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MathJax]/jax/input/TeX/config.js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MCP广场
社区首页 >专栏 >OFC 2025:台积电的硅光报告

OFC 2025:台积电的硅光报告

作者头像
光芯
发布于 2025-04-08 13:42:04
发布于 2025-04-08 13:42:04
5260
举报
文章被收录于专栏:光芯前沿光芯前沿

台积电(TSMC)的报告主要围绕其在硅光子时代的技术进展、设计机会以及相关成果,具体内容如下:

1. 公司简介

台积电由张忠谋博士创立近40年,是一家纯晶圆代工公司,不销售芯片或IP。目前公司市值曾突破1万亿美元,全球员工超82000人,在各大洲设有设计中心且持续扩张。

2. 新技术介绍

◆ 硅光子晶圆制造能力

硅光子作为新兴技术,市场份额和增长迅速,台积电决定在成熟节点(65nm)上进行硅光子制造。其硅光子系统的关键组件包括耦合器、调制器、复用器、解复用器和光电探测器等。公司可制造如微环调制器、MZ调制器等多种器件,并将发布包含各类器件的完整PDK,可与电气系统协同仿真。

(硅光器件的性能还是去年IEDM上报道的,可参考

IEDM 2024:台积电的硅光(高性能工艺平台、CPO、光计算) 进展(一)

IEDM 2024:台积电的硅光(高性能工艺平台、CPO、光计算) 进展(二)

IEDM 2024:台积电的硅光(高性能工艺平台、CPO、光计算) 进展(三)

◆ 系统级集成芯片互连技术(SOIC X)

过去互连技术从键合线发展到倒装芯片C4凸点、微凸点,而SOIC X技术可实现两个芯片的翻转互连,高度小于10微米,间距约15微米,数据吞吐量更高,已通过所有认证步骤,可大规模生产。

◆ 紧凑型通用光子引擎(COUPE)

COUPE将光子芯片和电子芯片堆叠在一起,底部光子芯片采用成熟节点(如N65),顶部电子芯片可采用先进节点(如N7及以下)以利用其处理能力。该技术占用空间小、功率高效、性能良好。

3. 设计机会

◆ 短互连优势

互连距离短,无需终端匹配,互连损耗小,如在PD和TIA之间的互连,100GHz时损耗为0.3dB,120GHz时为0.7dB。

◆ 电感相关设计

两个芯片堆叠时,可利用两颗芯片顶层的4个布线层实现创新设计。例如,可将两个电感堆叠以加倍电感密度;利用互连结构和过孔构成垂直电感,甚至可制作双匝垂直电感,占用面积小,如分布式放大器系统采用垂直电感可减小水平面积,但3D结构的表征更困难。

4. 正在进行的工作(有源器件)

◆ 跨阻放大器改进

研究改进传统跨阻放大器,采用类似Cherry Hooper的输入结构,有望获得更好的噪声密度和更快速度,仿真可达70GHz和224Gbps PAM4。

◆ 驱动器设计

基于英特尔论文设计驱动器拓扑,可产生高达1.8V的摆幅,两个驱动器构成差分驱动可产生3.6V摆幅,且晶体管在整个周期都处于安全工作区域,该设计将进行流片并可能发表论文。

◆ 微环调制器优化

针对微环调制器对工艺变化和温度敏感的问题,通过在其顶部放置加热元件并利用控制环路监测和保持其共振。

5. 结论

台积电发布了硅光子晶圆制造能力,拥有新的互连技术,两者结合产生了COUPE技术,具有功率和密度等多方面优势。新的3D互连结构带来了各种设计机会,提高了功率效率和数据吞吐量。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分享自微信公众号。
原始发表:2025-04-03,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分享自 光芯 微信公众号,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  ,欢迎热爱写作的你一起参与!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暂无评论
推荐阅读
编辑精选文章
换一批
台积电:300mm晶圆级工艺的宽带光引擎(BOE)耦合技术解析
      本文来自ECTC 2025台积电的论文,原文标题为Broadband Optical Engine System Integration by Wafer Level Process in HPC/AI Era。该论文披露了台积电在宽带光引擎BOE光耦合上的一些技术细节,去年IEDM会议有过一些初步的介绍。IEDM 2024:台积电的硅光(高性能工艺平台、CPO、光计算) 进展(二)
光芯
2025/07/08
1740
台积电:300mm晶圆级工艺的宽带光引擎(BOE)耦合技术解析
TSMC硅光平台的最新信息汇总
TSMC在今年的OFC、ECTC、VLSI等大会上先后报道了其硅光平台的最新进展,包括不同耦合方案的技术细节与实测结果,展示了其COUPE平台的技术优势与发展方向。小豆芽这里汇总下相关信息,方便大家参考。
光学小豆芽
2025/07/21
120
TSMC硅光平台的最新信息汇总
Rain Tree Photonics:6.4T晶圆级玻璃通孔3D封装硅光CPO光引擎
◆ 需求驱动:数据中心流量的指数级增长及AI/ML模型复杂度提升,对高带宽、低延迟光连接的需求激增,现有光可插拔模块难以满足未来数据速率需求,亟需先进硅光子封装技术。
光芯
2025/07/08
1870
Rain Tree Photonics:6.4T晶圆级玻璃通孔3D封装硅光CPO光引擎
下一代以太网中的光子集成电路(PIC)
By: Jim Theodoras (HG Genuine), Ana Gonzalez (EPIC) & Antonio Raspa (EPIC)
AIGC部落
2025/07/03
740
下一代以太网中的光子集成电路(PIC)
IEDM 2024:台积电的硅光(高性能工艺平台、CPO、光计算) 进展(一)
台积电在IEDM 2024会议上有好多论文,其中硅光的也有好几篇,看了之后还是很震撼的。
光芯
2025/04/08
4950
IEDM 2024:台积电的硅光(高性能工艺平台、CPO、光计算) 进展(一)
IEDM 2024:台积电的硅光(高性能工艺平台、CPO、光计算) 进展(三)
生成式人工智能(GAI)的普及使得基于光子学的计算成为一种有吸引力的方法,因为它有可能满足对更高能效性能(EEP)的需求。然而,先前用于乘累加(MAC)操作的光学解决方案要么侧重于模拟架构,其受精度和数据转换的限制,要么侧重于可扩展性有限的自由空间光学架构。本文报道了世界上首个用于GAI训练的片上大规模数字光计算系统(DOC)。
光芯
2025/04/08
2000
IEDM 2024:台积电的硅光(高性能工艺平台、CPO、光计算) 进展(三)
OFC 2025预热(二):短距光互连的明星初创公司们
今天来看看OFC 2025上那些明星初创公司都介绍了哪些有意思的进展。主要介绍的公司之前都有陆续写过,包括Ayar labs,、Lightmatter、Celestial AI、OpenLight、Xscape、Lucidean等。Lightmatter和Celestial AI的验证结果展示感觉是脚步最快、最惊艳的(也体现到他们的融资上),Ayar Labs在瞄准大规模制造优化耦合封装方案,而Xscape、Lucidean公司也有了不俗的进展,Nubis展示了新的应用场景,奇点光子开始露面,Openlight平台在持续演进,昨天Tower新闻稿提到的400G/lane技术看会不会在会场有介绍。
光芯
2025/04/08
5180
OFC 2025预热(二):短距光互连的明星初创公司们
TSMC硅光平台COUPE的最新进展
TSMC在今年四月份展示了其硅光平台的路线图,在2025年实现适用于可插拔光模块的1.6T光引擎,在2026年利用CoWoS封装技术实现适用于CPO场景的6.4T光引擎, 后续进一步发展用于Optical IO场景下的12.8T光引擎,如下图所示。在今年的IEDM 2024大会上,TSMC交上了今年的成绩单,展示了更多的技术细节,信息量非常大,小豆芽这里整理汇总下相关的结果,方便大家参考。
光学小豆芽
2025/06/09
3150
TSMC硅光平台COUPE的最新进展
台积电先进硅光引擎COUPE最新进展!!!
      本文是台积电(TSMC)在IEEE ECTC 2025会议上发表的论文,主要介绍了紧凑型通用光子引擎(COUPE)的晶圆级表征结果,及其在光学、电气性能和可靠性方面的表现。
光芯
2025/06/09
4060
台积电先进硅光引擎COUPE最新进展!!!
Lightmatter的光互连
IEDM 2024会议上,Nvidia的关于下一代AI处理器的报告放了这么一张图,提到了3D stack DRAM,GPU tiers和硅光互连。
光芯
2025/04/08
1900
Lightmatter的光互连
IEDM 2024:台积电的硅光(高性能工艺平台、CPO、光计算) 进展(二)
◆ EPIC - BOE:一种用于宽带光引擎应用的EIC/PIC chiplet集成技术
光芯
2025/04/08
2840
IEDM 2024:台积电的硅光(高性能工艺平台、CPO、光计算) 进展(二)
Nvidia的硅光CPO交换机,来了!
Nvidia GTC 2025大会,老黄的Keynote报告介绍了基于Nvidia Photonics与众多合作伙伴开发的Spectrum-X和Quantum-X硅光CPO交换机,预计分别于2025H2和2026H2发布,规格分别是144×800G以及512×800G。采用CPO交换机在数据中心内可以节省几十MW的电力,相当于近百个Rubin Ultra机架(单个6MW)的耗电量。关键技术包括:
光芯
2025/04/08
4620
Nvidia的硅光CPO交换机,来了!
OFC 2025三菱报告:高速EML的结构设计和封装优化
从市场趋势来看,AI集群对光收发器的需求呈现出强劲的增长态势。AI Scale out网络中光收发器数量持续攀升,同时,预计从2028年起,AI Scale up市场也将迎来爆发 ,这使得光收发器的需求将急剧增加。在GPU互连方面,高速以太网或InfiniBand收发器用于扩展网络,高速线性模块用于Scale up网络,无论是前端网络连接GPU集群,还是后端网络实现GPU之间的全连接,都需要高速光调制器以及高边缘密度的解决方案。单波400G的调制器成为支撑这些应用的关键技术,其性能直接影响着GPU集群系统的整体效率和数据传输能力。
光芯
2025/04/24
4140
OFC 2025三菱报告:高速EML的结构设计和封装优化
OFC 2025预热(一):大厂的一些关于数据中心光互连的邀请报告
OFC 2025周末就要开了,看点多多。今天先来看看会议上大厂们在数据中心光互连这一块会有哪些报告分享吧。
光芯
2025/04/08
4600
OFC 2025预热(一):大厂的一些关于数据中心光互连的邀请报告
OFC2024: CPO时代来临了吗?
今年的OFC大会上,来自Marvell的Matthew Traverso做了题为"Advancement in CPO and Ecosystem"的邀请报告,系统地梳理了芯片大厂在CPO领域的进展。小豆芽这里整理下相关信息,供大家参考。
光学小豆芽
2024/06/07
1.5K2
OFC2024: CPO时代来临了吗?
台积电联手英伟达押注「硅光赛道」,真技术还是炒概念?
一个属于硅光芯片的“黄金时代”。 作者 | 来自镁客星球的家衡 随着台积电2nm计划逐渐明朗,这场关于先进制程的多方混战似乎提前宣告结束,但这家半导体巨头的野心似乎远不止于此——在先进封装领域,台积电也是动作频频。 近日,据台媒《电子时代》报道,台积电深度参与了一项由英伟达牵头的研发项目,该项目将使用台积电COUPE(紧凑型通用光子引擎)封装技术,将多个AI GPU组合成一块GPU。 单看项目本身,这似乎与年初爆火的Chiplet概念大同小异,但整篇报道却指向了另一项技术——硅光子(SiPH)。 此外文章还
镁客网
2022/09/19
7280
台积电联手英伟达押注「硅光赛道」,真技术还是炒概念?
高速低驱压硅基聚合物电光调制器
由德国KIT孵化的SilOriX公司专注于面向下一代光互连的高速硅基聚合物混合调制器,公司CTO及联合创始人Carsten Eschenbaum在OCP EMEA 2025上做了题目为Silicon-organic hybrid electro-optic modulators for next generation optical interconnects的报告。
光芯
2025/05/21
1370
高速低驱压硅基聚合物电光调制器
OFC2022: Intel的硅光版图
今年的OFC会议上,Intel有多个报告,报道了其在硅光领域的核心器件进展以及未来的布局,小豆芽这里简单整理下,供大家参考。
光学小豆芽
2022/03/29
4.8K1
OFC2022: Intel的硅光版图
硅基光电子集成芯片(PIC)如何大规模生产?
 本文聚焦大规模硅基光电子集成芯片(SiPIC)的技术发展与挑战,指出其与集成电路发展趋势相似,但受光学衍射极限和材料限制,集成密度提升难度大。文中分析了设计制造全流程(如 MPW 模式、版图设计、工艺验证)、片上器件集成(IO 器件、波导、调制器等)及大规模生产挑战(电学 / 光学组件一致性、良率控制),并展望通过异质集成、先进封装、自动化设计工具等技术突破瓶颈,推动其在光通信、光子 AI、激光雷达等领域的规模化应用。
AIGC部落
2025/06/07
2680
硅基光电子集成芯片(PIC)如何大规模生产?
鹏城实验室/南安普顿大学/北大:基于PN双驱动的200 GBaud硅光MZ调制器
      该研究成果由鹏城实验室、南安普顿大学光电子研究中心、北京大学电子学院等单位合作完成,于2025年6月6日发表在国际光学权威期刊《Optica》上(论文链接:https://opg.optica.org/optica/fulltext.cfm?uri=optica-12-6-841&id=572738)。
光芯
2025/06/11
1940
鹏城实验室/南安普顿大学/北大:基于PN双驱动的200 GBaud硅光MZ调制器
推荐阅读
相关推荐
台积电:300mm晶圆级工艺的宽带光引擎(BOE)耦合技术解析
更多 >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