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MCP广场
社区首页 >专栏 >一架无人机就恢复河南灾区50km²通信!“翼龙”成功助小镇通网5小时

一架无人机就恢复河南灾区50km²通信!“翼龙”成功助小镇通网5小时

作者头像
量子位
发布于 2023-03-10 04:46:12
发布于 2023-03-10 04:46:12
3730
举报
文章被收录于专栏:量子位量子位
明敏 萧箫 发自 凹非寺 量子位 报道 | 公众号 QbitAI

今天,一条“发自无人机”的运营商短信,迅速在微博刷屏!

为何?

因为这条短信是在断路、断电、断网的情况下,通过1架无人机,直接发到当地居民手机上的。

当晚,这架无人机紧急从贵州安顺机场起飞,“赶路”4.5个小时后,抵达河南米河镇通信中断区,又持续为居民提供了5小时稳定信号,续航妥妥的。

图源公众号@航天工业

这架名为“翼龙-2H应急救灾型”的无人机,在救援期间,信号一直保持稳定,从未中断。

实时通讯的网速也非常不错,测试显示甚至能打视频电话:

来源于微博@小央视频的测试视频

据人民网消息,截至昨晚23时20分,中国移动基站累计接通用户3572个,产生流量2089.89M,单次最大接入用户648个,依旧保持通信稳定。

如此硬核的技术,让不少网友激动了,骄傲、自豪感溢出屏幕:

事实上,国外厂商也尝试过研发类似的项目,只是失败了。

国外互联网巨头Facebook为了推行全球联网计划,曾经于2016年设计过一个名为Aquila的无人机,旨在成为高空中提供无线网络的“空中基站”。

第一次试飞降落时,Aquila就因结构失灵的问题而坠毁。后续虽然降落成功,但Facebook已经于2018年放弃了Aquila“无人机4G基站”项目。

Google在2014年也收购了一家名为”Titan Aerospace”的初创公司,其核心项目是利用高空无人机向地球上偏僻地区提供上网接入服务,利用太阳能作为动力在高空保持长期飞行。

但目前,Google也早已放弃这一项目,给出的原因是项目遇到了“技术障碍”。

这架无人机,是什么黑科技?

据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消息,翼龙-2H应急救灾型无人机,可以在没有任何通讯设施的情况下,恢复50km²内人们断开的通信连接,建立覆盖15000km²的音视频通信网络。

意味着只要一架无人机,就能立即恢复一个50km²镇子的通信,并将他们的信息传达到远至120公里的任何地方(覆盖面积相当于7.5个深圳)。

这架无人机相当于一个“空中基站”,可以用来执行通信中继任务,只需要在灾区上空盘旋,就能通过卫星链路接入中国移动核心网。

听起来似乎就是将基站搬到飞机上,但实际并非如此。

要想让无人机自带通信信号,还需要用到空中组网无线中继在内的技术。

以空中组网为例,这是在空间中组建网络的技术,研究涉及以下几个难点:必须通过无线传输;空间环境变化,传输环境&距离都在随时改变;网络拓扑随空间拓扑变化而变化;相关应用也需要适应传输变化。

翼龙-2H无人机主要有4个部分配合完成应急救援通信任务,分别是合成孔径雷达、卫通天线、光电吊舱和应急通信保障吊舱。

图源央视网

其中,合成孔径雷达光电吊舱主要完成一些侦查工作。

合成孔径雷达是一种高分辨率成像雷达,可以在能见度极低的气象条件下得到类似光学照相的高分辨雷达图像,而且能够全天候工作,有效识别伪装和穿透掩盖物。

光电吊舱则可以充当侦查员的角色,完成目标探测、搜索和追查的一些工作。

它们配合工作,将受灾地区的图像实时传回后方指挥部,利于救援团队有效开展工作。

图源央视网

主要承担通信任务的,就是应急通信保障吊舱了。

它包含pdt集群机载基站、CCD航测相机、宽带自组网设备和公网移动通信基站4个部分。

卫通天线则用来接收卫星传回的信号。

那么,为什么不直接用卫星通信?

因为相比于无人机,目前的卫星中继技术,仍然需要大量地面设施,目前也只能在通电的环境下使用,对于断电的灾区而言是无法实现的目标。

除此之外,卫星信号目前也不能直接发送给普通手机。相比之下,距离地面更近、传输效果更好的无人机就显得“更接地气”了。

更重要的是,无人机还不止能用在通信上。“翼龙-2H应急救灾型”除了应用于应急通信保障外,还能用于灾害探查、灾区物资应急投送等任务,不仅航程远、留空时间长,而且承载能力大、环境适应强,是抗洪救灾的好帮手。

要知道,在发生自然灾害后的“孤岛效应”是最令人揪心的,恢复通信对于受灾群众和救援队伍来说,都非常重要。

13年前在汶川地震时,位于震中地带的茂县就成为了“孤岛”,无法与外界沟通震情,只能靠15名空降兵跳下展开救援。

图源@中国青年报

由于没有地面指挥引导、地面标识、气象资料,这也被称作“惊天一跳”,对救援人员来说非常危险。

而现在,翼龙-2H应急救灾型无人机的研发,进一步降低了救援队伍实施救援的难度,也提升了受灾群众自救的能力。

救援人员可以通过翼龙无人机建立的移动公网,向后方指挥部传回一线消息。

救援预测,翼龙系列齐上阵

此次翼龙无人机迅速开展救援工作,可以说是早有准备。

去年9月,翼龙-2无人机首次完成应急救援通信保障实战演练。

演练过程中,无人机从贵州安顺机场起飞,奔赴四川木里,航时近20小时,实现了跨3个省份、跨昼夜全天候、夜间终于等恶劣气象条件下作业,解决“三断”灾难现场通信保障难题。

翼龙-2 来源:百度百科

除了完成通信保障任务,翼龙系列无人机还能协助台风预测工作,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的第一道防线。

去年8月,翼龙10无人机在海南完成了我国首次高空大型无人机台风观测试验。

观测过程中,翼龙10无人机紧贴“森拉克”台风外围,爬升到一万米高空后投下41枚探空仪,将台风右侧云系的大气温度、相对湿度、气压、风速等数据实时传回。

这对提高台风预报准确率具有重要意义,我国也成为世界上第二个实现大型无人机探测台风的国家。

此外,翼龙系列无人机还能参与大气观测、人工降雨、海上救援等任务。

翼龙-2H无人机的气象型子型号可用来进行大气探测、人工影响天气等任务。

翼龙2H模型

它能够在强对流天气、结冰高原、海洋环境等极端天气下,完成各种复杂的参数采集和气象勘察任务。

由于它同时还具备良好的载荷携带能力,因此也可以携带增雨弹等影响天气的特殊弹药,在高空中边探测、边播撒,大幅提升了气象作业效率。

翼龙-10H近海救援型无人机则是在无人侦察机的基础上,根据民用市场需求改制。

能够在快速处理近海突发险情、搜索营救支持、灾情监视评估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翼龙10模型

机器人硬核救生、排水

除了翼龙无人机,还有其他智能装备也在这次救援中排上了用场。

比如这个可以救援的水面机器人“海豚1号” :

图源科技日报

遇到险情时,只需要把它抛到水面上,它就能在遥控下快速、精准航行至落水人员附近,将其拖拽回安全区。

它的承重达150公斤,同时拖拽3个成年人都没什么问题,最长遥控距离有800米。

其自重只有13公斤,可以随意抛投,航行速度达到3米/秒。

这样一来,救援人员无需下水就能完成营救,而且更加省时省力。

图源中新网

暴雨过后的城市恢复工作也同样重要。

排水就是其中的重要一项。

在石家庄街头,这个机器人水泵上街作业,快速排走大量路面积水,工作人员只需在一旁遥控操作即可。

图源青豆视频

参考链接: [1]https://weibo.com/5342220662/KpSEzy6Z6 [2]https://weibo.com/3061210763/KpNgGwrn3 [3]https://weibo.com/5342220662/KpSEzy6Z6 [4]https://mp.weixin.qq.com/s/mi_iS5ObOUEkJEWsQ3er4A [5]https://n.miaopai.com/media/kl4IyzxdGTktO7bS0me5cenaNxm22MrD [6]https://www.sohu.com/a/241171644_100147270

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特色内容激励计划签约账号【量子位】原创内容,未经账号授权,禁止随意转载。

免费报名 | 快速入门NLP、让你的文字会说话!

7.28晚8点,英伟达专家将在线讲解“语音合成技术”的工作流程与原理、深度学习模型在语音合成中的应用,并代码实战演示如何快速实现自然语言生成。扫码-关注,根据提示即可报名~

点这里👇关注我,记得标星哦~

一键三连「分享」、「点赞」和「在看」

科技前沿进展日日相见~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分享自微信公众号。
原始发表:2021-07-22,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分享自 量子位 微信公众号,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  ,欢迎热爱写作的你一起参与!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暂无评论
推荐阅读
编辑精选文章
换一批
无人机构造设计:从核心模块到系统集成的技术解析
无人机(Unmanned Aerial Vehicle, UAV)作为21世纪最具变革性的航空技术之一,已广泛应用于军事侦察、农业植保、物流运输、应急救援、影视航拍等领域。其构造设计是无人机性能的核心载体,涉及空气动力学、材料科学、控制工程、电子技术等多学科交叉。本文将从无人机的核心模块(动力系统、飞行控制系统、导航系统、任务载荷)、结构设计(机体框架、气动外形)、能源系统及系统集成等维度,系统解析无人机构造设计的关键技术与设计逻辑。
谢苏
2025/08/11
5630
无人机构造设计:从核心模块到系统集成的技术解析
当无人机遇上5G:远程控制再也不卡了
要说近几年科技圈最火的组合,非 无人机 + 5G 莫属了。一个飞天,一个提速,合到一起就像给无人机装了“神经网络加速器”,原本很多受限的远程控制场景, suddenly 就变得丝滑流畅了。
Echo_Wish
2025/08/31
2300
当无人机遇上5G:远程控制再也不卡了
低空经济的中国式进化:无人机与实时视频链路的未来五年
过去五年,无人机技术的角色发生了深刻转变——它们已不再是单纯的航拍设备,而是逐渐演化为 能源巡检的前哨、农业生产的“新农具”、物流网络的空中节点、应急救援的先遣力量。这种转型,标志着无人机从“消费级影像产品”迈向“产业级基础设施”的时代到来。与此同时,“低空经济”已被纳入国家战略,成为继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之后又一个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方向,正在推动产业、政策与资本的多重融合。
音视频牛哥
2025/09/01
2060
低空经济的中国式进化:无人机与实时视频链路的未来五年
一架翼龙无人机,可抵千军万马!中国移动空中服务中……
9月5日,四川甘孜州泸定县突发6.8级地震。中国移动第一时间启动应急救援预案,派出30人应急通信保障团队,携带各型号无人机6架,兵分四路驰援灾区:
悲了伤的白犀牛
2022/12/14
2540
说实在的,中国移动关键时候真的顶得上!
今天中午13:00,在接到前线应急管理部救援需求后,搭载中国移动无线通信基站的翼龙大型长航时无人机从贵州安顺机场再次起飞。
悲了伤的白犀牛
2021/07/30
3120
翼龙无人机抵达你镇上空,中国黑科技有多硬核?
当时灾区通讯全面中断,在无气象资料、无指挥引导、无地面标志的艰苦条件下,人民子弟兵从5000米高空纵身一跳,身负通讯设备徒步上百公里终于在震中孤岛建立起通讯网络,组建生命链条。
老九君
2021/07/30
4300
基于CNN与Transformer的无人机应急救援网络异常流量检测
本文针对扩散模型训练慢、高分辨率生成效率低的瓶颈,提出DC-AE 1.5框架。该框架核心在于引入结构化隐空间以提升高分辨率生成效率,并采用增强扩散训练技术加速模型收敛。实验表明,在ImageNet等数据集上,DC-AE 1.5在保持高生成质量的同时,实现了更快的训练吞吐率和更优的图像质量,取得了双重突破。
CoovallyAIHub
2025/08/13
1760
基于CNN与Transformer的无人机应急救援网络异常流量检测
我国完成119架无人机编队齐飞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日前成功完成了119架固定翼无人机集群飞行试验,继2016年珠海航展的67架固定翼无人机集群飞行试验后,再创我国在该领域的新高度。试验中,119架小型固定翼无人机成功演示了密集弹射起飞
机器人网
2018/04/25
8440
我国完成119架无人机编队齐飞
还担心信号问题吗?全球运营商最新无人机基站一览
脑洞开一开,想象一下,有一天你徒步于荒无人烟的峡谷丛林间,掏出手机,竟然有信号,网速可达100Mbps。抬头一看,一组无人机正在上空盘旋,你猜对了,这就是某移动运营商的空中飞行大队,你的信号就来自这些小家伙。 或许你和我一样是个干通信的技术屌丝,某一天,鸟巢正迎来中国队和巴西队的世界杯决赛,各国政要使节都来了,领导要求你无论如何要做好通信保障,你虽然签了军令状,故作一脸便秘似的很为难的样子,内心却似被抓了痒似的狂喜,走出领导办公室,优雅的掏出手机,按下“start”按钮,一群无人机从你的头上呼啸而过,瞬间飞
机器人网
2018/04/24
1.3K0
还担心信号问题吗?全球运营商最新无人机基站一览
卫星导航模拟器在汽车与无人机行业的应用
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卫星导航技术已成为众多领域不可或缺的关键支撑。无论是汽车行业向智能化、自动化的迈进,还是无人机行业在多领域的广泛拓展,高精度、可靠的卫星导航信号都是其稳定运行与功能实现的基础。同步天下的SYN5204型GNSS卫星导航模拟器,作为一款先进的信号模拟设备,在汽车和无人机行业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时频专家
2025/08/11
1660
我国完成119架无人机编队齐飞,创建集群无人机新纪录
此次试验打破了去年67架无人机编队齐飞的记录。 今年春节,零度智控的DOBBY无人机集群在春晚的亮相引起了不少人的注意,一段时间后,在号称美国“春晚”的“超级碗”上,英特尔的无人机集群同样也受到了人们
镁客网
2018/05/30
5580
低空经济 | DeepSeek总结的高速公路10个无人机创新场景,还可以
低空经济,这一领域概念正逐渐被大众所熟知,而且很多省份的交投公司成立了低空发展公司。
高速公路那点事儿
2025/07/03
4900
低空经济 | DeepSeek总结的高速公路10个无人机创新场景,还可以
无人机+AI,基层治理飞入“智能时代”!打造空地一体新格局
近年来,随着无人机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地方将其纳入基层治理体系,构建起“空地一体、立体联动”的治理新格局。无论是治安巡逻、应急救援,还是交通管理与生态保护,无人机正以其灵活、高效、智能的优势,助力基层治理更精准、更智慧。
CoovallyAIHub
2025/06/05
2960
无人机+AI,基层治理飞入“智能时代”!打造空地一体新格局
京津冀特大暴雨,带给应急通信工作怎样的启示?
上个月,我发卫星基站中移集采那篇文章的时候,就提到:未来即将进入汛期,应急通信装备将发挥重要作用。
鲜枣课堂
2023/08/21
3280
京津冀特大暴雨,带给应急通信工作怎样的启示?
多旋翼无人机入门原理
旋翼和轮子一样,是一项神奇的发明。 四旋翼无人机更是化作了航拍机,满足了许多普通人关于天空的想象。 旋翼之所以能飞,玩过竹蜻蜓的朋友应该都知道:当手力搓动给了竹蜻蜓一个旋转的速度后就会产生升力,让竹蜻蜓起飞。 同理,多旋翼无人机也是由电机的旋转,使螺旋桨产生升力而飞起来的。比如四旋翼无人机,当飞机四个螺旋桨的升力之和等于飞机总重量时,飞机的升力与
机器人网
2018/04/16
2.6K0
多旋翼无人机入门原理
光纤无人机专用光模块1×9封装:革新通信技术,重塑无人机应用边界
在无人机技术高速发展的当下,通信链路的稳定性与传输效率成为制约其应用拓展的关键因素。深圳光特通信敏锐捕捉行业痛点,凭借深厚的技术积累,研发出光纤无人机专用光模块,以颠覆性的通信解决方案,重新定义无人机在多领域的应用边界。​
光特通信光模块-小熙
2025/08/19
1850
2016年商用无人机发展预测
2016年1月6日科技资讯网站thenextweb发文预测了2016年商务无人机的四项发展趋势,包括: (1)农村地区的无人机应用将快速增长 公众可能惊讶于无人机已被投入商业用途。在欧洲一些地区,警方已经在使用无人机监控交通事故、搜救失踪人员以及记录犯罪现场。此外,无人机还被用于收集农业大数据。然而这只是冰山一角,商业无人机的潜力是无穷的。考古学家可以利用无人机轻易快速的得到挖掘现场的图像,动物管理员可以用于监测偷猎野生活动,而在采石采矿行业的无人机应用正在显著增长。预计在欧洲乡村人们将看到更多的无人机试验
人工智能快报
2018/03/13
5910
史上最全!中国电信5G 2B专网介绍来了
伴随着5G的规模商用,中国电信物联网业务也加速进入5G时代。为进一步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中国电信天翼物联科技有限公司深入调研市场需求,分析行业痛点,研究网络和业务演进路线,倾力打造5G 2B专网,为行业客户提供全新的网络解决方案,重塑传统产业发展模式,助力行业数字化转型升级。
边缘计算
2021/01/22
2.7K0
无人机低空经济十大前沿创新应用探索-具体做无人机什么呢?优雅草卓伊凡
既然我们要做无人机,要进入那么我们不能空说无凭,我们现在就要开始调研我们具体应该做些什么内容呢?
卓伊凡
2025/06/20
1590
别让无人机“飞瞎”!5G才是它的“天眼”
你可能以为无人机现在多牛,能送外卖、测绘、拍电影、消防、打农药,样样行。但你知道它最大的短板是什么吗?
Echo_Wish
2025/05/03
4970
别让无人机“飞瞎”!5G才是它的“天眼”
推荐阅读
相关推荐
无人机构造设计:从核心模块到系统集成的技术解析
更多 >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