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小程序,Get更优阅读体验!
立即前往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MCP广场
社区首页 >专栏 >如何在艺术中使用人工智能的6个例子

如何在艺术中使用人工智能的6个例子

作者头像
计算机与AI
发布于 2020-12-14 08:25:57
发布于 2020-12-14 08:25:57
2.8K0
举报
文章被收录于专栏:计算机与AI计算机与AI

人工智能(AI)和机器学习(ML)技术以其大数据解决方案而闻名,适用于许多行业,包括金融,运输,政府以及其他行业。这些技术正在兴起,并以前所未有的方式继续改变着我们的世界。

然而,AI在艺术和社会正义领域中的使用却较少探索。全世界的艺术家,创作者,音乐家和社会正义倡导者都使用机器学习技术来创建创新的项目和实验。

今天,我们将探索6个创意项目,并讨论艺术和计算机科学领域如何相交。如果您是开发人员或机器学习工程师,希望本文能激发您对工程技能的使用进行广泛思考。

艺术与科学:神话还是事实?

艺术和科学领域已经分开很长时间了,甚至被认为是相反的。但是,在过去的几年中,这两个场之间的黑白差异已经开始模糊。在许多方面,他们重新团结在一起。

计算机科学正在扩展到更多的创造空间。同时,美术,即设计原则,对一流技术变得越来越重要。重要的是要打破这些障碍,并了解如何将艺术与科学紧密联系在一起,并在作为一个单一的力量联合在一起时发挥最大的作用。

这些交汇点之一是艺术与机器学习的交汇处。近年来,艺术已经适应了机器学习技术的兴起。诸如Google Deep Dream系统,Sony的Flow Machines和神经网络模型之类的ML框架的可访问性在艺术和ML工程领域具有统一的方法。

考虑到这一点,让我们深入研究艺术家使用ML原理,技术和框架创建的6个创意项目。

1.虚拟现实与社会正义:无家可归

与斯坦福大学进行的一项有力的研究表明,虚拟现实可以使人们更具有同情心。斯坦福大学的研究表明,虚拟现实改变了我们的态度,并激励我们朝着积极的社会行为迈进,例如捐赠,志愿服务以及与他人合作。

这些斯坦福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了7分钟的虚拟现实体验,称为“成为无家可归者”,在该体验中,参与者将通过无家可归者面临的常见场景的叙述进行指导。他们能够亲眼目睹他们的经历,例如失业,出售房屋物品以支付租金等。

另一组参与者被要求阅读同样的叙述,使他们想象无家可归。斯坦福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体验VR的参与者对无家可归者变得更加同情。然后,两组都进行了更改,以签署一份请愿书,以支持经济适用房,

  • 85%的VR参与者签署了请愿书
  • 阅读叙述的参与者中有63%的人在请愿书上签名

这些发现表明,通过机器学习实现的VR技术教会了我们同理心,并激励我们帮助他人。斯坦福大学计划继续进行这项研究,尤其是在参与者深刻评价了经验丰富的参与者的积极反馈之后。

2.城市成为美术馆:与苹果同行

苹果公司与新博物馆合作开展了一项新的增强现实实验,该实验将六个城市转变为实时互动博物馆。新博物馆与一群才华横溢的艺术家合作,协助编排了步行导览,包括动手实践以及使用AR技术与公共空间的互动。参与者可以将设备举起到自己的城市,并通过“ AR门户”进入一个充满艺术气息的新世界。

尼克·凯夫(Nick Cave)的装置(例如“ Amass”)允许访问者通过使用Apple Store应用程序中的[AR] T Viewer与世界各地的Apple Store进行交互。用户启动Cave的安装,必须在其中收集“ Ikon Elements”。

Sarah Rothberg的另一个项目使用Swift Playgrounds向用户介绍了AR体验和[AR] T Lab。这种体验使用户可以在学习AR技术时与色彩缤纷的物体和身临其境的声音进行交互。

3.以计算机为诗人:OpenAI的算法诗

OpenAI是由Elon Musk创建的AI研究实验室,其目标是继续进行道德AI研究。最近,该实验室开发了一种AI系统,该系统可以生成文本,包括新闻报道和诗歌。用户将单词输入到名为GPT-2的系统中,然后根据功能强大的算法输出一首诗。

该AI系统接受了互联网和大量诗歌集上的文字训练。它利用基本的无监督学习算法来预测段落的下一个单词并创作一首完整的诗。在其范围内,该系统可以生成有趣甚至美丽的诗歌。Google TensorFlow Research Cloud的Cloud TPU使这项技术成为可能。

该技术甚至被用来测试AI系统阅读人类文本的能力。OpenAI已用于使用Winograd模式测试来测试GPT-2的功能,现在它可以63.7%的精度解决这些测试。

4.通过VR学习同理心:我们自己的图书馆

自己的图书馆是一个跨学科项目,希望调解有关冲突社区的对话,因为它涉及移民和边缘化。创作者开发了一种VR体验,参与者可以借此居住在另一个人的身体中。这些体验是由世界各地的家庭创作和拍摄的。

他们创建了自己的文化和社区的基层叙事,描绘了他们的社会世界的奋斗和欢乐。参与者身穿VR装置,并根据影片的动作与演员互动,从而引导他们沉浸在这个身临其境的故事中。 这使听众可以与他人的日常生活深入互动。

我们自己的图书馆因将机器学习技术通过同理心带入互联和跨文化康复的新水平而庆祝。它是一种可以应用于任何类型的冲突的方法,既可以增强讲故事者的能力,也可以增强参与者的能力。

这种体验是使用《成为另一个机器》(TMBA)建立的。这是知识共享系统的一部分,该系统旨在融合认知科学和虚拟现实技术的价值,从而创造出强大的,由移情驱动的体验。

5.重新体验历史:用AR重建1920年代的哈林

哈林(Harlem)在1920年代和1930年代的复兴时期,是美国历史书籍中经常忽略的历史。但是布莱恩·卡特(Bryan Carter)5通过在AR中重建1920年代的哈林(Harlem)解决了这个问题。卡特(Carter)重建了那个时代的标志性建筑,使游客可以通过AR“门户”体验。这个强大的工具以前所未有的方式重燃了历史。

这个强大的项目展示了AI和ML技术的独特能力,可以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夺回活跃的历史并与无数的故事进行交互。人工智能和社会正义在这里联合起来,超越了计算机科学的传统领域。这项真正的纪律合作将人文,艺术和AI技术结合在一起,重燃黑人历史,并引起人们对黑人艺术家和创作者价值的关注。

6.作为艺术家的计算机:Artbreeder

AI技术为摄影和绘画打开了新的大门:混合图像与AI。这些AI平台是一种协作艺术工具,可根据“儿童”图像的概念发现和创建新图像,这些图像是由其他用户生成的混合图像制成的。

例如,Artbreeder是功能强大的工具,可让创作者根据协作的儿童图像生成鼓舞人心的图像。它可以创建肖像,专辑封面,风景等。Artbreeder基于生成对抗网络和BigGAN模型。这种深度学习形式已在Artbreeder等其他程序中使用,例如Google著名的Deep Dream Generator。艺术家将这种技术视为创作者的独特新工具。

Artbreeder是开源协作计划对创新至关重要的另一个示例。这些项目使艺术家和程序员都可以创造未来的艺术。

总结

从这些示例中,我们可以看到技术是如何添加到艺术中而不是替代艺术。技术和艺术一直紧密相连,相互依存。机器学习涉及解决问题,同理心和人际关系的认知方面,而如果没有这些强大的工具,我们就会错过。

如其中的一些例子所示,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具有巨大的社会正义能力,并且可以使艺术领域变得更好。如果您是开发人员,请通过艺术探索自己技能的其他方面。如果您是一名艺术家,请考虑使用此类技术如何共同打造新的未来。

艺术与科学之间的障碍正在打破。我们之间的联系也许比我们想象的要紧密得多。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分享自微信公众号。
原始发表:2020-08-22,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分享自 计算机与AI 微信公众号,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  ,欢迎热爱写作的你一起参与!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暂无评论
推荐阅读
编辑精选文章
换一批
特写李飞飞:她激励了人工智能的发展,更要给人工智能赋予人的价值
AI 科技评论按:李飞飞无疑是人工智能界最响亮的名字之一。她既对机器学习领域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也是普通大众眼中温和的人工智能技术宣扬者,还是谷歌这一科技巨头的人工智能技术领导人之一。WIRED 近期对李飞飞进行了采访,更多地展现了她对人工智能相关技术的思考;这同时也是一篇对李飞飞个人生活的回顾和特写。雷锋网 AI 科技评论编译如下。
AI科技评论
2018/12/18
6490
特写李飞飞:她激励了人工智能的发展,更要给人工智能赋予人的价值
在「元宇宙」里,我和斯坦福的高材生,一起上了牛津的课
没开玩笑,不同于市面上那些借助网络观点来“缝合”成的所谓课程的「韭菜镰刀」,斯坦福大学最近一门引起热议的VR课程(还受到了扎克伯格的高度关注),算是把「元宇宙教学」给彻底整明白了。
镁客网
2021/12/17
7260
在「元宇宙」里,我和斯坦福的高材生,一起上了牛津的课
亲临难民营、经历一次无家可归的境地,VR或能让你更富同情心
传统媒体对于悲剧的报道——恐怖袭击、无家可归、难民危机等大多都局限于图片,文字描述或是平面视频,观众对于这些可能已经都麻木了。慈善机构表示这样的报道模式可能使弱势群体更难获得支持。 而现在通过虚拟现实
VRPinea
2018/05/15
1.1K0
「 Mix+人工智能」 第24期
PC时代,是app store的代表是黄页、导航网站;移动互联网,则是apple store,各种安卓应用市场;微信超级app,则带来了新榜之类的公众号store;游戏方面,则一直都有各种store,比如steam、taptap。区块链,有dapp store……
mixlab
2020/06/17
9362
业界 | 美媒称李飞飞或将离开谷歌,重返斯坦福
据外媒 Business Insider 的消息,谷歌云首席科学家李飞飞因谷歌军事合同问题陷入困境。消息称泄露邮件显示李飞飞更担心谷歌的公众形象,而非谷歌军事合同造成的伦理问题,这使得她在公司内外受到批评。据悉,李飞飞教授为加盟谷歌,在其任教的斯坦福大学请假。但未来六个月,她可能回归学校。
机器之心
2018/07/26
3400
业界 | 美媒称李飞飞或将离开谷歌,重返斯坦福
AI绘画:开启艺术与科技融合的未来之门(10/10)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AI 绘画作为人工智能与艺术领域融合的创新成果,正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我们对艺术创作的认知。短短几年间,AI 绘画从一个新奇的概念迅速演变为大众广泛参与、行业深度应用的热门领域,热度居高不下。从社交媒体上大量涌现的 AI 绘画作品分享,到艺术展览中 AI 绘画作品的频频亮相,再到影视、游戏、广告等行业对 AI 绘画技术的积极探索,AI 绘画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它不仅为普通爱好者提供了便捷的创作途径,让每个人都能轻松实现自己的艺术梦想,也为专业艺术家和设计师们带来了全新的创作灵感和工具,开启了艺术创作的无限可能。
正在走向自律
2025/02/10
2470
AI绘画:开启艺术与科技融合的未来之门(10/10)
艺术与AI:科技与艺术的完美融合
艺术和科技,这两个领域看似迥异,一个强调创造、表达和情感,而另一个则强调逻辑、数据和计算。然而,在当今世界,这两者的融合正带来深刻的变革。人工智能(AI)技术作为科技的一支,正逐渐渗透到艺术领域,创造出引人入胜的作品、展览和互动体验。本文将探讨艺术与AI的融合,以及这一趋势在当代艺术中的影响和前景。
IT_陈寒
2023/12/13
3280
艺术与AI:科技与艺术的完美融合
经过 8 万画作+人工注释训练,算法学会了赏析名画
内容提要:艺术作品往往寄托着作者内心的情感,人们欣赏一支乐曲、一幅画作,也会产生情感共鸣。计算机又能否理解艺术画作中的情感?斯坦福大学的研究团队正在开发这一算法。
HyperAI超神经
2021/04/14
7330
2023 Meta博士奖研金名单出炉:华人学者超1/3
机器之心报道 机器之心编辑部 本次Meta博士奖研金从 12 所大学中挑选出了 21 名获奖者,其中超过 1/3 是华人博士生。 刚刚,Meta 公布了 2023 年博士奖研金(PhD Fellowship)名单。 Meta 博士奖研金旨在奖励在计算机科学、工程和行为学等学科的博士研究生的前沿研究。获奖者将获得两个学年的全额学费和其他费用以及 42,000 美元的助学津贴。 除了丰厚的奖金之外,获奖者还有很多机会与 Meta 研究人员接触交流,从而进一步了解行业研究并使自己的研究更加深入。 Meta 博士
机器之心
2023/04/06
4530
2023 Meta博士奖研金名单出炉:华人学者超1/3
网传李飞飞将离开谷歌,谷歌官方回应:李飞飞计划长期留任
作为斯坦福大学副教授和该学院人工智能实验室主任,李飞飞请假去谷歌工作。根据网上发布的材料,李飞飞将在今年下半年返回学校。
AiTechYun
2018/07/27
3420
网传李飞飞将离开谷歌,谷歌官方回应:李飞飞计划长期留任
AI威胁论兴起?Nature欲发表“罪犯识别”研究,遭1700名科学家联名抵制
今日,一份长长的公开信在reddit机器学习版块火了起来,信的内容涉及1700名科学家联名抵制一项人工智能研究发表在Springer Nature上。
AI科技评论
2020/06/29
8540
AI威胁论兴起?Nature欲发表“罪犯识别”研究,遭1700名科学家联名抵制
元宇宙第一课!斯坦福全程VR第一课,3333小时沉浸体验
助教DeVeaux在提到这项场景构建作业时表示:「唯一的限制是学生自己的想象力」。
新智元
2021/12/15
4020
元宇宙第一课!斯坦福全程VR第一课,3333小时沉浸体验
十大人工智能实验室,一人一传奇
高校建立的实验室与大公司有所不同,其研究项目除了偏应用科学的领域,还有一些属于基础理论研究的项目,是无法从具体的产品上表现的,通常高校实验室会同时进行两种领域的研究甚至侧重后者,考虑到高校在学术界的地位,人们在关注实验室研究内容的时候除了关注它的产品,同时也应该注意其在基础研究领域的水平。 麻省理工学院 MIT的人工智能实验室全称叫CSAIL(ComputerScience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Laboratory)。最初,这是两个实验室:计算机实验室创办于1963年
钱塘数据
2018/03/01
2.6K0
十大人工智能实验室,一人一传奇
2017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年终盘点(重要工具资源汇总)
2017年是人工智能技术全面开火、勇猛精进的一年,也是对未来全球科技和经济影响深远的一年。 无论人工智能圈子内外的从业者,都开始正视这个可能会很快改变所有人命运的热门技术。关注、学习、思考、实践人工
小莹莹
2018/04/20
8040
2017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年终盘点(重要工具资源汇总)
李飞飞下半年或将从 Google离职?李飞飞回应
就在今天,美媒 SFGATE 刊发报道称,李飞飞将在未来几个月内离职Google。
AI科技大本营
2018/07/23
2690
李飞飞下半年或将从 Google离职?李飞飞回应
LeCun:就通用智能而言,人工智能甚至还不如老鼠
新智元编译 来源:PJ Media 编译整理: 张黔 弗格森 【新智元导读】AI到底有多智能?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SRI International和其他研究机构发布的“AI指数(AI Index)报告作者Yoav Shoham认为,在过去的十年中,人工智能已经取得了令人惊叹的进步,但即使是与5岁的人相比,计算机依然缺乏常识或通用的智慧。”LeCun也认为,“在特定的领域,机器的确有超人的表现,但就通用智能而言,我们的人工智能甚至还不如老鼠聪明。”当下,人工智能领域机器的“大脑”还没长多少,但人
企鹅号小编
2018/01/25
7450
真的!人工智能可以预测死亡时间
使用人工智能来预测患者死亡的时间听起来像反乌托邦科幻电视剧“黑镜”中的一幕。但是斯坦福大学的研究人员认为,AI 的这个用途,可以给医生和病人及早地开始必要的临终交谈提供一个良好的机会。 许多医生经常就关于他们的病人何时会死亡提供过于乐观的估计,延迟了进行临终选择的交流。这种可以理解的人类倾向可能导致病人在医院里接受多余的、昂贵的且强烈的治疗,而不是在相对舒适的环境中更加平和地结束生命。斯坦福大学研究小组正在测试的另一种方法是使用人工智能来帮助医生筛选新入院的患者,这些患者可以从谈论姑息关怀的选择中受益。
机器人网
2018/04/12
6710
真的!人工智能可以预测死亡时间
腾讯浏览指数:2017人工智能领域十大热词
2017年,人工智能技术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机器人、芯片、VR、人脸识别、自动驾驶、机器学习、车联网和智能音箱成为2017年人工智能领域的十大热门技术。这些技术有望在未来几年内实现广泛应用。
人工智能的秘密
2018/01/08
1.1K0
打脸!联名抵制Nature机器智能子刊的教授成了首刊文章的一作
在《Nature》宣布其子刊《Machine Intelligence》(NMI)将会收费后,诸多著名的机器学习研究者签了一份请愿书来抵制该子刊。然而,有人发现,上周发布的 NMI 首刊上,研究论文《Learnability can be undecidable》的一作赫然就在当初的请愿名单内。这可真是啪啪打脸啊!
机器之心
2019/04/30
5450
打脸!联名抵制Nature机器智能子刊的教授成了首刊文章的一作
传李飞飞下半年将从谷歌离职,谷歌官方回应
【新智元导读】据外媒报道,由于受到谷歌与军方合作事件的冲击,谷歌云AI/ML首席科学家李飞飞或将在未来几个月内离职。报道称,因去年9月在与谷歌管理层其他人员的电子邮件交流中发表的言论而受到内外批评。不过,谷歌官方回应:李飞飞计划长期继续在Google Cloud工作。
新智元
2018/07/31
3620
传李飞飞下半年将从谷歌离职,谷歌官方回应
推荐阅读
相关推荐
特写李飞飞:她激励了人工智能的发展,更要给人工智能赋予人的价值
更多 >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