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MCP广场
社区首页 >专栏 >通用汽车最新提出:3-D车道线检测新方法

通用汽车最新提出:3-D车道线检测新方法

作者头像
Amusi
发布于 2020-04-26 06:24:06
发布于 2020-04-26 06:24:06
1.4K0
举报
文章被收录于专栏:CVerCVer

本文作者:黄浴 https://zhuanlan.zhihu.com/p/133623737 本文已由原作者授权,不得擅自二次转载

2020年3月11日GM以色列研发中心在arXiv上传论文“Semi-Local 3D Lane Detection and Uncertainty Estimation”。

论文链接:https://arxiv.org/abs/2003.05257

摘要: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相机的新型DNN方法,用于带不确定性估计的3D车道线检测。该方法基于半局部BEV(鸟瞰视角)的网格表示形式,其将车道线分解为简单车道线段。该方法结合了线段学习的参数化模型和聚类线段成为全车道线的深度特征嵌入。这种结合可以将该方法推广到复杂的车道拓扑结构、曲率和曲面几何。此外,该方法是第一个为车道线检测任务提供基于学习估计不确定性的方法。

如图是有不确定性估计网络的基于摄像机3-D车道线检测示意图。该方法适用于“鸟瞰视角(Bird Eye View)”透视图,该视图被栅格化为粗网格。输出所有网格的参数化3-D曲线表示,然后处理形成整个3-D车道曲线以及检测的不确定性估计。

假设通过每个网格的车道线段很简单,用低维参数模型表示。具体而言,每个网格均包含一条线段,该线段的参数包括距网格中心偏移、方向和距鸟瞰视角平面的高度偏移。这种半局部网格表示位于从全局表示(整个通道)到局部表示(像素级别)之间的连续变化。这种基于分段的解决方案,每个网格输出比单个像素更具信息性,它可以推理局部车道线结构,只是不像全局解决方案那样受限,因为全局解决方案必须获取整个车道的拓扑、曲率和表面几何的复杂性。

该表示将车道曲线细分为多个车道线段,但未明确获取它们之间的任何关系。相邻的网格将具有重叠的感受野并产生相关结果,但是没有捕获多个网格表示的是同一车道的事实。为了生成完整的车道曲线,文中学习了每个网格的嵌入,其沿着车道满足全局一致性。这样,可以将小车道线段聚类成一个完整的曲线。

此外,通过网络输出建模为高斯分布并估计其均值和方差值,可以实现不确定性估计。对每个车道线段参数操作,将其组合在一起,对每个车道线的点生成最终的协方差矩阵。与沿着网格进行局部学习的线段参数不同,这种方法训练不确定性所需的经验误差,取决于组成整个车道的所有网格并全局进行推理。

如图是网络结构图。该网络由两个处理流水线组成:图像视图和鸟瞰(BEV)视图。图像视图编码器由ResNet块组成。BEV主干由投影图像视图的特征图组成,并与来自前一个块的卷积投影特征图拼接。最终BEV特征图是生成局部车道线段的车道线预测头输入、将这些线段聚类到整个车道的全局嵌入、以及依赖于局部网格和整个车道曲线的车道点位置不确定性。

网络的输入是单目图像。该方法采用了该团队以前提出的双途径主干方法【1】。上一个工作【1】使用编码器和反透视映射(IPM)模块将特征图投影到鸟瞰图(BEV)。如图所示。

投影应用相机俯仰角ϕ和高度h定义的单应变换(homography),将图像平面映射到道路平面,如图所示。最终BEV特征图在空间上分为由W×H个非重叠网格组成的网格G。与以前方法【1】相似,投影可确保BEV特征图中的每个像素对应于预定义的道路位置,与摄像机的内参数和外部姿态无关。

假设通过每个网格的车道线可以拟合为一个线段。具体地说,网络针对每个网格回归三个参数:相对于网格中心的横向偏移距离,直线角度和高度偏移。除了这些参数之外,网络还预测二值分类分数,该分数指示车道与特定网格相交的概率。将网格相交的车道线投影到道路平面后,用GT车道线点把网格相交的车道线段近似为直线,可计算出偏移量和角度,即GT回归的目标。

以下是预测模型训练的损失函数:

其中

以下是车道线聚类的全局嵌入所采用的鉴别损失(discriminative push-pull loss):

其中

最后,要将BEV平面的车道线点转换到摄像头坐标系:

这是一些实验结果:GT(红色)、【1】方法(青色)和本文方法(蓝色)的比较。

注明:同时,大家也可以参考百度阿波罗发表的3D车道线检测文章【2】。

参考文献

[1] Garnett, N., Cohen, R., Pe’er, T., Lahav, R., Levi, D. ”3D-lanenet: end-to-end 3d multiple lane detection“,ICCV 2019.

[2] Y Guo et al., "Gen-LaneNet: A Generalized and Scalable Approach for 3D Lane Detection", arXiv 2003.10656, March 24, 2020.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分享自微信公众号。
原始发表:2020-04-25,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分享自 CVer 微信公众号,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  ,欢迎热爱写作的你一起参与!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暂无评论
推荐阅读
编辑精选文章
换一批
ECCV2020 | Gen-LaneNet:百度Apollo提出两阶段的3D车道线检测算法,已开源
论文地址:https://arxiv.org/pdf/2003.10656.pdf
AI算法修炼营
2020/07/30
2.3K0
ECCV2020 | Gen-LaneNet:百度Apollo提出两阶段的3D车道线检测算法,已开源
3D车道线检测能否成为自动驾驶的核心?盘一盘近三年的SOTA论文!
车道线检测是自动驾驶与计算机视觉领域中的重要研究方向,3D车道线任务更是近几年的研究热点,下面为大家盘点下近三年的一些工作!
一点人工一点智能
2023/02/06
1.9K0
3D车道线检测能否成为自动驾驶的核心?盘一盘近三年的SOTA论文!
针对环视摄像头的车道检测和估计
文章:Lane Detection and Estimation from Surround View Camera Sensing Systems
点云PCL博主
2024/03/06
3340
针对环视摄像头的车道检测和估计
关于单目 3D 检测最新成果,你想知道的都在这啦!
虽然基于点云的 3D 目标检测方法性能不断提升,但是激光雷达相对高昂的造价和对各种复杂天气情况的敏感性推动着研究人员开始更多地探索基于视觉的 3D 目标检测,其在近几年成为越来越热门的研究方向。
OpenMMLab 官方账号
2022/01/18
1.9K0
关于单目 3D 检测最新成果,你想知道的都在这啦!
商汤科技提出 SparseLIF | 高性能全稀疏3D目标检测器,性能 & 鲁棒性 达到 SOTA 水平!
在提交之时(2024/03/08),SparseLIF在nuScenes数据集上取得了最先进的性能,在验证集和测试基准上都排名第一,明显优于所有最先进的3D目标检测器。
AIGC 先锋科技
2024/07/08
6500
商汤科技提出 SparseLIF | 高性能全稀疏3D目标检测器,性能 & 鲁棒性 达到 SOTA 水平!
【车道检测】3D-LaneNet +:Anchor-free车道线检测,3D-LaneNet的官方改进版!
论文地址: https://arxiv.org/pdf/2011.01535.pdf
CNNer
2020/11/26
2K0
让自动驾驶‘看’得更准!高斯泼溅技术如何解决深度估计难题?
项目链接:https://hcis-lab.github.io/GaussianLSS/
一点人工一点智能
2025/06/15
1610
让自动驾驶‘看’得更准!高斯泼溅技术如何解决深度估计难题?
汇总|3D点云目标检测算法
前面总结了几种基于激光雷达点云数据的3D目标检测算法,还有一些算法不再单独列出,这里做个简单总结来分享下!
计算机视觉
2020/11/11
2.5K0
汇总|3D点云目标检测算法
基于先验时间一致性车道线的IPM相机外参标定
文章:Online Extrinsic Camera Calibration for Temporally Consistent IPM Using Lane Boundary Observations with a Lane Width Prior
点云PCL博主
2022/02/10
2.1K0
基于先验时间一致性车道线的IPM相机外参标定
车道线检测方法的一些近期论文
来源丨https://zhuanlan.zhihu.com/p/358716442
计算机视觉
2021/04/26
1.8K0
车道线检测方法的一些近期论文
无人驾驶环境感知 | 01 车道线检测网络LanNet原理及实现
github项目地址:https://github.com/MaybeShewill-CV/lanenet-lane-detection
AI菌
2020/10/27
4.9K1
无人驾驶环境感知 | 01 车道线检测网络LanNet原理及实现
车道线检测--Towards End-to-End Lane Detection: an Instance Segmentation Approach
版权声明:本文为博主原创文章,未经博主允许不得转载。 https://blog.csdn.net/zhangjunhit/article/details/89531619
用户1148525
2019/05/27
1.6K0
具有异构元数据的卷积神经网络:CNN元数据处理方式回顾
在自动驾驶中,卷积神经网络是用于各种感知任务的必备工具。尽管CNN擅长从摄像机图像(或视频剪辑形式的序列)中提取信息,但我们毕竟不断遇到各种不适合卷积神经网络的元数据。
deephub
2020/05/09
1.4K0
具有异构元数据的卷积神经网络:CNN元数据处理方式回顾
自动驾驶中基于车道线的高清制图方法回顾
HD Map,高清地图,在自动驾驶领域被看得很重,因为它能提供prior知识,让感知难度降低,同时让规划有的放矢。
YoungTimes
2022/04/28
1.1K0
自动驾驶中基于车道线的高清制图方法回顾
MLOD:基于鲁棒特征融合方法的多视点三维目标检测
注:这是一篇2019年9月发表在arXiv【1】激光雷达和摄像头数据融合的目标检测论文。
SIGAI学习与实践平台
2019/10/10
1.3K0
MLOD:基于鲁棒特征融合方法的多视点三维目标检测
自动驾驶中基于车道线的高清制图方法回顾
HD Map,高清地图,在自动驾驶领域被看得很重,因为它能提供prior知识,让感知难度降低,同时让规划有的放矢。高清地图目前有两条路,即激光雷达扫描为主的高成本制图方法和摄像头为主的低成本制图方法。
小白学视觉
2020/06/19
1.6K0
自动驾驶中基于车道线的高清制图方法回顾
​四大院校携手 GraphBEV | 将激光雷达和相机信息融合到BEV,比 BEVFusion性能高出8.3% !
三维目标检测是自动驾驶系统的一个关键组成部分,旨在准确识别和定位汽车、行人以及三维环境中的其他元素[49, 58]。为了鲁棒和高品质的检测,当前的实践主要遵循像BEVFusion[29, 34]这样的多模态融合范式。不同的模态通常提供互补的信息。例如,图像含有丰富的语义表示,但缺乏深度信息。相比之下,点云提供了几何和深度信息,但却是稀疏的且缺乏语义信息。因此,有效利用多模态数据的优势同时减轻其局限性,对于提高感知系统的鲁棒性和准确性至关重要[58]。
AIGC 先锋科技
2024/07/08
1.1K0
​四大院校携手 GraphBEV  |  将激光雷达和相机信息融合到BEV,比 BEVFusion性能高出8.3% !
地平线提出AFDet:首个Anchor free、NMS free的3D目标检测算法
在嵌入式系统上运行的高效点云3D目标检测对于许多机器人应用(包括自动驾驶)都非常重要。大多数以前的工作试图使用基于Anchor的检测方法来解决它,这有两个缺点:后处理相对复杂且计算量大;调整Anchor点参数非常棘手,并且是一个tricky。本文是第一个使用AFDet( anchor free and Non-Maximum Suppression free one stage detector)来解决这些缺点的公司。借助简化的后处理环节可以在CNN加速器或GPU上高效地处理整个AFDet。并且,在KITTI验证集和Waymo Open Dataset验证集上,AFDet无需花哨的技巧,就可以与其他Anchor-based的3D目标检测方法竞争。
Amusi
2020/06/29
3.6K0
地平线提出AFDet:首个Anchor free、NMS free的3D目标检测算法
使用OpenCV实现车道线检测
计算机视觉在自动化系统观测环境、预测该系统控制器输入值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介绍了使用计算机视觉技术进行车道检测的过程,并引导我们完成识别车道区域、计算道路RoC 和估计车道中心距离的步骤。
小白学视觉
2020/06/22
1.6K0
值得收藏!基于激光雷达数据的深度学习目标检测方法大合集(上)
【导读】上周,我们在《激光雷达,马斯克看不上,却又无可替代?》一文中对自动驾驶中广泛使用的激光雷达进行了简单的科普,今天,这篇文章将各大公司和机构基于激光雷达的目标检测工作进行了列举和整合。由于文章列举方法太多,故作者将其分成上下两部分,本文为第一部分。
AI科技大本营
2019/09/19
2.9K0
值得收藏!基于激光雷达数据的深度学习目标检测方法大合集(上)
推荐阅读
ECCV2020 | Gen-LaneNet:百度Apollo提出两阶段的3D车道线检测算法,已开源
2.3K0
3D车道线检测能否成为自动驾驶的核心?盘一盘近三年的SOTA论文!
1.9K0
针对环视摄像头的车道检测和估计
3340
关于单目 3D 检测最新成果,你想知道的都在这啦!
1.9K0
商汤科技提出 SparseLIF | 高性能全稀疏3D目标检测器,性能 & 鲁棒性 达到 SOTA 水平!
6500
【车道检测】3D-LaneNet +:Anchor-free车道线检测,3D-LaneNet的官方改进版!
2K0
让自动驾驶‘看’得更准!高斯泼溅技术如何解决深度估计难题?
1610
汇总|3D点云目标检测算法
2.5K0
基于先验时间一致性车道线的IPM相机外参标定
2.1K0
车道线检测方法的一些近期论文
1.8K0
无人驾驶环境感知 | 01 车道线检测网络LanNet原理及实现
4.9K1
车道线检测--Towards End-to-End Lane Detection: an Instance Segmentation Approach
1.6K0
具有异构元数据的卷积神经网络:CNN元数据处理方式回顾
1.4K0
自动驾驶中基于车道线的高清制图方法回顾
1.1K0
MLOD:基于鲁棒特征融合方法的多视点三维目标检测
1.3K0
自动驾驶中基于车道线的高清制图方法回顾
1.6K0
​四大院校携手 GraphBEV | 将激光雷达和相机信息融合到BEV,比 BEVFusion性能高出8.3% !
1.1K0
地平线提出AFDet:首个Anchor free、NMS free的3D目标检测算法
3.6K0
使用OpenCV实现车道线检测
1.6K0
值得收藏!基于激光雷达数据的深度学习目标检测方法大合集(上)
2.9K0
相关推荐
ECCV2020 | Gen-LaneNet:百度Apollo提出两阶段的3D车道线检测算法,已开源
更多 >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