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小程序,Get更优阅读体验!
立即前往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MCP广场
社区首页 >专栏 >如何手写一个消息队列和延迟消息队列?

如何手写一个消息队列和延迟消息队列?

作者头像
小熊学Java
发布于 2023-12-27 02:33:30
发布于 2023-12-27 02:33:30
30400
代码可运行
举报
文章被收录于专栏:全栈学习之路全栈学习之路
运行总次数:0
代码可运行

第一次听到“消息队列”这个词时,不知你是不是和我反应一样,感觉很高阶很厉害的样子,其实当我们了解了消息队列之后,发现它与普通的技术类似,当我们熟悉之后,也能很快地上手并使用。

面试题是,消息队列的使用场景有哪些?如何手动实现一个消息队列和延迟消息队列?

典型回答

消息队列的使用场景有很多,最常见的使用场景有以下几个。

1.商品秒杀

比如,我们在做秒杀活动时,会发生短时间内出现爆发式的用户请求,如果不采取相关的措施,会导致服务器忙不过来,响应超时的问题,轻则会导致服务假死,重则会让服务器直接宕机,给用户带来的体验也非常不好。如果这个时候加上了消息队列,服务器接收到用户的所有请求后,先把这些请求全部写入到消息队列中再排队处理,这样就不会导致同时处理多个请求的情况;如果消息队列长度超过可以承载的最大数量,那么我们可以抛弃当前用户的请求,通知前台用户“页面出错啦,请重新刷新”等提示,这样就会有更好的交互体验。

2.系统解耦

使用了消息队列之后,我们可以把系统的业务功能模块化,实现系统的解耦。例如,在没有使用消息队列之前,当前台用户完善了个人信息之后,首先我们需要更新用户的资料,再添加一条用户信息修改日志。但突然有一天产品经理提了一个需求,在前台用户信息更新之后,需要给此用户的增加一定的积分奖励,然后没过几天产品经理又提了一个需求,在前台用户信息更新之后,不但要增加积分奖励,还要增加用户的经验值,但没过几天产品经理的需求又变了,他要求完善资料无需增加用户的积分了,这样反反复复、来来回回的折腾,我想研发的同学一定受不了,但这是互联网公司的常态,那我们有没有一劳永逸的办法呢?

没错,这个时候我们想到了使用消息队列来实现系统的解耦,每个功能的实现独立开,只需要一个订阅或者取消订阅的开关就可以了,当需要增加功能时,只需要打开订阅“用户信息完善”的队列就行,如果过两天不用了,再把订阅的开关关掉就行了,这样我们就不用来来回回的改业务代码了,也就轻松的实现了系统模块间的解耦。

3.日志记录

我们大部分的日志记录行为其实是和前台用户操作的主业务没有直接关系的,只是我们的运营人和经营人员需要拿到这部分用户操作的日志信息,来进行用户行为分析或行为监控。在我们没有使用消息队列之前,笼统的做法是当有用户请求时,先处理用户的请求再记录日志,这两个操作是放在一起的,而前台用户也需要等待日志添加完成之后才能拿到后台的响应信息,这样其实浪费了前台用户的部分时间。此时我们可以使用消息队列,当响应完用户请求之后,只需要把这个操作信息放入消息队列之后,就可以直接返回结果给前台用户了,无须等待日志处理和日志添加完成,从而缩短了前台用户的等待时间。

我们可以通过 JDK 提供的 Queue 来实现自定义消息队列,使用 DelayQueue 实现延迟消息队列。

考点分析

对于消息队列的考察更侧重于消息队列的核心思想,因为只有理解了什么是消息队列?以及什么情况下要用消息队列?才能解决我们日常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而消息队列的具体实现,只需要掌握一个消息中间件的使用即可,因为消息队列中间件的核心实现思路是一致的,不但如此,消息队列中间件的使用也大致类似,只要掌握了一个就能触类旁通的用好其他消息中间件。

相关的面试题,还有以下这两个:

  • 介绍一个你熟悉的消息中间件?
  • 如何手动实现消息队列?

知识扩展

1.常用消息中间件 RabbitMQ

目前市面上比较常用的 MQ(Message Queue,消息队列)中间件有 RabbitMQ、Kafka、RocketMQ,如果是轻量级的消息队列可以使用 Redis 提供的消息队列,本课时我们先来介绍一下 RabbitMQ,其他消息中间件将会在第 15 课时中单独介绍。

RabbitMQ 是一个老牌开源的消息中间件,它实现了标准的 AMQP(Advanced Message Queuing Protocol,高级消息队列协议)消息中间件,使用 Erlang 语言开发,支持集群部署,和多种客户端语言混合调用,它支持的主流开发语言有以下这些:

  • Java and Spring
  • .NET
  • Ruby
  • Python
  • PHP
  • JavaScript and Node
  • Objective-C and Swift
  • Rust
  • Scala
  • Go

更多支持语言,请点击这里访问官网查看。

RabbitMQ 中有 3 个重要的概念:生产者、消费者和代理。

  • 生产者:消息的创建者,负责创建和推送数据到消息服务器。
  • 消费者:消息的接收方,用于处理数据和确认消息。
  • 代理:也就是 RabbitMQ 服务本身,它用于扮演“快递”的角色,因为它本身并不生产消息,只是扮演了“快递”的角色,把消息进行暂存和传递。

它们的运行流程,如下图所示:

RabbitMQ 具备以下几个优点:

  • 支持持久化,RabbitMQ 支持磁盘持久化功能,保证了消息不会丢失;
  • 高并发,RabbitMQ 使用了 Erlang 开发语言,Erlang 是为电话交换机开发的语言,天生自带高并发光环和高可用特性;
  • 支持分布式集群,正是因为 Erlang 语言实现的,因此 RabbitMQ 集群部署也非常简单,只需要启动每个节点并使用 --link 把节点加入到集群中即可,并且 RabbitMQ 支持自动选主和自动容灾
  • 支持多种语言,比如 Java、.NET、PHP、Python、JavaScript、Ruby、Go 等;
  • 支持消息确认,支持消息消费确认(ack)保证了每条消息可以被正常消费;
  • 它支持很多插件,比如网页控制台消息管理插件、消息延迟插件等,RabbitMQ 的插件很多并且使用都很方便。

RabbitMQ 的消息类型,分为以下四种:

  • direct(默认类型)模式,此模式为一对一的发送方式,也就是一条消息只会发送给一个消费者;
  • headers 模式,允许你匹配消息的 header 而非路由键(RoutingKey),除此之外 headers 和 direct 的使用完全一致,但因为 headers 匹配的性能很差,几乎不会被用到;
  • fanout 模式,为多播的方式,会把一个消息分发给所有的订阅者;
  • topic 模式,为主题订阅模式,允许使用通配符(#、*)匹配一个或者多个消息,我可以使用“cn.mq.#”匹配到多个前缀是“cn.mq.xxx”的消息,比如可以匹配到“cn.mq.rabbit”、“cn.mq.kafka”等消息。

2.自定义消息队列

我们可使用 Queue 来实现消息队列,Queue 大体可分为以下三类:

  • **双端队列(Deque)**是 Queue 的子类也是 Queue 的补充类,头部和尾部都支持元素插入和获取;
  • 阻塞队列指的是在元素操作时(添加或删除),如果没有成功,会阻塞等待执行,比如当添加元素时,如果队列元素已满,队列则会阻塞等待直到有空位时再插入;
  • 非阻塞队列,和阻塞队列相反,它会直接返回操作的结果,而非阻塞等待操作,双端队列也属于非阻塞队列。

自定义消息队列的实现代码如下:

代码语言:javascript
代码运行次数:0
运行
AI代码解释
复制
import java.util.LinkedList;
import java.util.Queue;

public class CustomQueue {
    // 定义消息队列
    private static Queue<String> queue = new LinkedList<>();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producer(); // 调用生产者
        consumer(); // 调用消费者
    }

    // 生产者
    public static void producer() {
        // 添加消息
        queue.add("first message.");
        queue.add("second message.");
        queue.add("third message.");
    }

    // 消费者
    public static void consumer() {
        while (!queue.isEmpty()) {
            // 消费消息
            System.out.println(queue.poll());
        }
    }
}

以上程序的执行结果是:

代码语言:javascript
代码运行次数:0
运行
AI代码解释
复制
first message.
second message.
third message.

可以看出消息是以先进先出顺序进行消费的。

实现自定义延迟队列需要实现 Delayed 接口,重写 getDelay() 方法,延迟队列完整实现代码如下:

代码语言:javascript
代码运行次数:0
运行
AI代码解释
复制
import lombok.Getter;
import lombok.Setter;

import java.text.DateFormat;
import java.util.Date;
import java.util.concurrent.DelayQueue;
import java.util.concurrent.Delayed;
import java.util.concurrent.TimeUnit;

/**
 * 自定义延迟队列
 */
public class CustomDelayQueue {
    // 延迟消息队列
    private static DelayQueue delayQueue = new DelayQueue();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InterruptedException {
        producer(); // 调用生产者
        consumer(); // 调用消费者
    }

    // 生产者
    public static void producer() {
        // 添加消息
        delayQueue.put(new MyDelay(1000, "消息1"));
        delayQueue.put(new MyDelay(3000, "消息2"));
    }

    // 消费者
    public static void consumer() throws InterruptedException {
        System.out.println("开始执行时间:" +
                DateFormat.getDateTimeInstance().format(new Date()));
        while (!delayQueue.isEmpty()) {
            System.out.println(delayQueue.take());
        }
        System.out.println("结束执行时间:" +
                DateFormat.getDateTimeInstance().format(new Date()));
    }

    /**
     * 自定义延迟队列
     */
    static class MyDelay implements Delayed {
        // 延迟截止时间(单位:毫秒)
        long delayTime = System.currentTimeMillis();

        // 借助 lombok 实现
        @Getter
        @Setter
        private String msg;

        /**
         * 初始化
         * @param delayTime 设置延迟执行时间
         * @param msg       执行的消息
         */
        public MyDelay(long delayTime, String msg) {
            this.delayTime = (this.delayTime + delayTime);
            this.msg = msg;
        }

        // 获取剩余时间
        @Override
        public long getDelay(TimeUnit unit) {
            return unit.convert(delayTime - System.currentTimeMillis(), TimeUnit.MILLISECONDS);
        }

        // 队列里元素的排序依据
        @Override
        public int compareTo(Delayed o) {
            if (this.getDelay(TimeUnit.MILLISECONDS) > o.getDelay(TimeUnit.MILLISECONDS)) {
                return 1;
            } else if (this.getDelay(TimeUnit.MILLISECONDS) < o.getDelay(TimeUnit.MILLISECONDS)) {
                return -1;
            } else {
                return 0;
            }
        }

        @Override
        public String toString() {
            return this.msg;
        }
    }
}

以上程序的执行结果是:

代码语言:javascript
代码运行次数:0
运行
AI代码解释
复制
开始执行时间:2020-4-2 16:17:28
消息1
消息2
结束执行时间:2020-4-2 16:17:31

可以看出,消息 1 和消息 2 都实现了延迟执行的功能。

更多RabbitMQ的知识点可看着:RabbitMQ知识点

总结

今天讲了消息队列的使用场景:商品秒杀、系统解耦和日志记录,我们还介绍了 RabbitMQ 以及它的消息类型和它的特点等内容,同时还使用 Queue 的子类 LinkedList 实现了自定义消息队列,使用 DelayQueue 实现了自定义延迟消息队列。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分享自微信公众号。
原始发表:2023-12-26,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分享自 小熊学Java 微信公众号,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  ,欢迎热爱写作的你一起参与!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暂无评论
推荐阅读
编辑精选文章
换一批
2个观点,带你重新理解设计模式
设计模式说白了就是传统经验的总结,它能让我们在合适的场景使用合适的模式,从而加快我们的编程速度,也能提高系统的扩展性、稳定性。这里我想就设计模式提出两个观点:
陈树义
2021/02/25
6800
2个观点,带你重新理解设计模式
如果策略模式的代码有段位,你的是白银?黄金?还是王者?
在软件开发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场景,其中业务流程大致相同,但具体的操作步骤或算法却可能因为某些条件的不同而有所变化。为了应对这种情况,设计模式中的“策略模式”提供了一种优雅的解决方案。 本文将探讨策略模式的概念、应用场景、以及不同的实现方式,希望这个分享能节省大家的开发时间,这样可以有更多的时间来做更多想做的事,譬如陪陪家人。
烟雨平生
2024/04/23
1090
如果策略模式的代码有段位,你的是白银?黄金?还是王者?
小谈设计模式(28)—解释器模式
主要对目前市面上常见的23种设计模式进行逐一分析和总结,希望有兴趣的小伙伴们可以看一下,会持续更新的。希望各位可以监督我,我们一起学习进步,加油,各位。
学编程的小程
2023/10/19
1690
小谈设计模式(28)—解释器模式
向Spring框架学习设计模式
设计模式是大师们总结的编码范式,用于提升代码的扩展性以及优雅性。对于一个研发人员来说,能否写出一手让人点赞的代码,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对于设计模式的落地使用。那么对于一些初学者来说,怎么才能以最快的方式来学习和理解设计模式呢?个人觉得比较好的方式是通过优秀的开源框架来进行学习,这些开源框架中大量使用了设计模式来进行功能扩展。本文主要分析下最常用的Spring框架中蕴含了哪些设计模式以及设计思想。
慕枫技术笔记
2023/03/20
2300
向Spring框架学习设计模式
Java设计模式之状态模式
状态模式(State Pattern)是一种行为设计模式,用于在对象的内部状态发生变化时改变其行为。该模式将状态封装成独立的类,并使得对象在不同状态下具有不同的行为。在Java中,状态模式是一种常见且有用的模式,可以有效地管理复杂的状态转换逻辑。本教程将深入介绍Java中的状态模式,包括其定义、结构、工作原理和实际应用。
刺槐儿
2024/01/31
7730
再一次实战策略模式,太好用了
之前做三方支付系统的时候经常用到策略模式,比如用户会选择不同的支付方式,不同的支付方式又有不同的实现方法或银行接口调用。
程序新视界
2021/03/20
8230
《大话设计模式》解读02-策略模式
本篇文章,来解读《大话设计模式》的第2章——策略模式。并通过Qt和C++代码实现实例代码的功能。
xxpcb
2024/06/16
1140
《大话设计模式》解读02-策略模式
23种设计模式(二)---策略设计模式
策略设计模式---透彻讲解 一. 什么是策略设计模式 设计模式有三种:创建型, 行为型, 结构型. 策略设计模式属于行为型. 为什么属于行为型呢? 来看看下面解释: 1.1 什么是策略呢? 什
用户7798898
2021/06/23
5890
23种设计模式(二)---策略设计模式
利用map实现策略模式
手上有一个工作,要做一个数据库类型转换工具,比如MySQL转ClickHouse,那么这个工具大部分的工作就是在做映射关系的比对。
有财君
2023/06/16
4761
利用map实现策略模式
策略模式详解
策略模式是一种行为型设计模式,它允许你在运行时选择算法或行为,而不是在编译时确定。通过将具体算法封装成独立的类,并通过一个统一的接口与客户端交互,可以实现算法的动态替换,同时避免了代码的重复和复杂条件语句。
码事漫谈
2024/12/20
1320
策略模式详解
万字详解常用设计模式
责任链模式(Chain of Responsibility Pattern)是一种行为型设计模式,它通过将请求的发送者和接收者解耦,使多个对象都有机会处理请求。在这个模式中,请求沿着一个处理链依次传递,直到有一个对象能够处理它为止。
wayn
2023/06/19
2100
万字详解常用设计模式
策略模式(Strategy)
策略模式是一种行为型模式,它能让你定义一系列算法,并将每种算法分别放入独立的类中,以使算法的对象能够相互替换。
兜兜转转
2023/03/29
4790
策略模式(Strategy)
《深入理解 C++策略模式的变体:编程灵活性的新维度》
在 C++编程的广阔领域中,设计模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为软件架构提供了可复用的解决方案。其中,策略模式是一种非常强大的设计模式,它允许算法的行为在运行时根据不同的策略进行改变。而策略模式的变体则进一步扩展了其灵活性和适用性,为程序员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可能性。
程序员阿伟
2024/12/09
1140
【愚公系列】2023年11月 二十三种设计模式(二十)-状态模式(State Pattern)
设计模式(Design Pattern)是软件开发领域的宝贵经验,是多人反复借鉴和广泛应用的代码设计指导。它们是一系列经过分类和归纳的代码组织方法,旨在实现可重用性、可维护性和可理解性。使用设计模式,我们能够编写高质量的代码,使其更易于他人理解,并提供了代码可靠性的保证。
愚公搬代码
2023/11/21
2150
状态机编程实例-面向对象的状态设计模式
本篇,继续介绍状态机编程的第三种方法:面向对象的设计模式。此方法从名字上看,用到了面向对象的思想,所以本篇的代码,需要以C++为基础,利用C++中“类”的特性,实现状态机中状态的管理。
xxpcb
2023/08/22
3770
状态机编程实例-面向对象的状态设计模式
精读《Spring 概念》
spring 是 Java 非常重要的框架,且蕴含了一系列设计模式,非常值得研究,本期就通过 Spring学习 这篇文章了解一下 spring。
黄子毅
2022/03/14
2480
业务代码中“if-else”太多被吐槽,使用状态模式优雅推动业务生命周期的流转
本文借助海外互金业务的借款流程展开。业务核心是借款的生命周期,相当于是电商中的订单一样。一笔借款的整个生命周期包含了提交,审批,确认,放款,还款。一笔借款的状态对应已上的操作,同样就很多了。如图是一笔借款的生命周期:
简熵
2023/05/06
3490
业务代码中“if-else”太多被吐槽,使用状态模式优雅推动业务生命周期的流转
使用状态模式和策略模式优化复杂的SSH登录交互
在日常开发中,我们经常会遇到需要与远程服务器进行交互的场景。其中,SSH登录是一个经典的例子。但当这种登录逻辑变得复杂时,如何优雅地管理不同状态与交互呢?在本文中,我们将使用Python的pexpect库作为实例,讨论如何通过结合状态模式和策略模式来解决这个问题。
运维开发王义杰
2023/09/19
2090
使用状态模式和策略模式优化复杂的SSH登录交互
【地铁上的设计模式】--行为型模式:策略模式
策略模式是一种行为型设计模式,它允许在运行时选择算法的行为。这种模式通过定义一系列算法,并将每个算法封装到一个独立的类中,使得它们可以相互替换。通过这种方式,客户端可以根据需要选择要使用的算法,而不必与特定算法相关的实现细节耦合在一起。 策略模式适用于需要根据特定条件在多种算法之间进行切换的场景。它可以使代码更具可读性和可维护性,同时还能提高代码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它还可以将算法的实现细节与客户端代码分离开来,从而使得算法可以更容易地进行修改和维护。 然而,使用策略模式可能会导致类的数量增加,从而增加代码的复杂性。此外,使用策略模式时,客户端必须了解不同策略之间的区别,以便能够选择正确的策略。因此,策略模式适用于复杂的场景,而不适用于简单的问题。
喵叔
2023/05/13
2360
工厂模式和策略模式的区别
工厂模式(Factory Pattern)和策略模式(Strategy Pattern)是两种常见的设计模式,在软件开发中有着不同的应用场景和功能。本文将从模式的定义、适用场景和它们的主要区别来探讨这两种模式的不同之处。
用户11293412
2024/10/09
3740
推荐阅读
相关推荐
2个观点,带你重新理解设计模式
更多 >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
本文部分代码块支持一键运行,欢迎体验
本文部分代码块支持一键运行,欢迎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