不站队吗?
人工智能之于移动资讯只是锦上添花,取代人类言之过早
乌镇互联网大会是中国互联网的风向标。 今年大佬们有许多话题,但不难发现,人工智能在今年被提及的次数多了不少,不只是押注人工智能的百度CEO李彦宏继续将主题放在人工智能上,华为终端CEO余承东也表示华为接下来会重点投入人工智能,“这是改变人类信息化时代最重要的领域”,搜狗王小川则发布了想要取代同声传译的实时翻译产品,甚至养猪的丁磊都在强调自己在玩“智能养猪”,6个人养2万头猪。 事实上,最近一年,不论是硅谷还是中国科技巨头,都已将人工智能提上日程,从AlphaGo到双11再到华为Mate 9,人工智能都在成为
罗超频道
2018/04/27
5420
人工智能之于移动资讯只是锦上添花,取代人类言之过早
一点资讯战略升级:否定百度收购同时与微博牵手
上周五,百度洽购一点资讯的传言开始在朋友圈扩散。这类收购传言在互联网圈已是见怪不怪,尽管百度与一点资讯均出面否认,但站在技术角度来看,一点资讯和百度走到一起的可能性还是有的,甚至我认为可能性相当大,这
罗超频道
2018/04/27
6510
一点资讯战略升级:否定百度收购同时与微博牵手
今日头条写新闻机器人获吴文俊人工智能科技发明奖
2017年12月23日,第七届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颁奖盛典在苏州举行。今日头条人工智能实验室凭借“互联网信息摘要与机器写稿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荣获吴文俊人工智能技术发明奖。本年度获得该奖项的机构还包括清华大学、中科院以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国内顶尖高校。 “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以下简称‘吴文俊奖’)”被外界誉为“中国智能科学科技最高奖”,代表中国人工智能学界的重大突破与最高荣誉。今日头条是今年“吴文俊奖”获奖项目中唯一以企业载体获得专业类奖项的机构,打破了该奖历年只授予顶尖高校、重点实验室和科研机构
企鹅号小编
2018/01/23
7610
今日头条写新闻机器人获吴文俊人工智能科技发明奖
AI综述专栏 | 写作机器人综述
人工智能技术(AI)内容生成或者辅助内容生产这件事上,目前有几个典型场景应用类型,生成文章、内容创作辅助工具、生成短文本、写诗、写摘要等,目前市面上已经有不少相关领域的公司,在不同角度探索,而且产生了一定的成绩。
马上科普尚尚
2020/05/14
2K0
Day7 媒体人必定被机器人所代替
本文讨论AI、VR、AR等技术对媒体行业的影响,以及未来媒体人需要具备的技能和可能性。作者认为,未来的媒体人需要掌握操纵机器人的技能,并且需要具备跨语言、跨视觉、跨听觉等多维度的能力。同时,作者也提出了对未来媒体行业的担忧,认为AI可能会取代媒体人的工作,并且媒体人需要不断学习,适应技术的发展和变化。
企鹅号小编
2017/12/28
8250
Day7 媒体人必定被机器人所代替
算法有三个陷阱,移动资讯客户端如何规避?
今天朋友李俊在朋友圈的一则吐槽引发了我对移动资讯客户端的思考。 前几天有在媒体平台工作的朋友问我:为什么他们怎么努力都达不到今日头条如今的高度? 抛开一切因素,最关键的可能还是精英思维在作祟,对内容的严格审核把关,那些无法满足大众低俗趣味的文章不给流量推荐,这是平台的致命伤。 别人就喜欢吃屎,非要给别人吃山珍海味,你觉得自己对别人好,但别人可真不这么认为! 这则吐槽是老生常谈,然而却说明了眼下做好流量推荐这事儿,将关乎移动资讯平台成败这个道理。 移动资讯平台的内容推荐,要依赖算法还是依赖编辑?眼下业界正在开
罗超频道
2018/04/27
9030
算法有三个陷阱,移动资讯客户端如何规避?
写稿机器人获“吴文俊奖”,能提升今日头条内容质量吗
近期,今日头条和百度外卖同时获得人工智能领域的知名奖项:“吴文俊奖”。同样获得该奖项的还有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相关人员及研究项目。据公开信息显示,今日头条获得的是“吴文俊奖”六大系列44个奖项中的技术发明奖二等奖,百度外卖获得的是科技进步奖企业技术创新工程项目奖。 特别鸣谢加持 我们先来看看这个奖,论AI技术,今日头条2016年成立人工智能研究院,并不算遭。国内腾讯、阿里、百度都已研发出写稿机器人。目前写稿机器人还不能普及到各行各业,这些写稿机器人覆盖领域以体育赛事、和财经类新闻为主,多以短、平、快的处理方式
企鹅号小编
2018/01/23
5940
今日头条发布“穿山甲联盟”,SDK合作伙伴获100%分成
今日头条宣布穿山甲联盟今日正式开启开放注册,SDK合作伙伴可获得100%分成,携手合作伙伴一起打造全新移动生态联盟。
BestSDK
2018/10/08
2.9K0
今日头条发布“穿山甲联盟”,SDK合作伙伴获100%分成
【CCAI 2016专访】今日头条李磊:研发不能只靠有监督学习 知识表示框架是未来AI核心
8月26日至27日,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科学院的指导下,由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发起主办、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与CSDN共同承办的2016中国人工智能大会(CCAI 2016)在北京辽宁大厦盛大召开,这也是本年度国内人工智能领域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学术和技术盛会,对于我国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及应用发展有着极大的推进作用。大会由CSDN网站进行专题直播,并由百度开放云提供独家视频直播技术支持。 在本次大会的“机器学习的明天论坛”中,今日头条科学家、头条实验室总监李磊博士发表了题为《会思考的通用智能机器还有多远?》的
用户1737318
2018/06/06
9250
推荐阅读
相关推荐
2017 年成百度复苏年,内容战略能让它再次崛起吗?
更多 >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