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MathJax]/jax/output/CommonHTML/config.js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MCP广场
社区首页 >专栏 >科学写作经验总结

科学写作经验总结

作者头像
口仆
发布于 2020-08-14 07:01:03
发布于 2020-08-14 07:01:03
7440
举报

本篇文章旨在简单总结关于科学论文写作的一些经验,文中的大部分观点来源于下面两份参考资料:

1 写作技巧

本节的主题是从「文字角度」阐述如何写出一篇好的文章。

1.1 高效写作的原则

首先,我们需要知道好文章的标准是什么?一般来说,判断一篇文章的好坏(文字角度)可以概括为以下两点:

  1. 表达想法非常「简洁有效」。即作者对于这篇文章有可以说的东西以及清晰的想法。
  2. 写作风格是「优雅且时髦」的。这通常需要时间积累和大量的修改。

与第二点相比,第一点其实更加重要。然而很多作者往往过分关注第二点而忽视了第一点。

为了写出好文章,我们需要遵循以下三条原则:

  1. 保持简洁
  2. 使用主动语态
  3. 用动词写作

下面会分别阐述这三条原则。

1.1.1 保持简洁

保持文章的简洁即去除杂乱,意思是要去除不必要的单词和短语。这些词语都与要表达的想法无关,所以应该去除。常见的杂乱如下表所示:

杂乱类型

例子

累赘的单词或短语

As it is well known, As it has been shown

没有具体含义的单词或短语

basic tenets of, methodologic, important

可以被缩短的长单词或短语

A majority of(更多见下图)

没有必要的专业术语和缩写词

muscular and cardiorespiratory performance, miR

重复的单词或短语

studies/examples, challenges/difficulties

副词

very, really, quite, basically, generally

下图给出了一些常见表述的简洁写法:

除了上面列出的杂乱,下面给出几个关于去除杂乱的技巧及具体例子:

「技巧1」:尽量消除否定。

She was not often right.She was usually wrong.

「技巧2」:尽量消除 there are/there is。

There was a long line of bacteria on the plate.Bacteria lined the plate.

「技巧3」:省略不必要的介词。

The meeting happened on Monday. They agreed that it was true.

1.1.2 使用主动语态

被动语态由 to be 形式的动词加主要动词的过去式构成,主要动词需要是及物动词。常见的 to be 动词如下图所示:

一个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的案例如下:

❝Passive: My first visit to Boston will always be remembered by me. Active: I will always remember my first visit to Boston.

使用主动语态的好处在于:

  • 强调了作者的职责
  • 提升了可读性
  • 减少歧义

值得注意的是,被动语态是完全可以使用的,我们需要有目的性且少量地使用被动语态。对于科学论文来说,「方法部分」可以适当地多使用被动语态,因为在方法中做了什么比谁做的更加重要。

有人可能会说,科学论文中应该避免使用 weI。本文认为这一观点是有问题的。可以使用 weI 的原因可以总结为以下三点:

  1. 主动语态更加生动也更容易阅读
  2. 避免人称代词并不会让你的文章更加客观,刻意不使用人称代词可能会让你所做的工作无法充分体现
  3. 通过指明人称,刻意让你对你所写的内容负责。在进行一些断言时使用 weI 来对其负责。

此外,一些期刊也鼓励使用主动语态(在合适的地方)。

1.1.3 使用动词写作

使用动词写作可以让文章读起来更加简洁优雅。具体来说,应该遵循以下几点原则:

「原则 1」:使用较强烈的动词。下面的例子展示了普通动词和高级动词之间的区别:

Loud music came from speakers embedded in the walls. Loud music exploded from speakers embedded in the walls.

对于 to be 动词要谨慎且少量地使用。

「原则 2」:避免将动词转换为名词。下图给出了一些名词和动词间的转化:

可以看到,使用动词更加简洁,同时避免了使用名词时的普通动词。

「原则 3」:不要埋藏主动动词。让主语和动词尽量保持接近,并放在句首,这样能帮助读者更快地理解句子的主旨。

1.2 避免歧义

科学论文写作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避免歧义」。下面列举一些常见的可以避免歧义的技巧。

「技巧 1」:主动语态的使用。前面已经提到,这里不做赘述。

「技巧 2」:定冠词 the 的使用。只有在描述一个名词的特定示例时才使用 the,描述一般的想法不要使用定冠词。

「技巧 3」:定语从句中 thatwhich 的区分。

  • that 是限制性代词(表示定义)
  • which 是非限制性代词(不表示定义)

基于上述理解,这两个词的区分方法是:「判断该从句是否是必需的」。如果该从句不能被去除(会影响句子的含义),使用 that;如果去除该从句不影响句子的基本含义,且用「逗号」隔开,则使用 which

「技巧 4」:使用代词(thisthatthemit 等)时要非常谨慎。确保其指代的名词十分清晰,不要害怕多次重复同一个词语。

「技巧 5」:如果各个 item 之间的关系不是完全清楚,使用 respectively 进行说明。

「技巧 6」:注意区分 compared tocompared withcompared to 意在指出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性,而 compared with 意在指出相似事物之间的不同(在科学论文中更经常出现)。

「技巧 7」:不要混淆 both … andeither … or,以及 i.e.e.g.

  • both … and 包括两者,either … or 只选其一
  • i.e. 用于定义(即),e.g. 用于举例(例如)

「技巧 8」:不要使用关键词的同义词,只对一般的动词和形容词使用(使文章更加生动)。

1.3 平行性与段落

在科学写作中,注意平行性和段落的划分可以让文章看起来更加有条理。关于平行性,应该注意以下两点:

对于使用 andor 或者 but 连接的一对 idea,应该以相同的形式表达:

We aimed to increase the resolution and to improve picture quality.

对于 idea 的列表,也应以相同形式表达:

If you want to be a good doctor you must study hard, listen well, and think critically about the medical literature.

关于段落的划分,需要遵循如下原则:

「原则 1」:一个段落应该只包含一个 idea。

「原则 2」:尽早地给出中心句。

「原则 3」:段落的流向可以通过下述方式实现:

  • idea 的逻辑性流向(如时间顺序、从一般到特殊、逻辑推理等)
  • 平行的句子结构
  • 过渡词(如果有必要)

「原则 4」:读者通常更容易记住第一句和最后一句。可以在最后一句进行强调(注意不要重复叙述)。

1.4 避免明确表态

当你发现某些地方读者可能会有不同意见时,不要把事情说得过于绝对和直接。实际写作中,当谈到可能存在不同理解的发现时,应当使用一些类似 we believemight 的词语。此外,还可以采取以下这些做法:

「做法 1」:选择更加柔和的动词、形容词和副词。

「做法 2」:不要过分地表达确定性。

「做法 3」:对你的数据提供可以选择的解释。提供一种希望读者理解数据的角度或以数据为主语来说明。

「做法 4」:以客观中立的方式来写作,给自己留一些面子。

「做法 5」:以积极的方式来描述他人的工作,给他人留一些面子。如果和自己的工作有冲突,可以说他们的工作能够以另一种方式来解释。

「做法 6」:可以求助于 native speaker 来看看自己的表达是否合适。

1.5 改写和抄袭

抄袭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母语人士可以轻易地在非母语人士的研究中发现它。抄袭行为指将别人的文字(或图表)直接当成你自己的,具体包括:

  • 剪切复制别人的句子或短语
  • 轻微重写或重新排列别人的语句
  • 从维基百科等网站复制资料

当在自己的文章中提到他人的想法和工作时,要做到以下几点:

  1. 注明引用(引用最原始的论文)
  2. 必须要完全理解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3. 必要时需要形成自己的结论

关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我们可以采取以下这些做法来改写别人的描述:

  • 对于非关键词使用同义词(特别是动词、副词和形容词)
  • 改变词性。例如从名词到动词、从名词到形容词、从一类名词到另一类名词
  • 将名词和代词从单数变为复数,反之亦然
  • 改变动词的形式。例如从动名词到不定式、从一般到连续、从主动到被动
  • 将叙述方式从主观改为客观
  • 改变信息表达的顺序

要强调的是,从他人的工作中「复制短语」是完全可以接受的。这是学习英语中有用的短语的一种好方法,但是这些短语需要 100% 是「通用」的,不包含任何硬信息。

1.6 其他注意点

1.6.1 数字

关于数字的使用,不同的期刊有不同的要求。一般来说,有以下几点原则需要注意:

「原则 1」:句首不要写直接用阿拉伯数字。可以用英文或者加上前缀,例如 a total of

「原则 2」:较大的数字不要用英文表达,使用阿拉伯数字。一般每三位要加上逗号。

「原则 3」:度量的缩写没有复数,例如:9 mm

1.6.2 标点符号

在英文写作中,最常用的标点符号是「逗号」「句号」。除了这两种符号,以下四种标点符号的合理使用会为文章增色不少。

「分号」:连接两个独立的子句,或者用于分离列表中的项,每项内部包含其他标点符号。

「括号」:插入额外的想法或说明,去除括号对句子的语法无影响。

「冒号」:放在一个独立的子句之后,用来引出列表、引用、解释、总结、补充说明等。一般列表和举例不超过三个。

「破折号」:添加强调或插入一个突然的定义或描述,注意不要过度使用。

1.6.3 缩略词

使用标准的缩略词,尽量不要自创,有时候也可以考虑创造(比如系统名称)。在文章第一次使用到缩略词的地方进行定义。对于较长的文章,重复的定义是可以的(因为读者可能不会阅读全文)。有些期刊会要求列出缩略词列表。

2 写作过程

本节的主题是介绍撰写一篇文章的「整体步骤」「时间分配」。总的来看,写一篇科研文章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

  1. 「预写作」
  2. 「初稿撰写」
  3. 「修改」

一般来说,预写作的时间最长,需要分配 「70%」 的时间,撰写初稿的时间为 「10%」,而修改的时间建议为 「20%」。下面将具体介绍这三个阶段。

2.1 预写作

预写作阶段的核心是「收集和组织信息」。请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我的方法是使用坚果云和 Mendeley进行文献管理,使用 Typora 和 PDF Expert 进行文献阅读。

基于收集的信息,我们需要构思文章的思路,包括关键信息、文章结构、重要语句等,该部分不一定要在电脑前完成,可以随时随地进行。为了更好地理清思路,可以列出「提纲」或路线图,将关键的信息和引用按照段落和章节进行整理。

关于文章结构的组织,类似的想法应该被组织在一起,类似的段落可以考虑合并。如果需要论证某观点,不要跳跃式论证,可以按照论点、反论点和具体论证的顺序进行阐述。

2.2 初稿撰写

初稿的目标是将想法用完整的句子按顺序表达出来,不需要追求完美。应当聚焦在逻辑的组织而不是句子层面的细节,细节可以之后再进行修改。

2.3 修改

下面列举了修改的一些技巧:

「技巧 1」:朗读你的作品。大脑处理读和写的方式是不同的,朗读作品可以帮助你发现更多不足之处。

「技巧 2」:进行动词检查。标注出每个句子的主要动词,重点关注:平庸的动词、被动动词和滞后的动词。

「技巧 3」:进行删减,这部分的具体技巧可以参考之前的章节。

「技巧 4」:进行组织结构的 review。尽量保证每一个段落都有总结该段落主要观点的短语或句子,必要时调整段落以提升逻辑性并合并类似的 idea。

「技巧 5」:寻求他人的反馈。好文章应该让没有技术背景的人也能了解文章的主要发现,关键信息和意义,同时文章的易读性也很重要。

「技巧 6」:注意抄袭(引用)、歧义、明确表态等问题(参考之前的章节)。

当完成上述三个步骤后,对于最终的草稿还应该进行如下的检查:

  1. 检查文章的一致性,尤其是数字一致性(数据是否存在冲突)。
  2. 检查文章的引用,看是否存在错引、漏引或二次引用等问题。

3 科学论文撰写

本节的主题是介绍科学论文的「组成部分」以及各部分应该如何撰写。

3.1 计划与准备

在开始写文章之前,最好先确定要发表的期刊(或候选), 下载期刊的作者指南,了解其写作要求,并阅读该期刊引用较多的文章,找出自己文章的创新之处。

在写论文时,建议每天制定小而可行的目标,如:

  • 每天 400 字
  • 每天一小段

一般来说,将论文的撰写时间设定为你预期时间的两倍会比较保险。

关于科学论文的写作,推荐的顺序为:

标题表格和图片结果方法介绍讨论摘要

下面将分别介绍各个部分的写作方法。

3.2 标题

拟定标题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使用正确的英语:在语法、词汇、拼写和大小写方面
  • 易理解的:没有名词短语
  • 吸引眼球且动态的:通过词汇的活用以及标点的使用)
  • 足够且适当的具体明确
  • 反映你的论文内容
  • 以期刊可以接受的方式表达

我们可以准备若干个标题,与他人讨论后选择最合适的一个。

3.3 表格和图片

表格和图片是整个文章的基石,读者可能只会去阅读标题、摘要和图表。图表应该独立,可以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我们应该尽可能地使用最少数量的图表来讲述故事,避免在图和表中展示相同的数据。

表格和图片的区别在于:

  • 图片:具有视觉冲击,展示趋势和模式,快速而完整地讲述故事,突出具体的结果
  • 表格:提供精确的数据,展示大量的数据/变量
3.3.1 表格

在制作表格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 表格标题应该尽量简洁,明确表格的主旨,与正文使用相同的关键词
  2. 表格形式可以参考期刊之前的文章,注意单位、数字位数、对齐方式等细节
  3. 通过脚注表明统计学显著性或解释细节、缩略语等,具体格式应该遵循期刊的要求
3.3.2 图片

论文里的图片主要可以分为三类:

  • 原始证据:所见即所得
  • 统计图:包括折线图、柱状图、散点图、饼状图、箱型图等
  • 示意图:说明试验设置或流程、给出假设模型或描述微观现象

部分期刊会要求提供文字图例,包括:简要的标题、必要的试验细节、符号定义或线/柱的模式、各组的解释、统计信息等,也有的期刊不做要求,只需要提供标题即可。

关于统计图的制作,应该注意以下要点:

  • 讲述一个快速的可视化的故事
  • 保持简单
  • 可以较容易地区分各组
  • 如果过于复杂,考虑转换为表格

3.4 结果

结果部分不应该只是生硬地描述数据,而应该总结数据展示了什么、指出数据间的简单关系、描述数据整体趋势并引用相关的图表,要避免简单地重复图表中的数据。

撰写结果时注意使用下面的一些技巧:

  1. 划分子章节(如果需要)
  2. 对图表中已有的信息进行补全。例如给出图片中没有标明的具体数值;如果表格中只给出了绝对的数值,可以给出其百分比变化或差值
  3. 只重复/突出最重要的数值
  4. 不要忘记说明不好的结果或对照组结果
  5. 将你做了什么放到方法中。例如不要在结果中讨论统计分析的原理
  6. 将对结果意义的评价放到讨论中

关于结果部分时态的使用,对于已完成动作应该使用「过去时」,例如:

we found that... The average reaction time was ...

而对于一直正确的主张,应该使用「现在时」,例如数据的结果:

Figure 1 shows... The data suggest...

另外,结果部分可以适当使用 we 来保持主动语态,使得文章更加生动。

3.5 方法

方法部分应该对你做了什么给出清晰的概述,给出足够的信息,以保证研究可以复现。在保持完整性的同时,也应该保证易读性,不过分拘泥于细节,具体来说,可以:

  • 划分子章节(注意与结果部分对应)
  • 对于常用方法,给出引用(不用描述细节)
  • 可能的话用流程图或表格进行总结

与其他部分相比,方法部分可以更加自由地使用专业术语和被动语态。关于方法部分的时态,一般来说应当使用「过去时」(protocol 文章不遵循),但如果涉及数据表示,使用「现在时」,例如:

data are summarized as means ± SD...

3.6 介绍

介绍部分其实比你想象的要简单,只需要遵循一个相对标准的形式。一般来说介绍不宜过长,三段左右即可,一般控制在二到五段即可。

在写介绍时最需要注意的一点是:介绍并不是一个完整的综述,应该聚焦于具体的假设和研究目的上。我们可以将介绍想象成下面的圆锥体:

介绍应该包含下面这些内容:

  1. 已知的部分:现有的研究
  2. 未知的部分:当前研究的局限和不足
  3. 你提出的问题、假设或目的
  4. 你的实验性方法
  5. 为什么你的方法是创新且重要的(弥补其他研究的不足)

撰写介绍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 保持段落长度较短
  • 面向普通读者写作,保持清晰、简洁和非技术性
  • 带领读者一步一步从已知背景到未知的不足,最后到你提出的问题
  • 强调你的研究如何弥补不足
  • 明确地表达你的研究问题(目的/假设)
  • 不要回答你的研究问题,放在之后的章节中
  • 从一个 high level 对研究方法进行总结,去除细节及和其他具体研究的对比

关于介绍的时态和语态,一般常使用「主动语态」,介绍他人的研究一般用「过去时」,一些常规性说明则使用「现在时」

3.7 讨论

讨论部分使自由性最高的章节,给予你发挥写作能力的机会,也是最具挑战性的章节。与介绍部分相反,讨论可以看做反的圆锥体:

讨论部分应该包括下面这些内容:

  1. 「主要发现」。回答介绍中提出的研究问题,通常以 We found that 等类似的短语开头,主要解释数据的意义(挑重点),并表明发现是否具有创新性。
  2. 「次要发现」。从主要发现展开,谈一谈文章的其他结果。
  3. 「上下文」。给出可能的机制或路径(对于某些解释机理的文章),与他人的结果比较,讨论你的发现如何支持或挑战现有理论。
  4. 「优点与不足」。预计读者可能的问题与批评,解释为什么你的结果具有鲁棒性(或其他优点)。
  5. 「下一步」。指出没有解决的问题和未来的方向,验证性研究是一个不错的方向。
  6. 「推荐」。说明你的发现的重要影响,告诉读者为什么应该关注你的研究(这一部分有时可以省略)。
  7. 「总结」。重述你的主要发现,给出最终的关键信息(take-home message)

撰写讨论,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 展示好的写作技巧:使用主动语态,像讲故事一样去写讨论
  • 以主要发现开头和结尾
  • 不要距离你的数据太远,聚焦于你的数据实际表明的内容,不是你希望其证明的内容
  • 聚焦于具体的不足,而不是普遍性的
  • 保证你给出的关键信息是清晰且坚固的

关于讨论部分的时态,当指向具体的研究细节、结果、分析和背景研究时,使用「过去时」(偶尔完成时),例如:

We found that... Subjects may have experienced... Miller et al. found...

当讨论数据的含义时,使用「现在时」,例如:

The greater weight loss suggests... The explanation for this difference is not clear.

3.8 摘要

摘要部分是对主要故事的概述,其给出了每个章节的高光部分。摘要部分独立于其他部分,且有长度限制,一般是人们只会去阅读的部分,因此写作时要格外注意。

建议将摘要作为文章的最后一部分完成。如果之前写过摘要的草稿,终稿建议重新开始写。摘要部分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 背景:引出研究问题
  • 研究问题/目的/假设
  • 实验(方法):对关键材料和方法的快速总结
  • 结果:只给出主要结果和少量的原始数据(最好进行总结)
  • 结论:研究问题的解答或关键信息
  • 研究的影响(可选)

摘要可以是结构化的(小标题),也可以是整合在一起的,具体请遵循期刊要求。

4 个人体会

最后,简单谈一谈个人在写文章过程中的心得体会,仅供参考,不一定适合所有人。

  • 关于专业词语:请查清楚再使用(最好有别人的文章参考)
  • 关于相近词语(近义词,同一词语的不同形式等)的使用:请及时总结做好笔记,区分不同词语的使用场景
  • 关于通用语句的表述:可以参考你之前发表的文章,你读过的文章或是搜索引擎(推荐「科研者之家」
  • 关于翻译软件:我一般使用 google 翻译查整句,使用有道词典查词语,使用科研者之家查通用表达

5 思维导图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分享自微信公众号。
原始发表:2020-04-21,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分享自 口仆 微信公众号,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  ,欢迎热爱写作的你一起参与!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暂无评论
推荐阅读
编辑精选文章
换一批
2025年免费AIGC检测工具推荐:10款学术党必备的AI生成内容检测神器
人工智能生成内容技术的革新浪潮正重塑学术研究格局。这种技术突破在提升科研效率的进程中,也为学术作品的原创性验证设置了新的关卡。许多教育机构已明确禁止学术论文中出现人工智能辅助生成的内容,这使得专业检测工具成为研究者不可或缺的利器。本文将重点解析十款免费检测平台,特别揭秘专攻论文领域的现象级工具——图灵论文AI写作助手。
抹茶生巧
2025/05/28
1.4K0
2025年免费AIGC检测工具推荐:10款学术党必备的AI生成内容检测神器
Google 技术写作教程
原文:https://developers.google.com/tech-writing
前端老王
2020/07/08
1.4K0
Google 技术写作教程
中文技术文档的写作规范
很多人说,不知道怎么写文档,都是凭着感觉写。 网上也很少有资料,教你写文档。这已经影响了中文软件的发展。 英语世界里,文档非常受重视,许多公司和组织都有自己的文档规范,清楚地规定写作要求,比如微软、M
ruanyf
2018/04/13
1.8K0
中文技术文档的写作规范
一文教你如何进行SCI写作
在学习了一系列的生信分析系列后,最近慢慢有个感悟。生信分析固然重要,但是或多或少生信分析更多是一个工具一个媒介去探索生物学中的问题。往往很多时候,虽然你把大部分分析都做了,但是由于你没有参与太多写作过程,你往往只能分得一个排后面的共同作者。因此,如何将结果展现出来,写成一篇好的文章,也是做生信分析科研工作者必不可少的技能。今天借此推文和大家分享一些写作相关的思考。
生信菜鸟团
2021/10/12
5600
给正在写Paper的你:如何在成千上万的arXiv论文中脱颖而出?
本文为雷锋字幕组编译的技术博客,原标题 Heuristics for Scientific Writing (a Machine Learning Perspective),作者 Zachary C. Lipton。 翻译 | 生菜 刘宁 整理 | 凡江 今天是 1 月 28 号,我现在应该正在完成我的论文,你应该也是!但是当我们可以不写的时候为什么要写呢?ICML 的截止日期距今只有仅仅 12 天,KDD 紧随其后。ACL, COLT, ECML, UAI 和 NIPS 所有的都在放暑假之前截止
AI科技评论
2018/03/06
1.2K0
给小白的论文写作方法!实用率99%!
身为80后的入门级“青椒”,经日摸索挣扎于学术研究的各个环节,写学术论文就是其中的典型一环。虽然在别人“直观”看来仅仅是一串统计数字,但写学术论文与做研究本身一样,孕育生产的过程不啻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各中辛苦,只有当事者最能体味。做事情不是纸上谈兵,每一环节的突破都是智慧、能力和毅力的综合展现(参考图1)。
昱良
2019/07/04
7820
常用翻译技巧
英汉两种语言在句法、词汇、修辞等方面均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此在进行英汉互译时必然会遇到很多困难,需要有一定的翻译技巧作指导。常用的翻译技巧有增译法、省译法、转换法、拆句法、合并法、正译法、反译法、倒置法、包孕法、插入法、重组法和综合法等,这些技巧均可用于口笔译中。 1增译法:指根据英汉两种语言不同的思维方式、语言习惯和表达方式,在翻译时增添一些词、短句或句子,以便更准确地表达出原文所包含的意义。这种方式多半用在汉译英里。汉语无主句较多,而英语句子一般都要有主语,所以在翻译汉语无主句的时候,除了少数可用英语无
张善友
2018/01/22
1.3K0
技术文档规范
全角中文字符与半角阿拉伯数字之间,有没有半角空格都可,但必须保证风格统一,不能两种风格混杂。
硬件开源小站
2023/04/07
1.1K0
Markdown 写作规范和格式规范
我的网名叫做「Hsinyan」,如果是作为网名出现的话需要首字母大小。如果作为URL的一部分,应该使用全小写的「hsinyan」。
Hsinyan
2022/08/30
1.5K0
Markdown 写作规范和格式规范
SCI写作专题第三期:Materials and Methods
Scientific writing的主要任务是将研究者的信息清晰、简明地传达给科学界,一是为了科学论文的发表,二是推动了科学和循证决策的进展,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形成了科学写作的统一结构和风格,Materials and Methods也一样,需要追求:准确和详细。
百味科研芝士
2019/07/09
1.6K0
SCI写作专题第三期:Materials and Methods
开发人员的技术写作
HTML、CSS、JavaScript、Python、PHP、C++、Dart--有这么多的编程语言,你甚至可能完全精通其中的几种。但是,随着我们的目标是写出更多、更好的代码,我们用日常语言写作和交流的方式变得越来越重要......甚至可能被忽略了。
chuckQu
2023/09/01
2690
开发人员的技术写作
SCI写作专题第四期:Results
The great tragedy of science: the slaying of a beautiful hypothesis by an ugly fact.——Thomas Henry Huxley (1825–1895)
百味科研芝士
2019/07/12
5120
SCI写作专题第四期:Results
为什么别人论文一投就中?论文写作之前要想好这些问题
对于大多数初入科研领域的小白来说,毕业和考核面临的论文要求往往令人压力山大!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期刊?如何组织论文的内容?如何写出一篇漂亮的论文?论文投稿需要注意什么?看这一篇就够了!
小白学视觉
2019/09/25
5130
为什么别人论文一投就中?论文写作之前要想好这些问题
【11408学习记录】英语写作黄金模板+语法全解:用FTC数据泄漏案掌握书信结构与长难句拆解(附思维导图)
表明目的 The purpose of this letter/email is to...
蒙奇D索隆
2025/04/06
1620
第3节:特殊词精讲,分词,独立主格,动词的时态,动词的语态,句子的种类
regret to do 对要做的事遗憾 regret doing 对做过的事遗憾
达达前端
2019/07/03
5000
第3节:特殊词精讲,分词,独立主格,动词的时态,动词的语态,句子的种类
如何撰写好一篇论文?密歇根Andrew教授这篇《撰写高影响力论文指南》为你细致讲解论文写作,附视频与pdf
来源:专知 本文约2000字,建议阅读15分钟 如何撰写号一篇论文?来自密歇根大学Andrew M. Ibrahim教授撰写的《Writing for Impact: How to Prepare a
数据派THU
2021/10/19
3110
导师:复制这16条[论文降重]ChatGPT指令,1秒提升学术原创性
在学术写作中,保持论文的原创性至关重要,尤其是面对查重要求时。ChatGPT作为一个强大的AI工具,能够帮助学者高效地对论文进行降重,通过重组结构、调整措辞以及替换术语来降低相似度,同时保持学术严谨性和逻辑连贯性。
用户11203141
2025/03/06
5440
导师:复制这16条[论文降重]ChatGPT指令,1秒提升学术原创性
论文的9个致命误区,看看你中了几个?附ChatGPT解决方法
作为一名研究学者,掌握学术论文写作技巧至关重要。本指南将帮助你避免常见的写作陷阱,并为你提供一个强大的论文框架。让我们一起探索如何创作出高质量的学术论文!
用户11203141
2025/03/06
1220
论文的9个致命误区,看看你中了几个?附ChatGPT解决方法
SCI写作专题第七期:Discussion
在论文被期刊编辑拒绝的许多原因之中,其中就有一个较为常见的,Discussion表意不明。即使论文的数据有效,发现具备创造性,但数据的真实含义可能会被讨论中提出的解释完全模糊,从而导致rejection。
百味科研芝士
2019/08/30
1.3K0
SCI写作专题第七期:Discussion
what、who、why、where、when、how等疑问代码的详解
基本疑问代词在英语中是一类非常重要的词汇,它们用于构建疑问句,帮助人们获取关于事物、人、地点、时间、原因和方式等方面的信息。以下是对基本疑问代词(what、who、why、where、when、how)的详细说明,涵盖其定义、用法、例句及在实际语境中的应用。
jack.yang
2025/04/05
2450
推荐阅读
相关推荐
2025年免费AIGC检测工具推荐:10款学术党必备的AI生成内容检测神器
更多 >
交个朋友
加入腾讯云官网粉丝站
蹲全网底价单品 享第一手活动信息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