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MCP广场
社区首页 >专栏 >AI知识学习经验记录

AI知识学习经验记录

原创
作者头像
lyushine
发布于 2025-03-21 06:45:42
发布于 2025-03-21 06:45:42
14800
代码可运行
举报
运行总次数:0
代码可运行

第一阶段:基础知识储备

1.1 数学基础

AI 技术的核心是数学,尤其是线性代数、微积分、概率论和统计学。为了打好基础,我首先花时间复习了这些数学知识。

  • 线性代数:矩阵运算、特征值和特征向量、奇异值分解等。
  • 微积分:导数、偏导数、梯度、链式法则等。
  • 概率论与统计学:概率分布、期望、方差、贝叶斯定理等。

1.2 编程语言

Python 是 AI 领域最常用的编程语言,因此我选择了 Python 作为主要编程工具。我学习了 Python 的基础语法,并熟悉了常用的库,如 NumPy、Pandas、Matplotlib 等。

代码语言:javascript
代码运行次数:0
运行
AI代码解释
复制
pythonimport numpy as np
import pandas as pd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 示例:使用 NumPy 进行矩阵运算
A = np.array([[1, 2], [3, 4]])
B = np.array([[5, 6], [7, 8]])
C = np.dot(A, B)
print(C)

1.3 机器学习基础

在掌握了数学和编程基础后,我开始学习机器学习的基本概念和算法。我选择了 Andrew Ng 的《机器学习》课程作为入门教材,学习了监督学习、无监督学习、模型评估等基本概念。

代码语言:javascript
代码运行次数:0
运行
AI代码解释
复制
pythonfrom sklearn.model_selection import train_test_split
from sklearn.linear_model import LinearRegression
from sklearn.metrics import mean_squared_error

# 示例:线性回归模型
X = np.array([[1], [2], [3], [4]])
y = np.array([2, 4, 6, 8])

X_train, X_test, y_train, y_test = train_test_split(X, y, test_size=0.2, random_state=42)

model = LinearRegression()
model.fit(X_train, y_train)

y_pred = model.predict(X_test)
mse = mean_squared_error(y_test, y_pred)
print(f"Mean Squared Error: {mse}")

第二阶段:深度学习入门

2.1 神经网络基础

在掌握了机器学习的基础后,我开始学习深度学习的核心概念——神经网络。我学习了感知机、多层感知机(MLP)、激活函数、损失函数、反向传播等基本概念。

代码语言:javascript
代码运行次数:0
运行
AI代码解释
复制
pythonimport tensorflow as tf
from tensorflow.keras.models import Sequential
from tensorflow.keras.layers import Dense

# 示例:构建一个简单的神经网络
model = Sequential([
    Dense(10, input_shape=(8,), activation='relu'),
    Dense(1, activation='sigmoid')
])

model.compile(optimizer='adam', loss='binary_crossentropy', metrics=['accuracy'])

# 假设 X_train 和 y_train 是训练数据
# model.fit(X_train, y_train, epochs=10, batch_size=32)

2.2 深度学习框架

为了更高效地实现深度学习模型,我学习了 TensorFlow 和 PyTorch 这两个主流深度学习框架。我通过官方文档和教程,掌握了如何构建、训练和评估神经网络模型。

代码语言:javascript
代码运行次数:0
运行
AI代码解释
复制
pythonimport torch
import torch.nn as nn
import torch.optim as optim

# 示例:使用 PyTorch 构建一个简单的神经网络
class SimpleNN(nn.Module):
    def __init__(self):
        super(SimpleNN, self).__init__()
        self.fc1 = nn.Linear(8, 10)
        self.fc2 = nn.Linear(10, 1)

    def forward(self, x):
        x = torch.relu(self.fc1(x))
        x = torch.sigmoid(self.fc2(x))
        return x

model = SimpleNN()
criterion = nn.BCELoss()
optimizer = optim.Adam(model.parameters())

# 假设 X_train 和 y_train 是训练数据
# for epoch in range(10):
#     optimizer.zero_grad()
#     outputs = model(X_train)
#     loss = criterion(outputs, y_train)
#     loss.backward()
#     optimizer.step()

第三阶段:自然语言处理(NLP)

3.1 文本预处理

在掌握了深度学习的基础后,我开始学习自然语言处理(NLP)。首先,我学习了文本预处理技术,包括分词、词干提取、去除停用词等。

代码语言:javascript
代码运行次数:0
运行
AI代码解释
复制
pythonimport nltk
from nltk.tokenize import word_tokenize
from nltk.corpus import stopwords

nltk.download('punkt')
nltk.download('stopwords')

# 示例:文本预处理
text = "This is a simple example of text preprocessing."
tokens = word_tokenize(text)
stop_words = set(stopwords.words('english'))
filtered_tokens = [word for word in tokens if word.lower() not in stop_words]
print(filtered_tokens)

3.2 词嵌入

为了将文本转换为数值形式,我学习了词嵌入技术,如 Word2Vec、GloVe 和 FastText。我通过实践项目,掌握了如何使用这些技术将文本转换为向量表示。

代码语言:javascript
代码运行次数:0
运行
AI代码解释
复制
pythonfrom gensim.models import Word2Vec

# 示例:训练 Word2Vec 模型
sentences = [["this", "is", "a", "simple", "sentence"],
             ["word", "embeddings", "are", "useful"]]

model = Word2Vec(sentences, vector_size=100, window=5, min_count=1, workers=4)
word_vectors = model.wv
print(word_vectors['simple'])

3.3 序列模型

在 NLP 中,序列模型如 RNN、LSTM 和 GRU 被广泛应用于文本分类、机器翻译等任务。我学习了这些模型的基本原理,并通过实践项目掌握了如何使用它们。

代码语言:javascript
代码运行次数:0
运行
AI代码解释
复制
pythonfrom tensorflow.keras.models import Sequential
from tensorflow.keras.layers import Embedding, LSTM, Dense

# 示例:构建一个 LSTM 模型
model = Sequential([
    Embedding(input_dim=10000, output_dim=128, input_length=50),
    LSTM(64),
    Dense(1, activation='sigmoid')
])

model.compile(optimizer='adam', loss='binary_crossentropy', metrics=['accuracy'])

# 假设 X_train 和 y_train 是训练数据
# model.fit(X_train, y_train, epochs=10, batch_size=32)

第四阶段:计算机视觉

4.1 图像预处理

在掌握了 NLP 的基础后,我开始学习计算机视觉。首先,我学习了图像预处理技术,包括图像缩放、归一化、数据增强等。

代码语言:javascript
代码运行次数:0
运行
AI代码解释
复制
pythonfrom tensorflow.keras.preprocessing.image import ImageDataGenerator

# 示例:使用 ImageDataGenerator 进行数据增强
datagen = ImageDataGenerator(
    rotation_range=20,
    width_shift_range=0.2,
    height_shift_range=0.2,
    shear_range=0.2,
    zoom_range=0.2,
    horizontal_flip=True,
    fill_mode='nearest'
)

# 假设 X_train 是训练图像数据
# datagen.fit(X_train)

4.2 卷积神经网络(CNN)

卷积神经网络(CNN)是计算机视觉中最常用的模型。我学习了 CNN 的基本原理,并通过实践项目掌握了如何使用 CNN 进行图像分类、目标检测等任务。

代码语言:javascript
代码运行次数:0
运行
AI代码解释
复制
pythonfrom tensorflow.keras.models import Sequential
from tensorflow.keras.layers import Conv2D, MaxPooling2D, Flatten, Dense

# 示例:构建一个简单的 CNN 模型
model = Sequential([
    Conv2D(32, (3, 3), activation='relu', input_shape=(64, 64, 3)),
    MaxPooling2D(pool_size=(2, 2)),
    Flatten(),
    Dense(128, activation='relu'),
    Dense(1, activation='sigmoid')
])

model.compile(optimizer='adam', loss='binary_crossentropy', metrics=['accuracy'])

# 假设 X_train 和 y_train 是训练数据
# model.fit(X_train, y_train, epochs=10, batch_size=32)

4.3 迁移学习

为了加速模型训练和提高模型性能,我学习了迁移学习技术。我通过实践项目,掌握了如何使用预训练模型(如 VGG、ResNet)进行图像分类。

代码语言:javascript
代码运行次数:0
运行
AI代码解释
复制
pythonfrom tensorflow.keras.applications import VGG16
from tensorflow.keras.models import Model
from tensorflow.keras.layers import Dense, GlobalAveragePooling2D

# 示例:使用 VGG16 进行迁移学习
base_model = VGG16(weights='imagenet', include_top=False, input_shape=(224, 224, 3))

x = base_model.output
x = GlobalAveragePooling2D()(x)
x = Dense(1024, activation='relu')(x)
predictions = Dense(1, activation='sigmoid')(x)

model = Model(inputs=base_model.input, outputs=predictions)

model.compile(optimizer='adam', loss='binary_crossentropy', metrics=['accuracy'])

# 假设 X_train 和 y_train 是训练数据
# model.fit(X_train, y_train, epochs=10, batch_size=32)

第五阶段:项目实践与优化

5.1 项目实践

在掌握了 AI 的基础知识和核心技术后,我开始通过实践项目来巩固所学知识。我选择了几个典型的 AI 项目,如图像分类、文本生成、目标检测等,并在这些项目中应用了所学的技术。

代码语言:javascript
代码运行次数:0
运行
AI代码解释
复制
python# 示例:图像分类项目
from tensorflow.keras.datasets import cifar10
from tensorflow.keras.utils import to_categorical

# 加载 CIFAR-10 数据集
(X_train, y_train), (X_test, y_test) = cifar10.load_data()

# 数据预处理
X_train = X_train.astype('float32') / 255
X_test = X_test.astype('float32') / 255
y_train = to_categorical(y_train, 10)
y_test = to_categorical(y_test, 10)

# 构建 CNN 模型
model = Sequential([
    Conv2D(32, (3, 3), activation='relu', input_shape=(32, 32, 3)),
    MaxPooling2D(pool_size=(2, 2)),
    Conv2D(64, (3, 3), activation='relu'),
    MaxPooling2D(pool_size=(2, 2)),
    Flatten(),
    Dense(128, activation='relu'),
    Dense(10, activation='softmax')
])

model.compile(optimizer='adam', loss='categorical_crossentropy', metrics=['accuracy'])

# 训练模型
model.fit(X_train, y_train, epochs=10, batch_size=64, validation_data=(X_test, y_test))

5.2 模型优化

在项目实践中,我发现模型性能的提升不仅依赖于模型结构的设计,还依赖于超参数的调优、正则化技术的应用等。因此,我学习了如何通过网格搜索、随机搜索等方法来优化模型超参数,并通过正则化技术(如 Dropout、L2 正则化)来防止过拟合。

代码语言:javascript
代码运行次数:0
运行
AI代码解释
复制
pythonfrom tensorflow.keras.layers import Dropout
from sklearn.model_selection import GridSearchCV
from tensorflow.keras.wrappers.scikit_learn import KerasClassifier

# 示例:使用 Dropout 防止过拟合
model = Sequential([
    Conv2D(32, (3, 3), activation='relu', input_shape=(32, 32, 3)),
    MaxPooling2D(pool_size=(2, 2)),
    Dropout(0.25),
    Conv2D(64, (3, 3), activation='relu'),
    MaxPooling2D(pool_size=(2, 2)),
    Dropout(0.25),
    Flatten(),
    Dense(128, activation='relu'),
    Dropout(0.5),
    Dense(10, activation='softmax')
])

model.compile(optimizer='adam', loss='categorical_crossentropy', metrics=['accuracy'])

# 示例:使用网格搜索优化超参数
def create_model(learning_rate=0.01, dropout_rate=0.25):
    model = Sequential([
        Conv2D(32, (3, 3), activation='relu', input_shape=(32, 32, 3)),
        MaxPooling2D(pool_size=(2, 2)),
        Dropout(dropout_rate),
        Conv2D(64, (3, 3), activation='relu'),
        MaxPooling2D(pool_size=(2, 2)),
        Dropout(dropout_rate),
        Flatten(),
        Dense(128, activation='relu'),
        Dropout(0.5),
        Dense(10, activation='softmax')
    ])
    model.compile(optimizer='adam', loss='categorical_crossentropy', metrics=['accuracy'])
    return model

model = KerasClassifier(build_fn=create_model, epochs=10, batch_size=64, verbose=0)
param_grid = {'learning_rate': [0.01, 0.001], 'dropout_rate': [0.25, 0.5]}
grid = GridSearchCV(estimator=model, param_grid=param_grid, cv=3)
grid_result = grid.fit(X_train, y_train)

print(f"Best: {grid_result.best_score_} using {grid_result.best_params_}")

第六阶段:前沿技术与未来展望

6.1 生成对抗网络(GAN)

生成对抗网络(GAN)是近年来 AI 领域的热门技术,广泛应用于图像生成、风格迁移等任务。我学习了 GAN 的基本原理,并通过实践项目掌握了如何使用 GAN 生成逼真的图像。

代码语言:javascript
代码运行次数:0
运行
AI代码解释
复制
pythonfrom tensorflow.keras.layers import Input, Dense, Reshape, Flatten
from tensorflow.keras.models import Model
from tensorflow.keras.optimizers import Adam

# 示例:构建一个简单的 GAN 模型
def build_generator(latent_dim):
    model = Sequential([
        Dense(128, input_dim=latent_dim),
        Dense(784, activation='tanh'),
        Reshape((28, 28, 1))
    ])
    return model

def build_discriminator(img_shape):
    model = Sequential([
        Flatten(input_shape=img_shape),
        Dense(128),
        Dense(1, activation='sigmoid')
    ])
    return model

def build_gan(generator, discriminator):
    discriminator.trainable = False
    model = Sequential([generator, discriminator])
    return model

# 假设 latent_dim 和 img_shape 已定义
# generator = build_generator(latent_dim)
# discriminator = build_discriminator(img_shape)
# gan = build_gan(generator, discriminator)

# generator.compile(loss='binary_crossentropy', optimizer=Adam())
# discriminator.compile(loss='binary_crossentropy', optimizer=Adam())
# gan.compile(loss='binary_crossentropy', optimizer=Adam())

6.2 强化学习

强化学习是 AI 领域的另一个重要分支,广泛应用于游戏 AI、机器人控制等任务。我学习了强化学习的基本概念,如马尔可夫决策过程(MDP)、Q-learning、深度 Q 网络(DQN)等,并通过实践项目掌握了如何使用强化学习算法解决实际问题。

代码语言:javascript
代码运行次数:0
运行
AI代码解释
复制
pythonimport gym
import numpy as np
from tensorflow.keras.models import Sequential
from tensorflow.keras.layers import Dense
from tensorflow.keras.optimizers import Adam

# 示例:使用 DQN 解决 CartPole 问题
env = gym.make('CartPole-v1')
state_size = env.observation_space.shape[0]
action_size = env.action_space.n

model = Sequential([
    Dense(24, input_dim=state_size, activation='relu'),
    Dense(24, activation='relu'),
    Dense(action_size, activation='linear')
])

model.compile(loss='mse', optimizer=Adam(lr=0.001))

# 假设 state, action, reward, next_state, done 已定义
# target = reward + 0.95 * np.amax(model.predict(next_state)[0])
# target_f = model.predict(state)
# target_f[0][action] = target
# model.fit(state, target_f, epochs=1, verbose=0)

6.3 未来展望

随着 AI 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将有更多的前沿技术涌现,如自监督学习、联邦学习、神经架构搜索等。我将继续关注这些技术的发展,并通过实践项目来探索它们的应用。

结论

通过系统的学习和实践,我从零开始逐步掌握了 AI 技术的核心知识和技能。在这个过程中,我不仅学习了数学、编程、机器学习、深度学习、NLP、计算机视觉等基础知识,还通过实践项目巩固了所学知识,并探索了 GAN、强化学习等前沿技术。未来,我将继续深入学习 AI 技术,并通过实践项目来不断提升自己的技能水平。

附录:代码示例

以下是一些在本文中提到的代码示例的完整版本:

线性回归模型

代码语言:javascript
代码运行次数:0
运行
AI代码解释
复制
pythonimport numpy as np
from sklearn.model_selection import train_test_split
from sklearn.linear_model import LinearRegression
from sklearn.metrics import mean_squared_error

# 生成数据
X = np.array([[1], [2], [3], [4]])
y = np.array([2, 4, 6, 8])

# 划分训练集和测试集
X_train, X_test, y_train, y_test = train_test_split(X, y, test_size=0.2, random_state=42)

# 训练模型
model = LinearRegression()
model.fit(X_train, y_train)

# 预测
y_pred = model.predict(X_test)

# 评估
mse = mean_squared_error(y_test, y_pred)
print(f"Mean Squared Error: {mse}")

简单的神经网络

代码语言:javascript
代码运行次数:0
运行
AI代码解释
复制
pythonimport tensorflow as tf
from tensorflow.keras.models import Sequential
from tensorflow.keras.layers import Dense

# 构建模型
model = Sequential([
    Dense(10, input_shape

原创声明:本文系作者授权腾讯云开发者社区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原创声明:本文系作者授权腾讯云开发者社区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暂无评论
推荐阅读
编辑精选文章
换一批
使用Python实现深度学习模型:模型监控与性能优化
在深度学习模型的实际应用中,模型的性能监控与优化是确保其稳定性和高效性的关键步骤。本文将介绍如何使用Python实现深度学习模型的监控与性能优化,涵盖数据准备、模型训练、监控工具和优化策略等内容。
Echo_Wish
2024/07/08
3750
使用Python实现深度学习模型:模型监控与性能优化
使用Python实现深度学习模型:知识蒸馏与模型压缩
在深度学习领域,模型的大小和计算复杂度常常是一个挑战。知识蒸馏(Knowledge Distillation)和模型压缩(Model Compression)是两种有效的技术,可以在保持模型性能的同时减少模型的大小和计算需求。本文将详细介绍如何使用Python实现这两种技术。
Echo_Wish
2024/07/04
3170
使用Python实现深度学习模型:知识蒸馏与模型压缩
深入探索:【人工智能】、【机器学习】与【深度学习】的全景视觉之旅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旨在开发能够模拟或增强人类智能的系统。AI的研究范围广泛,涵盖了从基础算法到复杂系统的开发。
小李很执着
2024/08/14
1630
使用Python实现深度学习模型:神经架构搜索与自动机器学习
随着深度学习的发展,设计高效的神经网络架构变得越来越重要。神经架构搜索(NAS)和自动机器学习(AutoML)是两种自动化设计和优化神经网络的方法。本文将详细介绍如何使用Python实现这两种技术。
Echo_Wish
2024/07/05
2130
使用Python实现深度学习模型:神经架构搜索与自动机器学习
机器学习与现代医疗设备的结合:革新医疗健康的未来
医学影像是诊断和治疗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传统的影像分析需要医生花费大量时间来识别和分析影像中的病变。机器学习的深度学习技术可以通过大数据训练模型,快速准确地识别和分类影像中的异常情况,从而帮助医生做出更快速、更准确的诊断。
鸽芷咕
2025/05/20
1220
机器学习与现代医疗设备的结合:革新医疗健康的未来
深度学习的原理与应用:开启智能时代的大门
深度学习(Deep Learning)是人工智能(AI)和机器学习(ML)领域中备受瞩目的一项技术。凭借其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和自我学习能力,深度学习在多个领域展现出了巨大的潜力和应用前景。本文将详细介绍深度学习的基本原理,并通过具体代码示例展示其在图像识别中的应用。
Echo_Wish
2024/12/26
2100
深度学习的原理与应用:开启智能时代的大门
Keras框架速查手册(Python For Data Science Cheat Sheet Keras)
Keras框架速查表 1 Keras 1.1 一个基本示例 2 数据 2.1 Keras数据设置 3 模型结构 3.1 Sequential模型 3.2 多层感知器(MLP) 3.2.1 二元分类 3.2.2 多类别分类 3.2.3 回归 3.3 卷积神经网络(CNN) 3.4 循环神经网络(RNN) 4 预处理 4.1 序列填充 4.2 创建虚拟变量 4.3 训练集、测试集分离 4.4 标准化/归一化 5 模型细节提取 5.1 模型输出形状 5.2 模型总结 5.3 get模型参数 5.4 g
荣仔_最靓的仔
2022/01/05
4020
Keras框架速查手册(Python For Data Science Cheat Sheet Keras)
未来已来:全方位掌握【人工智能】的系统学习路线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是当前科技发展的前沿领域,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学习AI需要系统的知识体系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本文将详细介绍AI的学习路线,分点讲解各个部分的具体实例,帮助学习者全面掌握AI技术。
小李很执着
2024/08/09
5990
未来已来:全方位掌握【人工智能】的系统学习路线
使用Python实现深度学习模型:智能医疗影像分析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深度学习在医疗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智能医疗影像分析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应用方向,通过深度学习模型,可以自动分析和识别医疗影像,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效率。本文将详细介绍如何使用Python实现一个深度学习模型,用于智能医疗影像分析。
Echo_Wish
2024/09/09
4090
使用Python实现深度学习模型:智能医疗影像分析
使用Python实现深度学习模型:智能医疗影像识别与诊断
智能医疗影像识别与诊断是现代医疗技术的重要应用,通过深度学习模型,可以自动分析和识别医疗影像,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效率。本文将介绍如何使用Python和深度学习技术来实现智能医疗影像识别与诊断。
Echo_Wish
2024/08/19
2450
使用Python实现深度学习模型:智能医疗影像识别与诊断
使用Python实现深度学习模型:智能垃圾分类与环境保护
智能垃圾分类是实现环境保护和资源回收的重要手段。通过深度学习技术,我们可以自动识别和分类垃圾,从而提高垃圾处理的效率。本文将介绍如何使用Python和深度学习库TensorFlow与Keras来构建一个简单的垃圾分类模型。
Echo_Wish
2024/08/07
3330
使用Python实现深度学习模型:智能垃圾分类与环境保护
【机器学习】机器学习重要分支——集成学习:理论、算法与实践
集成学习(Ensemble Learning)是机器学习中的一类方法,通过结合多个基学习器(base learners)的预测结果来提升整体模型的性能。相比于单一模型,集成学习方法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在分类、回归以及其他复杂任务中展现出了显著优势。本文将深入探讨集成学习的基本原理、常见算法及其在实际中的应用,并提供代码示例和图表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技术。
E绵绵
2025/05/25
3130
【机器学习】机器学习重要分支——集成学习:理论、算法与实践
AI人工智能算法工程师系列一(慕K学习分享)
从而提高图像分类的准确率。以下是一个使用VGG16模型的示例,该模型在ImageNet挑战中表现优异。
用户11127530
2024/05/29
2450
【机器学习】机器学习重要方法——迁移学习:理论、方法与实践
迁移学习(Transfer Learning)作为机器学习的一个重要分支,通过将一个领域或任务中学得的知识应用到另一个领域或任务中,可以在数据稀缺或训练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显著提升模型性能。本文将深入探讨迁移学习的基本原理、核心方法及其在实际中的应用,并提供代码示例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技术。
E绵绵
2024/07/03
3.1K0
【机器学习】机器学习重要方法——迁移学习:理论、方法与实践
TensorFlow快餐教程:程序员快速入门深度学习五步法
作为一个程序员,我们可以像学习编程一样学习深度学习模型开发。我们以 Keras 为例来说明。
AI科技大本营
2018/07/23
4490
TensorFlow快餐教程:程序员快速入门深度学习五步法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实践
在当今人工智能的浪潮中,深度学习作为其核心驱动力之一,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着我们的世界。从图像识别、语音识别到自然语言处理,深度学习技术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本文将带您深入了解深度学习的基本概念,并通过一个具体的图像分类示例来展示其实际应用,同时附上相应的Python代码。
破晓的历程
2024/08/20
1470
keras 学习笔记:从头开始构建网络处理 mnist
全文参考 《 基于 python 的深度学习实战》 import numpy as np from keras.datasets import mnist from keras.models import Sequential from keras.layers import Dense, Dropout, Flatten from keras.layers.convolutional import Conv2D, MaxPooling2D (x_train, y_train), (x_test, y_
用户2434869
2018/12/18
4740
【机器学习】机器学习重要方法——深度学习:理论、算法与实践
深度学习(Deep Learning)作为机器学习的一个重要分支,通过构建和训练多层神经网络,自动提取和学习数据的多层次特征,近年来在多个领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本文将深入探讨深度学习的基本原理、核心算法及其在实际中的应用,并提供代码示例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技术。
E绵绵
2025/05/25
4280
【机器学习】机器学习重要方法——深度学习:理论、算法与实践
探究肺癌患者的CT图像的图像特征并构建一个诊断模型
准备工作: 1.准备肺癌或非肺癌每个各10张图,在本地创建一个名为“data”的文件夹,用于存放数据集。在“data”文件夹下创建两个子文件夹,分别命名为“cancer”和“non_cancer”,用于存放肺癌和非肺癌图像。将10张肺癌图像命名为“cancer_1.jpg”到“cancer_10.jpg”,并将它们放入“cancer”文件夹中。将10张非肺癌图像命名为“non_cancer_1.jpg”到“non_cancer_10.jpg”,并将它们放入“non_cancer”文件夹中。
未名编程
2024/10/12
1710
探究肺癌患者的CT图像的图像特征并构建一个诊断模型
keras系列︱图像多分类训练与利用bottleneck features进行微调(三)
该文摘要总结:利用卷积神经网络来对图像进行特征提取和分类,使用预训练的VGG16网络作为基础网络,通过修改网络结构以适应自己的数据集,并使用合成数据集进行训练。在训练过程中,使用了数据增强技术,包括旋转、翻转和水平翻转等,以提高模型的性能。最终,该模型在测试集上获得了85.43%的准确率,表现良好。
悟乙己
2018/01/02
4.5K0
keras系列︱图像多分类训练与利用bottleneck features进行微调(三)
推荐阅读
相关推荐
使用Python实现深度学习模型:模型监控与性能优化
更多 >
交个朋友
加入腾讯云官网粉丝站
蹲全网底价单品 享第一手活动信息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
本文部分代码块支持一键运行,欢迎体验
本文部分代码块支持一键运行,欢迎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