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MathJax]/jax/output/CommonHTML/config.js
前往小程序,Get更优阅读体验!
立即前往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MCP广场
社区首页 >专栏 >CentOS挂载NAS存储后权限的更改

CentOS挂载NAS存储后权限的更改

作者头像
染指流年
发布于 2023-03-13 08:09:26
发布于 2023-03-13 08:09:26
4.3K00
代码可运行
举报
文章被收录于专栏:Mr.WangMr.Wang
运行总次数:0
代码可运行
  • 上次用centos挂载HP共享存储后发现一个问题,默认挂载到本地后的目录属主和属组为当前挂载用户,而且无法更改,这里记录一下处理过程

1.umount已挂载的文件系统

代码语言:javascript
代码运行次数:0
运行
AI代码解释
复制
umount /backup

2.取消共享存储的'根限制'

注:红圈里面的'根限制'要取消勾选,然后点击更新

3.重新挂载nfs文件系统

代码语言:javascript
代码运行次数:0
运行
AI代码解释
复制
#这里注意,使用默认的挂载方式挂载后,nfs默认的文件系统版本为 nfs4,如下例子:
[root@localhost ~]$ mount -t nfs 10.1.1.133:/nas/nfs-ts /backup/
[root@localhost ~]$ df -Th
Filesystem             Type      Size  Used Avail Use% Mounted on
/dev/sda2              ext4      165G  4.4G  152G   3% /
devtmpfs               devtmpfs  3.9G     0  3.9G   0% /dev
tmpfs                  tmpfs     3.9G     0  3.9G   0% /dev/shm
tmpfs                  tmpfs     3.9G  177M  3.7G   5% /run
tmpfs                  tmpfs     3.9G     0  3.9G   0% /sys/fs/cgroup
/dev/sda1              ext4      976M  113M  797M  13% /boot
10.1.1.133:/nas/nfs-ts nfs4      466G  4.0M  466G   1% /backup

#这里挂载时指定nfs文件系统为 nfs3 即可解决无法修改挂载后目录无法修改属主和属组的问题
[root@localhost ~]$ mount -t nfs -o vers=3 10.1.1.133:/nas/nfs-ts /backup/
[root@localhost ~]$ df -Th
Filesystem             Type      Size  Used Avail Use% Mounted on
/dev/sda2              ext4      165G  4.4G  152G   3% /
devtmpfs               devtmpfs  3.9G     0  3.9G   0% /dev
tmpfs                  tmpfs     3.9G     0  3.9G   0% /dev/shm
tmpfs                  tmpfs     3.9G  177M  3.7G   5% /run
tmpfs                  tmpfs     3.9G     0  3.9G   0% /sys/fs/cgroup
/dev/sda1              ext4      976M  113M  797M  13% /boot
10.1.1.133:/nas/nfs-ts nfs       466G  4.0M  466G   1% /backup

4.修改属主属组测试

代码语言:javascript
代码运行次数:0
运行
AI代码解释
复制
#这里可以看到挂载后默认属主属组为当前挂载用户
[root@localhost ~]$ ls -l /
total 81K
drwxrwxrwx    2 root root  1024 May 28  2020 backup  #属主属组为root
lrwxrwxrwx.   1 root root     7 Sep 19  2019 bin -> usr/bin
dr-xr-xr-x.   6 root root  4096 Sep 19  2019 boot
drwxr-xr-x   19 root root  3140 Sep 25  2019 dev

#修改属主属组为nginx
[root@localhost ~]$ chown  nginx:nginx /backup
[root@localhost ~]$ ls -l /
total 73
drwxrwxrwx    2 nginx nginx  1024 May 28  2020 backup #这里看到属主属组为nginx
lrwxrwxrwx.   1 root  root      7 Sep 19  2019 bin -> usr/bin
dr-xr-xr-x.   6 root  root   4096 Sep 19  2019 boot
drwxr-xr-x   19 root  root   3140 Sep 25  2019 dev

5.勾选'根限制'

最后我们为了安全,再次将'根限制'勾选,这样做的意义是:就算你用nfs3挂载的文件系统,那么依然无法修改属主属组,更为安全,如下图:

代码语言:javascript
代码运行次数:0
运行
AI代码解释
复制
#勾选了'根限制'后我们在来修改属主属组测试
[root@localhost ~]$ ls -l /
total 73
drwxrwxrwx    2 nginx nginx  1024 May 28  2020 backup
lrwxrwxrwx.   1 root  root      7 Sep 19  2019 bin -> usr/bin
dr-xr-xr-x.   6 root  root   4096 Sep 19  2019 boot
drwxr-xr-x   19 root  root   3140 Sep 25  2019 dev
[root@localhost ~]$ chown root:root /backup/
chown: changing ownership of/backup/: Operation not permitted #这里会提示我操作不允许
#以后如果需要修改属主属组,那么方法同上,umount、取消根限制,挂载nfs3、修改属主、勾选根限制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分享自作者个人站点/博客。
原始发表:2020-05-28,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分享自 作者个人站点/博客 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  ,欢迎热爱写作的你一起参与!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暂无评论
推荐阅读
编辑精选文章
换一批
主流网络安全产品介绍(精简版)
说到安全,笔者在售前项目中遇到过很多安全厂商如“360、山石、深信服、网御星云、天融信、启明星辰”,国外的“Check Point、Palo Alto、飞塔,也有传统ICT厂商如华为、华三、思科、锐捷,当然还有小众领域做得很不错的安全厂商如“齐治、亚信、北信源、天际友盟等。
ICT售前新说
2019/08/12
6.2K0
负载均衡原理与技术实现
负载均衡(Load Balance,简称LB)是一种服务器或网络设备的集群技术。负载均衡将特定的业务(网络服务、网络流量等)分担给多个服务器或网络设备,从而提高了业务处理能力,保证了业务的高可用性。负载均衡基本概念有:实服务、实服务组、虚服务、调度算法、持续性等,其常用应用场景主要是服务器负载均衡,链路负载均衡。
菲宇
2019/06/12
3.1K0
负载均衡原理与技术实现
全局服务器负载均衡(GSLB)简介
大家好,又见面了,我是你们的朋友全栈君。引言 在过去的几年中,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企业应用WEB化,服务器负载均衡(SLB)技术已经不再陌生。 服务器负载均衡根据用户数据请求中的4-7层信息将其智能转发到后端少则数台多则成百上千台应用服务器, 并且确保根据事先定义的策略选择最佳的服务器进行转发,从而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应用的可用性、扩展性等问题。 但是,随着用户对应用可用性和扩展性需求的进一步增加,越来越多的用户不满足于在单一数据中心提供服务,开始考虑容灾、用户就近访问等问题。 这正是负载均衡设备中的全局服务器负载均衡技术(GSLB)所要解决的问题。尽管GSLB技术早在数年前就是大部分负载均衡设备提供的必备功能, 但由于用户需求较小、功能不够完善、性能不足、价格高昂等因素,目前部署GSLB的用户在负载均衡整个用户群中所占比例还是很小。相信在未来几年中,GSLB的应用比例将快速增加。 本文针对GSLB相关技术及解决方案进行介绍。 GSLB技术 市场上存在的GSLB技术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类: 基于DNS的GSLB 绝大部分使用负载均衡技术的应用都通过域名来访问目的主机,在用户发出任何应用连接请求时,首先必须通过DNS请求获得服务器的IP地址,基于DNS的GSLB正是在返回DNS解析结果的过程中进行智能决策, 给用户返回一个最佳的服务IP。用户应用流程与没有GSLB时未发生任何变化。这也是市场上主流的GSLB技术。 基于应用重定向的GSLB 基于应用重定向的GSLB是在负载均衡设备收到用户应用请求并选择最佳服务IP后,通过应用层协议将用户请求重定向到所选择的最佳服务IP。这种方式只适用于支持应用重定向的协议(如HTTP、MMS),且性能较差。 基于IP地址伪装(三角传输)的GSLB 有个别负载均衡设备厂商采用这种技术来实现GSLB。当用户应用请求到达一台负载均衡设备时,这台负载均衡设备计算出对于该用户最佳的服务IP(定义在另一台同一厂商负载均衡设备上)并将用户请求转发给该IP。 第二台负载均衡设备直接将响应返回用户,但必须将源地址修改为第一台负载均衡设备的服务IP。这种方式要求所有站点必须为同一厂家的负载均衡设备,另外地址伪装的数据包会可能被互联网中的路由设备过滤掉。 因为所有用户请求都要经过广域网三角方式传输而不是发到最佳的负载均衡设备,用户访问效果和性能都比较差。 基于主机路由注入的GSLB(Anycast) 在多个站点定义相同的服务IP,并由负载均衡设备或路由器将该IP的主机路由发送出去,这样网络中会存在多条到达该主机地址的路由。由于路由设备总是选择最近(Metric最小)的路由转发数据, 用户的访问请求总是被转发到最近的负载均衡设备。这种方式要在不同站点广播相同的主机路由,由于运营商的限制问题很难实现。另外这种方式策略非常简单,只能根据最短路由选择,客户无法定义灵活的选择策略。 根据上面的分析,后面的三种方式都有很多局限性或性能较差,这也是为什么基于DNS的GSLB成为主流技术的原因。在基于DNS的GSLB具体实现中,不同厂家的功能会有所不同,也有部分用户自己开发智能DNS实现类似功能。 总体来说,一个完善的基于DNS的GSLB设备可以满足以下需求: 支持任何IP应用。 各服务站点可以使用不同厂家的本地服务器负载均衡设备或直接使用真实服务器。 GSLB控制设备可直接作为授权DNS,也可以配置为DNS代理方式。DNS代理方式在做GSLB决策控制同时可以对后端DNS服务器进行负载均衡。当业务量增加时可以通过增加后端的真实DNS服务器数量进行扩展。 内置国际IANA机构提供的全球各区域地址分配表,且用户自定义区域可以包含足够多的IP前缀。同时区域定义支持树状分层结构,如China.Beijing.HaiDian。这些功能在GSLB控制设备进行静态基于区域选择服务站点时是必须的。 支持返回A记录和CNAME等记录。尤其在多级GSLB控制时,返回CNAME是必须具备的。 支持丰富的GSLB策略,常见的如往返时间(RTT)、权重、活动服务器等。 具有灵活的自定义脚本用于过滤各种非法DNS请求或攻击。 强大的DDoS攻击防护功能。一旦GSLB控制设备被攻击瘫痪,所有业务都无法提供。 基于DNS的GSLB工作原理 下面我们对基于DNS的GSLB的工作原理进行简单介绍。
全栈程序员站长
2022/09/06
3.7K0
【干货】互联网公司网络架构和业务场景
在本公众号文章:谈谈国外互联网公司的骨干网,介绍了国外互联网公司的骨干网。本文主要深入讲述互联网公司的网络架构和典型业务或者服务具体实现。
网络工程师笔记
2021/05/17
2.2K0
【干货】互联网公司网络架构和业务场景
负载均衡的前世今生
LB,SLB,ALB,GSLB,CDN,傻傻分不清楚,听风看雨。。。毒鸡汤看多了,我快掩饰不住我的悲伤了。。。
SRE运维实践
2019/07/08
2.9K0
全网最详尽的负载均衡原理图解
在业务初期,我们一般会先使用单台服务器对外提供服务。随着业务流量越来越大,单台服务器无论如何优化,无论采用多好的硬件,总会有性能天花板,当单服务器的性能无法满足业务需求时,就需要把多台服务器组成集群系统提高整体的处理性能。
用户3105362
2021/02/04
1.2K0
全网最详尽的负载均衡原理图解
基于DNS的全局负载均衡(GSLB)详解(下篇)[通俗易懂]
上篇我们介绍了DNS流量负载和容灾切换功能的意义,下面我们将继续介绍基于DNS的全局负载均衡的工作原理和相关知识。 如果你想了解DNS访问的整个流程,可以先查看DNS的基本原理(可查看文章DNS原理及解析过程详解)。对于更好地讲解全局流量负载有所帮助。
全栈程序员站长
2022/09/05
2.4K0
基于DNS的全局负载均衡(GSLB)详解(下篇)[通俗易懂]
全局负载均衡、CDN内容分发的原理与实践
CDN的全称是Content Delivery Network,即内容分发网络。CDN是构建在现有网络基础之上的智能虚拟网络,依靠部署在各地的边缘服务器,通过中心平台的负载均衡、内容分发、调度等功能模块,使用户就近获取所需内容,降低网络拥塞,提高用户访问响应速度和命中率。
玄姐谈AGI
2021/07/29
1.9K1
紫金山沈洋:基于可编程交换机和智能网卡的四层负载均衡器
在2020网络数据平面峰会上,来自紫金山实验室未来网络中心的研究员——沈洋给我们带来了《基于可编程交换机和智能网卡的四层负载均衡器》的主题演讲。
SDNLAB
2020/07/09
1.4K0
紫金山沈洋:基于可编程交换机和智能网卡的四层负载均衡器
连续五年国产第一,这家企业的应用交付产品是如何做到的?
对于很多人来说,应用交付领域是一个陌生的领域。其实,每天当我们打开手机浏览新闻,在电商平台购物,通过网上银行转账支付,刷着短视频和网剧等日常行为,背后都有应用交付技术在支撑。正是它在后台保证了巨量的用户访问请求,才给我们提供了最佳的应用体验。
科技云报道
2022/04/14
7320
连续五年国产第一,这家企业的应用交付产品是如何做到的?
【万字长文】吃透负载均衡
更多干货内容,请关注公众号:高性能架构探索。回复【pdf】更有计算机经典资料免费获取
高性能架构探索
2021/10/27
7230
【新功能!】Anycast CLB 如何支持多地&动态加速的负载均衡服务,高速互联转发!
负载均衡支持创建 Anycast 负载均衡(下文也叫 Anycast CLB)实例,Anycast CLB 是支持多地动态加速的负载均衡服务,CLB 的 VIP 会发布在多个地域,客户端接入最近的 POP 接入点,通过腾讯云数据中心高速互联网转发到云服务器上。 Anycast CLB 能实现网络传输的质量优化和多入口就近接入,减少网络传输的抖动、丢包,最终提升云上应用的服务质量,扩大服务范围,精简后端部署。 本功能内测中,如需使用,请提交 内测申请。
TCS-F
2021/11/11
9.4K0
【新功能!】Anycast CLB 如何支持多地&动态加速的负载均衡服务,高速互联转发!
DNS负载均衡与CDN内容分发技术
负载均衡:负载均衡技术能平衡服务器及群众所有的服务器和请求应用之间的通信负载,根据实时响应时间进行判断,将任务交由负载最轻的服务器来处理,以实现真正的智能通信管理和最佳的服务器群性能,从而使网站始终保持运行和保证其可访问性。
全栈程序员站长
2022/09/14
1.8K0
负载均衡(SLB)基础入门学习笔记
5) 安全性区别说明,例如网络中最常见的SYN Flood攻击,使用虚假IP地址对同一目标发送SYN攻击,通常这种攻击会大量发送SYN报文,耗尽服务器上的相关资源,以达到Denial of Service(DoS)的目的;
全栈工程师修炼指南
2022/09/28
6.6K0
负载均衡(SLB)基础入门学习笔记
得物彩虹桥架构演进之路-负载均衡篇
一年一更的彩虹桥系列又来了,在前面两期我们分享了在稳定性和性能2个层面的一些演进&优化思路。近期我们针对彩虹桥 Proxy 负载均衡层面的架构做了一次升级,目前新架构已经部署完成,生产环境正在逐步升级中,借此机会更新一下彩虹桥架构演进之路系列的第三篇。
得物技术
2024/11/19
2230
负载均衡续:万亿流量场景下的负载均衡实践
正是由于这些专门针对数据包的高性能支持,才得以实现性能优良的负载均衡器来支撑多年双11场景下的脉冲流量的压力。
Coder的技术之路
2021/05/14
1.5K0
负载均衡续:万亿流量场景下的负载均衡实践
赶超F5,深信服应用交付做对了什么?
所谓“匠人”者,能够坚守几十年如一日的初心,将一份工作做到极致。一生只为一事来的“匠人精神”就是这背后的坚持。无论是做人还是做企业,大道相通。
科技云报道
2022/04/16
8760
赶超F5,深信服应用交付做对了什么?
Web负载均衡的几种实现方式
负载均衡(Load Balance)是集群技术(Cluster)的一种应用。负载均衡可以将工作任务分摊到多个处理单元,从而提高并发处理能力。目前最常见的负载均衡应用是Web负载均衡。根据实现的原理不同,常见的web负载均衡技术包括:DNS轮询、IP负载均衡和CDN。其中IP负载均衡可以使用硬件设备或软件方式来实现。
全栈程序员站长
2022/07/08
1.1K0
SRE之前端服务器的负载均衡
傍晚时分,你坐在屋檐下,看着天慢慢地黑下去,心里寂寞而凄凉,感到自己的生命被剥夺了。当时我是个年轻人,但我害怕这样生活下去,衰老下去。在我看来,这是比死亡更可怕的事。--------王小波
山河已无恙
2023/08/21
2460
SRE之前端服务器的负载均衡
负载均衡(LB)简略介绍
指将负载(工作任务)进行平衡、分摊到多个单元操作上进行运行,从而提高并发处理能力。
后端码匠
2022/01/18
3.4K0
推荐阅读
相关推荐
主流网络安全产品介绍(精简版)
更多 >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
本文部分代码块支持一键运行,欢迎体验
本文部分代码块支持一键运行,欢迎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