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MathJax]/jax/output/CommonHTML/config.js
前往小程序,Get更优阅读体验!
立即前往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MCP广场
社区首页 >专栏 >硅光芯片与InP光芯片比较

硅光芯片与InP光芯片比较

作者头像
光学小豆芽
发布于 2020-08-13 15:56:06
发布于 2020-08-13 15:56:06
7.1K0
举报
文章被收录于专栏:硅光技术分享硅光技术分享

接着前两篇笔记光芯片的材料体系比较基于InP的光芯片简介 ,这一篇主要从性能和成本比较下硅光芯片与InP光芯片,究竟孰优孰劣。

我们先来看一下国际上几个主要fab厂所加工出的光芯片性能,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

1)两种材料体系的波导传输损耗相差不大,都在2-3dB/cm

2)硅光芯片的调制器性能和InP体系的调制器性能相当,LETI平台的调制器带宽较大

3)硅光芯片的Ge探测器带宽大于InP探测器,但响应率小于InP探测器,两种体系各有利弊

4)InP体系最大的优势是可以片上集成激光器,虽然硅光芯片目前也可以混合集成III-V族的激光器,但技术还不够成熟

以上是fab厂提供的数据,而最新的研究数据往往比这些值高出不少。例如,通过一些结构的设计,硅光调制器速率可以达到50G以上,Ge探测器的响应率可以达到1A/W,这里就不要一一列举了。总体说来,硅光芯片和InP光芯片各方面的性能相差不大,唯一的区别是InP可以单片集成激光器,而硅光芯片需要混合集成InP材料作为激光器。

我们经常听到硅光的优势之一是“成本低、与CMOS工艺兼容”。

先来看下成本的问题,InP晶圆的价格相比SOI晶片的价格高出不少(没有搜到具体数据)。InP晶圆的尺寸一般为2-3寸,而硅光可以使用8寸和12寸的SOI晶圆,成本可以大大降低。但是参考文献2中的数据,现阶段两者MPW流片的费用相当,硅光流片费用反而略高一些。

硅光的成本优势只有在产量非常大的情况下,才可以体现出来。那哪些领域需要大量的光芯片呢?很自然地会想到数据中心。得益于数据中心的发展,光收发器的需求逐年递增。如此大的需求量,对成本的要求自然摆在了首位。因此,基于硅光芯片的光收发器受到青睐。硅光的机遇在200G或者更高?是否还存在其他应用领域,对成本的要求也比较高?基于光芯片的传感器?

虽然硅光芯片材料本身价格低,但是封装以及良率等因素,都会导致产品的成本上升,并不能简单笼统地说硅光价格便宜,有优势。能否在价格上能竞争得过InP芯片,还需要综合考量。

关于CMOS工艺兼容,需要补充说明的是传统的CMOS工艺线并不能直接生产硅光芯片,而是需要做一些改动。

从长远角度看,硅光集成是必然趋势。记得有这么句话 “If it can be made by silicon, it must be made by silicon”。姑且把这当成一种信念,与大家共勉。但是现阶段硅光相对于InP的优势并不明显,硅光芯片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混合集成InP激光器是最为可行的解决硅光激光器问题的方案。借用文献1中的一副图,说明硅光芯片与InP光芯片两者间的关系,二者将共赴康庄大道。

文章中如果有任何错误和不严谨之处,还望不吝之处!

参考文献:

1. M. Smit, et.al., An introduction to InP-based generic integration technolog,

Semicond. Sci. Technol. 29, 083001(2014)

2. https://7pennies.com/downloads/FAB_overview_Amit_Khanna.pdf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分享自微信公众号。
原始发表:2017-07-25,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分享自 光学小豆芽 微信公众号,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  ,欢迎热爱写作的你一起参与!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暂无评论
推荐阅读
编辑精选文章
换一批
下一代硅光路线图
几位硅光大佬最近合作撰写了一篇文章,贴在了arXiv上。文章整理总结了当前硅光技术的技术难点与发展趋势,并展望了下一代硅光技术,高屋建瓴,非常值得一读, 原文链接https://arxiv.org/abs/2305.15820。站在大佬们的肩膀上,小豆芽这里整理下相关论点以及自己的一些思考,供大家参考。
光学小豆芽
2023/09/02
2.7K0
下一代硅光路线图
硅光芯片的光源
这一篇笔记聊一聊硅光芯片的光源问题。公众号里写了很多硅光相关的专题,但是一直没有提及光源问题。在硅光芯片上可以单片集成调制器、探测器等,并且性能优良,但是不能发光是硅材料的短板,没有较好的解决方案。由于硅材料是间接带隙半导体,它的发光效率非常低,天生的缺陷。下图是Si和InP的能带图比较,
光学小豆芽
2020/08/13
3.7K0
OFC 2025预热(二):短距光互连的明星初创公司们
今天来看看OFC 2025上那些明星初创公司都介绍了哪些有意思的进展。主要介绍的公司之前都有陆续写过,包括Ayar labs,、Lightmatter、Celestial AI、OpenLight、Xscape、Lucidean等。Lightmatter和Celestial AI的验证结果展示感觉是脚步最快、最惊艳的(也体现到他们的融资上),Ayar Labs在瞄准大规模制造优化耦合封装方案,而Xscape、Lucidean公司也有了不俗的进展,Nubis展示了新的应用场景,奇点光子开始露面,Openlight平台在持续演进,昨天Tower新闻稿提到的400G/lane技术看会不会在会场有介绍。
光芯
2025/04/08
1670
OFC 2025预热(二):短距光互连的明星初创公司们
OFC 2021: GlobalFoundries的硅光工艺进展
去年OFC 2020, GlobalFoundries报道了其45nm工艺节点的硅光平台45CLO。今年OFC, GF又带来了很多新的进展,小豆芽这里简单整理一下。
光学小豆芽
2021/08/26
2.7K0
光芯片的材料体系比较
我们在阅读各类光芯片的相关文章时,每个实验室都有自己的绝活,可以用自己所擅长的微加工手段制成光芯片,完成特定的功能。这篇笔记主要总结与比较下不同材料体系的优劣。
光学小豆芽
2020/08/13
4.2K1
OFC2022: Intel的硅光版图
今年的OFC会议上,Intel有多个报告,报道了其在硅光领域的核心器件进展以及未来的布局,小豆芽这里简单整理下,供大家参考。
光学小豆芽
2022/03/29
4.7K1
OFC2022: Intel的硅光版图
Intel的硅光子技术
上一篇笔记主要介绍了IBM的硅光封装方案 IBM的硅光封装方案。作为半导体行业的执牛首者,Intel经过十多年(2004年起)的硅光技术积累,已经在2016年发布了其硅光的产品,包括PSM4和CWDM4两种。这篇笔记主要整理下Intel公司的硅光子相关技术方案。
光学小豆芽
2020/08/13
4.4K0
接着聊聊光芯片公司
昨天写了一点关于光芯片公司的信息,由于一些原因删除了,刚好今天有朋友问,就重新整理一下我的一些见解。
用户2760455
2022/06/08
2K0
接着聊聊光芯片公司
氮化硅SiN集成光波导平台(二):SiN-based 平台
上一篇讲了SiN-on-SOI平台,SiN作为硅光平台的补充材料,有效解决了Si波导的短板。这一篇介绍一下另外一条路线,即SiN波导为基础,与硅光平台解耦的SiN-based平台。SiN-based平台其实目前没有大规模量产应用,但学术界和工业界都在大力推进它的产业化。
光芯
2025/04/08
1140
氮化硅SiN集成光波导平台(二):SiN-based 平台
三星的硅光技术进展
前段时间Intel发布了其多波长激光器阵列的最新进展,其他几个大的代工厂都已经相继在硅光领域布局,包括台积电、GlobalFoundries、ST等。而作为全球前二的晶圆代工厂,三星似乎一直在硅光领域投入不多,并没有太多的曝光度。刚好小豆芽看到一篇行业新闻https://picmagazine.net/article/115025/Samsung_progresses_in_developing_PICs_for_LiDAR,介绍了三星在硅光LiDAR方向的努力。
光学小豆芽
2022/12/02
1.4K0
三星的硅光技术进展
Mellanox公司的硅光子技术
前段时间,Mellanox公司宣布关闭1550nm的硅光部门,引起了大家广泛的关注。笔者收集了一些Mellanox硅光子相关的资料与文章,在这里整理总结一下。
光学小豆芽
2020/08/13
2.5K0
硅光工艺平台比较(更新)
北京的中科院微电子所和合肥的38所都可以对外进行硅光的MPW服务,上海微系统所也在搭建一个8寸的硅光工艺线。中芯国际也在进行硅光平台的建设。
光学小豆芽
2020/08/13
5.2K1
IEDM 2024:台积电的硅光(高性能工艺平台、CPO、光计算) 进展(一)
台积电在IEDM 2024会议上有好多论文,其中硅光的也有好几篇,看了之后还是很震撼的。
光芯
2025/04/08
1740
IEDM 2024:台积电的硅光(高性能工艺平台、CPO、光计算) 进展(一)
III-V与硅的异质集成
由于Si是间接带隙材料,发光效率低,因此硅光芯片的光源问题(硅光芯片的光源)成为了一个难点。这其中,III-V材料与Si的混合集成是一个重要的技术路线。III-V材料是直接带隙材料,利用它来产生激光,就可以解决硅光芯片的光源难题。
光学小豆芽
2020/08/13
3K0
Intel实现3D混合集成的微环光发射器
这篇笔记主要介绍下Intel在微环光发射器的最新进展,系统中集成了激光器、微环调制器以及基于28nm工艺的driver,实现了112Gb/s的PAM4信号调制,能耗为7.4pJ/bit。
光学小豆芽
2020/10/10
2K0
Intel实现3D混合集成的微环光发射器
OFC 2025:薄膜铌酸锂的产业化讨论
该论坛围绕薄膜铌酸锂(TFLN)技术在光通信领域的应用与发展展开,来自Ciena、新易盛、富士通、光库、AFR的代表分别从客户需求、技术研发、产品商业化等角度进行阐述,并在最后进行了问答环节,探讨了TFLN技术的现状、挑战与未来前景。
光芯
2025/04/11
1360
OFC 2025:薄膜铌酸锂的产业化讨论
GlobalFoundry的300mm硅光子工艺平台
这篇笔记主要参考GlobalFoudry(以下简称GF)最近发表的文章"300mm Monolithic Silicon Photonics Foundry Technology"(https://ieeexplore.ieee.org/document/8678809) ,介绍下GF的硅光子工艺平台。
光学小豆芽
2020/08/13
2.3K0
惠普实验室的DWDM硅光平台
惠普实验室(Hewlett Packard Labs, 以下简称HPL)的硅光平台,主要特色是异质集成了InAs/GaAs材料,既实现了片上的量子点频率梳激光器,也实现了MOSCAP型调制器,其主要工艺步骤如下图所示,
光学小豆芽
2022/12/02
1.3K0
惠普实验室的DWDM硅光平台
日本光电领域项目介绍:基于异质集成技术的高性能分布式算力网络
日本光电子技术研究联盟(PETRA)在2021-2026年开展名为“基于异质集成技术的高效率、高速率分布式全力网络”的研究项目,项目负责人是东京工业大学的西山伸彦教授。PETRA的会员包括了NTT、住友、三菱、古河、富士通、AIO Core、NEC等单位。文末有项目介绍视频,讲解的还挺生动的。
光芯
2025/04/08
1170
日本光电领域项目介绍:基于异质集成技术的高性能分布式算力网络
Intel演示400G硅光模块
Intel最近在其Interconnect Day 2019演示了其基于硅光的400G光模块。国外媒体已经做了详细的报道, 原文链接为https://www.servethehome.com/intel-silicon-photonics-update-at-interconnect-day-2019/),小豆芽这里再整理下相关信息,以供大家参考。
光学小豆芽
2020/08/13
3.2K1
相关推荐
下一代硅光路线图
更多 >
领券
💥开发者 MCP广场重磅上线!
精选全网热门MCP server,让你的AI更好用 🚀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