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实战演习的结束,就应该有一次总结和提升。至今还记忆犹新,总裁在启动会上的一席话:深度参与,总结创新(并非原话,略有改编)。这与个人信奉的格言一致,在重大事情上不要做表面功夫,这不仅是荒废时间,更是浪费了机会。有人可能觉得比较虚,但是总裁的每次发言我都会认真去听去想,几乎每次都能扩宽自己的思路。此处主要想表达可能大而虚、但向上的内容,值得花时间琢磨并去实践,长期坚持下来会有裨益。比如通过本次实战演习,在专业技术、职业素养和认知视野方面,有如下收获:
1、对工作技能的总结
2、认知外的见微知著
3、后续安全研究方向
4、演习内外部变化及趋势
本章为该系列的第十六篇,亦是进入战后总结与复盘阶段的第二篇。主要围绕演习期间观察到的一些现象,并跟进思考和进一步分析,得到一些浅显但是有意思的道理。乍一看很平淡无奇,不过只有经历了,才会有深刻感悟和成长。人生贵在体验,工作亦是如此。
01
—
全国防守值班人员,就是情报传感器
在企业安全建设过程中,常见到传感器(Sensor)及覆盖率之类的专业名词,但都用于安全产品身上,很少用于类比人员。然而在实战演习期间,公司派出去的好几千人员,纷纷驻扎在客户现场做防守,就好比是传感器,接收客户现场的攻击情况、漏洞利用和安全事件等一手信息,传到总部的指挥中心进行清洗、富化、提炼并输出:
02
—
已不再是单纯漏洞,而是武器化攻击
随着演习的常态化开展,攻击队在漏洞利用方面早已实现了武器化。毫不夸张的说,在做好信息收集和拿到内网权限等情况下,真的就是一键getshell --> 提权 --> 持久化 --> 横向扩展 --> 获得战果(如收集敏感信息切片外传) --> 清理攻击产生的日志...好比网上公开的漏洞poc或exp的升级版/实战版,是针对目标场景高度定制化的武器。
回顾近些年的产品安全事件,能很明显的感受到其他的几个变化:
03
—
外部谣传的漏洞,基本上都是有缘由
无风不起浪,就是对此现象的最好描绘。在演习期间,产品应急组的重要工作之一是关注产品漏洞情报,主要是来自客户侧、安全微信群、安全社区等。通常会对这些渠道编写工具监测,平时其实也会做,不过在这特殊时期则有专人来盯,一旦发现情报就要跟进、深挖和处置:
04
—
有实力就有地位,同时也就有话语权
在处置产品安全事件时,产品应急组会把产线安全专员、产线一把手和指挥中心领导拉到一个交流群,同步事件和处置进展。恰巧产线A和B都相继爆出漏洞,他们都没严格按照事先计划和演练的流程、要求进行响应,体现出来的态度也大有不同:
在实战演习中,似乎看到了一个社会现象的本质:产品线在公司的地位重要,人在产品线中的位置高,就可以有越过常规的话语权,甚至藐视这些既定规矩和流程。这令我加深了对其的理解,且记忆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