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MathJax]/jax/output/CommonHTML/config.js
前往小程序,Get更优阅读体验!
立即前往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MCP广场
社区首页 >专栏 >海光信息将于科创板上市:估值900亿,争夺“国产CPU第一股”

海光信息将于科创板上市:估值900亿,争夺“国产CPU第一股”

作者头像
数据猿
发布于 2022-09-04 01:25:57
发布于 2022-09-04 01:25:57
9220
举报
文章被收录于专栏:数据猿数据猿

估值将超99%科创板公司,海光凭什么?

2021年11月8日,海光信息与中信证券签署IPO辅导协议,拟在科创板上市。截至2022年3月1日,海光信息科创板IPO处于已问询状态。

按照海光信息披露数据,本次IPO拟公开发行不低于10%的股权,募集资金91.48亿元。以此计算,一旦成功上市并募集资金,海光信息估值将可能达到914.8亿元。

而截至2022年6月13日,A股300多家科创板企业中仅4家企业市值超过900亿元,意味着海光上市的市值将直接秒杀近99%的科创板企业,而在海光之前一个星期递交IPO材料的龙芯,估值不到海光的一半,海光的“高身价”也引发不少关注。

从海光招股书中披露的数据来看,2019至2021年,公司分别实现营业收入3.79亿元、10.22亿元和23.10亿元,2020年和2021年增长率分别达到169.53%、126.09%,增长虽有放缓,但仍实现了一年翻倍的高增长。净利润方面也取得了突破,净利润逐年上涨,在2021年成功实现转亏为盈。

海光营业收入与归母净利润,资料来源:招股说明书、数据猿整理

对于海光交出的看似优秀的成绩单,国际金融报看到了风险,认为海光信息存在“高溢价”卖产品给关联方等情况,以2019年为例,海光信息的产品有近九成销售至关联方,对收入是否可持续性存在担忧。

而东方证券的研究报告则表示,海光信息作为国产x86生态的代表企业,旗下CPU的第一代、第二代产品已经成功量产并实现商业化推广、第三代产品预计在2022年内实现量产、第四代也在研发推进过程中。此外,在东数西算工程的背景下,国产x86生态也有望作为重要的技术支撑直接参与,从而获得更广阔的机遇。因此看好海光信息上市后的发展。

招股说明书显示,公司正在销售的产品为海光7000、海光5000、海光3000系列CPU产品和海光8000系列DCU产品。三个系列的CPU产品覆盖不同层次、场景的服务器,其中,7000系列产品主要应用于高端服务器,5000系列CPU产品主要应用于中低端服务器,3000系列CPU产品主要应用于工作站和边缘计算服务器。

海光产品体系,资料来源:招股说明书

据招股书显示,公司销售CPU产品以7000系列产品为主,占销售收入比重分别为85.70%、76.91%和65.01%,占比呈现逐年下降趋势;5000系列CPU产品占销售收入比重相对稳定,因市场需求增加,2020年销售占比增长迅速,2021年趋于平稳;3000系列CPU产品销售收入占比相对稳定,2021年,随着国内需求环境变化,市场对国产工作站CPU需求大幅度增长,2021年销售收入占比较2020年度提升5.91个百分点。

此外,2021年CPU产品销售占主营业务收入百分百的局面被打破,上半年公司8000系列产品实现小规模量产,下半年8000系列产品实现一定规模的销售收入,总体占比达到当年的10.34%。

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分产品情况,资料来源:招股说明书

值得注意的是,CPU系列产品的销售价格在2021年均出现下滑,对此,海光表示,7000系列产品上市初期定价较高,产品上市后随着市场变化单价逐步下降,5000系列、3000系列产品整体变动趋势与7000系列产品相似,同时公司对库存的5100系列产品和3100系列产品进行降价清理销售,拉低了当期销售平均单价。

毛利率方面,海光信息2019至2021年综合毛利率分别为37.31%、50.50%、55.95%,逐年稳步上涨。其中2019年、2020年低于行业平均水平,2021年与行业可获取数据的平均水平基本持平。

海光毛利率情况,资料来源:招股说明书

据招股书描述,海光信息专注于芯片研发、设计和销售,不直接从事芯片的生产和加工,因此公司主要采购内容为原材料、无形资产、固定资产、外协加工费、工艺及技术服务费、软硬件租赁费等。

随着2020年全球芯片行业供应链紧张,晶圆和基板等原材料的价格有所上涨,同时下游市场需求旺盛,海光CPU系列产品在手订单增多,销量逐年增长,因此海光相应扩大了产量、增加了备货。如此一来,公司原材料和外协加工费的采购金额和占比迅速升高,其中原材料从2019年9136.44万元猛增至2021年的11.19亿元,占比从10.38%升至52.78%,外协加工费从2019年6941.57万元提升至2021年的5.11亿元,占比从7.89%升至24.13%。

海光原材料和外协加工费采购金额,资料来源:招股说明书、数据猿整理

作为海光信息主要产品的CPU系列,近年来营业收入和毛利率稳定增长,而净利润并不理想的原因被归于研发资金投入较大和高额的员工股权激励。

海光信息表示,因公司尚处于初创期至快速发展期,为保持技术领先性,公司一直保持着高强度的研发投入,研发支出资本化比例分别为79.71%、51.18%和53.02%,研发支出资本化占比较高,形成的自研无形资产金额较大,从而促进产品的迭代更新和长远发展。

而股权激励计划的发布有利于绑定核心骨干,同时也彰显公司发展信心,海光在报告期内分别确认了股份支付费用2,457.15万元、11,114.73万元和17,716.68万元,向677名激励对象授予限制性股票,其中主要是管理人员和核心技术人员。

海光股权激励的情况,资料来源:招股说明书

除了注重研发和人才,海光信息的企业基因也决定了其在关键技术领域具备相对的领先优势。

CPU技术领先,未来拟加大高端处理器研发投入

海光信息于2014年成立,根据招股书,中科曙光为公司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为32.10%。目前,国外主流的CPU厂商主要有Intel、AMD;主流的国产CPU厂商主要有海光、龙芯、兆芯、飞腾、海思、申威六家领军企业。

国内外主流CPU厂商典型产品参数对比,资料来源:海光招股书、CPU厂商的官方网站

而一只脚已经迈入IPO的两家企业海光信息和龙芯中科,同属于“中科院系”。它们之间的毛利率差距较小,2020年龙芯中科为48.73%,海光信息为50.50%。近期发布的《中国半导体企业100强(2021)》排行榜中,海光位列第52位,龙芯中科紧随其后,位于第53位,两者实力不相上下。

但按照指令集授权的角度看,海光和龙芯分属不同的类别:

国产CPU厂商概览,资料来源:兴业证券经济与金融研究院整理

龙芯和海光,正好也代表了国产CPU的两条发展路径:自产与引进。龙芯是在“十五”、“十一五”两个五年计划期间,为了对抗英特尔的x86架构,将MIPS等被击败的原始架构收为己有,从最基础的指令集出发,建构出自主的CPU产品。

而海光走的是引进的路线,与当时为了与英特尔竞争的AMD合作,获得了对英特尔X86的交叉专利授权,通过模仿、吸收,自研出了Zen架构。

发展到现在,海光因为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技术方面具备一定领先性。海光CPU由于兼容x86指令集,处理器性能参数与国际同类型主流处理器产品相当,支持国内外主流操作系统、数据库虚拟化平台或云计算平台,能够有效兼容目前存在的数百万款基于x86指令集的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具有优异的生态系统优势。

此外,海光也是少数几家同时具备高端通用处理器(CPU)和协处理器(DCU)研发能力的集成电路设计企业。

海光研发出的第一代DCU产品的性能已经达到了国际同类主流高端处理器的水平,目前已经实现商业化应用,主要面向大数据处理、商业计算等计算密集型应用领域,以及人工智能、泛人工智能类运算加速领域。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海光拥有已授权专利179项(其中发明专利136项)、154项软件著作权和81项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权等知识产权。

根据招股书,本次IPO拟募集资金将全部用于“新一代海光通用处理器研发”“新一代海光协处理器研发”“先进处理器技术研发中心建设”及“科技与发展储备资金”。海光将进一步加大对高端处理器的研发投入,从而提升处理器产品的性能和安全性,巩固公司在高端芯片行业的市场地位和影响力。

国产CPU的投入大、风险高、周期长,之前不太容易做商业变现,上市表明国内CPU在多年积淀之后,迎来了资本市场的关注和认可,也是国内要自主发展关键技术和产品的趋势所致。

经过20多年的发展,国内CPU业从刚开始只是国家立项支持、少数几个高校和研究所承研的状况,发展到目前众多资本参与、诸多企业竞争的良好局面,国内CPU行业已进入蓬勃发展期。特别是海光和龙芯即将上市,标志着国产CPU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大国重器”赛道下,国产CPU的机遇与风险

近年来,国家相继推出了一系列鼓励集成电路行业发展的扶持政策,下游产业新兴科技产业的迅速发展迎来了集成电路产业的巨大机遇,国产CPU具有极大的上升空间。

2020年,国务院发布《新时期促进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为推动我国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明确了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是信息产业的核心,从财税、投融资、研究开发、进出口、人才等全方位支持集成电路产业发展。

2022年,《“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顶层设计出台,首次将数字经济地位提升至国家战略层面,紧随其来的重要文章《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进一步强调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而中国作为最大的CPU消费市场,下游需求旺盛。一方面,中国计算机用户基数十分庞大,迭代更新创造较大的CPU需求。另一方面,CPU市场将继续在云计算与企业数字化转型中受益。

集成电路产业包含设计、制造、封测三个环节。2020年,我国集成电路设计产业销售收入3,778.4亿元,同比增长23.3%,所占比重从2013年的32.2%增加到42.7%。

2013-2020年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细分领域销售规模及预测(亿元),资料来源: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前瞻产业研究院

不过,国产CPU也面临着一些风险,除了受疫情影响,中美贸易摩擦带来的不确定性也在较大程度上影响着芯片行业的发展,美国对中国芯片技术的限制不断升级,更多中国企业上了美商务部的“实体清单”。2019年6月,当海光被列入美国实体清单,供应商AMD表示最新架构不再对海光授权。

海光表示,若中美贸易及相关领域摩擦加剧,可能会进一步影响晶圆制造厂、EDA厂商、IP厂商对其的产品生产或服务支持,对未来新产品研发进度、产品工艺更新、供应链保障等造成较大不利影响。

此外,总体上国内厂商的市场份额与国际龙头企业相比差距较大,在通用处理器和协处理器领域,英特尔、AMD的产品在全球市场中占据绝对优势地位,尽管国内CPU厂商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真正要追上国外巨头的步伐,仍需付出很大的努力。

可以说目前国产芯片的现状是:自研是主旋律,突围是进行时。

而站在行业用户的角度,则更看重国产CPU能否保证自身的应用性能水平不降低、甚至有提升,以及迁移适配过程的复杂度和成本。

从生态来说,对于海光来说,因大量软件应用都基于x86完成开发,天然拥有生态兼容的优势;飞腾基于的Arm架构尽管在移动嵌入式领域风生水起,但在CPU的主战场PC、服务器等领域的生态培育还需时日;而龙芯中科在着力兼容x86和Arm生态之后,将向自主编程框架进军。

国产CPU可行的道路是如果在行业应用这一市场与国际主流生态兼容且不受限制,又能通过自主设计保障安全,就能兼顾安全与生态,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政策扶持和需求扩张的双促进下,注定可以在CPU领域培养出大型公司,但不能止步于此,下一步仍要继续发展自主可控的高安全性架构,为技术自主、自立、自强赢得更多话语权。

普华对国内CPU行业的发展持乐观态度,认为国内CPU知识储备趋于完善,国内也沉淀了一批技术人才,CPU产业进入后摩尔定律时期升级速度趋缓,国产CPU性能与国际主流水平逐步缩小,不是没有赶超的可能性。

所以,国产CPU企业上市,不应该是终点,更应该是开局。

文:灵灵 / 数据猿

参考资料:

1.海光信息招股书 2.谁主沉浮:国产CPU的三大路线之战-远川科技评论 3. “支棱起来”的国产CPU-半导体投资联盟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分享自微信公众号。
原始发表:2022-06-20,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分享自 数据猿 微信公众号,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  ,欢迎热爱写作的你一起参与!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暂无评论
推荐阅读
编辑精选文章
换一批
市值276亿!燕东微登陆科创板:募资40亿建12吋特色工艺产线!
12月16日上午,北京燕东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燕东微”)正式在科创板上市。燕东微的发行价为21.98元/股,今日开盘价为22.22元,较发行价仅上涨1%,截至收盘,股价上涨4.69%,公司市值约275.91亿元。
芯智讯
2023/02/09
4070
拟募资125亿!42个月亏损超39亿!2026年才能盈利?绍兴中芯也要来“割韭菜”了?
11月17日,绍兴中芯集成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芯集成”)更新了拟在科创板IPO的招股书。11月18日,上交所宣布科创板上市委定于11月25日审核中芯集成的首发事项。至此,中芯集成的科创板IPO之路又进了一步。
芯智讯
2022/11/22
6860
拟募资125亿!42个月亏损超39亿!2026年才能盈利?绍兴中芯也要来“割韭菜”了?
「AI语音第一股」云知声冲刺科创板,募资9.1亿,累计营收100%投入研发
11月3日,成立8年,总部位于北京的云知声正式递交了招股书,拟募资9.1亿,如果顺利上市,将成为AI语音赛道里的第一股。
量子位
2020/11/19
5510
「AI语音第一股」云知声冲刺科创板,募资9.1亿,累计营收100%投入研发
「人工智能第一股」依图科技冲刺科创板,按下国产芯片加速键
11 月 4 日晚间,上交所官网显示,依图科技有限公司(下称「依图科技」)首次公开发行存托凭证并在科创板上市申请已获受理。
机器之心
2020/11/13
5300
「人工智能第一股」依图科技冲刺科创板,按下国产芯片加速键
星宸科技5年估值暴涨300亿,这家新芯企业对资本的吸引力在哪?
2022年12月16日,深交所官网显示,星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星宸科技”)首发顺利过会,深交所创业板将迎来一位新成员。
数据猿
2023/03/03
1.1K0
星宸科技5年估值暴涨300亿,这家新芯企业对资本的吸引力在哪?
吃着“国家饭”的昆仑太科,却为何做不大?
自昆仑太科(北京)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昆仑太科”)上交所问询已过去近半年时间,终于在2022年年底迎来最新进展,因已更新提交相关财务资料,上交所恢复昆仑太科科创板IPO发行上市审核,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为其独家保荐人。
数据猿
2023/03/03
5670
吃着“国家饭”的昆仑太科,却为何做不大?
神舟软件抢登科创板,他会是站在光背后的英雄吗?
航天业便是最接近那片深蓝的行业,这也是中国一直支持的重点行业。“2021年中国全年航天发射次数达55次,位居世界第一!”。航天工程、航天机电、航天动力、航天电子、中国卫星等航天领域的公司均已经成功上市。作为航天企业理应是“风光无限”,可是北京神舟航天软件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神舟软件),却一直默默存在于航天企业的背后。
数据猿
2022/09/04
5620
神舟软件抢登科创板,他会是站在光背后的英雄吗?
三闯IPO,计划募资25亿,自立门户的杰理科技是怎么做到的?
近日,主营TWS(真正无线立体声)蓝牙耳机芯片的杰理科技在深交所创业板栏目更新了招股书材料,及第二轮问询函回复意见,而这并不是杰理科技第一次冲击上市。早在2017年3月、2018年10月,杰理科技就曾向深交所递交申报材料,但因为其规范性及信息披露方面存在问题,杰理科技甚至在接受证监会现场检查后,还被出具了警示函。
数据猿
2022/05/19
3560
三闯IPO,计划募资25亿,自立门户的杰理科技是怎么做到的?
AI第一股冲击失败!依图科技科创板IPO“弃考”
作者 | 凌敏 作为“AI 四小龙”中的首家冲击 A 股的企业,依图科技 IPO 进程受到市场关注。但在筹备近 8 个月、历经 2 次 IPO 审核中止后,依图科技的科创板上市之路最终还是以“终止”画上句号。 依图科技科创板 IPO“弃考” 7 月 2 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发布消息,因 6 月 30 日,依图科技和保荐人国泰君安分别提交撤回公司首次公开发行存托凭证并在科创板上市申请文件的申请,上交所决定终止对依图科技首次公开发行存托凭证并在科创板上市的审核。这意味着,在经历了近 8 个月的筹备后,依图科技主动
深度学习与Python
2023/04/01
1.1K0
AI第一股冲击失败!依图科技科创板IPO“弃考”
“微逆”领域又一巨头冲刺科创板:产品出货量全球第二,研发投入却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3月2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发布公告,经科创板上市委审议,昱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符合发行条件、上市条件和信息披露要求,这意味着待公司完成注册后便将正式登陆科创板。
数据猿
2022/04/06
4220
“微逆”领域又一巨头冲刺科创板:产品出货量全球第二,研发投入却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吉利汽车科创板上市申请已受理,或造就“科创板整车第一股”
昨日,上交所正式受理了吉利汽车的科创板上市申请,公司拟发行不超过17.32亿股股份,募资200亿元。
镁客网
2020/09/08
3090
科创板云计算第一股!UCloud上市即大涨116%
1月20日,UCloud在上交所敲响钟声,正式登陆科创板,股票代码为688158,发行价为33.23元,开盘大涨116%,达到72元,截止发稿,UCloud最新股价为65元,市值约为277亿元。
镁客网
2020/02/21
9810
科创板云计算第一股!UCloud上市即大涨116%
用科创板给国产中间件打上一剂兴奋剂!
一波三折后,中创软件商用中间件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创软件”)正稳步推进上市进程,目前已经通过上市委会议。
数据猿
2023/03/03
3680
用科创板给国产中间件打上一剂兴奋剂!
光学镜头“后起之秀”中润光学冲刺科创板,业务总体向好但供应链隐忧值得关注
一是一家拥有五十余年历史的综合光学元件及产品的生产商凤凰光学,意欲通过重组使主营业务变更为半导体材料的梦想没能实现。
数据猿
2022/09/04
5720
光学镜头“后起之秀”中润光学冲刺科创板,业务总体向好但供应链隐忧值得关注
寒武纪光速上市背后的估值焦虑
5亿多年前,地球迎来了一次至今依旧让生物学家困惑的寒武纪生命大爆发(Cambrian Explosion)。
刘旷
2020/06/06
4240
寒武纪光速上市背后的估值焦虑
市值73亿元!科创板「AI第一股」格灵深瞳来了
机器之心报道 编辑:shanshan 今日,格灵深瞳在科创板成功上市。 3月17日,北京格灵深瞳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格灵深瞳”)正式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股票代码688207。格灵深瞳发行价格39.49元/股,对应市值约73亿元。 格灵深瞳以“让计算机看懂世界”为愿景,自2013年成立以来,专注于计算机视觉技术和大数据分析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应用,历经核心技术形成、产品商业化探索、应用场景落地,逐步迈入行业解决方案拓展阶段。 凭借3D视觉技术等核心技术优势,格灵深瞳已在城市管理、智慧商业
机器之心
2022/03/18
2560
股价大涨44%!亿道信息“001314”情人节浪漫上市:市值超53亿元!
2023年2月14日,在“情人节”当天,股票代码为“001314”的深圳市亿道信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亿道信息”)正式在深交所主板“浪漫”上市。此次上市将进一步提高亿道信息整体研发实力,增强核心竞争力,为公司的长期健康稳定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与海外巨头的差距也将进一步缩小。
芯智讯
2023/03/24
2770
股价大涨44%!亿道信息“001314”情人节浪漫上市:市值超53亿元!
海信视像“送子高考”,信芯微能否成功冲刺科创板?
招股书显示,信芯微成立于2019年,是一家专注于显示芯片及AIoT智能控制芯片的Fabless模式芯片设计公司。同时,信芯微还是国内少数通过头部大家电厂商系统验证的变频及主控MCU供应商之一。
数据猿
2023/09/27
3070
海信视像“送子高考”,信芯微能否成功冲刺科创板?
国产CPU厂商市场份额提升 龙芯、海光、鲲鹏等谁能独占半壁江山?
近年来,随着我国对信创产业的日益重视,以及国产技术的持续创新和突破,国产CPU厂商发展迅速。其中最为直观的一个表现就是,在中国服务器市场,国产CPU厂商占据的份额也逐步扩大。如今,包括龙芯、海光、鲲鹏等在内的国产CPU厂商在国内服务器市场的份额,已由几年前的零头提升到25%左右。
人工智能日报
2023/09/06
1.3K0
「AI芯片第一股」寒武纪上市首日市值破千亿,85后创始人身价破300亿!
但还是有不少科技评论专家对其表示看好:一方面,寒武纪背靠中科院团队,就在几天前国盾量子的优秀成绩刚刚让人叹服;另一方面,作为「科创板AI芯片第一股」,在外界局势压力之下,这一赛道持续火热,寒武纪自然备受瞩目。
新智元
2020/07/24
6640
「AI芯片第一股」寒武纪上市首日市值破千亿,85后创始人身价破300亿!
推荐阅读
市值276亿!燕东微登陆科创板:募资40亿建12吋特色工艺产线!
4070
拟募资125亿!42个月亏损超39亿!2026年才能盈利?绍兴中芯也要来“割韭菜”了?
6860
「AI语音第一股」云知声冲刺科创板,募资9.1亿,累计营收100%投入研发
5510
「人工智能第一股」依图科技冲刺科创板,按下国产芯片加速键
5300
星宸科技5年估值暴涨300亿,这家新芯企业对资本的吸引力在哪?
1.1K0
吃着“国家饭”的昆仑太科,却为何做不大?
5670
神舟软件抢登科创板,他会是站在光背后的英雄吗?
5620
三闯IPO,计划募资25亿,自立门户的杰理科技是怎么做到的?
3560
AI第一股冲击失败!依图科技科创板IPO“弃考”
1.1K0
“微逆”领域又一巨头冲刺科创板:产品出货量全球第二,研发投入却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4220
吉利汽车科创板上市申请已受理,或造就“科创板整车第一股”
3090
科创板云计算第一股!UCloud上市即大涨116%
9810
用科创板给国产中间件打上一剂兴奋剂!
3680
光学镜头“后起之秀”中润光学冲刺科创板,业务总体向好但供应链隐忧值得关注
5720
寒武纪光速上市背后的估值焦虑
4240
市值73亿元!科创板「AI第一股」格灵深瞳来了
2560
股价大涨44%!亿道信息“001314”情人节浪漫上市:市值超53亿元!
2770
海信视像“送子高考”,信芯微能否成功冲刺科创板?
3070
国产CPU厂商市场份额提升 龙芯、海光、鲲鹏等谁能独占半壁江山?
1.3K0
「AI芯片第一股」寒武纪上市首日市值破千亿,85后创始人身价破300亿!
6640
相关推荐
市值276亿!燕东微登陆科创板:募资40亿建12吋特色工艺产线!
更多 >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