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MathJax]/jax/output/CommonHTML/config.js
前往小程序,Get更优阅读体验!
立即前往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MCP广场
社区首页 >专栏 >上海大学转化医学研究院刘晗博士后在国际液体活检协会会刊EVCNA发表重要综述

上海大学转化医学研究院刘晗博士后在国际液体活检协会会刊EVCNA发表重要综述

作者头像
JoJo_Beatles
发布于 2022-08-15 03:17:20
发布于 2022-08-15 03:17:20
1K0
举报
文章被收录于专栏:纳米药物前沿纳米药物前沿

上海大学转化医学研究院始终对研究生培养坚持高标准、严要求理念,近年来研究生培养水平日益提高。近日,本院的刘晗博士后、耿振副研究员在《Extracellular Vesicles and Circulating  Nucleic Acids》上发表题为“Engineered mammalian and bacterial extracellular  vesicles as promising nanocarriers for targeted therapy”的综述文章。该论文首次综合比较了哺乳动物细胞来源的外囊泡(Mammalian extracellular vesicle,MEVs)与细菌来源的外囊泡(Bacterial extracellular vesicles,BEVs)的生物发生机制、提取技术、工程化改造策略及其相关应用。

细胞外囊泡(Extracellular Vesicles,EVs)是大多数细胞释放的具有磷脂双层结构的纳米载体,在调节生理和病理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由于其独特的纳米级结构、负载能力、生化特性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EVs已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领域。尽管EVs作为治疗载体已显示出良好的潜力,但天然EVs的靶向能力较差,大大降低了治疗效果。通过工程技术将靶向单元添加到EVs的膜表面或内部,可提高EVs的靶向治疗能力。目前研究最为广泛的是MEVs,但是提取效率低严重制约了MEVs的临床应用。然而,细菌具有快速的增殖能力、丰富的基因编辑手段、成熟的高密度培养优势,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聚焦于BEVs。总之,MEVs和BEVs是生物医学领域最为重要两类EVs。

课题组前期对BEVs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并提出了有效的BEVs分离纯化工艺(Han Liu et al., Bioactive Materials 2022,  14, 169-181)。在此,我们对比了 MEVs 和BEVs的生物发生机制与分离工艺的异同。然后,讨论了用于增强MEVs和BEVs靶向能力的工程技术。进一步地,总结了工程化MEVs和BEVs在肿瘤、脑和骨等组织中靶向治疗的应用。虽然MEVs已经得到了深入全面的研究,而BEVs的研究尚处于早期阶段,但BEVs独特的纳米结构和生物功能以及易于产业化和易于修饰的优势,使其成为纳米医学中非常有前景的平台。因此,作者希望通过对MEVs和BEVs的全面综合比较,能够提高人们对工程化MEVs和BEVs在药物递送和疾病治疗方面的认识,从而加速它们的临床应用与转化。

图1工程MEVs和BEVs在靶向治疗中的应用。

上海大学为论文的第一单位,刘晗博士后、耿振副研究员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苏佳灿教授为通讯作者。该工作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老龄化重点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资助。

全文链接:https://evcna.com/article/view/4777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分享自微信公众号。
原始发表:2022-04-16,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分享自 纳米药物前沿 微信公众号,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  ,欢迎热爱写作的你一起参与!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暂无评论
推荐阅读
编辑精选文章
换一批
J Control Release|南方医科大学廖玉辉教授团队综述工程化细胞外囊泡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细胞外囊泡(EVs)是由活细胞分泌的异质膜囊泡,是细胞间信息交流和分子转移的媒介,参与许多生理和病理过程。最近的研究表明,EV可以通过将蛋白质、脂质和核酸作为信号分子转移到免疫细胞,从而调控肿瘤的发生发展。EV作为一种新型的诊断生物标志物和药物传递系统,在免疫治疗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此外,纳米技术的突破也促进了用于免疫靶向治疗的工程化EV的开发和探索。但是,目前尚缺少工程化细胞外囊泡用于癌症免疫治疗的系统性综述。
JoJo_Beatles
2022/08/15
2.6K0
J Control Release|南方医科大学廖玉辉教授团队综述工程化细胞外囊泡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EVCNA:核酸功能化的细胞外囊泡是一种有前景的纳米药物诊疗系统
细胞外囊泡(EVs)是活细胞产生的用于细胞间通讯的天然纳米载体。EVs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特殊的理化性质和独特的生物调节功能,然而天然细胞外囊泡的应用仍然存在一些挑战(如靶向性差和易被循环系统清除),这可能会限制其进一步发展和临床应用。核酸是具有独特的生物功能的生物大分子,已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领域。RNA干扰、反义寡核苷酸和CRISPR/Cas9系统可以下调、增强或纠正基因表达,在基因治疗研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潜力。然而,核酸的低效生物分布和降解敏感性严重限制了这些疗法的发展。研究表明EVs负载的DNA、mRNA和ncRNA等功能性遗传成分可以被运输到靶细胞,以执行基因表达调控功能。EVs是一种良好的核酸载体,核酸和EVs的结合弥补了它们的不足,有望为纳米医学提供一个有前途的诊断和治疗系统。
JoJo_Beatles
2022/08/15
6170
EVCNA:核酸功能化的细胞外囊泡是一种有前景的纳米药物诊疗系统
沈阳药科大学无涯创新学院药剂学团队在细菌介导的药物递送用于抗癌治疗研究中取得新突破
沈阳药科大学无涯创新学院孙进教授课题组与秦斌教授课题组合作,提出将细菌介导的生物疗法与传统的化学疗法相结合,构建了一种搭载广谱抗癌药物-阿霉素的杂化工程菌,以突破当前抗癌疗法限制,为实现高效低毒抗肿瘤疗法提供了一种新方案。相关成果以“Both-In-One Hybrid Bacteria Suppress the Tumor Metastasis and Relapse via Tandem-Amplifying Reactive Oxygen Species-Immunity Responses”发表在国际知名生物医学材料杂志《Advanced Healthcare Materials》(IF=9.933,DOI: 10.1002/adhm.202100950),并被杂志推荐为Cover image重点介绍。
JoJo_Beatles
2022/08/15
5670
沈阳药科大学无涯创新学院药剂学团队在细菌介导的药物递送用于抗癌治疗研究中取得新突破
喻志强/于梦/李爱民Bioactive Materials:CXCR4靶向脂质体调节乏氧和免疫抑制微环境用于索拉非尼耐药肝癌治疗
南方医科大学喻志强教授、于梦副教授和李爱民院长团队在国际学术刊物Bioactive Materials(IF=14.593)发表了题为 “CXCR4-guided liposomes regulating hypoxic and immunosuppressive microenvironment for sorafenib-resistant tumor treatment” 的研究论文。该文主要通过缓解肿瘤乏氧和免疫抑制微环境,应用于索拉非尼治疗肝癌所引起的耐药治疗,开发了一种智能纳米药物PFH@LSLP。
JoJo_Beatles
2022/08/15
1K0
喻志强/于梦/李爱民Bioactive Materials:CXCR4靶向脂质体调节乏氧和免疫抑制微环境用于索拉非尼耐药肝癌治疗
Annu. Rev. Immunol. |张泽民组综述单细胞技术解析肿瘤浸润免疫细胞新发现
肿瘤微环境具有高度异质性,深入理解肿瘤微环境特别是肿瘤浸润免疫细胞的特征,对探究肿瘤发生发展和免疫疗法的关键调控分子至关重要。近年来,单细胞转录组技术成为解析肿瘤微环境的有力武器,在相关研究中取得了一系列突破进展,包括揭示肿瘤浸润免疫细胞的异质性、动态变化关系以及这些免疫细胞在不同肿瘤免疫治疗中的潜在功能。
生信交流平台
2022/09/21
5350
Annu. Rev. Immunol. |张泽民组综述单细胞技术解析肿瘤浸润免疫细胞新发现
南方医科大学于梦、喻志强、国家纳米科学中心梁兴杰ACS Nano:谷氨酰胺拮抗剂协同电动力增强肿瘤免疫治疗
关键词:电动力治疗,活性氧(ROS),免疫原性死亡(ICD),谷氨酰胺拮抗剂,免疫治疗。
JoJo_Beatles
2022/08/15
1.4K0
南方医科大学于梦、喻志强、国家纳米科学中心梁兴杰ACS Nano:谷氨酰胺拮抗剂协同电动力增强肿瘤免疫治疗
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秦文健课题组招收博士后、博士/硕士研究生
本期将为大家介绍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招聘博士后、博士 / 硕士研究生相关信息。 课题组简介 秦文健博士,博士生导师,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高级工程师,深圳理工大学副教授,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 阿联酋大学智能计算联合实验室主任,入选中国科学院特聘研究技术攻坚岗、中国科学院青年促进会会员和鹏程孔雀计划特聘高层次人才。于 2019 年获得中国科学院大学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专业,美国斯坦福大学博士联合培养,团队致力于多模态肿瘤图像计算成像与智能分析,研发计算全息成像、多模态图像处理与分析、医学混合现实
机器之心
2023/03/29
7740
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秦文健课题组招收博士后、博士/硕士研究生
【综述】江苏大学陶志敏、许文荣教授ADDR:细胞外囊泡作为纳米/微米尺度的递送系统
细胞外囊泡 (EV) 作为纳米/微米尺寸的载体,在药物递送和生物成像中显示出巨大的前景。目前已有大量的研究工作探索了EV的多方面独特性质,它们的物理化学特性、生物学特征和机械力学性质使它们成为独特的载体,在进行药物递送时具有特殊的药代动力学、循环代谢和生物分布模式。本文首先分析了EV作为递送平台的利弊。其次,与工程纳米颗粒递送系统(例如生物相容性二嵌段共聚物)相比,提出了了工程化 EV(特别是外泌体)的合理设计方案。最后,比较了针对EV不同的药物加载策略,为如何构建临床可用且高效的纳米/微载体以实现令人满意的医疗目标的提供参考。
JoJo_Beatles
2022/08/15
5160
【综述】江苏大学陶志敏、许文荣教授ADDR:细胞外囊泡作为纳米/微米尺度的递送系统
外泌体的特点、生物发生过程以及三大研究方向介绍 - MedChemExpress
外泌体最先于 1983 年被 R M Johnstone 等人在体外培养的绵羊网织红细胞上清液中发现[1] 。然而,当时学术界认为外泌体只是红细胞的 “代谢废物”。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外泌体始终都是一个籍籍无名的 “细胞垃圾”。
MedChemExpress
2024/02/19
8150
外泌体的特点、生物发生过程以及三大研究方向介绍 - MedChemExpress
山东大学姜新义教授和威斯康辛大学胡全银教授团队在Sci Transl Med上发表CAR-巨噬细胞在体编辑新策略
近日,山东大学药学院姜新义教授团队与美国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药学院胡全银教授团队、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等多家单位合作构建了一种可注射的基因纳米载体-水凝胶超结构递药系统,并成功应用于恶性脑胶质瘤动物模型的术后免疫治疗。该研究成果以“Intracavity generation of glioma stem cell-specific CAR macrophages primes locoregional immunity for postoperative glioblastoma therapy”为题发表于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山东大学姜新义教授和美国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药学院胡全银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研究生陈晨、荆卫强为第一作者,山东大学为第一作者和第一通讯作者单位。
JoJo_Beatles
2022/08/15
9490
山东大学姜新义教授和威斯康辛大学胡全银教授团队在Sci Transl Med上发表CAR-巨噬细胞在体编辑新策略
【综述】复旦大学丁景新教授、周冠楠博士:细胞外囊泡在不孕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应用前景:
细胞外囊泡(EV)是一种细胞及组织间交流沟通的纳米/微米尺寸新介质,它可以在细胞间递送各类生物活性分子(比如脂质,蛋白质与核酸分子等),从而实现起到靶向调节的作用。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不孕症(subfertility)变得越来越普遍,据估计全球越 1/6 育龄夫妇受到不孕症的困扰。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来自不同类型细胞的细胞外囊泡与不孕症有关,参与生殖的生理过程及不孕不育的病理过程。
JoJo_Beatles
2022/08/15
6330
【综述】复旦大学丁景新教授、周冠楠博士:细胞外囊泡在不孕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应用前景:
电子科技大学刘贻尧教授团队AHM:工程化干细胞作为生物治疗平台用于靶向肿瘤光免疫治疗
间充质干细胞 (MSCs) 作为一种有吸引力的生物载体,能增强治疗剂在肿瘤部位的积累和分布以进行癌症治疗。来源于不同组织的MSCs,可以注入同种异体宿主而没有免疫排斥的风险,其固有的肿瘤趋向性有助于MSCs克服体内生物屏障,解决传统载体缺乏肿瘤靶向性的困境。MSCs 介导的治疗递送策略值得进一步研究、以推动基于 MSCs 的肿瘤治疗的应用。
JoJo_Beatles
2022/08/15
1.1K0
电子科技大学刘贻尧教授团队AHM:工程化干细胞作为生物治疗平台用于靶向肿瘤光免疫治疗
沈阳药科大学无涯创新学院孙进课题组:在溶瘤微生物抗肿瘤方向的研究进展
国家癌症中心2021年年度报告显示,在全世界范围内癌症仍是最主要的死因之一。每年数以百万计的患者因癌症丧生。目前临床中使用的常规肿瘤治疗方法如化疗和放疗,由于其非靶向性分布、有限的肿瘤渗透性和严重的辅料相关毒性,极大地限制了这些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因此,亟需开发新型有效疗法应对已有的挑战。近年来,溶瘤微生物介导的抗肿瘤疗法以其天然的肿瘤靶向能力和优良的免疫激活特性获得了广泛关注。肿瘤灶乏氧、富营养化和免疫抑制的微环境以及肿瘤细胞表面特异性高表达的受体为溶瘤细菌/溶瘤病毒提供了定植、侵染和繁殖的可能。然而,受限于溶瘤微生物的外源性特征,实现溶瘤病毒的安全高效递送极具挑战。
JoJo_Beatles
2022/08/15
1.1K0
沈阳药科大学无涯创新学院孙进课题组:在溶瘤微生物抗肿瘤方向的研究进展
电子科技大学刘贻尧团队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基于纳米技术的多功能疫苗用于癌症免疫治疗
近日,电子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的刘贻尧教授和杨红副教授等人在《Chemical EngineeringJournal》上发表了题为 “Nanotechnology-based multifunctionalvaccines for cancer immunotherapy” 的综述文章(2022, 437:135505, DOI: 10.1016/j.cej.2022.135505),对用于克服基于纳米技术的癌症免疫治疗障碍的纳米疫苗相关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和系统分析。
JoJo_Beatles
2022/08/15
6800
电子科技大学刘贻尧团队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基于纳米技术的多功能疫苗用于癌症免疫治疗
杨飘萍/李春霞/林君Coord. Chem. Rev.长篇综述:内源性外源性刺激触发的纳米平台用于增强化学动力学治疗的最新进展
哈尔滨工程大学杨飘萍教授、山东大学李春霞教授和中科院长春应化所林君研究员合作发表《Coord. Chem. Rev.》长篇综述:内源性/外源性刺激触发的纳米平台用于增强化学动力学治疗的最新进展。
JoJo_Beatles
2022/08/15
7560
杨飘萍/李春霞/林君Coord. Chem. Rev.长篇综述:内源性外源性刺激触发的纳米平台用于增强化学动力学治疗的最新进展
王俊和尹玉新团队合作开发代谢组联合人工智能肺癌早期检测新方法
2022年2月2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王俊院士团队和北大-清华生命科学联合中心、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尹玉新教授团队合作在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杂志上在线发表了题为“Lung cancer scRNA-seq and lipidomics reveal aberrant lipid metabolismfor early-stage diagnosis”的研究论文,应用单细胞转录组学、血浆脂质组学、机器学习和质谱成像综合分析早期肺癌的脂代谢特征,开发了一套人工智能辅助的早期肺癌代谢检测方法,并揭示了相关的分子机制。
生信宝典
2022/03/27
3730
王俊和尹玉新团队合作开发代谢组联合人工智能肺癌早期检测新方法
这种让你肚子疼的分子机制找到了!西湖大学Cell论文揭示病菌入侵人体“新大门”
本文转载自 公众号 西湖大学WestlakeUniversity 量子位 | 公众号 QbitAI 科学研究有时候就像福尔摩斯破案,面对看不见摸不着的对手,需要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外加细致入微的观察。 “艰难梭菌”就是陶亮博士的对手之一。这是一种造成医院和社区感染腹泻及肠炎的重要病原体,近年来在全球各地造成了一系列爆发性感染,被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列为最高级别威胁的耐药病菌。 陶亮对此跟踪研究了9年。从2013年在哈佛医学院做博士后至今,他一直在研究包括艰难梭菌在内的病原细菌与宿主之间的相互作用。简单说,就
量子位
2022/03/25
2790
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蔚鹏飞、温士贤课题组招聘
本期将为大家介绍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蔚鹏飞研究员、温士贤副研究员课题组招聘副研究员等职位的相关信息。 课题组简介 蔚鹏飞,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脑研究所研究员,深圳理工大学教授,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青促进会优秀会员、广东省自然科学一等奖获得者、深圳市青年科技奖获得者、深圳市地方级高层次领军人才、科技创新 2030 重大项目课题负责人。中国生理学会脑节律专委会委员,深圳市军民融合领域评审专家。团队致力于神经调控研究和应用领域的关键技术研发,发展基于人工智能的计算神经行为学研究方法
机器之心
2023/02/23
6490
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蔚鹏飞、温士贤课题组招聘
武汉大学孙志军/西南大学许志刚:Advanced Science:微环境响应型前药诱导焦亡增强肿瘤免疫治疗
免疫检查点阻断治疗(ICB)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为中晚期癌症患者的治疗带来福音。然而免疫检查点响应率较低的问题却始终困扰着人们。肿瘤抗原缺乏、未能有效启动适应性免疫反应以及缺乏炎性细胞浸润是导致这一难题的重要原因。焦亡(Pyroptosis)是程序性细胞死亡的一种方式,与凋亡、坏死不同的是,焦亡细胞会产生大量的炎性因子,并释放肿瘤抗原,活化抗原提呈细胞,启动适应性免疫反应。焦亡的研究方兴未艾,目前所知能够有效诱发焦亡的方法较少。常规的化疗、光动力治疗诱导焦亡的能力有限,并且有较大的毒副作用。紫杉醇(Paclitaxel,简称PTX)是一种常见的化疗药,用于口腔癌、乳腺癌、结直肠癌的治疗,具有一定的焦亡诱导能力,但在临床应用中,紫杉醇导致的骨髓抑制、神经、心血管毒性不容忽视。
JoJo_Beatles
2022/08/15
8810
武汉大学孙志军/西南大学许志刚:Advanced Science:微环境响应型前药诱导焦亡增强肿瘤免疫治疗
JN: 上海健康医学院田启威副教授和黄钢教授团队:透明质酸修饰的铋掺杂的Cu2O用于靶向递送和增强光热性能H2S响应的结肠癌治疗
背景介绍:内源性硫化氢(H2S)响应性治疗剂因其对结肠癌的特异性而引起了广泛关注。然而,这些药物在肿瘤中的富集主要取决于增强的通透性和滞留效应,而不是靶向递送,此外,它们在近红外的吸收也需要进一步改善。因此,开发具有强 NIR 吸收和靶向肿瘤递送的 H2S 触发治疗诊断剂仍然具有挑战性。
JoJo_Beatles
2022/08/15
1.1K0
JN: 上海健康医学院田启威副教授和黄钢教授团队:透明质酸修饰的铋掺杂的Cu2O用于靶向递送和增强光热性能H2S响应的结肠癌治疗
推荐阅读
J Control Release|南方医科大学廖玉辉教授团队综述工程化细胞外囊泡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2.6K0
EVCNA:核酸功能化的细胞外囊泡是一种有前景的纳米药物诊疗系统
6170
沈阳药科大学无涯创新学院药剂学团队在细菌介导的药物递送用于抗癌治疗研究中取得新突破
5670
喻志强/于梦/李爱民Bioactive Materials:CXCR4靶向脂质体调节乏氧和免疫抑制微环境用于索拉非尼耐药肝癌治疗
1K0
Annu. Rev. Immunol. |张泽民组综述单细胞技术解析肿瘤浸润免疫细胞新发现
5350
南方医科大学于梦、喻志强、国家纳米科学中心梁兴杰ACS Nano:谷氨酰胺拮抗剂协同电动力增强肿瘤免疫治疗
1.4K0
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秦文健课题组招收博士后、博士/硕士研究生
7740
【综述】江苏大学陶志敏、许文荣教授ADDR:细胞外囊泡作为纳米/微米尺度的递送系统
5160
外泌体的特点、生物发生过程以及三大研究方向介绍 - MedChemExpress
8150
山东大学姜新义教授和威斯康辛大学胡全银教授团队在Sci Transl Med上发表CAR-巨噬细胞在体编辑新策略
9490
【综述】复旦大学丁景新教授、周冠楠博士:细胞外囊泡在不孕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应用前景:
6330
电子科技大学刘贻尧教授团队AHM:工程化干细胞作为生物治疗平台用于靶向肿瘤光免疫治疗
1.1K0
沈阳药科大学无涯创新学院孙进课题组:在溶瘤微生物抗肿瘤方向的研究进展
1.1K0
电子科技大学刘贻尧团队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基于纳米技术的多功能疫苗用于癌症免疫治疗
6800
杨飘萍/李春霞/林君Coord. Chem. Rev.长篇综述:内源性外源性刺激触发的纳米平台用于增强化学动力学治疗的最新进展
7560
王俊和尹玉新团队合作开发代谢组联合人工智能肺癌早期检测新方法
3730
这种让你肚子疼的分子机制找到了!西湖大学Cell论文揭示病菌入侵人体“新大门”
2790
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蔚鹏飞、温士贤课题组招聘
6490
武汉大学孙志军/西南大学许志刚:Advanced Science:微环境响应型前药诱导焦亡增强肿瘤免疫治疗
8810
JN: 上海健康医学院田启威副教授和黄钢教授团队:透明质酸修饰的铋掺杂的Cu2O用于靶向递送和增强光热性能H2S响应的结肠癌治疗
1.1K0
相关推荐
J Control Release|南方医科大学廖玉辉教授团队综述工程化细胞外囊泡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更多 >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