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小程序,Get更优阅读体验!
立即前往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MCP广场
社区首页 >专栏 >科幻元年2020来了!说好的殖民火星和时光机呢?

科幻元年2020来了!说好的殖民火星和时光机呢?

作者头像
CDA数据分析师
发布于 2019-12-10 04:20:06
发布于 2019-12-10 04:20:06
5520
举报
文章被收录于专栏:CDA数据分析师CDA数据分析师

大数据文摘出品

来源:linkedin

编译:灿灿、李雷

什么?2020年马上就要到了?!

按照科幻电影里面的那些设定,很多黑科技就要来了!然而……

在《终结者》中1997年就该出现然而却不断跳票的“天网”,现在施瓦辛格的胸肌都下垂了,而人工智能连个车都开不明白;

在《回到未来》中的2015年,汽车早在天上飞了,而且还是核能的,然而现在我们还是在13号线上挤到怀疑人生;

在《银翼》中的2019年12月,人造人已经与真人无异,这才引发了整个剧情,然而现在我们还只能在寂寞的时候挑逗一下Siri。

不禁让人感叹:离2020来了只剩下26天了,怎么什么都没有?是不是你们理科生不行啊!

Buzz Aldrin(第二位登上月球的人,“巴斯光年”的原型)在2012年《麻省理工科技评论》的一篇文章中就忍不住吐槽:“承诺的2020年火星殖民计划,结果只不过是Facebook上的寥寥几笔。

PayPal的联合创始人Peter Thiel也抱怨:“我们明明想要飞行汽车,却只得到了只能写140个字符的Twitter?”主编Jason Pontin在题为《为什么我们不能解决大问题》的文章中补充道,硅谷的评论家们感到“风险投资的走向已经从转换型公司(苹果、微软等)转向具体、局部及细枝末节的东西”。

Pontin认为,自个人计算机革命以来,有三点原因让我们忽略“大机遇”。

  • 首先,许多社会上的大难题都受到政治政策和意识形态的制约,而非技术上的限制。
  • 其次,许多遗留的大难题过于复杂,我们在科学和工程上的发展还不足以解决这些问题。
  • 最后是经济实力,解决“大难题”的代价是非常高的,而在市场上,创新产品通常是没有成本竞争力的。

当然,特斯拉在汽车行业的成功是一个例外。

但是,有充分的证据表明,技术进步的制约因素将会发生变化。为了弄清原因,我们需要明白技术创新取决于两类计算问题。

两类创新

当今世界并不像大多数人年幼时在电影中所看到的那样,这是因为两种创新之间存在不对等的发展。

  • 一种是连接驱动型创新,几十年前的未来主义者并不看好之。
  • 一种是应用科学创新,反倒让人们迫切期待。

由此可见,预测未来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图例:

连接驱动创新

应用科学创新

网络计算机移动计算设备超大型运算

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模拟(如:流体动力学)高性能计算

瞬间数字连接:电子交易数据聚合&分析无处不在的即时通讯即时媒体/内容访问(从税务文件到猫咪视频)个性化&基于位置的数字化服务

实体产品改良:化学&材料学(如:碳纤维、电池)交通工具&动力(如:自行车、汽车、飞机、船只、载人航天器、喷气式发动机)建筑&结构(从桥梁到月球基地)农业(如:提高产量)

  • 网络计算机
  • 移动计算设备
  • 超大型运算
  • 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
  • 模拟(如:流体动力学)
  • 高性能计算

瞬间数字连接:

  • 电子交易
  • 数据聚合&分析
  • 无处不在的即时通讯
  • 即时媒体/内容访问(从税务文件到猫咪视频)
  • 个性化&基于位置的数字化服务

实体产品改良:

  • 化学&材料学(如:碳纤维、电池)
  • 交通工具&动力(如:自行车、汽车、飞机、船只、载人航天器、喷气式发动机)
  • 建筑&结构(从桥梁到月球基地)
  • 农业(如:提高产量)

现代连接驱动型创新始于计算机网络,促成了电子商务的发展。到2010年,移动计算设备及云和超大规模基础设施的发展,使得在一定环境下的个性化无缝数字交互成为可能。

Airbnb和Uber就是两个典型的例子。虽然身价不菲,但Airbnb和Uber实质上就是实时化和个性化代理平台,做着我们几十年来一直在做的事——租房和打车。这对于社交媒体,比如主产品是以广告为导向的Facebook和Twitter也是一样。

有些变化是翻天覆地,有些则是默默无闻

梵蒂冈城和美国最受欢迎的汽车

那么在这段时间里,应用科学创新方面发生了什么?它并没像连接驱动型创新促成的那么多。尽管我们看的到实体产品的质量和效能有所提高,但这并没有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

二十年来,超音速飞机还没有商用化。电动汽车和清洁能源也才刚刚起步。飞行汽车一直停留在早期原型状态。由此我们可以明白为何许多人感到失望。

发展不平衡

为什么连接驱动型创新备受关注,而应用科学创新却相乏人问津?这里有几个原因。

连接驱动型创新具有很多优势。首先是其更快的创新和收益化周期。编写一个手机应用软件并取得收益要比推动科学突破,克服监管障碍,制造和开发产品上市要快得多。基于这一优势,连接驱动型创新可以从风投公司(通常希望在10年内获得回报)获得更多的投资。由此引发新闻和媒体的广泛报道,并吸引更多的人才流入。最后,连接驱动型创新的计算需求可以轻易从公共云中现成的基础设备上获得,有65%的工作负载可以运行在云端,因此只需添加软件即可。

另一方面,应用科学创新不仅需要实体制造,而且还需要解决已经过时的高性能计算(HPC)学科中的问题。HPC几十年来变化不大,它的通用运算模型不像效用计算,更像定制服务器。工程师们顺从地“简化模型”,以有限的计算能力完成他们的设计,或者等待计算周期来运行模拟。尽管IT部门为三年前购买的昂贵的HPC硬件得到充分利用而感到自豪,但结果是项目成本激增,发布时间推迟。对于用过企业云计算的人来说,这简直无法想象。

为应用科学创新加载新引擎

但是,这种情况即将改变——HPC工作负载正向云端迁移。这意味着在计算方面,应用科学创新将很快与连接驱动创新一样。云服务提供商正在根据需求搭建专门的HPC基础架构。模拟软件供应商正在转变其许可模型以适应使用消耗。并且,新平台正在将所有这些都整合为整体解决方案。

如今,日产等主流企业正在使用云端HPC,结合声学、空气动力学、结构学、热学和碰撞模拟技术来制造更好的汽车。我们还看到在电动汽车、航空航天和太空工业领域,风投资助的初创企业正在迅速扩张。对于这些初创公司而言,在云端运行模拟是必须的。

云计算的敏捷性最终推动了应用科学创新引擎的发展。因此,对于那些拥有大量社交、移动、本地网络应用并想要进入清洁能源、电动汽车和超音速喷气机领域的企业来说,他们有理由感到乐观。

相关报道:

https://www.linkedin.com/pulse/mars-colonies-counting-ads-edward-hsu/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分享自微信公众号。
原始发表:2019-12-06,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分享自 CDA数据分析师 微信公众号,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  ,欢迎热爱写作的你一起参与!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暂无评论
推荐阅读
编辑精选文章
换一批
这就是低配版「钢铁侠」吗?略输颜值,但毕竟是飞起来了
一直以来,钢铁侠托尼 · 史塔克(Iron Man)深受全球漫威影迷的喜爱,一身高科技「铁衣」,御空飞行,着实令人羡慕。
机器之心
2022/02/18
2770
这就是低配版「钢铁侠」吗?略输颜值,但毕竟是飞起来了
云计算和仿真能擦出什么样的火花?
云概念已经有一段时间了。怎么了?如果可以的话,我们不必买一堆软件和工作站。对个人来说使用模拟并不是更好。那么,模拟计算能否走向云计算呢?数据安全吗?使用方便吗?在远算云平台可以给出答案
开物小编
2021/04/25
1.3K0
综述:CFD的未来之路
计算流体动力学(CFD)于近50年来兴起,是一门相对年轻的学科。但远不如上个世纪80年代,过去的15年里,计算流体力学(CFD)的发展一直停滞不前。
CAE之家
2022/04/21
2K0
综述:CFD的未来之路
【Big Computing】HPC大计算,挑战深度学习的计算力黑洞
2015 高性能计算用户大会 9月24日,由亚洲超算协会联合浪潮等主办的2015高性能计算用户大会在北京举行。本次大会围绕目前的新技术趋势提出“大计算”理念,重点聚焦深度学习和工业应用等热点话题,分享在面向百亿亿次新的计算时代下的技术挑战和突破。 大会汇集了36位国内外权威专家,包括劳斯莱斯公司高性能计算技术总监Yoon Ho、IDC副总裁Earl C. Joseph II、美国再生能源国家实验室材料研究中心理论研究室主任魏苏淮、国际深度学习知名专家新加坡国立大学副教授颜水成等嘉宾将在大会发表主题演讲。同
新智元
2018/03/13
1K0
【Big Computing】HPC大计算,挑战深度学习的计算力黑洞
1%大气密度也能飞?NASA把无人机送上火星,最具野心探测计划启动
7 月 30 日,在美国宇航局 NASA 成功发射的 MARS 2020 任务中,「宇宙神 5」型运载火箭将最新一代火星探测器毅力号 (Perseverance)送上轨道。
机器之心
2020/08/04
3910
更智能更高效-解析Autodesk CFD2018的新型CFD技术+全版本安装包
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流体动力学、热传导、燃烧和空气动力学等领域的分析工具。随着高性能计算技术和CFD软件的发展,CFD已成为现代工业制造和设计领域不可或缺的技术之一。
用户10313071
2023/04/11
4690
更智能更高效-解析Autodesk CFD2018的新型CFD技术+全版本安装包
刘军:18年“老兵”眼中的HPC与大数据、深度学习的融合
关注高性能计算(HPC)的朋友们不会忘记今年7月第45期全球超级计算机TOP500排名,中国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研制,部署于中国广州超算中心的天河二号再次荣登榜首,连续第5次成为TOP500冠军。这还是在
CSDN技术头条
2018/02/09
1.2K0
刘军:18年“老兵”眼中的HPC与大数据、深度学习的融合
HPC技术趋势:HPDA、深度学习、软件定义和机柜即HPC
百度首席科学家吴恩达(Andrew Ng)曾经说,深度学习的前沿正转移到高性能计算(HPC),NVIDIA、AMD及Google、阿里巴巴等公司也确实都在为深度学习研发HPC的新能力。那么,深度学习任务为HPC注入了哪些新的东西?除了深度学习,HPC还有哪些值得关注的技术趋势?在9月24日的2015高性能计算用户大会(HPCUF2015)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国家863计划“高性能计算机及其核心软件”重大专项总体组组长钱德沛,浪潮集团高性能计算总经理刘军,以及IDC 副总裁、IDC HPC User F
CSDN技术头条
2018/02/09
1.7K0
HPC技术趋势:HPDA、深度学习、软件定义和机柜即HPC
有哪些主流的科学计算是可以利用GPU加速?这一篇让你看明白!
科学计算是指应用计算机处理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中所遇到的数学计算。在现代科学和工程技术中,经常会遇到大量复杂的数学计算问题,这些问题用一般的计算工具来解决非常困难,而用计算机来处理却非常容易。 每次用户
GPUS Lady
2018/04/02
3K0
有哪些主流的科学计算是可以利用GPU加速?这一篇让你看明白!
美国削减科研经费限制移民,将输掉AI竞赛并丧失国际霸主地位
【新智元导读】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国际时事刊物之一《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撰文称,美国若再不采取行动,将输掉人工智能竞赛,丧失全球霸主的地位。文章分析了相较于俄中两国,美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劣势和应采取何种应对措施。 大约60年前,当时的参议院多数党领袖Lyndon B. Johnson曾警告,谁赢得太空竞赛,谁就会获得对世界的绝对控制。 无独有偶,最近俄罗斯总统普京表示,“谁成为人工智能领域的领导者,谁就将成为世界的统治者。” Johnson和普京或许会被指责为过于夸张。 但是他们对技术力
新智元
2018/03/21
7080
基于天河超级计算机的新冠药物筛选成果入围国际戈登贝尔奖评选
11月4日,美国计算机协会(ACM)公布,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联合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海南大学药学院、中山大学药学院、中国海洋大学医药学院、美国肯塔基大学药学院等单位,在天河新一代超级计算机上完成的“基于自由能微扰-绝对结合自由能方法的大规模新冠药物虚拟筛选”工作成功入围2021年度的戈登贝尔新冠特别奖,这是我国首次入围该特别奖奖项。
DrugAI
2021/11/15
5020
基于天河超级计算机的新冠药物筛选成果入围国际戈登贝尔奖评选
中美决战百亿亿次E级超算冠军!天河三号原型机国产系统+芯片曝光
【新智元导读】中国自主研发的新一代百亿亿次超级计算机“天河三号”E级原型机完成研制部署!它采用了三种国产自主高性能计算和通信芯片,运算能力将比“天河一号”提高200倍,存储容量提高100倍!根据科技部计划,“天河三号”将于2020年研制成功。
新智元
2018/08/01
7840
中美决战百亿亿次E级超算冠军!天河三号原型机国产系统+芯片曝光
神威·太湖之光获戈登·贝尔奖,中国超算软硬兼施实现零的突破
【新智元导读】北京时间今日凌晨 4:20 时许美国盐湖城 SC16大会上,我国自主研发的超算系统“神威·太湖之光”继日前蝉联TOP 500世界第一殊荣后,一举拿下高性能计算应用最高奖“戈登•贝尔奖”,实现了我国在该奖项上零的突破,成为中国高性能计算应用发展新的里程碑。 2016年11月17日(北京时间 18日凌晨4:20左右),美国盐湖城 SC16 大会上,我国全自主国产处理器构建的超级计算机“神威·太湖之光”,继不久前蝉联TOP 500榜单世界第一后,一举拿下“戈登•贝尔”奖,实现了我国高性能计算应用在此
新智元
2018/03/26
1.7K0
神威·太湖之光获戈登·贝尔奖,中国超算软硬兼施实现零的突破
机器学习模拟1亿原子:中美团队获2020「超算诺贝尔奖」戈登贝尔奖
在前世界第一超算 Summit 上,研究人员在保持「从头算」精度的前提下成功模拟了 1 亿原子的运动轨迹,将超大系统的分子动力学模拟带进了一个新时代。
深度学习技术前沿公众号博主
2020/12/01
7840
机器学习模拟1亿原子:中美团队获2020「超算诺贝尔奖」戈登贝尔奖
HPC走出全新路线:《开放架构HPC技术与生态白皮书》注解
数字经济大时代,创新驱动大环境,HPC已不再是阳春白雪,而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用户2908108
2023/02/26
7670
HPC走出全新路线:《开放架构HPC技术与生态白皮书》注解
黄学东等多名华人当选,2023美国工程院院士名单出炉
机器之心报道 机器之心编辑部 今日,美国工程院公布了新增院士名单,包括 106 名院士和 18 名外籍院士。 当选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是工程领域专家的最高专业荣誉之一,以表彰入选者「在工程研究、实践、教育等方面做出的重大贡献」,「在新兴领域技术做出的开拓性工作和传统工程领域中的重大贡献」以及「在开发 / 实施工程教育方面的创新贡献」。 在今年 10 月 举办的 NAE 年度会议上,这些新当选的成员将被正式任命。 本次入选的学者包括我们非常熟悉的机器学习研究者,如微软黄学东、哥大张世富等。 华人院士 张世富
机器之心
2023/02/23
4580
黄学东等多名华人当选,2023美国工程院院士名单出炉
云计算如何助力夯实制造业“底盘”?材料科学领域专家学者分享新材料前沿技术成果
新材料技术是我国制造业的“底盘技术”,在人工智能、云计算等信息技术的加持下,新材料的发现与设计、分析与计算迎来了哪些变化?8月26日,腾讯教育联合腾讯云、腾讯量子实验室、龙讯旷腾、NVIDIA共同举办云计算助力材料多尺度计算研讨会,邀请11位材料科学领域专家学者分享多尺度计算模拟与云计算领域的最新进展、技术及成果,推动多尺度计算模拟的理论发展和应用探索。 腾讯杰出科学家、腾讯量子实验室负责人张胜誉,龙讯旷腾CEO吕海峰,香港城市大学讲座教授张瑞勤,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物理学院院长、教授吕广宏,中国科学院半导体
鹅老师
2022/09/02
6650
云计算如何助力夯实制造业“底盘”?材料科学领域专家学者分享新材料前沿技术成果
美国超算将重夺全球第一,性能超神威·太湖之光2倍
新智元编译 来源:Wired、top500.org 编辑:肖琴 【新智元导读】美国Summit超级计算机现在已经在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运行,峰值运算速度达到200 petaflops,超神威·太湖
新智元
2018/06/22
6600
黄仁勋的速度与激情:让深度学习反哺科学计算
“众星捧月”。上榜项目让NVIDIA在最新的HPC TOP500榜单中显得格外亮眼——或者准确地说,是在“榜单背后”。
IT创事记
2022/06/16
4370
黄仁勋的速度与激情:让深度学习反哺科学计算
英伟达GPU化身造物主?从原子开始3D模拟活细胞,含500个基因,模拟只需20分钟
最近,来自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Champaign)的研究人员成功在原子粒度上模拟了一个最小的活细胞(living minimal cell),使用到的加速设备为Nvidia Titan V和Tesla Volta V100显卡,成功将模拟时间压缩到20分钟内。
新智元
2022/02/24
4080
英伟达GPU化身造物主?从原子开始3D模拟活细胞,含500个基因,模拟只需20分钟
推荐阅读
这就是低配版「钢铁侠」吗?略输颜值,但毕竟是飞起来了
2770
云计算和仿真能擦出什么样的火花?
1.3K0
综述:CFD的未来之路
2K0
【Big Computing】HPC大计算,挑战深度学习的计算力黑洞
1K0
1%大气密度也能飞?NASA把无人机送上火星,最具野心探测计划启动
3910
更智能更高效-解析Autodesk CFD2018的新型CFD技术+全版本安装包
4690
刘军:18年“老兵”眼中的HPC与大数据、深度学习的融合
1.2K0
HPC技术趋势:HPDA、深度学习、软件定义和机柜即HPC
1.7K0
有哪些主流的科学计算是可以利用GPU加速?这一篇让你看明白!
3K0
美国削减科研经费限制移民,将输掉AI竞赛并丧失国际霸主地位
7080
基于天河超级计算机的新冠药物筛选成果入围国际戈登贝尔奖评选
5020
中美决战百亿亿次E级超算冠军!天河三号原型机国产系统+芯片曝光
7840
神威·太湖之光获戈登·贝尔奖,中国超算软硬兼施实现零的突破
1.7K0
机器学习模拟1亿原子:中美团队获2020「超算诺贝尔奖」戈登贝尔奖
7840
HPC走出全新路线:《开放架构HPC技术与生态白皮书》注解
7670
黄学东等多名华人当选,2023美国工程院院士名单出炉
4580
云计算如何助力夯实制造业“底盘”?材料科学领域专家学者分享新材料前沿技术成果
6650
美国超算将重夺全球第一,性能超神威·太湖之光2倍
6600
黄仁勋的速度与激情:让深度学习反哺科学计算
4370
英伟达GPU化身造物主?从原子开始3D模拟活细胞,含500个基因,模拟只需20分钟
4080
相关推荐
这就是低配版「钢铁侠」吗?略输颜值,但毕竟是飞起来了
更多 >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