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MathJax]/jax/output/CommonHTML/config.js
部署DeepSeek模型,进群交流最in玩法!
立即加群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MCP广场
社区首页 >专栏 >新课上新 | 三极管工作原理分析,精辟、透彻

新课上新 | 三极管工作原理分析,精辟、透彻

作者头像
AI 电堂
发布于 2022-12-08 10:57:18
发布于 2022-12-08 10:57:18
40809
代码可运行
举报
文章被收录于专栏:AI电堂AI电堂
运行总次数:9
代码可运行

关于三极管,我相信每个搞硬件的应该都有看过基本原理,现在我们算是温故而知新,那么最好是带着问题去看

这里我准备了几个问题,咱们带着这几个问题往下看。

  1. 集电结为何会发生反偏导通并产生Ic,这看起来与二极管原理强调的PN结单向导电性相矛盾。
  2. 放大状态下集电极电流Ic为什么会只受控于电流Ib而与电压无关;即:Ic与Ib之间为什么存在着一个固定的放大倍数关系。虽然基区较薄,但只要Ib为零,则Ic即为零。
  3. 饱和状态下,Vc电位很弱的情况下,仍然会有反向大电流Ic的产生

以上这三点,都是为什么?

很多教科书对于这部分内容,在讲解方法上处理得并不适当。特别是针对初、中级学者的普及性教科书,大多采用了回避的方法,只给出结论却不讲原因。

即使专业性很强的教科书,采用的讲解方法大多也存在有很值得商榷的问题。这些问题集中表现在讲解方法的切入角度不恰当,使讲解内容前后矛盾,甚至造成讲还不如不讲的效果,使初学者看后容易产生一头雾水的感觉。

#传统讲法及问题

传统讲法一般分三步,以NPN型为例(以下所有讨论皆以NPN型硅管为例),如下图。

  1. 发射区向基区注入电子;
  2. 电子在基区的扩散与复合;
  3. 集电区收集由基区扩散过来的电子。

问题1:这种讲解方法在第3步中,讲解集电极电流Ic的形成原因时,不是着重地从载流子的性质方面说明集电区的反偏导通,从而产生了Ic,而是不恰当地侧重强调了Vc的高电位作用,同时又强调基区的薄。这种强调很容易使人产生误解。以为只要Vc足够大基区足够薄,集电结就可以反向导通,PN结的单向导电性就会失效。其实这正好与三极管的电流放大原理相矛盾。三极管的电流放大原理恰恰要求在放大状态下Ic与Vc在数量上必须无关,Ic只能受控于Ib。

问题2:不能很好地说明三极管的饱和状态。当三极管工作在饱和区时,Vc的值很小甚至还会低于Vb,此时仍然出现了很大的反向饱和电流Ic,也就是说在Vc很小时,集电结仍然会出现反向导通的现象。这很明显地与强调Vc的高电位作用相矛盾。

问题3:传统讲法第2步过于强调基区的薄,还容易给人造成这样的误解,以为是基区的足够薄在支承三极管集电结的反向导通,只要基区足够薄,集电结就可能会失去PN结的单向导电特性。这显然与人们利用三极管内部两个PN结的单向导电性,来判断管脚名称的经验相矛盾。既使基区很薄,人们判断管脚名称时,也并没有发现因为基区的薄而导致PN结单向导电性失效的情况。基区很薄,但两个PN结的单向导电特性仍然完好无损,这才使得人们有了判断三极管管脚名称的办法和根据。

问题4:在第2步讲解为什么Ic会受Ib控制,并且Ic与Ib之间为什么会存在着一个固定的比例关系时,不能形象加以说明。只是从工艺上强调基区的薄与掺杂度低,不能从根本上说明电流放大倍数为什么会保持不变。

问题5:割裂二极管与三极管在原理上的自然联系,不能实现内容上的自然过渡。甚至使人产生矛盾观念,二极管原理强调PN结单向导电反向截止,而三极管原理则又要求PN结能够反向导通。同时,也不能体现晶体三极管与电子三极管之间在电流放大原理上的历史联系。

#新讲解方法

1、切入点

要想很自然地说明问题,就要选择恰当地切入点。

讲三极管的原理我们从二极管的原理入手讲起。

二极管的结构与原理都很简单,内部一个PN结具有单向导电性,如图。

很明显图示二极管处于反偏状态,PN结截止。我们要特别注意这里的截止状态,实际上PN结截止时,总是会有很小的漏电流存在,也就是说PN结总是存在着反向关不断的现象,PN结的单向导电性并不是百分之百。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

这主要是因为P区除了因“掺杂”而产生的多数载流子“空穴”之外,还总是会有极少数的本征载流子“电子”出现。N区也是一样,除了多数载流子电子之外,也会有极少数的载流子空穴存在。

PN结反偏时,能够正向导电的多数载流子被拉向电源,使PN结变厚,多数载流子不能再通过PN结承担起载流导电的功能。

所以,此时漏电流的形成主要靠的是少数载流子,是少数载流子在起导电作用

由上图可知,PN结的内电场方向是从N区指向P区的,这个内电场对于少子穿过PN结起着促进的作用。

漏电流之所以很小,是因为少数载流子的数量太少。很明显,此时漏电流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少数载流子的数量。如果要想人为地增加漏电流,只要想办法增加反偏时少数载流子的数量即可。

所以,如图所示,如果能够在P区或N区人为地增加少数载流子的数量,很自然的漏电流就会人为地增加。

其实,光敏二极管的原理就是如此

光敏二极管与普通光敏二极管一样,它的PN结具有单向导电性。因此,光敏二极管工作时应加上反向电压,如图所示。

当无光照时,电路中也有很小的反向饱和漏电流,一般为1×10-8 —1×10 -9A(称为暗电流),此时相当于光敏二极管截止;

当有光照射时,PN结附近受光子的轰击,半导体内被束缚的价电子吸收光子能量而被击发产生电子—空穴对,这些载流子的数目,对于多数载流子影响不大,但对P区和N区的少数载流子来说,则会使少数载流子的浓度大大提高,在反向电压作用下,反向饱和漏电流大大增加,形成光电流,该光电流随入射光强度的变化而相应变化。

光电流通过负载R时,在电阻两端将得到随入射光变化的电压信号。光敏二极管就是这样完成电功能转换的。

光敏二极管工作在反偏状态,因为光照可以增加少数载流子的数量,因而光照就会导致反向漏电流的改变,人们就是利用这样的道理制作出了光敏二极管。既然此时漏电流的增加是人为的,那么漏电流的增加部分也就很容易能够实现人为地控制。

2、强调一个结论

讲到这里,一定要重点地说明PN结正、反偏时,多数载流子和少数载流子所充当的角色及其性质。正偏时是多数载流子载流导电,反偏时是少数载流子载流导电。所以,正偏电流大,反偏电流小,PN结显示出单向电性。

特别是要重点说明,反偏时少数载流子反向通过PN结是很容易的,甚至比正偏时多数载流子正向通过PN结还要容易。

为什么呢?

大家知道PN结内部存在有一个因多数载流子相互扩散而产生的内电场,而内电场的作用方向总是阻碍多数载流子的正向通过,所以,多数载流子正向通过PN结时就需要克服内电场的作用,需要约0.7伏的外加电压,这是PN结正向导通的门电压。

而反偏时,内电场在电源作用下会被加强也就是PN结加厚,少数载流子反向通过PN结时,内电场作用方向和少数载流子通过PN结的方向一致,也就是说此时的内电场对于少数载流子的反向通过不仅不会有阻碍作用,甚至还会有帮助作用

这就导致了以上我们所说的结论:反偏时少数载流子反向通过PN结是很容易的,甚至比正偏时多数载流子正向通过PN结还要容易。

这个结论可以很好解释前面提到的“问题2”,也就是教材后续内容要讲到的三极管的饱和状态。三极管在饱和状态下,集电极电位很低甚至会接近或稍低于基极电位,集电结处于零偏置,但仍然会有较大的集电结的反向电流Ic产生。

3、自然过渡

继续讨论PN结的反偏状态。

利用光照控制少数载流子的产生数量就可以实现人为地控制漏电流的大小。既然如此,人们自然也会想到能否把控制的方法改变一下,不用光照而是用电注入的方法来增加N区或者是P区少数载流子的数量,从而实现对PN结的漏电流的控制。

也就是不用“光”的方法,而是用“电”的方法来实现对电流的控制(光照增加的是本征载流子,而后面讲的电注入增加的是掺杂载流子,本征载流子是成对出现,是电子空穴对,正负对应。这与掺杂载流子是有区别的)。

接下来重点讨论P区,P区的少数载流子是电子,要想用电注入的方法向P区注入电子,最好的方法就是如图所示,在P区下面再用特殊工艺加一块N型半导体。

其实上图就是NPN型晶体三极管的雏形,其相应各部分的名称以及功能与三极管完全相同。

为方便讨论,以下我们对图中所示的各个部分的名称直接采用与三极管相应的名称(如“发射结”,“集电极”等)。

最下面的发射区N型半导体内电子作为多数载流子大量存在,而且,如图中所示,要将发射区的电子注入或者说是发射到P区(基区)是很容易的,只要使发射结正偏即可。

具体说就是在基极与发射极之间加上一个足够的正向的门电压(约为0.7伏)就可以了。在外加门电压作用下,发射区的电子就会很容易地被发射注入到基区,这样就实现对基区少数载流子“电子”在数量上的改变。

4、集电极电流Ic的形成

发射结加上正偏电压导通后,在外加电压的作用下,发射区的多数载流子——电子就会很容易地被大量发射进入基区。

这些载流子一旦进入基区,它们在基区(P区)的性质仍然属于少数载流子的性质。如前所述,少数载流子很容易反向穿过处于反偏状态的PN结,所以,这些载流子——电子就会很容易向上穿过处于反偏状态的集电结到达集电区形成集电极电流Ic。

由此可见,集电极电流的形成并不是一定要靠集电极的高电位。集电极电流的大小更主要的要取决于发射区载流子对基区的发射与注入,取决于这种发射与注入的程度。这种载流子的发射注入程度与集电极电位的高低没有什么关系。

这正好能自然地说明,为什么三极管在放大状态下,集电极电流Ic与集电极电位Vc的大小无关的原因。放大状态下Ic并不受控于Vc,Vc的作用主要是维持集电结的反偏状态,以此来满足三极管放大态下所需要外部电路条件。

对于Ic还可以做如下结论:Ic的本质是“少子”电流,是通过电子注入而实现的人为可控的集电结“漏”电流,因此它就可以很容易地反向通过集电结。

5、Ic与Ib的关系

接着上面的讨论,集电极电流Ic与集电极电位Vc的大小无关,主要取决于发射区载流子对基区的发射注入程度。

通过上面的讨论,现在已经明白,三极管在电流放大状态下,内部的主要电流就是由载流子电子由发射区经基区再到集电区贯穿三极管所形成。也就是贯穿三极管的电流Ic主要是电子流。

这种贯穿的电子流与历史上的电子三极管非常类似。下图就是电子三极管的原理示意图。电子三极管的电流放大原理因为其结构的直观形象,可以很自然得到解释。

很容易理解,电子三极管Ib与Ic之间的固定比例关系,主要取决于电子管栅极(基极)的构造。

当外部电路条件满足时,电子三极管工作在放大状态。在放大状态下,穿过管子的电流主要是由发射极经栅极再到集电极的电子流。电子流在穿越栅极时,很显然栅极会对其进行截流,截流时就存在着一个截流比问题

截流比的大小,则主要与栅极的疏密度有关,如果栅极做的密,它的等效截流面积就大,截流比例自然就大,拦截下来的电子流就多。反之截流比小,拦截下来的电子流就少。

栅极拦截下来的电子流其实就是电流Ib,其余的穿过栅极到达集电极的电子流就是Ic。从图中可以看出,只要栅极的结构尺寸确定,那么截流比例就确定,也就是Ic与Ib的比值确定。

所以,只要管子的内部结构确定,这个比值就固定不变。由此可知,电流放大倍数的β值主要与栅极的疏密度有关。栅极越密则截流比例越大,相应的β值越低,栅极越疏则截流比例越小,相应的β值越高。

其实晶体三极管的电流放大关系与电子三极管类似。

晶体三极管的基极就相当于电子三极管的栅极,基区就相当于栅网,只不过晶体管的这个栅网是动态的是不可见的。放大状态下,贯穿整个管子的电子流在通过基区时,基区与电子管的栅网作用相类似,会对电子流进行截流(电子穿过基区时会与基区空穴复合消失)。

如果基区做得薄,掺杂度低,基区的空穴数就会少,那么空穴对电子的截流量就小,这就相当于电子管的栅网比较疏一样,反之截流量就会大。

很明显只要晶体管三极管的内部结构确定,这个截流比也就确定。所以,为了获得较大的电流放大倍数,使β值足够高,在制作三极管时往往要把基区做得很薄,而且其掺杂度也要控制得很低。

与电子管不同的是,晶体管的截流主要是靠分布在基区的带正电的“空穴”对贯穿的电子流中带负电的“电子”中和来实现。所以,截流的效果主要取决于基区空穴的数量。

而且,这个过程是个动态过程,“空穴”不断地与“电子”中和,同时“空穴”又不断地会在外部电源作用下得到补充。在这个动态过程中,空穴的等效总数量是不变的。基区空穴的总数量主要取决于掺“杂”度以及基区的厚薄,只要晶体管结构确定,基区空穴的总定额就确定,其相应的动态总量就确定。

这样,截流比就确定,晶体管的电流放大倍数的值就是定值。这就是为什么放大状态下,三极管的电流Ic与Ib之间会有一个固定的比例关系的原因。

6、对于截止状态的解释

比例关系说明,放大状态下电流Ic按一个固定的比例受控于电流Ib,这个固定的控制比例主要取决于晶体管的内部结构。

对于Ib等于0的截止状态,问题更为简单。当Ib等于0时,说明外部电压Ube太小,没有达到发射结的门电压值,发射区没有载流子“电子”向基区的发射注入,所以,此时既不会有电流Ib,也更不可能有电流Ic。

另外,从纯数学的电流放大公式更容易推出结论,Ic=βIb,Ib为0,很显然Ic也为0。

#新讲法需要注意的问题

以上,我们用了一种新的切入角度,对三极管的原理在讲解方法上进行了探讨。特别是对晶体三极管放大状态下,集电结为什么会反向导电形成集电极电流做了重点讨论,同时,对三极管的电流放大倍数为什么是定值也做了深入分析。

这种讲解方法的关键,在于强调二极管与三极管在原理上的联系。

其实,从二极管PN的反向截止特性曲线上很容易看出,只要将这个特性曲线转过180度,如图所示,它的情形与三极管的输出特性非常相似。

这说明了二极管与三极管在原理上存在着很必然的联系。所以,在讲解方法上选择这样的切入点,从PN结的反偏状态入手讲三极管,就显得非常合适。而且,这样的讲解会使问题变得浅显易懂生动形象,前后内容之间自然和谐顺理成章。

这种讲法的不足点在于,从PN结的漏电流入手讲起,容易造成本征漏电流与放大电流在概念上的混淆。

本征载流子对电流放大没有贡献,本征载流子的电流对晶体管的特性影响往往是负面的,是需要克服的。晶体管电流放大作用主要靠掺杂载流子来实现。要注意在概念上进行区别。

另外,还要注意说明,从本质上晶体内部有关载流子的问题其实并不简单,它涉及到晶体的能级分析能带结构,以及载流子移动的势垒分析等。所以,并不是随便找一种或两种具有载流子的导体或半导体就可以制成PN结,就可以制成晶体管,晶体管实际的制造工艺也并不是如此简单。

这样的讲解方法主要是在不违反物理原则的前提下,试图把问题尽量地简化,尽量做到浅显易懂,以便于理解与接受。这才是这种讲解方法的主要意义所在。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分享自微信公众号。
原始发表:2022-12-06,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分享自 AI电堂 微信公众号,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  ,欢迎热爱写作的你一起参与!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暂无评论
推荐阅读
编辑精选文章
换一批
对于三极管饱和状态的一些浅见——与网友的讨论贴
郑老师:这篇大作把三极管的放大和截止两个状态阐述其机理挺明白了。那么还有第三个状态,饱和状态是怎么一个情况?
全栈程序员站长
2022/09/30
5800
三极管原理
半导体三极管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它有两种类型:NPN型和PNP型。包含三层半导体:基区(相连电极称为基极,用B或b表示); 发射区(相连电极称为发射极,用E或e表示);集电区(相连电极称为集电极,用C或c表示)。 E-B间的PN结称为发射结, C-B间的PN结称为集电结。
全栈程序员站长
2022/07/22
1.1K0
三极管原理
npn饱和截止放大怎么判断_二极管饱和状态
以NPN为例,晶体三极管的结构,这是很多人不想看的,但是确实是非常重要的!不看结构是理解不了工作原理的! (这样记忆:N是negative,负,代表多子为电子;P是positive,正,代表多子为空穴)
全栈程序员站长
2022/09/30
1.1K0
npn饱和截止放大怎么判断_二极管饱和状态
三极管开关电路_利用三极管设计开关电路[通俗易懂]
很多工程师在上学时被老师讲的三极管的各种电路接法,和小信号模型分析给绕晕了。而且大学的课本大多数都是在讲三极管的放大特性。其实在实际的电路设计中,三极管的很多应用场景只是利用三级管的开关特性,我们往往是运用三极管来实现开关电路,做一些电平转换的功能。
全栈程序员站长
2022/11/08
1.7K0
三极管开关电路_利用三极管设计开关电路[通俗易懂]
一文搞懂闩锁效应(Latch up)
N区的电子(多数载流子)通过扩散运动,向P区注入;反之,P区的空穴(多数载流子)向N区注入;
蓝色的天空
2023/11/22
9K1
一文搞懂闩锁效应(Latch up)
CMOS与TTL(上):PN结、MOS管、三极管
如果只看一个芯片的外观,是无法区分TTL和CMOS的。因为它们是按照芯片的制作工艺来分类的。 CMOS内部集成的是MOS管,而TTL内部集成的是三极管。
WuShF
2023/04/12
1.9K0
CMOS与TTL(上):PN结、MOS管、三极管
电容,电阻,二极管,三极管
滤波(Wave filtering)是将信号中特定波段频率滤除的操作,是抑制和防止干扰的一项重要措施,滤波分为经典滤波和现代滤波。
zhangjiqun
2024/12/17
1120
电容,电阻,二极管,三极管
三极管开关电路[通俗易懂]
三极管不仅可以对模拟信号放大,也可作为控制开关使用,作为开关使用的三极管处于截止与饱和状态,其基本电路如下图所示:
全栈程序员站长
2022/11/08
5.1K0
三极管开关电路[通俗易懂]
三极管究竟放大的是哪种信号?
三极管放大的核心在于用小电流控制大电流,这种能力通过电路设计可以转换为电压放大或功率放大。
不脱发的程序猿
2025/04/30
950
三极管究竟放大的是哪种信号?
模电知识点汇总
根据北航921大纲整理的一些模电知识点: ##一:半导体基础 ###1.定义 本征半导体是完全纯净的,没有杂质的半导体。本征半导体有两种载流子,即电子和空穴。但是本征半导体的导电能力较弱并且容易受到温度的影响。在本征半导体中插入高价元素,形成n型半导体。他的多数载流子为电子,少子为空穴。 ###2.PN结 将p型半导体与n型半导体制作在同一片硅片上,它们的交界处形成PN结。多子由于浓度差进行扩散运动,产生内建电场;少子由于受到电场力进行漂移运动。Pn结正向偏置时,内建电场被电源削弱,扩散运动加剧。 ###3.半导体二极管 将PN结用外壳封装,并加入引线,就构成了半导体二极管。 基本原件参数有:最大整流电流,最高反向工作电压,反向电流,最高工作频率等。 ###4.Bjt的工作原理及特性 在同一硅片上,利用制造工艺形成三个掺杂区域,构成两个PN结,就构成了双极型晶体管(bjt)。它是放大电路的核心组成部分,将输入的微小变化不失真的放大。晶体管正常放大的前提是发射极正向偏置,集电极反向偏置。其工作原理简述如下:发射结杂志浓度高,正向偏置,扩散运动形成了ie,扩散到基区(很薄且杂质浓度低,)的自由电子与空穴复合,形成了ib,漂移运动(极电结面积较大)形成ic。 输入特性曲线衡量基极电流和输入电压的关系(Uce恒定),输出特性曲线衡量ic与uce间的关系(Ib恒定)。
全栈程序员站长
2022/08/31
7840
模电知识点汇总
TTL门电路工作原理_TTL门电路和CMOS有什么特点
CMOS门电路(Complementary Metal-Oxide-Semiconductor)是指利用P沟道MOS管、N沟道MOS管的互补特性设计的门电路。
全栈程序员站长
2022/11/17
1.4K0
TTL门电路工作原理_TTL门电路和CMOS有什么特点
【电子实验2】简单电子门铃
🚩write in front🚩 🔎大家好,我是謓泽,希望你看完之后,能对你有所帮助,不足请指正!共同学习交流🔎 🏅2021年度博客之星物联网与嵌入式开发TOP5~2021博客之星Top100~阿里云专家 ^ 星级博主~掘金⇿InfoQ创作者~周榜77»总榜1766🏅 🆔本文由 謓泽 原创 CSDN首发 🙉 如需转载还请通知⚠ 📝个人主页-謓泽的博客_CSDN博客💬 🎁欢迎各位→点赞👍 + 收藏⭐️ + 留言📝​ 📣系列专栏-电子实验_謓泽的博客-CSDN博客🎓 ✉️我们并非登上我们所选择
謓泽
2022/12/12
6710
【电子实验2】简单电子门铃
二极管工作状态的判断_有两个二极管的工作状态怎么判断
在网上苦苦寻觅,找到eet论坛中的一个问答回复,算是勉强可以回答我这个疑问吧,如下:
全栈程序员站长
2022/09/30
5200
真正的学懂三极管入门篇(经典)「建议收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全栈程序员站长
2022/06/28
1.1K0
真正的学懂三极管入门篇(经典)「建议收藏」
ESD耐压测试时,是否可能引发latch up现象?
这里先明白什么是latchup现象,在阐述闩锁效应之前,我们先看一下latch up概念。
斑图_Cyrus
2024/06/25
4540
ESD耐压测试时,是否可能引发latch up现象?
3极管原理图_二极管图解
二战时,军事上急切需要一种稳定可靠、快速灵敏的电信号放大元件,研究成果在二战结束后获得。
全栈程序员站长
2022/11/10
5240
3极管原理图_二极管图解
常用电子元器件基本知识整理
它是导体的一种基本性质,与温度、材质、尺寸、横截面积相关。。电阻的主要物理特征是把电能变为热能,也可说它是一个耗能元件,电流经过它就产生内能,所以注意在选用电阻的时候要算一下电路的流过的电流,并选用合适功率的电阻,防止电阻由于过度发热产生不必要的麻烦。
电子交流圈
2022/03/21
6370
半导体&二极管
Hello🥂謓泽👋多多指教😛 HY点赞👍收藏⭐️留言📝​ 📋目录示例栏✔ ㈠半导体的概念 ㈡本征半导体 2.1 示意图 2.2 本征半导体两种载流子 2.3 载流子的浓度  ㈣杂质半导体 ㈤N型半导体 ㈥P型半导体  ㈦二极管  7.1 伏案特性 7.2 漏电流 ㈧拓展知识点  ㈨🔚 ㈠半导体的概念 半导体的导电能力是介于 导体 和 绝缘体 之间! Ⅰ: 导体也就是可以传导电流的物质叫做导体(自身的电阻率较小) Ⅱ: 不容易导电的物体被称之为绝缘体(
謓泽
2022/12/12
4450
半导体&二极管
模电总结(一)「建议收藏」
吐槽:我十一月份痛苦地开始了期末复习之后,我想到我好像都是期末速成的,而速成容易忘…….模电作为专业基础课,忘了的话以后就没公司要我了,考研也等同于重开………心之惶恐,故打算寒假伊始,趁吾未忘完期末知识,于是作文以备。
全栈程序员站长
2022/08/31
7100
模电总结(一)「建议收藏」
可控硅工作原理及参数详解图_晶闸管和可控硅有什么区别
转自:https://www.cnblogs.com/sunshine-jackie/p/8137469.html
全栈程序员站长
2022/11/01
3.6K0
推荐阅读
相关推荐
对于三极管饱和状态的一些浅见——与网友的讨论贴
更多 >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
本文部分代码块支持一键运行,欢迎体验
本文部分代码块支持一键运行,欢迎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